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新西兰签证还有10个月到期的时候,我豪迈地大手一挥,说:“没事,澳洲生活会更好。”
拿到澳洲签证几天后,我就雄赳赳气昂昂地离开了新西兰,告别了我在基督城舒适的住所,一群真挚的好朋友和稳定的工作。
实际上,我并没有向朋友透露离开的真正原因。那是我内心中还未愈合的伤口,需要自己不断地去舔舐。
和我一起朝夕相处了大半年的男朋友离开了我,回到了美国。尽管是出于一个必要的原因,但我的内心还是十分痛苦。
当时,我的工作是晚上在脱衣夜总会跳舞。所以在黄昏时分,我会小憩一会儿。我不敢一个人在房间里睡,因为害怕醒来时看到曾经充满两个人欢声笑语的房间里,如今弥漫的都是孤独的气息。
我会去客厅,和我的室友们待在一起。他们在嬉笑打闹、抽烟、看电视,我则会躺在沙发上睡觉。因为这样,我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欢声笑语的一群伙伴了。
我不愿意一个人待在那间房间里,触景伤情,一遍又一遍地怀念着我们过去的美好。于是澳洲签证刚下来,我就订了3天后的机票,飞往布里斯班。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逃避并不是解决方案,急匆匆地逃离熟悉的环境并不会缓解分手带来的痛苦。新环境甚至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加剧我因分手而积压的孤独和无助感。
因为时间紧迫,我在couch surfing网站上联系了布里斯班的几个沙发主,只有一个人回复。那位沙发主有很多负面评价。但我没有多加考虑。很快,我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我如期到达了沙发主的家。一打开门,铺面而来的是刺鼻的气味,混杂着狗的味道、垃圾的臭味、食物的霉味和酒精的味道。眼前的客厅被杂物铺满,仅留下一个狭小的通道。
随后我发现,沙发主整日醉醺醺的,他的家离市中心有2个小时的公交车程。我和另一位中国打工换宿的女生一起住在一个小房间,她睡床上,我打地铺。
后来有朋友告诉我,找沙发主的时候,但凡对方有一条差评,都要十分警惕。
抵达澳洲的第二天,我的23岁生日如期而至。我独自一人,在布里斯班的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内心复杂。
抵达澳洲前,我的内心已经被孤独悄然侵蚀。然而,在踏上澳洲的土地后,我的生活突然如狂风暴雨席卷,更加猛烈地撕扯着我的内心。
当时正赶上布里斯班找房难的热潮,我历经艰难地找好了房之后,又跑遍了市中心所有的脱衣夜总会。
工作两周后,我最喜欢的一家夜总会开除了我。一位土耳其男生给我按摩后,我的背部肌肉劳损,被迫修养一个多礼拜。还遭遇了诈骗。与
此同时,前男友告诉我,他交了新的朋友,不愿再和我保持联系了。
在这个偌大的澳大利亚,我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有4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室友,但他们都很忙碌,有着稳定的工作和社交圈。
在工作场所交朋友对我来说也十分困难。来脱衣夜总会的男人们主要是对我们的外貌感兴趣,而大部分的同事们则忙着互相勾心斗角,争夺顾客。
我记得有一天,内心的痛苦实在是达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我一边嚎啕大哭着,一边拨通了澳洲的心理求助热线。
那一刻,我觉得我和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联结。我遇到的人们似乎都把内心的大门紧锁,没有一个人愿意倾听我的痛苦,给我关心和爱。
生活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所有的食物都不再美味,往昔的爱好也失去了吸引力。生活变得沉重而无望。我感觉我被困在一望无际的黑暗里,没有出路。
把时间线拉到10个月前,彼时,我刚刚踏入新西兰的领地。那是我第一次离开中国。我一下飞机,就被提前在机场等我的打工换宿家庭热情迎接,带我前往他们的田园别墅里。
他们一家人热烈地接纳了我,让我感到很温暖。他们给我布置了温馨的房间,向我介绍了很多新西兰的情况,帮我办理银行卡和税号,带我去海边的私人海滩徒步,带我品尝新西兰的食物,把我介绍给他们的朋友……
现在想来,在经验尚浅的情况下,一个人来到异国时,提前花时间找到一个温馨的落脚处十分重要。被温暖和充满爱的人围绕,有一间舒适而干净的房间,会冲淡很多来到异国他乡的孤独和无助感。
逃避是没有用的。我被迫面对我的所有情绪——分手后的痛苦、怅然,一个人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无依无靠,在城市生活的孤独、虚无,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但我没有让自己就此腐烂。我继续尝试去新的脱衣夜总会上班,尽管那段时间我的生活里只剩工作和哭泣,但工作带来的收入确是实在的。
我用这些钱给自己买很多花草植物,装饰自己的房间。我去酒吧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看演出。去很多环境优美的餐厅品尝美食,给自己换一个环境。
此外,我开始接触冥想。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是勇敢的,强大的。我爱自己。还写下自己感恩的每件小事。
随后,我去悉尼参加了一次十日内观。
那段时间里,我不能说话,不能玩手机,不能看书、写作,不能做任何活动,只能冥想,和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相处。
在那段最孤独寂寞的日子里,我通过与自己内心的深入对话,首次体验到了真正的自我安抚和内心平静。
虽然外界的喧嚣和活动都被剥离,但正是在这种极度简化的状态下,我才真正面对并疗愈了深藏于内心的孤独。
我深刻意识到,真正持久的、形影不离的、耐心的、充满爱的陪伴,最终只能来自于自己。
我无法要求他人永远留在身边,无法期待他人始终倾听我的痛苦;我无法希望生活永远顺遂,没有任何困难与挫折。
但我可以不断地向内修行,细心察觉内心的情绪和身体的感受,给予自己所需的陪伴和爱。不断修炼内心的智慧,学会接受生活的每一刻真相,将一切看作不同的体验,去除分别心。
这条路很漫长,可能会贯穿我的一生。我会经历许多挑战。但我相信,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路对外界那些我无法控制的因素没有任何期待,只专注于自我成长和内心的修炼。
在我的新西兰签证还有10个月到期的时候,我豪迈地大手一挥,说:“没事,澳洲生活会更好。”
拿到澳洲签证几天后,我就雄赳赳气昂昂地离开了新西兰,告别了我在基督城舒适的住所,一群真挚的好朋友和稳定的工作。
实际上,我并没有向朋友透露离开的真正原因。那是我内心中还未愈合的伤口,需要自己不断地去舔舐。
和我一起朝夕相处了大半年的男朋友离开了我,回到了美国。尽管是出于一个必要的原因,但我的内心还是十分痛苦。
当时,我的工作是晚上在脱衣夜总会跳舞。所以在黄昏时分,我会小憩一会儿。我不敢一个人在房间里睡,因为害怕醒来时看到曾经充满两个人欢声笑语的房间里,如今弥漫的都是孤独的气息。
我会去客厅,和我的室友们待在一起。他们在嬉笑打闹、抽烟、看电视,我则会躺在沙发上睡觉。因为这样,我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欢声笑语的一群伙伴了。
我不愿意一个人待在那间房间里,触景伤情,一遍又一遍地怀念着我们过去的美好。于是澳洲签证刚下来,我就订了3天后的机票,飞往布里斯班。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逃避并不是解决方案,急匆匆地逃离熟悉的环境并不会缓解分手带来的痛苦。新环境甚至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困难,加剧我因分手而积压的孤独和无助感。
因为时间紧迫,我在couch surfing网站上联系了布里斯班的几个沙发主,只有一个人回复。那位沙发主有很多负面评价。但我没有多加考虑。很快,我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我如期到达了沙发主的家。一打开门,铺面而来的是刺鼻的气味,混杂着狗的味道、垃圾的臭味、食物的霉味和酒精的味道。眼前的客厅被杂物铺满,仅留下一个狭小的通道。
随后我发现,沙发主整日醉醺醺的,他的家离市中心有2个小时的公交车程。我和另一位中国打工换宿的女生一起住在一个小房间,她睡床上,我打地铺。
后来有朋友告诉我,找沙发主的时候,但凡对方有一条差评,都要十分警惕。
抵达澳洲的第二天,我的23岁生日如期而至。我独自一人,在布里斯班的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内心复杂。
抵达澳洲前,我的内心已经被孤独悄然侵蚀。然而,在踏上澳洲的土地后,我的生活突然如狂风暴雨席卷,更加猛烈地撕扯着我的内心。
当时正赶上布里斯班找房难的热潮,我历经艰难地找好了房之后,又跑遍了市中心所有的脱衣夜总会。
工作两周后,我最喜欢的一家夜总会开除了我。一位土耳其男生给我按摩后,我的背部肌肉劳损,被迫修养一个多礼拜。还遭遇了诈骗。与
此同时,前男友告诉我,他交了新的朋友,不愿再和我保持联系了。
在这个偌大的澳大利亚,我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有4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室友,但他们都很忙碌,有着稳定的工作和社交圈。
在工作场所交朋友对我来说也十分困难。来脱衣夜总会的男人们主要是对我们的外貌感兴趣,而大部分的同事们则忙着互相勾心斗角,争夺顾客。
我记得有一天,内心的痛苦实在是达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我一边嚎啕大哭着,一边拨通了澳洲的心理求助热线。
那一刻,我觉得我和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联结。我遇到的人们似乎都把内心的大门紧锁,没有一个人愿意倾听我的痛苦,给我关心和爱。
生活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所有的食物都不再美味,往昔的爱好也失去了吸引力。生活变得沉重而无望。我感觉我被困在一望无际的黑暗里,没有出路。
把时间线拉到10个月前,彼时,我刚刚踏入新西兰的领地。那是我第一次离开中国。我一下飞机,就被提前在机场等我的打工换宿家庭热情迎接,带我前往他们的田园别墅里。
他们一家人热烈地接纳了我,让我感到很温暖。他们给我布置了温馨的房间,向我介绍了很多新西兰的情况,帮我办理银行卡和税号,带我去海边的私人海滩徒步,带我品尝新西兰的食物,把我介绍给他们的朋友……
现在想来,在经验尚浅的情况下,一个人来到异国时,提前花时间找到一个温馨的落脚处十分重要。被温暖和充满爱的人围绕,有一间舒适而干净的房间,会冲淡很多来到异国他乡的孤独和无助感。
逃避是没有用的。我被迫面对我的所有情绪——分手后的痛苦、怅然,一个人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无依无靠,在城市生活的孤独、虚无,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但我没有让自己就此腐烂。我继续尝试去新的脱衣夜总会上班,尽管那段时间我的生活里只剩工作和哭泣,但工作带来的收入确是实在的。
我用这些钱给自己买很多花草植物,装饰自己的房间。我去酒吧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看演出。去很多环境优美的餐厅品尝美食,给自己换一个环境。
此外,我开始接触冥想。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是勇敢的,强大的。我爱自己。还写下自己感恩的每件小事。
随后,我去悉尼参加了一次十日内观。
那段时间里,我不能说话,不能玩手机,不能看书、写作,不能做任何活动,只能冥想,和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相处。
在那段最孤独寂寞的日子里,我通过与自己内心的深入对话,首次体验到了真正的自我安抚和内心平静。
虽然外界的喧嚣和活动都被剥离,但正是在这种极度简化的状态下,我才真正面对并疗愈了深藏于内心的孤独。
我深刻意识到,真正持久的、形影不离的、耐心的、充满爱的陪伴,最终只能来自于自己。
我无法要求他人永远留在身边,无法期待他人始终倾听我的痛苦;我无法希望生活永远顺遂,没有任何困难与挫折。
但我可以不断地向内修行,细心察觉内心的情绪和身体的感受,给予自己所需的陪伴和爱。不断修炼内心的智慧,学会接受生活的每一刻真相,将一切看作不同的体验,去除分别心。
这条路很漫长,可能会贯穿我的一生。我会经历许多挑战。但我相信,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路对外界那些我无法控制的因素没有任何期待,只专注于自我成长和内心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