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措,
自称是“国际流浪汉”,
游历过140多个国家,
办过音乐节、建立过多个社区、朋友遍天下。
▲
江措总穿一身黑衣、戴帽子,身后是董岛的岛民
2016年,
他来到贵州荔波的茂兰自然保护区,
被这个纯朴封闭的山谷所打动,
在这里建立了“董岛部落”。
阿非(左)、八两和冰冰(中)、栗子(右)都在董岛开了自己的手工艺工作室
几年来,不同的人被吸引来到了董岛,
他们大多是95后、00后的年轻人,
放弃了城市的生活,
在这里捡破烂、盖楼、改造猪圈,
并且极少消费,
过着一种低欲望又快乐,
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
春末时节,
一条摄制组来到董岛,
和江措以及年轻的“岛民”们聊了聊。
撰文:周天澄
责编:倪楚娇
江措与岛民们一起去行山
黔南荔波交通不便,需要从省会贵阳几经周转才能抵达。一条摄制组驱车前往,山路变得颠簸,而窗外的颜色变成被雾气晕开的绿。目之所及,都是连绵的山。
夜色垂下的时候,我们到达董岛部落。地上泥泞湿滑,几只大鹅正大摇大摆散步。爬过几级长满青苔的台阶可以进入董岛的“客厅”,中央的火炉已经生起。
江措招呼我们烤火聊天,又随意地拿了些花生出来招待。他的形象几十年如一日:长发、礼帽、身材瘦高,一身黑色,讲起话来生猛直接,从不客套。
编织中的岛民慧子
2016年,他第一次来到荔波茂兰这个名为“董倒”的地方,当时的这里是一个大约200多亩的完全封闭的山谷,公路都未修好,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施。江措看到几栋老房子里一缕炊烟升起,这个场面一下子触动到了他。“这是我们记忆中的、正在渐行渐远的农耕文明真正的样子。”
这是个接近废弃的寨子,村民们大都已经迁出,留下一些老旧的木、瓦结构的房子。江措当时决定签下这里,“董倒”改名为“董岛部落”,成为了后来岛民们心目中的乌托邦。
董岛常有牛群出没
江措自称“国际流浪汉”,游历过140多个国家,朋友遍天下。他在东南亚建立过“湄公河艺术家部落”;在丽江建立过“边缘2416”文化部落,至今都是国内嬉皮士和音乐人们心中念念不忘的地方。新朋友、旧朋友,很快被吸引来到董岛。
董岛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有一个空间,可以让一些人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年轻的义工在做各自的工作
江措对来人不设门槛,“我从不甄选谁可以来,谁不可以来……董岛是这样的地方,气场合的人相见恨晚;气场不合的人,很快就会自己离开。”
董岛常见的场景是:头发五颜六色的年轻人,穿着自己做的衣服,时而聚在一起弹琴唱歌,畅聊各种社会或哲学话题;时而四散而去,在厨房或洗衣房,干各自的活计。
喝茶、谈天的年轻岛民
他们保留了原有的老房子,并且仿造当地少数民族的制式,一起建了两座吊脚楼。为的是“不打地基、不要钢筋水泥,尽可能保存这里原本应有的样子”。
吊脚楼里一部分是客房,作为民宿招待游客。“岛民”们作为义工,在这里一起生活。
从去年开始,“岛民”们陆续搭建和经营自己的工作室,做陶艺、蜡染、编织等等等等。江措说,现在国内的都市都已经越来越千篇一律,而这些年轻人,想要做一些最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出来。
阿非和部屋是一对恋人,一起经营了“哑虫”蜡染工作坊
阿非23岁,部屋22岁,是一对年轻的恋人。他们最早在董岛做起了自己的蜡染工作室。
工作室由一间老房子的猪圈改造而来。猪圈原本四面透风,所以从房梁到墙面、从结构到陈设,几乎都是他们自己一手一脚垒出来的。
工作室由一个猪圈改造而来,几乎所有家具都是他们手工制作
“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自己摸索,只是偶然有一次卖豆腐的大叔经过,正遇到我们砌墙,稍微指点了一二……但现在仔细看,这堵墙还是砌歪了。”
同样有些歪斜的还有非常原生态的房梁,木头是收来的老木头。放眼看过去,屋内所有的家具都带着朴拙的气息,这些家具基本都出自这两人之手。
自己做的桌子
阿非颇自豪地向我们介绍:“我们有段时间天天骑着小摩托出去捡破烂儿。什么村民家里不要的包浆老板凳儿啊、什么好看的树枝木头啊,我都捡回来。这桌子就是我捡回来的漂亮木头,自己刷一层清漆再加上桌腿,最简单不过的事儿。”
一个月后,工作室落成。这个小屋子很快运转起来,他们做的是纯古法蜡染,每天要搅缸三次、加料,之后是画蜡、染布。一天的时间被这些工序分割成大块。大块的时间里,他们做饭、洗衣,还有平静地等待,“董岛的节奏是很慢的。”
“捡”来的蜡染手艺
这门手艺甚至也是“捡”来的,决定学习蜡染后,他们背着帐篷去到了黔东南的丹寨,去磨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教他们蜡染,他们就睡人家的天台、帮忙做义工。一段时间后,把手艺带了回来。
部屋自信地表示:“我们做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于传统的“非遗”纹饰,他们画非洲文化里的女性图腾、画梦中的一只袋鼠。这些创作很快就得到了一些认可。有时候,路过的本地阿姨夸奖两句,会让他们充满成就感。
阿非是湖北人,疫情发生的第一年,湖北城中处处压抑,她迫切想换个环境待着。网上找到董岛的义工信息,她发了消息过去,结果对方连姓名都没问,直接就说,那你来吧。阿非笑说:“当时还以为是骗局。”但她还是辞了原本的媒体工作,义无反顾地来了,来了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她记得,来到董岛后睡了一觉,听觉突然变得出奇得灵敏。“那是一个下雨天的雾蒙蒙的早上,我坐在床板上,突然被楼上住客的脚步声吓了一跳。以前在城市里居住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原来脚步声会这么清晰可闻。”
同样变得敏感的还有外界环境的知觉。如今在董岛待了三年多之后,她对于时间的感受方式也变得不同。
位于茂兰自然保护区的董岛,物种多样性极高
“比如今年在路上看到一只马陆,我就觉得好惊喜。它的出现告诉我春天来了,而不是日历上的日期。马陆之后是小的毛毛虫,然后慢慢出现青蛙的叫声,然后小的蛾子开始变成有花纹的蝴蝶。这些是城市生活里很匮乏的体验,现在我知道它的珍贵。”
她和部屋是在董岛认识的。部屋刚一来,两个人就为了关于生死的哲学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几番唇枪舌战下来,反而产生了感情。事实上,部屋在来到董岛之前,已经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和人说过话了。
部屋染布中
部屋原本在日本留学,后来因为种种不适应,自行退学回国。回国后他在家待了一年,精神状态很不好,父母不理解他,时有争吵。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儿子不愿意好好完成学业,去过一种“正常”的生活?
来到董岛以后,部屋才终于开始敢于出门了。“这里没有那么多礼节客套,人和人相处很随性。不想打招呼就不打招呼,做自己的事情,也没有人妨碍你。”而且他向来不喜欢城市的生活,在董岛,“可去的地方有那么多,走都走不完”。
董岛的自然风景
荔波是喀斯特地貌,有独一无二的山林、溶洞和野瀑布。董岛的相聚常常是一时兴起,一群人就跳上车子随性地开,看到岔路就开进去。岔路无穷,好玩的东西也没有穷尽。如今的春夏之交,他们去探洞,去跳满是星辉的野瀑布,在露营时被水牛紧紧围住吓得在帐篷里躲了一夜……“哪有一个地方的自然风景会像这里这样?只有董岛。”
他们也坦陈,董岛的生活并不全然是田园牧歌。快递、外卖这些现代化的便捷产物到不了这个山谷,除了自己种植的蔬菜,买肉还要赶集;今年遇到百年难遇的大旱,董岛严重缺水,几个月都无法洗澡,直到大家自己打了口井才恢复正常;这些来自城市的年轻人和当地本土居民的生活也时有摩擦发生……
“但方便对我来说不重要,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自己的小屋子、持续地建造一些东西,对我很重要。”阿非想了想又说,“董岛其实不能用美好来形容,它更像是我们一群人,在垃圾堆里找点金子。”
今年,工作室运营起来后,部屋的父母也来了一次董岛,他们的关系也逐渐缓和起来。爸爸对部屋说,还是挺羡慕你们这样,自由自在的。
八两与冰冰的植物染工作室
八两是阿非和部屋的好朋友,也是最“会玩”的岛民之一。他带一条摄制组去探野生的溶洞,里面奇石嶙峋,伸手不见五指,只能隐约感受到蝙蝠飞过。而出口的地方,长满了一大片青绿的蕨类,仿佛在另一个星球才能见到的景色。“厉害吧?”见我们惊叹,八两神色间似有得意。
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有令人惊叹的景观
八两是最早一批来董岛的人。中间离开了两年,现在又回来了。
他说自己从小不是读书的料,就总想往更大的世界出走,从十六岁开始闯荡江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2017年,他来到了董岛,再也不想走了。
他在这里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有段时间他们总是喝酒到凌晨,谈论世界各地的见闻、各自对人生的思考。八两讲起那段时光,语气还是带着兴奋。
从八两的门口向外看,就是一片青山
“这里真的和外面不太一样,在城市里面,每个人都戴着好几层面具似的,我看不懂,我喜欢真实的东西。这里大家都足够纯粹,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吸取到很好的东西。”
但是疫情两年,他也在董岛的冷清中感到一丝迷茫,又重新踏上了旅途,“先赚点钱再说”。他生存能力很强,水电、电工、潜水教练、野生导游,什么都可以干。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忙着活着,就像一颗螺丝钉,根本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好好思考”。
“好在,去年十一月,部屋到浙江的山里,把我弄了回来。”
董岛的朋友们
他们是在董岛结交下的友情,这对彼此都很重要。几乎所有在董岛的人都告诉我们,“即使在董岛只一起待过一天,情感上的亲近就一辈子都不会变,不管是离开还是很久不见,都是这样。”
部屋和阿非的工作室经营起来,对于所有人都是一剂强心剂,八两也不例外。“成天在这里玩,那当然是待不住的。这里的环境真的可以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他指指自己的头,“我可以有时间把这里的东西拿出来了。”
八两动手修建的屋子
他现在的工作是修葺属于他自己的工作室和院子。工作室原本是一个破旧的草屋,他基本是完全拆了重建。他请人帮忙做了三套榫卯结构的木头房梁,又砌墙、钉木板、装门、做家具,不在话下。头顶一盏吊灯,看上去似一个鸟巢,是他用采来的藤条编织而成的。
他的女友冰冰,则在这间小工作室做植物染。植物染要用到薯莨,是一种能将布料染成褐红色的藤本植物,都由八两从山间采摘回来。
植物染需要经过煮染料的工序,他就在院子里用砖头简单砌了个灶台,一边开火,一边被群山包围。
八两在山里长大,在这个以物种繁多著称的自然保护区,他认识几乎每一种蕨类、昆虫和树木。他也总能从山上获得无穷无尽的宝藏:薯莨、竹笋、蕨菜、菌子。“打菌子的季节是最开心的,翻到菌子的快乐和菌子的美味,真的,爽翻。”
从山上能获得许多东西
他更喜欢在进山露营,一待就是一两周。“只带一些少少的食物,生一个篝火,躺在地上看月亮升起来,篝火的烟雾和云层渐渐融合在一起……那感觉,太上头了,在大自然里,整个人都会变得干净起来。”
所以他对目前那个漏雨的房子已经非常满意:“能够遮风挡雨,还免受蛇虫鼠蚁的困扰,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让我躺下,精神上还很自由。我也不需要向上爬,现在能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已经非常好了。”
栗子工作中
栗子是去年新加入的成员。她学的是产品设计和服装设计的双学位,大学毕业没多久后来看望好朋友阿非,就此决定留了下来,并开始做一些编织类的创作。见到我们当天,她的一身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工作室,曾经是停放棺材的房子
她的工作室有个有点“瘆人”的背景:这里曾是当地村民用来停放棺材的旧屋。就在她改造前,屋内还停了四口棺材。后来大家想办法与村民沟通,才把棺材移走了。
栗子的同学大多处于一个最焦虑的时期,要忙于找工作、做实习。栗子曾经也是,“各种焦虑,仿佛每天不做点什么就是在虚度。来了董岛以后,觉得在这里发呆也是可以的。”
她有些社恐,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董岛包容性很强,没有人会想教我做人。”她更享受自然带给她的疗愈,看到青苔爬上台阶,她就觉得超级开心。有时候早上去集市买菜赶不上大巴,需要步行好几公里,她也乐在其中。
栗子偶尔也会担心,自己做的事是不是能养活自己?但是在董岛的生活成本非常之低,除了必要的食物之外,几乎就没有开销。她愿意多花点时间来试一试。
曾经是董岛标志性的吊脚楼,现已被拆除
栗子来到董岛的时候,正值董岛非常脆弱的时期。疫情三年,游客变得稀少,陆陆续续有人离开,两栋凝聚了大家心血而搭建起来的吊脚楼也因为政策原因被拆除,拆楼的时候,很多人都掉了眼泪。
江措不太和大家聊起这些。阿非说江措“是董岛永远的后盾”,他们日常相处时,没有等级尊卑,像是小孩子一样嬉笑打闹,但是江措总是会默默支持着董岛的维系。
阿非也是后来才得知,原来董岛一度困窘得差点买不起大米。大家自己在菜地种菜、饲养动物,节衣缩食地度过了那段时间。
对江措来说,那段时间特殊的时间里,“深深共情到一群在艰难状态下,毫无还手之力的人内心的焦灼和无力感”。但是他们一起想办法存活下去,对他来说,是一种珍贵的记忆。
有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烧烤、唱歌
江措说,他希望这个地方,仍然能够给到这些人一个体面生活的可能性。
“有的人的体面是建立我比别人强大、富有、牛X这些事上;我所说的体面,是指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一种令自己舒服的生活。”
“其实董岛很多人并不缺少社会资源,比如阿非以前就是文学专业毕业的媒体工作者;部屋的父母都是体制内的领导,家庭条件很优渥;小杨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来了五六次董岛了。他以前是空少,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董岛吸引的都是这样的人:他们不想被外界那些价值观牵着鼻子走。”
董岛会一直存在吗?这些年轻的岛民们好像是都隐隐知道,自己并不会一直在这里停留。“这里是一个能停下来想想的地方,学一点东西、掌握一些技能,但是我们还会要见见更大的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八两这样说。
江措并不在意人们在这里的聚散和去留,在这里生活了几年,他也有重新上路探索更远地方的计划。“我只是他们的朋友,也是一个旁观者。他们留在这里当然很好,如果他们找到更好的方向,我也会非常开心……我觉得董岛是一种态度,一种在整齐划一的氛围里保持自己想法的态度。有这种态度,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江措,
自称是“国际流浪汉”,
游历过140多个国家,
办过音乐节、建立过多个社区、朋友遍天下。
▲
江措总穿一身黑衣、戴帽子,身后是董岛的岛民
2016年,
他来到贵州荔波的茂兰自然保护区,
被这个纯朴封闭的山谷所打动,
在这里建立了“董岛部落”。
▲
阿非(左)、八两和冰冰(中)、栗子(右)都在董岛开了自己的手工艺工作室
几年来,不同的人被吸引来到了董岛,
他们大多是95后、00后的年轻人,
放弃了城市的生活,
在这里捡破烂、盖楼、改造猪圈,
并且极少消费,
过着一种低欲望又快乐,
自给自足的简朴生活。
春末时节,
一条摄制组来到董岛,
和江措以及年轻的“岛民”们聊了聊。
撰文:周天澄
责编:倪楚娇
▲
江措与岛民们一起去行山
黔南荔波交通不便,需要从省会贵阳几经周转才能抵达。一条摄制组驱车前往,山路变得颠簸,而窗外的颜色变成被雾气晕开的绿。目之所及,都是连绵的山。
夜色垂下的时候,我们到达董岛部落。地上泥泞湿滑,几只大鹅正大摇大摆散步。爬过几级长满青苔的台阶可以进入董岛的“客厅”,中央的火炉已经生起。
江措招呼我们烤火聊天,又随意地拿了些花生出来招待。他的形象几十年如一日:长发、礼帽、身材瘦高,一身黑色,讲起话来生猛直接,从不客套。
▲
编织中的岛民慧子
2016年,他第一次来到荔波茂兰这个名为“董倒”的地方,当时的这里是一个大约200多亩的完全封闭的山谷,公路都未修好,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施。江措看到几栋老房子里一缕炊烟升起,这个场面一下子触动到了他。“这是我们记忆中的、正在渐行渐远的农耕文明真正的样子。”
这是个接近废弃的寨子,村民们大都已经迁出,留下一些老旧的木、瓦结构的房子。江措当时决定签下这里,“董倒”改名为“董岛部落”,成为了后来岛民们心目中的乌托邦。
▲
董岛常有牛群出没
江措自称“国际流浪汉”,游历过140多个国家,朋友遍天下。他在东南亚建立过“湄公河艺术家部落”;在丽江建立过“边缘2416”文化部落,至今都是国内嬉皮士和音乐人们心中念念不忘的地方。新朋友、旧朋友,很快被吸引来到董岛。
董岛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有一个空间,可以让一些人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
年轻的义工在做各自的工作
江措对来人不设门槛,“我从不甄选谁可以来,谁不可以来……董岛是这样的地方,气场合的人相见恨晚;气场不合的人,很快就会自己离开。”
董岛常见的场景是:头发五颜六色的年轻人,穿着自己做的衣服,时而聚在一起弹琴唱歌,畅聊各种社会或哲学话题;时而四散而去,在厨房或洗衣房,干各自的活计。
▲
喝茶、谈天的年轻岛民
他们保留了原有的老房子,并且仿造当地少数民族的制式,一起建了两座吊脚楼。为的是“不打地基、不要钢筋水泥,尽可能保存这里原本应有的样子”。
吊脚楼里一部分是客房,作为民宿招待游客。“岛民”们作为义工,在这里一起生活。
从去年开始,“岛民”们陆续搭建和经营自己的工作室,做陶艺、蜡染、编织等等等等。江措说,现在国内的都市都已经越来越千篇一律,而这些年轻人,想要做一些最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出来。
▲
阿非和部屋是一对恋人,一起经营了“哑虫”蜡染工作坊
阿非23岁,部屋22岁,是一对年轻的恋人。他们最早在董岛做起了自己的蜡染工作室。
工作室由一间老房子的猪圈改造而来。猪圈原本四面透风,所以从房梁到墙面、从结构到陈设,几乎都是他们自己一手一脚垒出来的。
▲
工作室由一个猪圈改造而来,几乎所有家具都是他们手工制作
“没有任何经验,完全靠自己摸索,只是偶然有一次卖豆腐的大叔经过,正遇到我们砌墙,稍微指点了一二……但现在仔细看,这堵墙还是砌歪了。”
同样有些歪斜的还有非常原生态的房梁,木头是收来的老木头。放眼看过去,屋内所有的家具都带着朴拙的气息,这些家具基本都出自这两人之手。
▲
自己做的桌子
阿非颇自豪地向我们介绍:“我们有段时间天天骑着小摩托出去捡破烂儿。什么村民家里不要的包浆老板凳儿啊、什么好看的树枝木头啊,我都捡回来。这桌子就是我捡回来的漂亮木头,自己刷一层清漆再加上桌腿,最简单不过的事儿。”
一个月后,工作室落成。这个小屋子很快运转起来,他们做的是纯古法蜡染,每天要搅缸三次、加料,之后是画蜡、染布。一天的时间被这些工序分割成大块。大块的时间里,他们做饭、洗衣,还有平静地等待,“董岛的节奏是很慢的。”
▲
“捡”来的蜡染手艺
这门手艺甚至也是“捡”来的,决定学习蜡染后,他们背着帐篷去到了黔东南的丹寨,去磨当地的少数民族居民教他们蜡染,他们就睡人家的天台、帮忙做义工。一段时间后,把手艺带了回来。
部屋自信地表示:“我们做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不同于传统的“非遗”纹饰,他们画非洲文化里的女性图腾、画梦中的一只袋鼠。这些创作很快就得到了一些认可。有时候,路过的本地阿姨夸奖两句,会让他们充满成就感。
阿非是湖北人,疫情发生的第一年,湖北城中处处压抑,她迫切想换个环境待着。网上找到董岛的义工信息,她发了消息过去,结果对方连姓名都没问,直接就说,那你来吧。阿非笑说:“当时还以为是骗局。”但她还是辞了原本的媒体工作,义无反顾地来了,来了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她记得,来到董岛后睡了一觉,听觉突然变得出奇得灵敏。“那是一个下雨天的雾蒙蒙的早上,我坐在床板上,突然被楼上住客的脚步声吓了一跳。以前在城市里居住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原来脚步声会这么清晰可闻。”
同样变得敏感的还有外界环境的知觉。如今在董岛待了三年多之后,她对于时间的感受方式也变得不同。
▲
位于茂兰自然保护区的董岛,物种多样性极高
“比如今年在路上看到一只马陆,我就觉得好惊喜。它的出现告诉我春天来了,而不是日历上的日期。马陆之后是小的毛毛虫,然后慢慢出现青蛙的叫声,然后小的蛾子开始变成有花纹的蝴蝶。这些是城市生活里很匮乏的体验,现在我知道它的珍贵。”
她和部屋是在董岛认识的。部屋刚一来,两个人就为了关于生死的哲学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几番唇枪舌战下来,反而产生了感情。事实上,部屋在来到董岛之前,已经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和人说过话了。
▲
部屋染布中
部屋原本在日本留学,后来因为种种不适应,自行退学回国。回国后他在家待了一年,精神状态很不好,父母不理解他,时有争吵。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儿子不愿意好好完成学业,去过一种“正常”的生活?
来到董岛以后,部屋才终于开始敢于出门了。“这里没有那么多礼节客套,人和人相处很随性。不想打招呼就不打招呼,做自己的事情,也没有人妨碍你。”而且他向来不喜欢城市的生活,在董岛,“可去的地方有那么多,走都走不完”。
▲
董岛的自然风景
荔波是喀斯特地貌,有独一无二的山林、溶洞和野瀑布。董岛的相聚常常是一时兴起,一群人就跳上车子随性地开,看到岔路就开进去。岔路无穷,好玩的东西也没有穷尽。如今的春夏之交,他们去探洞,去跳满是星辉的野瀑布,在露营时被水牛紧紧围住吓得在帐篷里躲了一夜……“哪有一个地方的自然风景会像这里这样?只有董岛。”
他们也坦陈,董岛的生活并不全然是田园牧歌。快递、外卖这些现代化的便捷产物到不了这个山谷,除了自己种植的蔬菜,买肉还要赶集;今年遇到百年难遇的大旱,董岛严重缺水,几个月都无法洗澡,直到大家自己打了口井才恢复正常;这些来自城市的年轻人和当地本土居民的生活也时有摩擦发生……
“但方便对我来说不重要,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自己的小屋子、持续地建造一些东西,对我很重要。”阿非想了想又说,“董岛其实不能用美好来形容,它更像是我们一群人,在垃圾堆里找点金子。”
今年,工作室运营起来后,部屋的父母也来了一次董岛,他们的关系也逐渐缓和起来。爸爸对部屋说,还是挺羡慕你们这样,自由自在的。
▲
八两与冰冰的植物染工作室
八两是阿非和部屋的好朋友,也是最“会玩”的岛民之一。他带一条摄制组去探野生的溶洞,里面奇石嶙峋,伸手不见五指,只能隐约感受到蝙蝠飞过。而出口的地方,长满了一大片青绿的蕨类,仿佛在另一个星球才能见到的景色。“厉害吧?”见我们惊叹,八两神色间似有得意。
▲
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有令人惊叹的景观
八两是最早一批来董岛的人。中间离开了两年,现在又回来了。
他说自己从小不是读书的料,就总想往更大的世界出走,从十六岁开始闯荡江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2017年,他来到了董岛,再也不想走了。
他在这里认识各种各样的人,有段时间他们总是喝酒到凌晨,谈论世界各地的见闻、各自对人生的思考。八两讲起那段时光,语气还是带着兴奋。
▲
从八两的门口向外看,就是一片青山
“这里真的和外面不太一样,在城市里面,每个人都戴着好几层面具似的,我看不懂,我喜欢真实的东西。这里大家都足够纯粹,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吸取到很好的东西。”
但是疫情两年,他也在董岛的冷清中感到一丝迷茫,又重新踏上了旅途,“先赚点钱再说”。他生存能力很强,水电、电工、潜水教练、野生导游,什么都可以干。但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忙着活着,就像一颗螺丝钉,根本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好好思考”。
“好在,去年十一月,部屋到浙江的山里,把我弄了回来。”
▲
董岛的朋友们
他们是在董岛结交下的友情,这对彼此都很重要。几乎所有在董岛的人都告诉我们,“即使在董岛只一起待过一天,情感上的亲近就一辈子都不会变,不管是离开还是很久不见,都是这样。”
部屋和阿非的工作室经营起来,对于所有人都是一剂强心剂,八两也不例外。“成天在这里玩,那当然是待不住的。这里的环境真的可以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他指指自己的头,“我可以有时间把这里的东西拿出来了。”
▲
八两动手修建的屋子
他现在的工作是修葺属于他自己的工作室和院子。工作室原本是一个破旧的草屋,他基本是完全拆了重建。他请人帮忙做了三套榫卯结构的木头房梁,又砌墙、钉木板、装门、做家具,不在话下。头顶一盏吊灯,看上去似一个鸟巢,是他用采来的藤条编织而成的。
他的女友冰冰,则在这间小工作室做植物染。植物染要用到薯莨,是一种能将布料染成褐红色的藤本植物,都由八两从山间采摘回来。
植物染需要经过煮染料的工序,他就在院子里用砖头简单砌了个灶台,一边开火,一边被群山包围。
八两在山里长大,在这个以物种繁多著称的自然保护区,他认识几乎每一种蕨类、昆虫和树木。他也总能从山上获得无穷无尽的宝藏:薯莨、竹笋、蕨菜、菌子。“打菌子的季节是最开心的,翻到菌子的快乐和菌子的美味,真的,爽翻。”
▲
从山上能获得许多东西
他更喜欢在进山露营,一待就是一两周。“只带一些少少的食物,生一个篝火,躺在地上看月亮升起来,篝火的烟雾和云层渐渐融合在一起……那感觉,太上头了,在大自然里,整个人都会变得干净起来。”
所以他对目前那个漏雨的房子已经非常满意:“能够遮风挡雨,还免受蛇虫鼠蚁的困扰,能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让我躺下,精神上还很自由。我也不需要向上爬,现在能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已经非常好了。”
▲
栗子工作中
栗子是去年新加入的成员。她学的是产品设计和服装设计的双学位,大学毕业没多久后来看望好朋友阿非,就此决定留了下来,并开始做一些编织类的创作。见到我们当天,她的一身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
工作室,曾经是停放棺材的房子
她的工作室有个有点“瘆人”的背景:这里曾是当地村民用来停放棺材的旧屋。就在她改造前,屋内还停了四口棺材。后来大家想办法与村民沟通,才把棺材移走了。
栗子的同学大多处于一个最焦虑的时期,要忙于找工作、做实习。栗子曾经也是,“各种焦虑,仿佛每天不做点什么就是在虚度。来了董岛以后,觉得在这里发呆也是可以的。”
她有些社恐,并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董岛包容性很强,没有人会想教我做人。”她更享受自然带给她的疗愈,看到青苔爬上台阶,她就觉得超级开心。有时候早上去集市买菜赶不上大巴,需要步行好几公里,她也乐在其中。
栗子偶尔也会担心,自己做的事是不是能养活自己?但是在董岛的生活成本非常之低,除了必要的食物之外,几乎就没有开销。她愿意多花点时间来试一试。
▲
曾经是董岛标志性的吊脚楼,现已被拆除
栗子来到董岛的时候,正值董岛非常脆弱的时期。疫情三年,游客变得稀少,陆陆续续有人离开,两栋凝聚了大家心血而搭建起来的吊脚楼也因为政策原因被拆除,拆楼的时候,很多人都掉了眼泪。
江措不太和大家聊起这些。阿非说江措“是董岛永远的后盾”,他们日常相处时,没有等级尊卑,像是小孩子一样嬉笑打闹,但是江措总是会默默支持着董岛的维系。
阿非也是后来才得知,原来董岛一度困窘得差点买不起大米。大家自己在菜地种菜、饲养动物,节衣缩食地度过了那段时间。
对江措来说,那段时间特殊的时间里,“深深共情到一群在艰难状态下,毫无还手之力的人内心的焦灼和无力感”。但是他们一起想办法存活下去,对他来说,是一种珍贵的记忆。
▲
有时候,大家聚在一起烧烤、唱歌
江措说,他希望这个地方,仍然能够给到这些人一个体面生活的可能性。
“有的人的体面是建立我比别人强大、富有、牛X这些事上;我所说的体面,是指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一种令自己舒服的生活。”
“其实董岛很多人并不缺少社会资源,比如阿非以前就是文学专业毕业的媒体工作者;部屋的父母都是体制内的领导,家庭条件很优渥;小杨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来了五六次董岛了。他以前是空少,很多人都羡慕的职业……董岛吸引的都是这样的人:他们不想被外界那些价值观牵着鼻子走。”
董岛会一直存在吗?这些年轻的岛民们好像是都隐隐知道,自己并不会一直在这里停留。“这里是一个能停下来想想的地方,学一点东西、掌握一些技能,但是我们还会要见见更大的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八两这样说。
江措并不在意人们在这里的聚散和去留,在这里生活了几年,他也有重新上路探索更远地方的计划。“我只是他们的朋友,也是一个旁观者。他们留在这里当然很好,如果他们找到更好的方向,我也会非常开心……我觉得董岛是一种态度,一种在整齐划一的氛围里保持自己想法的态度。有这种态度,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