“月船三号”发射成功 印度又双叒自豪感爆棚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20日 17点43分 PT
  返回列表
72420 阅读
36 评论
底线思维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航天爱好者,英文电子杂志“Go Taikonauts”创办人之一

这几天,我们的邻居——印度的精英和民众——自豪感再次爆棚。这是因为在北京时间7月14日17点05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研制的“月船三号”月面着陆探测器发射成功,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月船三号”发射(图源:ISRO)

“月船三号”在地面测试厂房(图源:ISRO)

月船漫游车(图源:ISRO)虽然“月船三号”进入的初始轨道比预期低了三十多公里,而受制于火箭运力,轨道转移方案也颇为复杂(五次地球轨道升轨、五次月球轨道制动,整个过程长达40天),但只要后面不再出现大的差错,到达月球并进入最后降落轨道应该问题不大。毕竟,航天器和轨道设计非常类似的“月船二号”已经在四年前做过一次演练。

“月船三号”奔月轨道(图源:ISRO)真正有挑战性的任务,是软着陆。美苏中虽然已经多次实现软着陆,但月球极地着陆毕竟是第一次。崎岖的地形、狭小的着陆地、低角度的光照,都是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总结了“月船二号”坠毁的经验教训,印度工程人员简化了留轨的推进舱(轨道器),减少的重量用来增加登月舱的推进剂,同时减掉了一个着陆反推发动机,加强了着陆腿强度,增加了激光测速仪,并设计了错过预定登陆地点后扩大范围随机登陆的“失败模式”。无疑,“月船三号”登陆成功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在“月船三号”发射成功后的仪式上,ISRO官员和技术人员轮番上场讲话。从他们轻松的表情和饱满的情绪来看,他们对成功着陆信心满满。我们也祝愿“月船三号”一路好运,为印度争到一个(可能是印度第一个)世界航天史第一。毕竟,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却又长期落后的人口大国,印度太需要在航天这样的高科技领域取得一个历史性成就来鼓舞士气了。印度航天为何常“起大早,赶晚集”?

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相似性,经常被人用来类比,两国长期以来也存在着无形的竞争。近四十年中国经济起飞,科技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航天更是超俄赶美。印度在羡慕嫉妒恨之余,也一直在暗暗较劲。其实印度起步并不太晚。1978年,印度便用自研运载火箭发射了自己的卫星,成为太空俱乐部第7个成员,比中国晚了10年,差距不算特别大。但中国现在一年可以进行60多次航天发射,而印度年发射量却依然是个位数。

印度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图源:ISRO)2008年,印度发射“月船一号”月球轨道器,只比中国的“嫦娥一号”晚了一年。不过,中国2013年实现月球软着陆,2021年实现月球采样返回,而印度今天还在为软着陆祈祷。2013年,印度抢在中国的“萤火一号”前发射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

它非常成功,一直工作到2022年。而中国的“萤火一号”则因俄罗斯火箭失败而折戟太平洋。十年后,中国已通过“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实现了轨道器、登陆器、漫游车,不仅盖过了印度的成就,还一举赶上美国,实现了超越式发展。载人航天飞行也一直是印度的梦想。中国在“921计划”启动13年后实现了神五杨利伟飞天。印度的“加甘扬”载人飞船项目启动17年后,无人首飞时间还在不断拖延。中国今天已经完成了大型模块化空间站的建设,一年两次载人发射,航天员常驻空间站;另一方面,新飞船已经无人试飞,载人登月计划也已经启动。印度则一边用3D软件画出了自己的空间站,一边和美国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希望能搭上西方的便车到月球。

“加甘扬”载人飞船(图源:ISRO)

印度这些年经济发展不错,印度人的聪明才智和教育水准也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为什么却在航天领域总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其实,只要比较一下中印经济规模,就能猜到个大概。

印度的GDP和人均GDP目前均为中国的五分之一左右。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都是烧钱大户,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欧洲、日本和俄罗斯都力不从心。但印度,心比天高,每一个领域都不甘落后,项目勉强上马后资金得不到保证,不断延误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此外,印度薄弱的工业基础、残缺的供应链和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比如这次“月船三号”对美国深空测控系统的依赖)也是阻碍印度航天发展的因素。国家治理体制和决策制度,更是中印航天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

印度到目前为止,无论在深空探测还是载人航天上,只有预算落实的近期实施项目和看上去无比美好的远景蓝图。类似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探月三步走这样跨度长达二三十年且能真正落实的长期规划,在印度几乎看不到。即使有,也没有执行的可能性。

战略性项目的决策需要超越短期利益,也需要客观科学的评估。航天计划背后如果掺杂了政党政治因素,方向就可能出偏差,长期执行也无法保证。以印度的经济实力,更不可能采用NASA那种不计成本全面铺开、项目失败率超高的低效方式。所以,中印航天之间的差距也就不难理解了。

印度航天实力不宜小觑

不过,印度是一个崛起中的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不缺人才,也没有受到制裁,航天发展的潜力很大。如果不和中美比,而是和不断衰落的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相比,印度航天今天的成绩还是很亮丽的。如果不出意外,印度将很快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索方面赶上甚至超越俄欧日。

客观地说,目前领衔世界航天的第一梯队只有中美两国。

未来数十年,在载人登月、空间站、深空探索、巨型火箭、巨型星座、空天飞机、空间核动力、空间太阳能电站、下一代太空望远镜等,以及商业航天领域,两国会展开精彩纷呈的竞争。其他国家要么是看客,要么就跟着老大蹭蹭热度。

欧、俄、日、印四家是第二梯队。

欧洲受俄乌战争冲击和欧盟积重难返的“原生缺陷”制约,航天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其实从“阿里安6号”的保守设计和ExoMars火星计划的受挫就已经能看出些端倪了。

俄罗斯一直在吃老本。俄乌战争后扬言退出国际空间站,结果还是被迫委曲求全。新飞船甚至连鸽王的称号也可能会被取消。我们从中能看出什么?虚弱,我只想到这一个词。

日本则已经进入第N个失去的十年,除了小行星采样这一个小小的亮点,航天领域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和它们相比,印度的进步可谓神速。随着印度经济的持续增长,它很有可能成为第二梯队的领队。

以色列、伊朗、韩国、朝鲜是第三梯队,小打小闹,就不展开了。

“月船三号”的成功意味着什么?

回到“月船三号”,这个如此高调并受到全球瞩目的任务有什么重大技术突破吗?

毫无疑问,“月船三号”如果圆满成功,不论是否争到第一,对印度而言都将是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但仅就航天技术而言,“月船三号”并没有多少重大创新和高难度技术,几乎找不出超越我们十年前“嫦娥三号”的地方。

南极着陆不需要专门发射中继卫星,其综合难度不及“嫦娥四号”的月背着陆。此外,它的转移轨道设计、发动机配置、月球车规模等等明显受到了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应是无奈的折衷。这是薄弱的工业基础和政治压力下勉为其难的结果。

“月球三号”和中国“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相比,技术水平如何?

“月船三号”不会改变印度航天的总体地位,想要挑战中美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的成功能加强印度的大国形象,增加它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如果“月球三号”登月成功,能改变印度的航天地位吗?

在航天第二梯队的竞争中,印度后来居上。“月船三号”一举追平俄罗斯,超越欧洲和日本,实力和潜力不容小看。但在第二梯队中,长期积弱的俄罗斯仍然是拦在印度前面的一堵墙。

在“月船三号”新闻刷屏的同时,有一则消息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那就是:俄罗斯将在8月11日发射苏联解体以来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25号”。巧的是,“月球25号”也将在月球南极着陆。

虽然“月球25号”发射更晚,但它飞得更快,更早到达月球。按计划,它将在8月21日着陆,居然比“月船三号”早两天!这个情况足以令很多印度朋友感到紧张和忐忑。

俄罗斯“月球25号”(图源:Roscosmos)

其实,即使俄罗斯抢先在南极登月成功,不久的将来被印度超越也是大概率的事。最近二十多年,俄罗斯两个旗舰级火星探测器的接连失败、“鸽王”科学号的管道污染事件、载人航天计划的不断缩水,都让我们无法对俄罗斯航天乐观起来。印度还是有不少胜出的机会。

结语不管是否出于偶然,一场印俄月球南极登陆竞赛即将展开。不过,这只是一场晋级赛。在这场比赛中,俄罗斯是守成者,印度是挑战者,早已拿到决赛资格的中美坐在看台上以逸待劳,心中却谋划着未来几十年的制胜策略。其他国家则都是看客。这,不仅是当今世界航天的现实,也是整个世界格局的真实写照。

W
Wuyueshanren
1 楼
印度🇮🇳好👍
h
hho0we9m
2 楼
上次也发射成功了,关键要看月球着陆不是么?:)上次砸上去的。
p
playatom
3 楼
只准你们有五毛,不准人家有沙雕啊
m
markhammer
4 楼
三次变轨,还有两次然后燃料就不够了。这次还是准备硬着陆的就是把地盘弄结实些。硬砸了看你月球能怎么滴。
是的契爷
5 楼
地球5圈,月球5圈,绕一圈就成功一次~
a
anywho
6 楼
流氓強盜畜阿三宇宙第一☝️
s
samkuhai
7 楼
这个固定的单向的太阳能板, 如果车子转个弯, 不就没电了?
J
Jagaa
8 楼
回复【3楼】 playatom: 你就是那个傻屌
s
szacy
9 楼
又一个跟屁西方媒体的无脑印吹: - 如何定义发射登月器成功,不能发生一个东西上太空就叫成功! 印度的登月器现在还在太空如无头苍蝇乱窜。 - 很有可能耗尽备用燃料成为太空垃圾,或者即便反复变轨最终或者撞击月球地面,无法打开观测设备。 这叫成功?!还是耐心等待最后的结果,拭目以待吧。
n
neophoenix
10 楼
区别在于印度成功了是有可能发展成产业的,中国搞一次平均16亿美金,企业家做不了,印度7千万是可能获得投资的,我希望两个都成功 [1评]
中立
11 楼
咖喱狗粮一路走好
t
thefallensoul
12 楼
中国计划24年即明年要从月球南极着陆然后拿一公斤土壤回来的。实际这难度不知道比印度这个高几个级别。 所以印度无论如何今年匆促发射都要拿下人类第一个着陆南极的成就。不然印度自尊受不了。不能第一个着陆和返回都被中国抢走吧。
混沌世界
13 楼
印吹回头看看,印度有啥成产业啦? [1评]
n
neophoenix
14 楼
开发这种事不是靠科学家完成的,科学家最多开个头,国家最多铺垫一下,就像大航海一样,接下来就是靠利益驱动,所以说硅基生命再强大也斗不过碳基,最多是个工具,没有征服的野心,征服月球的过程将解决现存地球的所有人口能源问题,所以美国中国这种征服最多提供影视题材,印度七千万成功的话可能改变世界
j
jeffg
15 楼
第三次变轨已经失败,未达到预定高度,接下来只能增加变轨次数,消耗更多的燃料,结果如何,一切随缘,按阿三的尿性,只要上天就算成功90%
S
Stellung
16 楼
我赌硬度这次成功百分之九十五点七三。
媚眼瞟瞟
17 楼
航天听起来神秘, 实现起来却容易得很。 说到底就是个加速减速的问题。
爷来也
18 楼
阿三这些年再国际上左右逢源,发展的不错,世界各旅游景点,阿三游客越来越多了。
S
SpringDrive
19 楼
发射成功,印度还是有这个能力的。至于着陆嘛,很不看好
爬墙党007
20 楼
世界两大奇葩国:三哥思蜜达!
你有权不回答
21 楼
祝贺印度
你有权不回答
22 楼
试着改一下:神舟十五号发射成功 中国又双叒自豪感爆棚了? 是不是看出中国舆论场的问题了
h
hho0we9m
23 楼
'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着陆点好像离月球南极圈还有几百公里呢:)
谁主沉浮?
24 楼
17楼: 这么说啥事不简单? 草泥马不就是一个抽,一个插的问题?
V
VBO
25 楼
三哥想太多了
混沌世界
26 楼
不是你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没有技术,没有工业基础,你靠吹只能换来笑话。七千万要能成功,几率就好比几千块钱独木舟闯大海,几率都没有,要靠神迹。 [1评]
傲娇滴滴
27 楼
问粮友们一个问题,过去三十年来,能发射航天器到月球,然后又能成功带点月壤返回的国家是哪个? 据说,大半个世纪以前,也就是六十年代,美国真厉害,直接送人到月球转了一圈还成功返回了,更牛逼的是,美爹去了六次,全部成功返回。如此厉害的航天技术,迎来了八十年代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然后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升空爆炸,损失了十几个优秀的宇航员及科学家。到了现在,国际空间站还是老毛子当年主持建造的。 看来三哥都会追上来啊!
回一个
28 楼
印度各方面都在拷贝中国,其实印度人应该多花点钱建些厕所或者改善火车相撞等民生工程。
n
neophoenix
29 楼
这主要看里面有多少是无形资产,社会为了鼓励科学进步给了这些可无限复制的信息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在先发者那边因为付出最大所以标价最高,越到后发者这边价位越低,如果先发者无偿转让的话,后发者就是零成本,参与者越多就越能看出这个成本到底占多少
o
oldoldcandy
30 楼
哈..哈..三哥神國..
b
brucesui
31 楼
大概率会摔掉,因为用的都是Wuyueshanren那样的低价值材料做的
b
brucesui
32 楼
Wuyueshanren的印度妈好👍
书中木有颜如玉
33 楼
俺给三哥进一言, 飞出地球就算了, 不去月球了, 越船三号飞哪算哪。 没准一不小心, 被木星捕获,就第一个在木星着陆了。纳多牛逼!
Z
ZN1914
34 楼
中国航天部的观点是:一超(美国),两强(俄罗斯,欧空局),三大(中国,日本,印度)。中国与印度都是第三梯队。
江南游侠
35 楼
火箭发射时整流罩未抛,燃料已经不足。
独孤苍狼
36 楼
印度是使用美国的登月技术,如果印度软着陆成功月球的话,美国的所谓阿尔忒弥斯登月就有成功的希望了,否则,就只能望月兴叹了! 毕竟好莱坞登月不可能再次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