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活埋男婴”事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8月21日,济南市莱芜区南白塔村村民焦兴录和周尚东一起上山采蘑菇时,听见草丛中传出微弱的婴儿啼哭声。
两人顺着声音找过去,扒开十几公分的土层,露出了盖住矿泉水纸盒的石板。报警后,两人与闻声赶来的几位村民一起挖出了被遗弃的男婴并送往医院救治。
经过悉心治疗,目前婴儿的身体状况良好。治疗费用由施救者之一的村民周广义的女儿周尚红承担,截止到当前已花费近5万元。
10月20日16时许,时隔男婴被救后两个月,自称是孩子爷爷的刘某现身新泰市羊流派出所。
刘某声称自己的儿媳在8月份生下了一对双胞胎,老大身体健康,老二患有先天性疾病因而放弃治疗。孩子被带回家后的第二天就死亡了,随即奶奶用土办法进行了厚葬。
但昨天看到电视台报道后才知道孩子活了,故前来派出所交代情况,并希望“合适了再把他要回来”。
按照刘某的说法,意味着从被埋到获救,男婴在荒山上存活了近5天。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随后,记者走访了婴儿出生医院、救治医院、施救者处全面了解情况。
婴儿出生医院表示,双胞胎于8月13日14时54分出生后由手术室转到新生儿科。
由于是晚期早产儿,存在肺部炎症和肺部发育不成熟的问题,被埋男婴脊柱有两节存在畸形,住院期间婴儿的体征逐渐平稳。
期间家属曾询问“老二”将来是否会瘫痪,得到了医院“婴儿以后瘫痪的概率很小”、“胸椎可以做手术恢复,长大了会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回复。
8月15日上午11点,双胞胎婴儿入院后44小时,男婴父亲及家属提出自动出院的要求。随后,“老二”出院,从医院走时还有呼吸,医院并未开具死亡证明。而“老大”又住院12天后出院。
在弃婴爷爷刘某现身后,医院又再次就相关细节进行了回应。而律师也表示,“本案涉及故意杀人未遂”。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一时间,有人谴责弃婴家人狠心:
有人对救人者致以敬意:
与此同时,却也把“没钱配不配生孩子、该不该生孩子”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同样因为“钱”而受到关注的,还有“国庆四胞胎”。
就在今年10月1日当天,一对安徽夫妇诞下四胞胎,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并为宝宝们取名献计献策。
10月7日,四胞胎爸爸给宝宝分别取名为“喻国、桐卿、柒凛、念安”,谐音为“与国同庆、70念安”。
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最近这个家庭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原来,四胞胎是早产儿,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但这对夫妇无力承担费用因而在网络上发起筹款,进而引发了网友对这对夫妇“不减胎”、“养不起还要生”的质疑。
“活埋男婴”事件尚在调查中,“四胞胎”的父母也在为孩子的后续治疗筹款,而网上关于“没钱,到底该不该、配不配生孩子”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可是,“经济状况”真的是该不该生孩子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吗?
每个人都有生育的权利
但请为孩子的到来做必要的准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生命的到来总是令人欣喜的,因为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象征着新的希望。
但也有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愁眉不展:或因为孩子天生残疾,或因为家庭贫穷抚养困难,也有的是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意外怀孕”……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他们无法决定自己是否要来到人世,但身为父母有义务为这个新生命负责。
孩子应该是“因爱而生”,不该是“意外”的结果或者留住某人的“筹码”。
如今,人们对于“性”的态度越来越开放,不少人选择“婚前试爱”或者恋爱阶段同居。
无论是婚前试爱还是恋爱同居,都不是错误的行为。但是,对于怀孕生子这件事情,每一对情侣都应该谨慎考虑。
不妨先问一下自己:
从此有一个小生命的吃喝拉撒全都依托于你的照顾,你是否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
从“两人世界”变成三口甚至多口之家,过去“花前月下”要变成“围着孩子的屎尿屁”,你能否接受?
下班之后也许你再也不能邀上三两好友喝酒闲聊到深夜,也不能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愿意失去这些快乐吗?
孩子是一刻不停的“四脚吞金兽”,奶粉、纸尿裤、玩具……样样都需要花钱,工作不顺心时你再也不敢“说辞就辞”,你可以从此“不自由”吗?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你并没有肯定的回答。那么,请做好保护措施。
意外怀孕,如果选择流产,对女性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决定生下来,面对没有做好准备就为人父母的状况,很多人免不了鸡飞狗跳甚至最终双方感情破裂。
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女孩子因为想要拴住男人而为对方生孩子,在这里奉劝一句:
爱你的人,无论有没有孩子,他都会留在你的身边;不爱你的人,对你都不会负责,更别指望孩子能够绑住他。
除了心理准备,还要有基础的物质保障。
这里所说的物质保障,并不是一定要有多么成功的事业、多么大的房子、多么巨额的存款。
而是,为孩子的生存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
这包括:
不需要多么丰盛,但能够果腹且相对健康的食物;
不需要多么华丽,但能够保暖的衣服;
不需要多么宽敞,但能够居住的房子,无论是租是买;
以及,一笔也许不算很多,但是能够应急的存款。
如果这些都准备好了,请记得定期接受产检。
产检可以检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胎儿的大小、心跳、先天性疾病筛查等,如果胎儿指标不符合标准,医生会及时给予指导或治疗;
产检可以了解准妈妈各阶段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孕妇可能存在的合并症与并发症,以保证孕妇能得到合适的医疗护理建议与措施;
产检也会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医生通过一系列的产检,了解了准妈妈的身体状况及胎儿的情况后,会针对分娩方式给出合理建议。
产检对于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也许产检不能百分之百地排除意外情况,但却是最大化保证安全的方法。
最好的条件,是给孩子全部的爱和更多的陪伴。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条件。
但很多时候,父母会专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忘却了孩子的心理需求,那就是无条件的爱和尽可能多的陪伴。
在今年台湾金钟奖中夺得六项大奖、豆瓣评分9.5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才华横溢的新锐导演应思聪患有思觉失调症(俗称精神分裂)。
躺在床上,回荡在脑海中的,除了电影监制对他的指责嘲讽、过世女友对他的鼓励,还有妈妈抛弃他时所说过的话“如果我带着应思聪,我这辈子不会有幸福的”。
当他因拒绝吃药发病,手持玻璃碎片闯进医院时,还在哭诉“妈妈,我很听话,我很乖啊,我不是拖油瓶,为什么不要我?”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儿时被抛弃的经历,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也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值得被爱。
“思觉失调症”成为了他自我保护的方式。
相反,在爱和陪伴中长大的孩子,总是更自信、更温暖,也更有勇气面对困难。
王菲和李亚鹏的女儿李嫣,天生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多次手术,从小就要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 但父母却给了她最多的爱和陪伴,告诉她,“你真的很美很漂亮”。
也教会她如何面对别人的目光,“如果有一天,别人给了你一个诧异或惊奇的眼神,就回给他一个微笑”。
当人们再次关注到这个天生兔唇的孩子,她是T台上最自信的小模特:
她是万千网友喜爱的美妆博主“李老师”:
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会有不同,但是能够给孩子的爱是相同的。
为人父母,能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成长条件,不是豪宅名车奢侈品,而是:
无论你健康与否、漂亮与否、优秀与否,我都爱你;
无论你聪明与否、乖巧与否、争气与否,我都愿意陪伴你。
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
近几年,有关“熊孩子”的新闻总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表面上看是孩子年幼无知,但这些孩子的背后,总有一个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理由而无尽娇惯的“熊家长”。
正是这些家长对孩子安全意识、公共意识和礼貌意识的教育缺失和对孩子犯错后一次次的无视、纵容,才酿成了种种大祸。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学区房和贵族学校,而是你希望Ta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对待工作总是怠慢划水,怎么期待孩子努力上进?
你整日满口脏话,怎么期待孩子谦逊有礼?
你早已放弃自我成长,怎么期待孩子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近些年来,总有一些“寒门难出贵子”的声音涌现,但事实一次次告诉人们,“寒门依旧可以出贵子”。
北大学子王心怡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成长于贫困的家庭却能考上北大,让人不免感到惊讶。
可当人们去了解这个女孩的成长经历时,却又明白了什么。
当城里的孩子玩着高级的玩具时,她在帮父母播种、放羊,逆境中成长,父母教她把苦难当做磨砺自己的财富; 当同学嘲笑她的棉袄“土得掉渣”时,母亲告诉她“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让她学会了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目光;
当别的孩子早早辍学出门打工时,母亲说“知识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让她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意义。
这个积极、努力、乐观的女孩,让人们知道:物质贫穷不可怕,精神贫瘠才是真正的“寒门”。
经济条件的好坏,从来不是该不该生孩子的决定性因素。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人才真正没有资格生孩子。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中成长。
相关报道:“荒坡埋婴”5个问号等待拉直
莱芜南白塔村村民在山上挖出一名“活埋男婴”。事发近两个月后,“荒坡埋婴”一事才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自称婴儿“爷爷”的中年男子也主动向新泰市羊流派出所交代问题。随即,埋婴的“奶奶”也现身。目前,新泰警方已对该案件立案重启调查。随着事件不断发酵,有诸多问号等待拉直。
婴儿被埋时状态究竟如何?
10月20日下午,一名自称被埋婴儿“爷爷”的男子来到新泰市羊流镇派出所主动交代问题。他称,他是看到新闻才知道孩子还活着的。次日,婴儿“奶奶”接受采访称,是她将婴儿埋掉的。
为何要埋婴儿,“爷爷奶奶”称,该婴儿身体有先天畸形,且肺部感染严重,出生后完全靠呼吸机,一旦拔掉设备,孩子就不会自主呼吸了。他们放弃了对孩子的治疗。埋婴“奶奶”也多次提到当时孙子已经“没有呼吸”、“确实死了”。放弃治疗第二天,孩子就死亡了,便将孩子埋掉。
泰安儿童医院相关医生接受采访称,8月13日下午,该婴儿转入新生儿病房,经检查脊柱有两节畸形。另外,其虽属早产儿,肺部存在一些炎症和部分早产儿症状,但经过初步治疗,其生命体征都在逐渐恢复正常。
该婴儿转入新生儿科44个小时后,家属向院方提出出院要求,对此医院也无法理解。医生表示,该婴儿只要在医院继续治疗下去,恢复几率很大,“婴儿在出院时肯定有呼吸。”
按照院方说法推算,该婴儿在8月15日出院。自称婴儿“爷爷”的男子则称,放弃治疗第二天,孩子“死亡”便埋掉。然而,村民发现被埋婴儿的时间则在8月21日上午。算下来,该婴儿应被埋了5天左右。
放弃治疗、埋婴有何法律后果?
婴儿家属将其埋葬时,主观上是否知道其未死亡,会影响将来的责任判定吗?对此记者咨询多名业内知名律师,对方针对可能情况,分析婴儿家属可能涉嫌构成何类罪名以及承担何种处罚。
因医院公开表示婴儿虽存在肺部炎症、脊柱畸形等病症但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婴儿出院时仍有呼吸,律师对此表示,父母对婴儿负有抚养义务且其家庭并非完全没有相应经济能力,父母放弃对婴儿进行治疗,父母涉嫌构成遗弃罪。此外,若婴儿撤掉呼吸机后可能导致其死亡,但父母仍接婴儿出院,父母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
如果婴儿家人明知婴儿未死亡而将其埋葬,即主观上放任被遗弃者死亡或者将其遗弃在人迹罕至、难以得到救治的地方造成被遗弃者死亡,遗弃者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
此外,婴儿死亡后应由医院出具相关死亡证明进行界定,家属未经火化将婴儿埋葬虽不构成犯罪,但仍有可能违反相关治安条例、卫生条例。目前,判定婴儿家属将承担何种责任,仍需等待最终调查结果。
曾任民政办主任“爷爷”是否知法犯法?
23日,有媒体爆出,发现被埋婴儿的焦先生表示,他在8月30日即男婴被发现后的第9天曾向羊流镇民政办反映相关情况。当他与“羊流镇民政主任”通话时,对方问他“有什么想法”。“我说我就是想问问孩子现在什么情况,他好像说的是,派出所那边正处理着。”焦先生表示。随后他将该号码储存备注为“羊流民证”,而该号码与媒体获取的被埋婴儿“爷爷”号码一致。焦先生表示,他此前并不知道曾经通话的对象正是婴儿的“爷爷”。对此,焦先生疑问,当时与对方通电话时,婴儿“爷爷”就应该知道婴儿被救的情况,但对方却未表明身份。
新时报记者从案件相关知情人处获悉,婴儿“爷爷”刘某确曾任职羊流镇民政办主任,但目前已卸任。而殡葬、收养、救助服务正属于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婴儿“爷爷”作为民政部门公职人员,应当知晓相关法律及程序,为何还会做出放弃治疗、直接将婴儿埋进土里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
找到“家属”后婴儿何去何从?
发现被埋婴儿当天,周尚红、焦兴录等人开车将其辗转送到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因为婴儿没有相关出生信息,住院治疗也颇费一些周折。截至目前,周尚红一直救助该婴儿。19日,她接受新时报采访时表示,“我跟家人商量过,目前也只有我在管这个孩子,如果他真的找不到亲生父母,我们可以收养他,不能让孩子没了着落。”
焦兴录也对媒体称,他有个亲戚没有小孩,如果这个婴儿没人要的话他就给亲戚送过去。据称,此事在当地传开后,不少人也表示如果这孩子能活下来,自己愿意收养。
近日,该婴儿的“家属”相继露面。20日下午,婴儿“爷爷”称,埋掉孩子后全家人也异常悲痛,万万没想到,孩子被好心人救了出来,“心里又是喜又是悲。我心里还挂念他,合适了想再把他要回来。他毕竟是俺家的一个人。”
对此,周尚红表示,“孩子最好是在亲生父母身边成长。可这两天看着网上关于这件事越来越多的新闻和评论,我也想知道这个孩子该何去何从,更想问问他家人究竟为啥要埋。”焦兴录也对此表示,“我们跟这个孩子有缘分,如果以后他家人把他接走了,我也想像亲戚一样跟他们走动。”
对于婴儿目前的监护权,山东瑞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江涛表示,其父母对其仍有监护权,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剥夺的,仍有法定抚养义务。如果父母因特殊困难或者重大疾病及对孩子不利等原因无力抚养,婴儿可由其他直系亲属进行抚养或者通过民政部门办理送养。
已垫付的近5万元该如何处置?
该婴儿被送往医院救治当天,周尚红先垫付了1000元费用。截至目前,该婴儿在医院的一切治疗费用均由周尚红提供。22日,周尚红说,“孩子最近一直在输丙球蛋白,费用相对较高,到现在已经花了快5万块钱了。此前,我最多一次性花了一万七千元左右。”
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而言,这笔钱是不小的支出。周尚红说,“我在村里经营一个诊所,丈夫也在外上班,家庭收入在村里还算可以,但也不高。”随着婴儿“家属”出现,周尚红已垫付的医药费又该如何处置?后续的费用又该由谁继续缴纳?周尚红表示,“被埋婴儿‘家属’的现身,不会影响我继续救助孩子,我要等到警方的调查结果。”
此前婴儿“家人”称,要向救助婴儿的村民表示感恩和感谢。23日,几名参与救助婴儿的村民称,婴儿“家属”还尚未与他们联系。 (新时报记者丁国彬 卢震)
●编后
法律的“心病”不要放弃治疗
整个事件发展到如今,各方当事人的说法依旧缺乏统一,除了这样一个事实:家属曾决定放弃治疗。
不管有没有被“活埋”,从家属决定不治了那一刻起,这个刚来到世界的小生命已经被安排好了结局,只是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改变了其命运。活埋,超越大多数人的心理底线,可放弃治疗,似乎就很常见,出生就有先天性疾病或婴儿期患上不治之症,家长忍痛放弃治疗的新闻都不能算新闻。
司空见惯的事情往往最让人心惊。婴儿出生便是独立个体,拥有生命权。这个常识,在国内还不算常识。现实是家长往往可以决定新生儿的生命,仅仅是没有钱有人也可以放弃。放弃治疗的界限在哪?目前,我国既没有法律规定患病新生儿必须得到有效救治,也没有制度明确到底何种情况可以放弃对新生儿治疗,家长非要放弃,医护人员也无法阻拦。
查阅国外的规定,美国联邦政府在1983年通过了Baby Doe修正案,要求医护人员向无论伤残多么严重的新生儿提供尽可能维持生命的治疗。1984年规定了不强制医护人员向患儿提供医疗的几种情况:1、没有医疗适应症;2、治疗仅延长死亡过程;3、治疗不能改善生存条件,如治疗无效且治疗加重患儿痛苦等。
人性经不住考验,所以更需要法律。关于放弃治疗的规定,希望不要一直是我国法律的一块心病。 (郑楚翘)
最近,“活埋男婴”事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8月21日,济南市莱芜区南白塔村村民焦兴录和周尚东一起上山采蘑菇时,听见草丛中传出微弱的婴儿啼哭声。
两人顺着声音找过去,扒开十几公分的土层,露出了盖住矿泉水纸盒的石板。报警后,两人与闻声赶来的几位村民一起挖出了被遗弃的男婴并送往医院救治。
经过悉心治疗,目前婴儿的身体状况良好。治疗费用由施救者之一的村民周广义的女儿周尚红承担,截止到当前已花费近5万元。
10月20日16时许,时隔男婴被救后两个月,自称是孩子爷爷的刘某现身新泰市羊流派出所。
刘某声称自己的儿媳在8月份生下了一对双胞胎,老大身体健康,老二患有先天性疾病因而放弃治疗。孩子被带回家后的第二天就死亡了,随即奶奶用土办法进行了厚葬。
但昨天看到电视台报道后才知道孩子活了,故前来派出所交代情况,并希望“合适了再把他要回来”。
按照刘某的说法,意味着从被埋到获救,男婴在荒山上存活了近5天。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随后,记者走访了婴儿出生医院、救治医院、施救者处全面了解情况。
婴儿出生医院表示,双胞胎于8月13日14时54分出生后由手术室转到新生儿科。
由于是晚期早产儿,存在肺部炎症和肺部发育不成熟的问题,被埋男婴脊柱有两节存在畸形,住院期间婴儿的体征逐渐平稳。
期间家属曾询问“老二”将来是否会瘫痪,得到了医院“婴儿以后瘫痪的概率很小”、“胸椎可以做手术恢复,长大了会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回复。
8月15日上午11点,双胞胎婴儿入院后44小时,男婴父亲及家属提出自动出院的要求。随后,“老二”出院,从医院走时还有呼吸,医院并未开具死亡证明。而“老大”又住院12天后出院。
在弃婴爷爷刘某现身后,医院又再次就相关细节进行了回应。而律师也表示,“本案涉及故意杀人未遂”。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一时间,有人谴责弃婴家人狠心:
有人对救人者致以敬意:
与此同时,却也把“没钱配不配生孩子、该不该生孩子”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同样因为“钱”而受到关注的,还有“国庆四胞胎”。
就在今年10月1日当天,一对安徽夫妇诞下四胞胎,网友们纷纷送上祝福并为宝宝们取名献计献策。
10月7日,四胞胎爸爸给宝宝分别取名为“喻国、桐卿、柒凛、念安”,谐音为“与国同庆、70念安”。
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最近这个家庭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原来,四胞胎是早产儿,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治疗,但这对夫妇无力承担费用因而在网络上发起筹款,进而引发了网友对这对夫妇“不减胎”、“养不起还要生”的质疑。
“活埋男婴”事件尚在调查中,“四胞胎”的父母也在为孩子的后续治疗筹款,而网上关于“没钱,到底该不该、配不配生孩子”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可是,“经济状况”真的是该不该生孩子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吗?
每个人都有生育的权利
但请为孩子的到来做必要的准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生命的到来总是令人欣喜的,因为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象征着新的希望。
但也有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愁眉不展:或因为孩子天生残疾,或因为家庭贫穷抚养困难,也有的是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意外怀孕”……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他们无法决定自己是否要来到人世,但身为父母有义务为这个新生命负责。
孩子应该是“因爱而生”,不该是“意外”的结果或者留住某人的“筹码”。
如今,人们对于“性”的态度越来越开放,不少人选择“婚前试爱”或者恋爱阶段同居。
无论是婚前试爱还是恋爱同居,都不是错误的行为。但是,对于怀孕生子这件事情,每一对情侣都应该谨慎考虑。
不妨先问一下自己:
从此有一个小生命的吃喝拉撒全都依托于你的照顾,你是否做好了承担责任的准备?
从“两人世界”变成三口甚至多口之家,过去“花前月下”要变成“围着孩子的屎尿屁”,你能否接受?
下班之后也许你再也不能邀上三两好友喝酒闲聊到深夜,也不能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你愿意失去这些快乐吗?
孩子是一刻不停的“四脚吞金兽”,奶粉、纸尿裤、玩具……样样都需要花钱,工作不顺心时你再也不敢“说辞就辞”,你可以从此“不自由”吗?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你并没有肯定的回答。那么,请做好保护措施。
意外怀孕,如果选择流产,对女性身体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决定生下来,面对没有做好准备就为人父母的状况,很多人免不了鸡飞狗跳甚至最终双方感情破裂。
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女孩子因为想要拴住男人而为对方生孩子,在这里奉劝一句:
爱你的人,无论有没有孩子,他都会留在你的身边;不爱你的人,对你都不会负责,更别指望孩子能够绑住他。
除了心理准备,还要有基础的物质保障。
这里所说的物质保障,并不是一定要有多么成功的事业、多么大的房子、多么巨额的存款。
而是,为孩子的生存生活提供基本的保障。
这包括:
不需要多么丰盛,但能够果腹且相对健康的食物;
不需要多么华丽,但能够保暖的衣服;
不需要多么宽敞,但能够居住的房子,无论是租是买;
以及,一笔也许不算很多,但是能够应急的存款。
如果这些都准备好了,请记得定期接受产检。
产检可以检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胎儿的大小、心跳、先天性疾病筛查等,如果胎儿指标不符合标准,医生会及时给予指导或治疗;
产检可以了解准妈妈各阶段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孕妇可能存在的合并症与并发症,以保证孕妇能得到合适的医疗护理建议与措施;
产检也会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医生通过一系列的产检,了解了准妈妈的身体状况及胎儿的情况后,会针对分娩方式给出合理建议。
产检对于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也许产检不能百分之百地排除意外情况,但却是最大化保证安全的方法。
最好的条件,是给孩子全部的爱和更多的陪伴。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条件。
但很多时候,父母会专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忘却了孩子的心理需求,那就是无条件的爱和尽可能多的陪伴。
在今年台湾金钟奖中夺得六项大奖、豆瓣评分9.5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才华横溢的新锐导演应思聪患有思觉失调症(俗称精神分裂)。
躺在床上,回荡在脑海中的,除了电影监制对他的指责嘲讽、过世女友对他的鼓励,还有妈妈抛弃他时所说过的话“如果我带着应思聪,我这辈子不会有幸福的”。
当他因拒绝吃药发病,手持玻璃碎片闯进医院时,还在哭诉“妈妈,我很听话,我很乖啊,我不是拖油瓶,为什么不要我?”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儿时被抛弃的经历,让他极度缺乏安全感,也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值得被爱。
“思觉失调症”成为了他自我保护的方式。
相反,在爱和陪伴中长大的孩子,总是更自信、更温暖,也更有勇气面对困难。
王菲和李亚鹏的女儿李嫣,天生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多次手术,从小就要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 但父母却给了她最多的爱和陪伴,告诉她,“你真的很美很漂亮”。
也教会她如何面对别人的目光,“如果有一天,别人给了你一个诧异或惊奇的眼神,就回给他一个微笑”。
当人们再次关注到这个天生兔唇的孩子,她是T台上最自信的小模特:
她是万千网友喜爱的美妆博主“李老师”:
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会有不同,但是能够给孩子的爱是相同的。
为人父母,能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成长条件,不是豪宅名车奢侈品,而是:
无论你健康与否、漂亮与否、优秀与否,我都爱你;
无论你聪明与否、乖巧与否、争气与否,我都愿意陪伴你。
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
近几年,有关“熊孩子”的新闻总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表面上看是孩子年幼无知,但这些孩子的背后,总有一个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理由而无尽娇惯的“熊家长”。
正是这些家长对孩子安全意识、公共意识和礼貌意识的教育缺失和对孩子犯错后一次次的无视、纵容,才酿成了种种大祸。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学区房和贵族学校,而是你希望Ta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对待工作总是怠慢划水,怎么期待孩子努力上进?
你整日满口脏话,怎么期待孩子谦逊有礼?
你早已放弃自我成长,怎么期待孩子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近些年来,总有一些“寒门难出贵子”的声音涌现,但事实一次次告诉人们,“寒门依旧可以出贵子”。
北大学子王心怡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成长于贫困的家庭却能考上北大,让人不免感到惊讶。
可当人们去了解这个女孩的成长经历时,却又明白了什么。
当城里的孩子玩着高级的玩具时,她在帮父母播种、放羊,逆境中成长,父母教她把苦难当做磨砺自己的财富; 当同学嘲笑她的棉袄“土得掉渣”时,母亲告诉她“不要理他,踏实做事就好”,让她学会了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别人的目光;
当别的孩子早早辍学出门打工时,母亲说“知识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让她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意义。
这个积极、努力、乐观的女孩,让人们知道:物质贫穷不可怕,精神贫瘠才是真正的“寒门”。
经济条件的好坏,从来不是该不该生孩子的决定性因素。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人才真正没有资格生孩子。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中成长。
相关报道:“荒坡埋婴”5个问号等待拉直
莱芜南白塔村村民在山上挖出一名“活埋男婴”。事发近两个月后,“荒坡埋婴”一事才引发了广泛社会关注,自称婴儿“爷爷”的中年男子也主动向新泰市羊流派出所交代问题。随即,埋婴的“奶奶”也现身。目前,新泰警方已对该案件立案重启调查。随着事件不断发酵,有诸多问号等待拉直。
婴儿被埋时状态究竟如何?
10月20日下午,一名自称被埋婴儿“爷爷”的男子来到新泰市羊流镇派出所主动交代问题。他称,他是看到新闻才知道孩子还活着的。次日,婴儿“奶奶”接受采访称,是她将婴儿埋掉的。
为何要埋婴儿,“爷爷奶奶”称,该婴儿身体有先天畸形,且肺部感染严重,出生后完全靠呼吸机,一旦拔掉设备,孩子就不会自主呼吸了。他们放弃了对孩子的治疗。埋婴“奶奶”也多次提到当时孙子已经“没有呼吸”、“确实死了”。放弃治疗第二天,孩子就死亡了,便将孩子埋掉。
泰安儿童医院相关医生接受采访称,8月13日下午,该婴儿转入新生儿病房,经检查脊柱有两节畸形。另外,其虽属早产儿,肺部存在一些炎症和部分早产儿症状,但经过初步治疗,其生命体征都在逐渐恢复正常。
该婴儿转入新生儿科44个小时后,家属向院方提出出院要求,对此医院也无法理解。医生表示,该婴儿只要在医院继续治疗下去,恢复几率很大,“婴儿在出院时肯定有呼吸。”
按照院方说法推算,该婴儿在8月15日出院。自称婴儿“爷爷”的男子则称,放弃治疗第二天,孩子“死亡”便埋掉。然而,村民发现被埋婴儿的时间则在8月21日上午。算下来,该婴儿应被埋了5天左右。
放弃治疗、埋婴有何法律后果?
婴儿家属将其埋葬时,主观上是否知道其未死亡,会影响将来的责任判定吗?对此记者咨询多名业内知名律师,对方针对可能情况,分析婴儿家属可能涉嫌构成何类罪名以及承担何种处罚。
因医院公开表示婴儿虽存在肺部炎症、脊柱畸形等病症但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婴儿出院时仍有呼吸,律师对此表示,父母对婴儿负有抚养义务且其家庭并非完全没有相应经济能力,父母放弃对婴儿进行治疗,父母涉嫌构成遗弃罪。此外,若婴儿撤掉呼吸机后可能导致其死亡,但父母仍接婴儿出院,父母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
如果婴儿家人明知婴儿未死亡而将其埋葬,即主观上放任被遗弃者死亡或者将其遗弃在人迹罕至、难以得到救治的地方造成被遗弃者死亡,遗弃者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
此外,婴儿死亡后应由医院出具相关死亡证明进行界定,家属未经火化将婴儿埋葬虽不构成犯罪,但仍有可能违反相关治安条例、卫生条例。目前,判定婴儿家属将承担何种责任,仍需等待最终调查结果。
曾任民政办主任“爷爷”是否知法犯法?
23日,有媒体爆出,发现被埋婴儿的焦先生表示,他在8月30日即男婴被发现后的第9天曾向羊流镇民政办反映相关情况。当他与“羊流镇民政主任”通话时,对方问他“有什么想法”。“我说我就是想问问孩子现在什么情况,他好像说的是,派出所那边正处理着。”焦先生表示。随后他将该号码储存备注为“羊流民证”,而该号码与媒体获取的被埋婴儿“爷爷”号码一致。焦先生表示,他此前并不知道曾经通话的对象正是婴儿的“爷爷”。对此,焦先生疑问,当时与对方通电话时,婴儿“爷爷”就应该知道婴儿被救的情况,但对方却未表明身份。
新时报记者从案件相关知情人处获悉,婴儿“爷爷”刘某确曾任职羊流镇民政办主任,但目前已卸任。而殡葬、收养、救助服务正属于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婴儿“爷爷”作为民政部门公职人员,应当知晓相关法律及程序,为何还会做出放弃治疗、直接将婴儿埋进土里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
找到“家属”后婴儿何去何从?
发现被埋婴儿当天,周尚红、焦兴录等人开车将其辗转送到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因为婴儿没有相关出生信息,住院治疗也颇费一些周折。截至目前,周尚红一直救助该婴儿。19日,她接受新时报采访时表示,“我跟家人商量过,目前也只有我在管这个孩子,如果他真的找不到亲生父母,我们可以收养他,不能让孩子没了着落。”
焦兴录也对媒体称,他有个亲戚没有小孩,如果这个婴儿没人要的话他就给亲戚送过去。据称,此事在当地传开后,不少人也表示如果这孩子能活下来,自己愿意收养。
近日,该婴儿的“家属”相继露面。20日下午,婴儿“爷爷”称,埋掉孩子后全家人也异常悲痛,万万没想到,孩子被好心人救了出来,“心里又是喜又是悲。我心里还挂念他,合适了想再把他要回来。他毕竟是俺家的一个人。”
对此,周尚红表示,“孩子最好是在亲生父母身边成长。可这两天看着网上关于这件事越来越多的新闻和评论,我也想知道这个孩子该何去何从,更想问问他家人究竟为啥要埋。”焦兴录也对此表示,“我们跟这个孩子有缘分,如果以后他家人把他接走了,我也想像亲戚一样跟他们走动。”
对于婴儿目前的监护权,山东瑞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江涛表示,其父母对其仍有监护权,一般情况下是不可剥夺的,仍有法定抚养义务。如果父母因特殊困难或者重大疾病及对孩子不利等原因无力抚养,婴儿可由其他直系亲属进行抚养或者通过民政部门办理送养。
已垫付的近5万元该如何处置?
该婴儿被送往医院救治当天,周尚红先垫付了1000元费用。截至目前,该婴儿在医院的一切治疗费用均由周尚红提供。22日,周尚红说,“孩子最近一直在输丙球蛋白,费用相对较高,到现在已经花了快5万块钱了。此前,我最多一次性花了一万七千元左右。”
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而言,这笔钱是不小的支出。周尚红说,“我在村里经营一个诊所,丈夫也在外上班,家庭收入在村里还算可以,但也不高。”随着婴儿“家属”出现,周尚红已垫付的医药费又该如何处置?后续的费用又该由谁继续缴纳?周尚红表示,“被埋婴儿‘家属’的现身,不会影响我继续救助孩子,我要等到警方的调查结果。”
此前婴儿“家人”称,要向救助婴儿的村民表示感恩和感谢。23日,几名参与救助婴儿的村民称,婴儿“家属”还尚未与他们联系。 (新时报记者丁国彬 卢震)
●编后
法律的“心病”不要放弃治疗
整个事件发展到如今,各方当事人的说法依旧缺乏统一,除了这样一个事实:家属曾决定放弃治疗。
不管有没有被“活埋”,从家属决定不治了那一刻起,这个刚来到世界的小生命已经被安排好了结局,只是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改变了其命运。活埋,超越大多数人的心理底线,可放弃治疗,似乎就很常见,出生就有先天性疾病或婴儿期患上不治之症,家长忍痛放弃治疗的新闻都不能算新闻。
司空见惯的事情往往最让人心惊。婴儿出生便是独立个体,拥有生命权。这个常识,在国内还不算常识。现实是家长往往可以决定新生儿的生命,仅仅是没有钱有人也可以放弃。放弃治疗的界限在哪?目前,我国既没有法律规定患病新生儿必须得到有效救治,也没有制度明确到底何种情况可以放弃对新生儿治疗,家长非要放弃,医护人员也无法阻拦。
查阅国外的规定,美国联邦政府在1983年通过了Baby Doe修正案,要求医护人员向无论伤残多么严重的新生儿提供尽可能维持生命的治疗。1984年规定了不强制医护人员向患儿提供医疗的几种情况:1、没有医疗适应症;2、治疗仅延长死亡过程;3、治疗不能改善生存条件,如治疗无效且治疗加重患儿痛苦等。
人性经不住考验,所以更需要法律。关于放弃治疗的规定,希望不要一直是我国法律的一块心病。 (郑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