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吼?说到【擦边】这个词你们最早是啥时候听到的???
唐唐努力回忆了一下,小时候打乒乓球,球如果擦到桌角我们就叫擦边球…
而近些年听到“擦边”,就完全是另一个意思了,擦边服务、擦边直播、擦边视频。就跟【擦炮】一样,擦一下就“火”了!
今天一条热搜引发了网友的关注,记者发现某家纺直播间,售卖一款多功能趴睡枕。
女主播在互动和言语中充斥着各种X暗示!
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该账号直播间4月7日开播两小时,场观人数就超过了30万人!
短短4天时间,光这款枕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万元!
至于这些动作和暗示吧!感觉也确实和他们卖的这个“趴睡枕”相关,不过一些台词确实太“擦边”了点!
看到上图里面的主播台词了吗?
确实嗷~擦边成了直播带货的流量密码了,关键还是在于尺度的把控啊!擦边擦多了,容易被“抬走”啊!!
女主播“擦边卖枕头”4天销售额超100万,看完网友们坐不住了...
最近有个直播间火得有点“歪”——
某位女主播卖枕头,开播2小时30万人观看,4天狂揽超100万销售额,结果网友们吵翻了天。
事情很简单,但背后的套路可一点都不简单。
这主播卖的是个多功能趴睡枕,本来是个普普通通的床上用品。
可人家愣是把直播玩出了花:
穿个低胸装往瑜伽垫上一躺,枕头垫在腰下摆出S型曲线,一边“嗯嗯啊啊”呻吟着演示“瑜伽拉伸”,一边话里有话地说“双人用更舒服”。
三十万人挤在直播间看热闹,两小时卖空库存,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什么深夜付费频道。
可回头看看产品详情页,这枕头分明写着“缓解腰颈压力”的正经功能。
主播嘴里说的“运动后恢复体力”还算沾边,但满屏的性暗示早就把产品带跑偏了。
更逗的是,有网友扒出这家南通公司刚成立两个月,注册资本才100万,摆明了是趁着直播风口赚快钱。
现在全网都在问:
到底是卖枕头还是卖“枕头戏”?
这事儿看着荒唐,其实戳中了直播带货的死穴。
现在主播们为了抢流量,恨不得把三十六计都用上。
嘴上喊着“家人们”,手里举着“全网最低价”,眼睛却盯着观众停留时长数据。
就像这个卖枕头的,明明可以好好科普护颈知识,非要靠打擦边球博眼球。
结果买的人里有几个真冲着护腰功能?
怕是多数人都是抱着“你懂的”心态下单,收到货才发现就是个普通记忆棉枕头。
平台这时候装聋作哑也挺有意思。
平时封禁低俗内容手脚麻利,遇到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创意营销”反倒睁只眼闭只眼。
到底打的哪门子算盘,懂得都懂。
要我说,这种擦边卖货比直接卖小电影的还膈应人——
好歹花钱买小电影的人还知道自己图啥,钱花了买到的还是自己想要的,可花399买个带颜色想象的枕头,回头落枕了找谁说理去?
咱就是说,那些连夜下单的老铁们,到货后看到这400块的“高端”枕头,心里能是啥滋味?
说不定现在正对着既不能治腰疼、又没好意思当情趣用品的枕头干瞪眼,然后扇自己两巴掌?
直播带货本来是个好东西,但总有人把经念歪了。
商家赚了快钱,主播收割了流量,平台装傻充愣分走佣金,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要我说,这波百万销售额就像直播间里的打赏火箭,看着热闹,炸完了只剩一地灰。
下次再看见主播扭腰摆胯卖货,咱还是捂紧钱包多问句:
您这到底是卖货呢,还是卖笑呢?
喔吼?说到【擦边】这个词你们最早是啥时候听到的???
唐唐努力回忆了一下,小时候打乒乓球,球如果擦到桌角我们就叫擦边球…
而近些年听到“擦边”,就完全是另一个意思了,擦边服务、擦边直播、擦边视频。就跟【擦炮】一样,擦一下就“火”了!
今天一条热搜引发了网友的关注,记者发现某家纺直播间,售卖一款多功能趴睡枕。
女主播在互动和言语中充斥着各种X暗示!
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该账号直播间4月7日开播两小时,场观人数就超过了30万人!
短短4天时间,光这款枕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万元!
至于这些动作和暗示吧!感觉也确实和他们卖的这个“趴睡枕”相关,不过一些台词确实太“擦边”了点!
看到上图里面的主播台词了吗?
确实嗷~擦边成了直播带货的流量密码了,关键还是在于尺度的把控啊!擦边擦多了,容易被“抬走”啊!!
女主播“擦边卖枕头”4天销售额超100万,看完网友们坐不住了...
最近有个直播间火得有点“歪”——
某位女主播卖枕头,开播2小时30万人观看,4天狂揽超100万销售额,结果网友们吵翻了天。
事情很简单,但背后的套路可一点都不简单。
这主播卖的是个多功能趴睡枕,本来是个普普通通的床上用品。
可人家愣是把直播玩出了花:
穿个低胸装往瑜伽垫上一躺,枕头垫在腰下摆出S型曲线,一边“嗯嗯啊啊”呻吟着演示“瑜伽拉伸”,一边话里有话地说“双人用更舒服”。
三十万人挤在直播间看热闹,两小时卖空库存,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什么深夜付费频道。
可回头看看产品详情页,这枕头分明写着“缓解腰颈压力”的正经功能。
主播嘴里说的“运动后恢复体力”还算沾边,但满屏的性暗示早就把产品带跑偏了。
更逗的是,有网友扒出这家南通公司刚成立两个月,注册资本才100万,摆明了是趁着直播风口赚快钱。
现在全网都在问:
到底是卖枕头还是卖“枕头戏”?
这事儿看着荒唐,其实戳中了直播带货的死穴。
现在主播们为了抢流量,恨不得把三十六计都用上。
嘴上喊着“家人们”,手里举着“全网最低价”,眼睛却盯着观众停留时长数据。
就像这个卖枕头的,明明可以好好科普护颈知识,非要靠打擦边球博眼球。
结果买的人里有几个真冲着护腰功能?
怕是多数人都是抱着“你懂的”心态下单,收到货才发现就是个普通记忆棉枕头。
平台这时候装聋作哑也挺有意思。
平时封禁低俗内容手脚麻利,遇到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创意营销”反倒睁只眼闭只眼。
到底打的哪门子算盘,懂得都懂。
要我说,这种擦边卖货比直接卖小电影的还膈应人——
好歹花钱买小电影的人还知道自己图啥,钱花了买到的还是自己想要的,可花399买个带颜色想象的枕头,回头落枕了找谁说理去?
咱就是说,那些连夜下单的老铁们,到货后看到这400块的“高端”枕头,心里能是啥滋味?
说不定现在正对着既不能治腰疼、又没好意思当情趣用品的枕头干瞪眼,然后扇自己两巴掌?
直播带货本来是个好东西,但总有人把经念歪了。
商家赚了快钱,主播收割了流量,平台装傻充愣分走佣金,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要我说,这波百万销售额就像直播间里的打赏火箭,看着热闹,炸完了只剩一地灰。
下次再看见主播扭腰摆胯卖货,咱还是捂紧钱包多问句:
您这到底是卖货呢,还是卖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