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副省长:医护人员为节约防护服用尿不湿,我们非常揪心
今晚,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18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情况。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发布会上说,前一段时间,大家看到我们前方的医护人员也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尽量节约使用。有些医务人员甚至穿着尿不湿,不舍得多用一件防护服,这种状况我们确实非常揪心。在这种特殊时期,特殊的困难条件之下,需要大家共同咬紧牙关,共克时艰。在此,对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敬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防护服有缺口、护目镜不能生产
迫切需要支持
曹广晶称,疫情发生以来医疗保障一直以来处于被动的情况。医疗防护服和N95口罩等重要保障物资频频告急。
随着疫情不断变化,部分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也可能还会突出。曹广晶介绍,防护服产量增加了很多,但是依然有缺口。2月7日防护服最低需求是5.94万套,
总供应有4.85万套,还有1.1万的缺口
。有些地区也可能有一些定向捐赠的渠道,没有统计进去。
医疗物资的紧张局面可能还会持续,甚至还会增加。湖北省医用防护物资生产方面,N95口罩是特长。护目镜、负压车等设备和物资,湖北省内还没有生产企业。非常迫切需要全国其他省市支持。
保红区,不断供
面对医疗物资紧缺的问题,曹广晶表示,湖北省里的原则是,“当日需求必须满足”。
目前,湖北全省是动态的基本满足,非常紧张的满足。 保红区,不断供,是基本原则。 好钢用到刀刃上,紧缺物资科学合理地使用在最关键和迫切的地方。
为了保证不断供,我们还动用了60 多架次的直升飞机,保证物资及时送到需要的地方。
严格按照系数 分配到各市州并进行公示
湖北省如何做到保重点、保高危区、保急需?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王祺扬介绍,“我们主要依据各市州危重病的例数、确诊病的例数,疑似病的例数,隔离病的例数等因素,结合不同岗位防护配送的标准和指标,严格按照系数分配到各市州并进行公示。”
湖北即将出台一个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医疗物资,尤其是紧缺物资的科学调度、科学分配。
首先,制定了配置标准,将高危区、低危区所需要的物资逐一进行明确,这在全国属于创造。
其次,优化分配。通过精准预测,按照一些因素,进行精准分配。物资到货后,立即下指令实施调运,以争取分配和调运的时间。根据全省各市州,疫情的大小缓急,科学分配。
第三,精准调度。还要有科学精准的调度、举措。将时间尽可能的缩短,还建立了预警机制。近两天,对广水、洪湖等有断供风险的地区,进行点对点的应急调度。
第四,多标配用。多种标准搭配着使用。明确规定,国标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用在红区。合规的日标、美标、欧标物资,明确规定可以用在隔离观察区、隔离区和发热门诊。这样可以避免低配高用。
全省主要防护品
生产单位全部复工
此外,曹广晶介绍,到2月7日,
湖北全省主要防护品生产单位复工率达到100%。2月6日,医用防护服达到日产量达到3万件。从今天起,两家主要企业加起来产量稳定在3万件以上。两家企业已经订购了新设备,力争尽快达到每天5万件。
N95口罩产能超量释放,还在继续挖掘产能。 N95口罩是防护疫情必备的物资,争取尽快每天15万至20万只的条件。 目前配置比较紧的情况下,湖北省内产的防护服占比达到55%,省内产口罩占比达到90%。
湖北省政府紧急安排医药储备资金6000万元。王祺扬介绍,湖北省政府指挥部正在研究建立省级政府临时收储政策,对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本省企业生产的紧缺物资,全部由政府收购。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如意
倒春寒,最低0℃!抗疫英雄们急需大批羽绒服
01
立春过后,刺骨的倒春寒袭来,一线的抗疫工作更艰苦了,真的令人揪心。
武汉近期迎来阴雨天气,最低温度在0℃附近徘徊。寒冷中我们看到:蜷缩在病房外,没有床休息,只能席地而卧的医护人员。
他们是决定这场战疫成败的英雄,却不得不硬扛着恶劣的气候。
整个湖北都在瑟瑟发抖。这是今天(2月8日),湖北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
在接下来的抗疫关键期,人们不仅要对抗病毒这个魔鬼,还要和寒冷作战。
比如疫情重灾区黄冈,很快要出现飘雪降雨的天气,降到0℃左右的最低温。
疫情如火,温度却冷得像冰。可以想象一线的工作人员多么难受和焦灼。
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染,长时间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一干就是8个小时以上,中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洗手间。
再加上,由于担心交叉感染,很多医院规定,深夜值班的一线医护人员不能开空调,保暖成为一个大难题。
因此,现在抗疫前线对保暖物资的需求,真的不是一般地大。这已经成为关系全体医护和工作人员战斗后勤保障的关键问题。
疫情的发展紧紧牵动着大家的心,而就在近日,我们从相关人员了解到,波司登3亿羽绒服捐赠活动正在火速进行中。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黄冈的医院,在收到波司登紧急送来的一批羽绒服后,会如此激动,称之为“希望之火,战斗之源泉”,鼓舞之情溢于言表。
以最快的速度,把羽绒服送给最需要的人。
了解到迫切需求的波司登公益基金会,紧急向身在国外出差的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总汇报,得到的答复是:“马上把羽绒服,送给最亲爱的人”。
为一线抗疫人员“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精神所感动,波司登当即决定,捐赠3亿元羽绒服,足足15万件,驰援疫情最前线。
千里送衣,温暖那些最令人心疼的抗疫英雄们。
今天,我想和你讲讲,这支援军的故事。
02
这一场争分夺秒的“雪中送炭”行动,其实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
这次疫情,灾区分布广泛,光是湖北省辖区就有十几个城市。怎样把这批羽绒服,安全及时、快速高效地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疫情发生后,中建三局负责人找到了波司登,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日夜兼程奋战,受到倒春寒的困扰,急需采购羽绒服。据波司登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回忆:“那时候我眼眶就有点湿了,然后就第一时间跟总部报备,立刻就得到了回复,总部表示无条件捐赠羽绒服给抗战在一线的医院建设者们”。
第一批捐赠物资,很快全部顺利到达,支援了搭建两大医院的一线战斗。而在捐赠公告发出后不到12小时,部分羽绒服就送到了武汉一线抗疫英雄手中。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直接和一线沟通需求。波司登开通了联系邮箱,直接与一线的单位和组织对接需求,实时决定援助的方向和数量。
“捐赠公告发布以来,我的手机基本没有停过。”
波司登公益基金会负责人表示,同事们对求援信息作出甄别之后,会第一时间和求援方迅速建立沟通,确认对方的需求细节。
湖北以及全国各地抗疫一线白衣天使的保暖诉求,令大家不由得加快了工作的节奏。
第二,紧急物流调度,层层联动。
对已经证实的信息,基金会立即与商品部、物流中心等相关部门对接,争取最快速度安排发货,“把物资第一时间送到疫情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时候,援助战役的接力棒就从基金会交到了物流中心手中,他们承担起了这次援助战役的后勤调度任务。
年关又逢疫情,保障物流本就很难,何况防疫期间很多地方还实施了交通管制,物流难度非常大。
为了及时把物资送到,波司登物流中心紧急调动全国九大仓库物流零售体系,层层调配的无缝衔接,运输人员夜以继日奔波,直达一线。
政府也大力支持,高效解决了车辆通行证的问题。
波司登羽绒服送到火神山医院现场指挥部
第三,亲自上门,亲手交付。
物资送达后,接力棒的最后一环是波司登各地分公司,他们顶着防疫风险,联络奔走,亲手将一件件羽绒服送到协和、火神山等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对于其中的风险波司登并非不清楚。
“我最担心的是我们团队的健康”,波司登武汉分公司总经理谈及此事仍然满心感动,“同事听到能亲自将温暖送到一线时,大家都毫无怨言地站了出来”。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他们每天回到家里都要先将衣服消毒,然后清洗全身、眼睛、耳朵、鼻子才能进屋。
“看到那些医护人员只能睡在地上,大家都很心疼,看到医护人员穿上波司登,再也不用受冻了,感受很好。”这是波司登一线员工的救援心声。
千里送衣,情深意重。
考虑到医护人员的保暖需求,波司登选择将19年新款,具有更好御寒效果的中长版鹅绒系列送上一线。
看到医护人员穿上波司登羽绒服,温暖的模样。他们无声地笑了。
03
现在,数以万计的一线抗疫英雄,已经拿到了暖暖的羽绒服。波司登的援助行动,还在继续。
截止2月7日18:00,波司登17025件高品质羽绒服已经送达前线,17132件正在加急运输中,63977件即将发往一线。
黄冈市黄州总医院的“加急”需求发出后48小时,就收到了波司登送来的价值200余万元的1000件羽绒服。
而这份长长的捐助名单,还在继续延伸,把温暖带给更多的抗疫英雄。
价值3亿的15万件羽绒服,是众多驰援疫区爱心中的一份暖心力量。波司登温暖一线抗疫人员的同时,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着自己“温暖全世界”的初心使命。
很多人说,2003年非典病毒的消灭,跟气温的回升有关,夏天的高温有助于灭杀病毒。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靠不靠谱。但我相信,人心的回暖,一定是打赢这场抗疫战争的关键。
像波司登这样的一个个暖心的行动,汇聚成暖流,温暖了湖北,温暖了中国。
祝福武汉!中国加油!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湖北副省长:医护人员为节约防护服用尿不湿,我们非常揪心
今晚,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18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医疗物资保障工作情况。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发布会上说,前一段时间,大家看到我们前方的医护人员也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尽量节约使用。有些医务人员甚至穿着尿不湿,不舍得多用一件防护服,这种状况我们确实非常揪心。在这种特殊时期,特殊的困难条件之下,需要大家共同咬紧牙关,共克时艰。在此,对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敬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防护服有缺口、护目镜不能生产
迫切需要支持
曹广晶称,疫情发生以来医疗保障一直以来处于被动的情况。医疗防护服和N95口罩等重要保障物资频频告急。
随着疫情不断变化,部分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也可能还会突出。曹广晶介绍,防护服产量增加了很多,但是依然有缺口。2月7日防护服最低需求是5.94万套,
总供应有4.85万套,还有1.1万的缺口
。有些地区也可能有一些定向捐赠的渠道,没有统计进去。
医疗物资的紧张局面可能还会持续,甚至还会增加。湖北省医用防护物资生产方面,N95口罩是特长。护目镜、负压车等设备和物资,湖北省内还没有生产企业。非常迫切需要全国其他省市支持。
保红区,不断供
面对医疗物资紧缺的问题,曹广晶表示,湖北省里的原则是,“当日需求必须满足”。
目前,湖北全省是动态的基本满足,非常紧张的满足。 保红区,不断供,是基本原则。 好钢用到刀刃上,紧缺物资科学合理地使用在最关键和迫切的地方。
为了保证不断供,我们还动用了60 多架次的直升飞机,保证物资及时送到需要的地方。
严格按照系数 分配到各市州并进行公示
湖北省如何做到保重点、保高危区、保急需?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王祺扬介绍,“我们主要依据各市州危重病的例数、确诊病的例数,疑似病的例数,隔离病的例数等因素,结合不同岗位防护配送的标准和指标,严格按照系数分配到各市州并进行公示。”
湖北即将出台一个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医疗物资,尤其是紧缺物资的科学调度、科学分配。
首先,制定了配置标准,将高危区、低危区所需要的物资逐一进行明确,这在全国属于创造。
其次,优化分配。通过精准预测,按照一些因素,进行精准分配。物资到货后,立即下指令实施调运,以争取分配和调运的时间。根据全省各市州,疫情的大小缓急,科学分配。
第三,精准调度。还要有科学精准的调度、举措。将时间尽可能的缩短,还建立了预警机制。近两天,对广水、洪湖等有断供风险的地区,进行点对点的应急调度。
第四,多标配用。多种标准搭配着使用。明确规定,国标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用在红区。合规的日标、美标、欧标物资,明确规定可以用在隔离观察区、隔离区和发热门诊。这样可以避免低配高用。
全省主要防护品
生产单位全部复工
此外,曹广晶介绍,到2月7日,
湖北全省主要防护品生产单位复工率达到100%。2月6日,医用防护服达到日产量达到3万件。从今天起,两家主要企业加起来产量稳定在3万件以上。两家企业已经订购了新设备,力争尽快达到每天5万件。
N95口罩产能超量释放,还在继续挖掘产能。 N95口罩是防护疫情必备的物资,争取尽快每天15万至20万只的条件。 目前配置比较紧的情况下,湖北省内产的防护服占比达到55%,省内产口罩占比达到90%。
湖北省政府紧急安排医药储备资金6000万元。王祺扬介绍,湖北省政府指挥部正在研究建立省级政府临时收储政策,对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本省企业生产的紧缺物资,全部由政府收购。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如意
倒春寒,最低0℃!抗疫英雄们急需大批羽绒服
01
立春过后,刺骨的倒春寒袭来,一线的抗疫工作更艰苦了,真的令人揪心。
武汉近期迎来阴雨天气,最低温度在0℃附近徘徊。寒冷中我们看到:蜷缩在病房外,没有床休息,只能席地而卧的医护人员。
他们是决定这场战疫成败的英雄,却不得不硬扛着恶劣的气候。
整个湖北都在瑟瑟发抖。这是今天(2月8日),湖北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
在接下来的抗疫关键期,人们不仅要对抗病毒这个魔鬼,还要和寒冷作战。
比如疫情重灾区黄冈,很快要出现飘雪降雨的天气,降到0℃左右的最低温。
疫情如火,温度却冷得像冰。可以想象一线的工作人员多么难受和焦灼。
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染,长时间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一干就是8个小时以上,中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不能上洗手间。
再加上,由于担心交叉感染,很多医院规定,深夜值班的一线医护人员不能开空调,保暖成为一个大难题。
因此,现在抗疫前线对保暖物资的需求,真的不是一般地大。这已经成为关系全体医护和工作人员战斗后勤保障的关键问题。
疫情的发展紧紧牵动着大家的心,而就在近日,我们从相关人员了解到,波司登3亿羽绒服捐赠活动正在火速进行中。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黄冈的医院,在收到波司登紧急送来的一批羽绒服后,会如此激动,称之为“希望之火,战斗之源泉”,鼓舞之情溢于言表。
以最快的速度,把羽绒服送给最需要的人。
了解到迫切需求的波司登公益基金会,紧急向身在国外出差的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总汇报,得到的答复是:“马上把羽绒服,送给最亲爱的人”。
为一线抗疫人员“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精神所感动,波司登当即决定,捐赠3亿元羽绒服,足足15万件,驰援疫情最前线。
千里送衣,温暖那些最令人心疼的抗疫英雄们。
今天,我想和你讲讲,这支援军的故事。
02
这一场争分夺秒的“雪中送炭”行动,其实是一个高难度的任务。
这次疫情,灾区分布广泛,光是湖北省辖区就有十几个城市。怎样把这批羽绒服,安全及时、快速高效地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
疫情发生后,中建三局负责人找到了波司登,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日夜兼程奋战,受到倒春寒的困扰,急需采购羽绒服。据波司登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回忆:“那时候我眼眶就有点湿了,然后就第一时间跟总部报备,立刻就得到了回复,总部表示无条件捐赠羽绒服给抗战在一线的医院建设者们”。
第一批捐赠物资,很快全部顺利到达,支援了搭建两大医院的一线战斗。而在捐赠公告发出后不到12小时,部分羽绒服就送到了武汉一线抗疫英雄手中。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直接和一线沟通需求。波司登开通了联系邮箱,直接与一线的单位和组织对接需求,实时决定援助的方向和数量。
“捐赠公告发布以来,我的手机基本没有停过。”
波司登公益基金会负责人表示,同事们对求援信息作出甄别之后,会第一时间和求援方迅速建立沟通,确认对方的需求细节。
湖北以及全国各地抗疫一线白衣天使的保暖诉求,令大家不由得加快了工作的节奏。
第二,紧急物流调度,层层联动。
对已经证实的信息,基金会立即与商品部、物流中心等相关部门对接,争取最快速度安排发货,“把物资第一时间送到疫情最紧急、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时候,援助战役的接力棒就从基金会交到了物流中心手中,他们承担起了这次援助战役的后勤调度任务。
年关又逢疫情,保障物流本就很难,何况防疫期间很多地方还实施了交通管制,物流难度非常大。
为了及时把物资送到,波司登物流中心紧急调动全国九大仓库物流零售体系,层层调配的无缝衔接,运输人员夜以继日奔波,直达一线。
政府也大力支持,高效解决了车辆通行证的问题。
波司登羽绒服送到火神山医院现场指挥部
第三,亲自上门,亲手交付。
物资送达后,接力棒的最后一环是波司登各地分公司,他们顶着防疫风险,联络奔走,亲手将一件件羽绒服送到协和、火神山等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对于其中的风险波司登并非不清楚。
“我最担心的是我们团队的健康”,波司登武汉分公司总经理谈及此事仍然满心感动,“同事听到能亲自将温暖送到一线时,大家都毫无怨言地站了出来”。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他们每天回到家里都要先将衣服消毒,然后清洗全身、眼睛、耳朵、鼻子才能进屋。
“看到那些医护人员只能睡在地上,大家都很心疼,看到医护人员穿上波司登,再也不用受冻了,感受很好。”这是波司登一线员工的救援心声。
千里送衣,情深意重。
考虑到医护人员的保暖需求,波司登选择将19年新款,具有更好御寒效果的中长版鹅绒系列送上一线。
看到医护人员穿上波司登羽绒服,温暖的模样。他们无声地笑了。
03
现在,数以万计的一线抗疫英雄,已经拿到了暖暖的羽绒服。波司登的援助行动,还在继续。
截止2月7日18:00,波司登17025件高品质羽绒服已经送达前线,17132件正在加急运输中,63977件即将发往一线。
黄冈市黄州总医院的“加急”需求发出后48小时,就收到了波司登送来的价值200余万元的1000件羽绒服。
而这份长长的捐助名单,还在继续延伸,把温暖带给更多的抗疫英雄。
价值3亿的15万件羽绒服,是众多驰援疫区爱心中的一份暖心力量。波司登温暖一线抗疫人员的同时,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着自己“温暖全世界”的初心使命。
很多人说,2003年非典病毒的消灭,跟气温的回升有关,夏天的高温有助于灭杀病毒。
我不知道这种说法靠不靠谱。但我相信,人心的回暖,一定是打赢这场抗疫战争的关键。
像波司登这样的一个个暖心的行动,汇聚成暖流,温暖了湖北,温暖了中国。
祝福武汉!中国加油!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