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一声巨响,运-20机翼“炸裂”,现场欢声雷动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7日 22点23分 PT
  返回列表
79975 阅读
29 评论
第一军情/军武位次面

你能想象吗,像运-20这样的大型运输机,机翼也会被硬生生“掰断”。近期央视公布的视频画面,就显示运-20运输机在生产车间中接受静力试验的过程,期间对机翼进行极限载荷试验,结果机翼直接“炸裂”了。

(相关画面)

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到,运-20被“五花大绑”,固定在一个位置,并在机身上安装了大量信息传输设施,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开始进行加压测试。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现场人员都要撤到安全区域,避免出现意外。而从公布的载荷数据来看,载荷在增加到100%以上的时候,机翼开始被“掰弯”,到110%的时候,机翼终于承载不住,最终在111%“超载”状态时,运-20的机翼被“掰断”,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随即机翼就裂开了。

(运-20全机静力试验)

然而面对这个画面,现场人员却欢呼鼓掌,气氛十分热烈。显然,这是一次满意的实验,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为什么机翼“炸裂”了还要庆祝呢?其实这是在测试最优设计状态下飞机的载荷能力,如果说飞机的负载上限是100%的话,那么为了安全,必须确保极限载荷在100%到120%之间,这样才有额外的安全保证。但也不能太高,因为太高意味着机身强度过大,用的材料可能太厚实,忽视了飞行器轻量化这一指标。

(试验成功)

一直以来,飞机的减重都是很重要的一项要求,理想的情况就是以尽量轻巧的机身设计,来实现最大载荷能力,而这中间就需要有取舍平衡。运-20进行的这次测试,正是检验了这一平衡结果。运-20机翼在载荷111%的时候断裂,说明设计刚好满足100%到120%这一区间要求,所以现场设计工程人员才会欢声雷动。

(运-20)

这个实验结果也说明了两项成果,其一我们的运-20确实是一款性能优秀的运输机,经得起严格的测试环境要求;其二就是我国已经有一套成体系的飞行器测试系统,可以对运-20等机型展开各种高精度的测试工作。

(换装“大酒桶”之后的运-20)

其实不仅是运-20运输机,C919大型客机也是要接受静力试验测试的。2016年到2017年,C919静力试验机就曾在生产车间中接受了超过300天的严格测试,其中涉及48项内容,也包括了对飞机机翼的载荷测试。在高强度的载荷压力作用下,C919的机翼翼尖部分甚至出现了超过3米的变形。在确保所有测试都达到要求之后,C919才于2017年迎来了首飞。

(C919测试现场)

无论是运-20运输机还是C919大型客机,都体现了我国高水平的航空技术发展成果。这些成果也为未来更多新型国产飞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军全球,搭载涡扇-20的运-20BE现身航展,谁会是第一个买家?

运-20BE已经正式出现在2023年迪拜航展上,意味着这款搭载国产涡扇-20,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产战略运输机,开始向出口市场发力。国内在惊讶运-20B快速成熟的同时,也开始琢磨究竟谁有可能获得这款200吨级的大家伙。

▲运-20BE展出意味着运-20的真正成熟

现代运输机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种类划分,特别是当美制C-17A被赋予“战略运输机”的称号后,原本C-141和C-5之间清晰的划分也逐渐模糊。国内官方将运-20称为战略运输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C-17A的影响,也确实符合现代运输机吨位增长的趋势,但从性能上来说,运-20其实和俄制伊尔-76属于同一层级。作为苏联时代最重要的空中运输平台,伊尔-76产量到90年代初就已接近1000架,除满足苏联自用需求外,还对外出口数百架,足迹遍布全球各洲。而像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叙利亚等国家,更是伊尔-76的首批海外用户。因此,运-20虽然看起来气势非凡,价格不菲,中航工业也缺乏高段位国际用户,很难大批量出口,但以伊尔-76的表现为参照,仅仅亚非市场也是能有一些订单的。

▲伊尔-76作为大型运输机,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巴基斯坦是中航工业甚至中国军事工业的铁杆用户,其明面上的运输机主力是美制C-130,看起来似乎是养不起大型/战略运输机。但有趣的是,在数年前其向尼日利亚交付“枭龙”时,却又出现由“伊尔-76”运输的一幕。真相听起来则有点离谱:运输“枭龙”的巴基斯坦空军“R09-001”号机,其实是伊尔-78加油机。早在2006年,也就是印度从吉尔吉斯斯坦收到6架伊尔-78M后,巴基斯坦就以超低价从乌克兰获得了3架伊尔-78,编号从“R09-001”到“R11-003”。由于价格低廉,这三架伊尔-78的状态并不好,巴基斯坦也是苦心经营,艰难维持。而早期伊尔-78的状态比较特殊,其机舱内搭载燃油使用的是移动式大油桶,随时可以拆下变回伊尔-76,作为纯正的运输机使用,这就是明明巴基斯坦没有采购伊尔-76,却有“伊尔-76”可用的原因。

▲早期伊尔-78搭载的可拆卸大油桶

相比之下,印度从吉尔吉斯斯坦(苏联时代的伊尔-78总装线在这里)获得的伊尔-78M是后期型号,机舱储油设施不可拆卸,灵活性降低了,但载油量增加了。巴空军的3架伊尔-78出动率并不高,据传言是乌克兰当初保存不妥,交付时又没有仔细处理。数年前巴基斯坦曾试图和俄罗斯合作,升级这三架伊尔-78,但后者的报价远远超过预计(3架总计需要4000多万美元),这事就耽搁了。现在俄乌打得热火朝天,连印度放在俄罗斯升级的装备,都不时被征调上前线,巴基斯坦就更不敢贸然行动了。不过,需求是很现实的,巴空军装备的“枭龙”、歼-10CE都不是体型很大的战机,空中加油机能显著提其高战斗力。此外,大型运输机对巴基斯坦这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来说,也是极为有效的空中救援平台。

▲印度伊尔-78M则是不可拆卸的设计

现阶段运-20油已经问世一年多,技术路线和早期伊尔-78一模一样(国内也获得了3架伊尔-78),是可以在加油机和运输机之间切换的状态。换句话说,巴基斯坦空军未来用运-20油取代伊尔-78的可能性很大,相比于现在有些混乱的加油/运输体系,原汁原味的运-20油和歼-10CE、“枭龙”的组合,无疑拥有更强战斗力。唯一的问题是,巴基斯坦养不起太多的大型运输机,3到6架应该就是顶值。相比之下,另一个近年采购不少中国武器的国家——阿尔及利亚,虽然名气没有那么大,但潜力却远超巴基斯坦。其现在装备着11架伊尔-76和6架伊尔-78,虽然在2018年发生了一架伊尔-76坠毁,导致257人遇难的恶性事件,但目前仍然是阿尔及利亚的空中运输主力。

▲运-20的出口潜力还是不错的

现实是,阿尔及利亚装备的伊尔-76/78队伍中,除了3架伊尔-76MD服役年限短一点,其他都是30年往上的老装备了。尽管苏制装备一直以皮实可靠著称,但也经不起这么长时间的摧残,更新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俄罗斯新推出的伊尔-76MD-90A虽然性能大幅提升,但造价也是惊人——交付俄军的采购价为1.15亿美元,并且厂家还声称每架亏损约2700万美元。再考虑到出口利润,阿尔及利亚如果选择伊尔-76MD-90A,则根本扛不住价格。要知道,即使是美制C-17A在出口英国、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家时,均价也不过是1.9-2.2亿美元。伊尔-76MD-90A以明显更低的性能,卖出基本相当的价格,那是不可能的。

▲俄罗斯伊尔-76MD-90A不可能继承伊尔-76的出口市场

国产运-20B已经实现全部国产,不需要再使用相对昂贵的进口发动机,参考其他军用机型的出口比值,1.2亿美元上下是比较合理的量产型出口价格,这对于阿尔及利亚来说是能接受的。只不过,究竟是选择运-20BE加运-20油,还是干脆就由运-20油包打天下,就不好说了。与此同时,近几年开始采购中航工业产品的中东国家,也是运-20BE的潜在用户群。毕竟现在能提供大型/战略运输机的国家并不多,其中美国C-17A还已经停产,俄罗斯伊尔-76MD-90A不堪大用,欧洲A-400M干脆就是涡浆运输机,一度因为跨洲际飞行在欧洲引起轰动的运-20,优势还是挺明显的。

参考资料: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5113183001641479/?channel=&source=search_tab

p
peterwan
1 楼
啥都抄 [2评]
真话难听
2 楼
山寨机, [2评]
如何清洗细颈瓶
3 楼
一声炸裂,大量的五毛蛆从裂缝处涌了出来 [1评]
g
givetome
4 楼
发动机是心脏。 能抄出来也不错,有比没有强。。。 别人的技术不会告诉你的
B
Beck_NZ
5 楼
看这个架势在测试前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g
givetome
6 楼
一声炸裂, 狗粮高兴的不行
W
WUSHINJ
7 楼
讲个真事:弯弯的潜艇下水仪式是在室内,所谓下水不能沾水。 全世界独弯弯一家!!
W
WUSHINJ
8 楼
你妈就是是看到路边公狗和母狗交配,然后赶走母狗,自己抄母狗的姿势,跟公狗交配,结果生出了你,所以你是个狗杂种!!
W
WUSHINJ
9 楼
你这个怂蛋弯弯杂种贱货: 1)当日本人强奸你奶奶时,你吓的手足无措,一声不吭; 2)当日本人强奸你妈的时候,你在旁边端茶倒水,连带擦汗; 3)当日本人强奸你女儿的时候,你这个杂种竟然选择亲自参加! 所以,你就是畜生不如的杂种猪🐷!
W
WUSHINJ
10 楼
你这个被王丹插过肛门的变态杂种,看到你这头猪🐷这么悲愤,就知道被戳到痛处了! 赶快回去操一下你妈,熟女败火,应该能缓解你悲愤的心情; 否则你会马上抽搐而死,亦或抑郁而亡!
N
Nexs
11 楼
哪国不做这个测试? 说的好像多么高精尖的东西一样? [1评]
小P孩儿
12 楼
厉害了,这么大的飞机可以装多少吨粪? 五毛粪蛆们可以吃上几天了
月光光3838
13 楼
别人走過的路難得舆奋
陈元龙
14 楼
回复11楼: 为啥不高兴?全世界有几个国家能自产这种级别的飞机?
B
BOBOLI
15 楼
笑死,有几个国家能自研自产大飞机?你们这些自恨狗可悲的很
b
bajie2012
16 楼
110%冗余系数这么小? 还欢声雷动? 现在设计都这么保守吗? 好像以前看资料苏联时期的工业设计冗余系数恨不得到200% 就算不是军品,商业级也要更高一些吧。1.1系数感觉就是民用品级别。
h
hotcpu
17 楼
静力试验好像上个世纪40年代就成型了。现在是个飞机就要做吧?也不知道小编想表述个啥 [1评]
君均臣诚
18 楼
: 一百年后,欢声雷动,厉害呀!
S
Sinoroc
19 楼
你爸你妈抄了哪个人造了你?
S
Sinoroc
20 楼
你爸你妈山寨了谁造了你?
媚眼瞟瞟
21 楼
不知这些傻逼在欢呼什么? 将载荷写得低一点, 别说111%, 200%都可以。 [2评]
D
DDT666
22 楼
以前公司也做过类似的超载实验,不过是用一个巨大的重物猛地撞击产品,当时是一声巨响,然后我到现场捡了一根断了的不锈钢螺栓当纪念。
N
Nusil12
23 楼
智商暴露贴。
N
Nusil12
24 楼
如果requirement是>1.1那么1.11就是最好的数据了。
D
DDT666
25 楼
如果你学过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就知道,安全系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安全系数大了,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比如超重、高成本等等。过去用大的安全系数,是因为材料的性能不稳定,为了避免出现超差危险,只能保守一点。只有材料的性能非常稳定了,误差很小,才允许使用最精确的安全系数。
阿智
26 楼
。。。。。大哥你是个人才
B
BOBOLI
27 楼
智障要少说话
28 楼
正常来说,是经过各种CAE建模解析,最后才是这个实机试验。 成功了说明设计合格。
29 楼
20年前,是在黎明发动机制造厂毕业实习的。它为沈飞提供发动机。 但毕业后就离开航空航天系统了,去开发数码相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