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很努力了,为何还会发生乘客砸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6日 3点23分 PT
  返回列表
76605 阅读
9 评论
红星新闻

乘客付费购买乘车服务,首先是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判断和措施

列车长时间滞留,车内高温闷热,男子砸窗通风……连日来,K1373次客车滞留东孝站一事,持续引发热议。

对此,广铁长沙客运段7月5日发布情况说明,讲述了事发时车站仅有3名行车工作人员当班,以及给乘客分发矿泉水,将各车厢乘务间、厕所、洗脸间、车厢内80余个能够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等措施。同时表示,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这一情况说明,基本上呈现了当时的现场情况,以及“砸窗”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和整个处理过程。透过情况说明,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有限的人力下,当时列车工作人员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不过,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的关键点就在于,车内环境到底闷热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紧急情况?

虽然环境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对闷热环境的感受是主观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生理感受,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耐热能力比较弱。所以,到底什么是紧急情况的临界点,很难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这就依赖现场工作人员去做主观判断。

从情况说明中可以看到,有一位50多岁女性已经出现了头晕症状;现场视频也显示,乘客们满头大汗,工作人员的后背也基本汗湿;再加上长时间的等待……这些或许就是为什么有乘客“敢于”做出砸窗举动的诱因。

当然,破窗并不是唯一的,或者说最后的措施了。比如,车门还未开启。按理说,从紧急程度来判断,也应该先是打开车门通风后,如果乘客们还是感到不适,最后才是进行破窗处理。

或许,更合理的处理方式是,列车工作人员在广泛询问乘客的感受之后,商议决定打开车门通风,降低车内的闷热程度,想必也能够得到乘客的理解。当然,工作人员之所以对打开车门或破窗持谨慎态度,是因为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有些旅客可能擅自下车造成其他安全事故。

这并非随意揣测,情况说明便指出,客车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事发时为夜晚、车外无照明、开启车门可能存在旅客下车摔伤人身安全风险。当两种风险发生冲突,列车工作人员最终还是选择了保守一点的方案。

这件事情反映出,应急的场景往往是复杂的,也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更加灵活地掌握,结合实际情况和应急对象的需求,做出更加科学的判断。

从结果来看,这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损失可能就是那块玻璃,但留下的启示价值并不小。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可能需要转变工作思路:从管理思维转向服务思维。

乘客付费购买乘车服务,首先是服务对象,而不是管理对象。他们的感受和意见,应该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判断和措施。

寂寞de心
1 楼
主要是没有领导在车上,闷死人了,也是小事
大春哥
2 楼
以後每個車廂必須配兩個外賓乘客
赵子龙
3 楼
整列活埋都不是事 你还敢砸窗?
b
bwolf
4 楼
工作人员很努力了,那把工作给别人吧
w
wjb2009
5 楼
现在社会治安比10几、20几年前好多了,那时候如果砸窗,荒郊野外歹徒黑帮进来了那就完了
媚眼瞟瞟
6 楼
不是为了喘气, 而是解压泄愤
闲人老修
7 楼
服务不到位,不能及时缓解乘客的不适和焦虑,才是问题的根本!说明铁路管理部门根本没有做好紧急事故的处理预案!
夜来风雨
8 楼
如果设紧急通风口就好了。 楼下一帮狗粮,只会吃屎。 反正他们都是黑工不纳税,在美国这么砸窗,然后有人跳下去摔伤摔死了,家属找政府讹个几百万税款,也不用狗粮出。 要是中国,会连带列车员一起被处理的
w
wtf6park
9 楼
一个车窗而已,砸了就砸了。整篇的洗地文,装鸡巴毛中立啊。你知道南方现在有多热?更何况在地下,那是闷热,出门喘气都辛苦那种。还说什么工作人员已经很努力。我努力你妈啊!三个小时啊!整整三个小时!你他妈努力三个小时给我看看。真他妈有人努力过就不会把人锁车里三个小时不让开门啦。乘客已经要求过开门啦。车里老幼都有!结果你们的努力就是由于安全原因不能开门。人都快挂了!还安全个鸡巴!按我说那一车人已经够守规矩啦。换了我,早他妈给你把门弄开了!不给我开我啥窗都给你砸了。马勒戈壁的。明明就是不想担责任不在乎别人的生死,还鸡巴用冠冕堂皇的借口转移责任。这种公司就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