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叫“烟卡”吗?
近日,一位河北妈妈吐槽儿子买“烟卡”的视频引起广大关注。
这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还在上小学,放学回到家后发现孩子用仅有的零花钱购买了一张烟卡,这个行为让她甚是不解。
一片纸壳子怎么还能卖钱,怎么还有人买?
而视频发出后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
原来这个现象并非是区域性存在,在广州、深圳、海南等地区均刮起了一阵“烟卡”风。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但眼下已经发展到了全国范围,而且还具有了初步商业链雏形。
不仅校门口的商贩会售卖烟卡,连商铺文具店也会夹杂着烟卡售卖。
满大街都是手拿烟卡的小学生。
当然,所谓“烟卡”并不像是“蟹卡”那样的购买凭证,只是烟盒头上的一块纸片。
将这纸片撕下来,再通过统一的折叠方式做成一张长度约三厘米的卡片。
这便是烟卡了。
而孩子们找烟卡的目的除了收集之外,卡片也能用来做游戏。
最流行的游戏方式就是讲烟卡放在地上,通过拍手的方式吹烟卡,只要能翻过来就能将别人烟卡收入囊中。
看起来,这和我们小时候玩的卡片没什么区别对吧?
可细想下来却完全不同。
我们小时候玩的卡片大多都是方便面等零食中的赠品,它本身的价值是零食,而赠品的出现率也是随机的,这一点就能将卡片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烟卡的主要来源是烟。
在全世界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情况下,尚未形成基本认知的小学生却对烟趋之若鹜。
久而久之,也会在他们内心中产生对“烟很美好”的错误印象。
视频中,小学生们收集烟卡已经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各种品牌各种型号信手拈来,甚至连一个品牌下的分系列都门清,熟稔的程度比课文还要顺畅。
尽管他们并不会去抽,但所谓耳濡目染,这也会大大提升他们尝试的几率,习惯烟盒的味道,危害非常大。
这是第一点,让孩子对“烟”产生错误认知,并过早接触到烟。
而烟卡背后的危险信号还远不止于此。
二、攀比
烟有价格,烟卡也有价格。
烟卡虽然形状都差不多,但根据烟卡的品牌、颜色、图案以及稀有度,也有非常清晰的价格体系。
中华的5块,娇子的10块,而最稀有的名叫“和天下”,这算是烟卡里的稀有卡,一张能卖到20块。
有家长爆料,有的烟卡甚至一张能卖到70块,小小的一张卡片,已经被赋予了太多不该承受的价值。
在这种价值体系之下自然会激起小学生的攀比心。
为了能在同学间“出人头地”,他们会不遗余力寻找烟卡,置学习于不顾,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大街上的学生们都低着头走路,垃圾桶旁边总是围满了人,甚至有学生过马路时连两侧的车都不看,只顾着找地上的烟盒,让人看着甚是揪心……
一些行动能力强的学生则会蹲守在商店旁,等路人买完烟后不管认识不认识凑过去就要烟盒。
甚至还有社牛的学生更是冲进烟酒店要烟盒。
整个市场都乱成一团。
而没有那么社牛的学生就会回到家跟自己父母较劲。
要钱买烟卡还是小事,有的孩子甚至要求父母多抽烟,最好一天能抽20包才好。
“爸爸,你千万别戒烟,能多抽就多抽!”
不仅要家长多抽,还要变着抽,一条一条不重样,这样烟卡手机就会更丰富,在同学钱更有面子。
还有一些家长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孩子突然对抽烟有了兴趣,孩子让他抽啥就抽啥。
“我抽什么烟,完全取决于我儿子缺什么烟卡。”
烟卡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到了什么程度呢?
一位家长要为孩子生日,但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不是玩具,也不是衣服、大餐,而是一张“长板和天下”的稀有烟卡。
这让母亲顿时错愕在原地,不敢相信他这么早就接触到了烟草。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拿零花钱卖,让家长抽已经赶不上通货膨胀了,于是有些孩子就铤而走险,把手伸向了钱柜,小小年纪就犯了错。
是的,早就有孩子偷钱买烟卡了。
事后被妈妈发现,怒而剪掉了他的所有收藏。
看着被剪掉的烟卡,孩子完全没意识到偷钱的严重,反而心疼起自己的烟卡全被销毁。
那些价值高的烟卡自然不是用来做游戏,而是一种社交凭证。
收集的越多越厉害,越稀有越豪横。
短视频平台上甚至出现了一大批账号,专门炫耀自己的烟卡收藏。
看着这些稚嫩的小手把弄着大人的烟草,这种魔幻的画面着实令人五味杂陈。
另一边,烟卡除了自己炫耀也能作为货币交易。
不仅能以物换物,甚至还能套现换钱。
小学周边的角落里充斥着一手烟卡一手钱的交易场面,知道的明白他们是在玩卡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治安出现了巨大漏洞。
魔幻啊!魔幻!
最后一点,有需求就有市场。
烟卡的风靡也让很多商人闻讯而来,他们可不管什么坏影响,只要能挣钱就能抛开良心。
不仅小贩、商铺琳琅满目,甚至还连电商都有了。
家长要时刻提防着孩子拿手机,要不然真的会豪掷千金买来一堆没用的废纸壳子。
还好国家管理非常及时,在还没有扩大影响、发生悲剧的情况下及时破灭了火苗。
目前,联合执法队伍已经针对“烟卡”现象进行执法行动,严查了学校周边的小贩以及文具店、零食店等等。
不仅要当场没收烟卡,还会对商家进行教育,遏制烟卡现象再蔓延的可能。
另外,还需要家长们自行监督,观察孩子们是否在收集烟卡。
早发现,早控制,千万不让“烟草”太早进入孩子们的生活。
你的身边有孩子在玩烟卡吗?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你知道什么叫“烟卡”吗?
近日,一位河北妈妈吐槽儿子买“烟卡”的视频引起广大关注。
这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还在上小学,放学回到家后发现孩子用仅有的零花钱购买了一张烟卡,这个行为让她甚是不解。
一片纸壳子怎么还能卖钱,怎么还有人买?
而视频发出后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
原来这个现象并非是区域性存在,在广州、深圳、海南等地区均刮起了一阵“烟卡”风。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但眼下已经发展到了全国范围,而且还具有了初步商业链雏形。
不仅校门口的商贩会售卖烟卡,连商铺文具店也会夹杂着烟卡售卖。
满大街都是手拿烟卡的小学生。
当然,所谓“烟卡”并不像是“蟹卡”那样的购买凭证,只是烟盒头上的一块纸片。
将这纸片撕下来,再通过统一的折叠方式做成一张长度约三厘米的卡片。
这便是烟卡了。
而孩子们找烟卡的目的除了收集之外,卡片也能用来做游戏。
最流行的游戏方式就是讲烟卡放在地上,通过拍手的方式吹烟卡,只要能翻过来就能将别人烟卡收入囊中。
看起来,这和我们小时候玩的卡片没什么区别对吧?
可细想下来却完全不同。
我们小时候玩的卡片大多都是方便面等零食中的赠品,它本身的价值是零食,而赠品的出现率也是随机的,这一点就能将卡片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烟卡的主要来源是烟。
在全世界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情况下,尚未形成基本认知的小学生却对烟趋之若鹜。
久而久之,也会在他们内心中产生对“烟很美好”的错误印象。
视频中,小学生们收集烟卡已经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各种品牌各种型号信手拈来,甚至连一个品牌下的分系列都门清,熟稔的程度比课文还要顺畅。
尽管他们并不会去抽,但所谓耳濡目染,这也会大大提升他们尝试的几率,习惯烟盒的味道,危害非常大。
这是第一点,让孩子对“烟”产生错误认知,并过早接触到烟。
而烟卡背后的危险信号还远不止于此。
二、攀比
烟有价格,烟卡也有价格。
烟卡虽然形状都差不多,但根据烟卡的品牌、颜色、图案以及稀有度,也有非常清晰的价格体系。
中华的5块,娇子的10块,而最稀有的名叫“和天下”,这算是烟卡里的稀有卡,一张能卖到20块。
有家长爆料,有的烟卡甚至一张能卖到70块,小小的一张卡片,已经被赋予了太多不该承受的价值。
在这种价值体系之下自然会激起小学生的攀比心。
为了能在同学间“出人头地”,他们会不遗余力寻找烟卡,置学习于不顾,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大街上的学生们都低着头走路,垃圾桶旁边总是围满了人,甚至有学生过马路时连两侧的车都不看,只顾着找地上的烟盒,让人看着甚是揪心……
一些行动能力强的学生则会蹲守在商店旁,等路人买完烟后不管认识不认识凑过去就要烟盒。
甚至还有社牛的学生更是冲进烟酒店要烟盒。
整个市场都乱成一团。
而没有那么社牛的学生就会回到家跟自己父母较劲。
要钱买烟卡还是小事,有的孩子甚至要求父母多抽烟,最好一天能抽20包才好。
“爸爸,你千万别戒烟,能多抽就多抽!”
不仅要家长多抽,还要变着抽,一条一条不重样,这样烟卡手机就会更丰富,在同学钱更有面子。
还有一些家长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孩子突然对抽烟有了兴趣,孩子让他抽啥就抽啥。
“我抽什么烟,完全取决于我儿子缺什么烟卡。”
烟卡已经在孩子们心中到了什么程度呢?
一位家长要为孩子生日,但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不是玩具,也不是衣服、大餐,而是一张“长板和天下”的稀有烟卡。
这让母亲顿时错愕在原地,不敢相信他这么早就接触到了烟草。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拿零花钱卖,让家长抽已经赶不上通货膨胀了,于是有些孩子就铤而走险,把手伸向了钱柜,小小年纪就犯了错。
是的,早就有孩子偷钱买烟卡了。
事后被妈妈发现,怒而剪掉了他的所有收藏。
看着被剪掉的烟卡,孩子完全没意识到偷钱的严重,反而心疼起自己的烟卡全被销毁。
那些价值高的烟卡自然不是用来做游戏,而是一种社交凭证。
收集的越多越厉害,越稀有越豪横。
短视频平台上甚至出现了一大批账号,专门炫耀自己的烟卡收藏。
看着这些稚嫩的小手把弄着大人的烟草,这种魔幻的画面着实令人五味杂陈。
另一边,烟卡除了自己炫耀也能作为货币交易。
不仅能以物换物,甚至还能套现换钱。
小学周边的角落里充斥着一手烟卡一手钱的交易场面,知道的明白他们是在玩卡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治安出现了巨大漏洞。
魔幻啊!魔幻!
最后一点,有需求就有市场。
烟卡的风靡也让很多商人闻讯而来,他们可不管什么坏影响,只要能挣钱就能抛开良心。
不仅小贩、商铺琳琅满目,甚至还连电商都有了。
家长要时刻提防着孩子拿手机,要不然真的会豪掷千金买来一堆没用的废纸壳子。
还好国家管理非常及时,在还没有扩大影响、发生悲剧的情况下及时破灭了火苗。
目前,联合执法队伍已经针对“烟卡”现象进行执法行动,严查了学校周边的小贩以及文具店、零食店等等。
不仅要当场没收烟卡,还会对商家进行教育,遏制烟卡现象再蔓延的可能。
另外,还需要家长们自行监督,观察孩子们是否在收集烟卡。
早发现,早控制,千万不让“烟草”太早进入孩子们的生活。
你的身边有孩子在玩烟卡吗?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