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破10万!上海救护车事件除了愤怒应反思什么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3日 19点5分 PT
  返回列表
68345 阅读
63 评论
李月亮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老人去世,引起很大争论。

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据说是一位很和善的老人,3月30日,突然哮喘发作,状况危急。

家人赶紧打了120和110,邻居和大白也都来帮忙救治。

十几分钟后,一辆救护车来到楼下。

但那是二楼邻居叫的,按照规定,不能擅自改接老人。

所以,虽然二楼邻居状态据说不算紧急,也同意把救护车先让给老人,但救援的医生还是坚持带二楼病人走。

老人的家人再三恳求,说老人情况危重,已经没有呼吸了,急需救命。

救援人员不为所动,而且拒绝把救护车上的除颤仪借给老人。

在求助者绝望的嘶吼里,医生关上了车窗,走了。

等属于老人的救护车赶来,已经无力回天。

视频被传到网上,激怒了很多人。

人们大骂医生没有人性。

官方很快做出回应:

这名医生当时虽有紧急救治任务在身,但如此处置实属不当,已经停职。

这个处理又引起了很多不满。

有网友说,120的医生有严格规定,让接谁就得接谁,不能擅自行动。如果需要抢救别人,要急救中心指派才可以。

而且因为救护车本来要接的病人是口头承诺“同意”,如果他出了意外,是有理由起诉医生不按制度接诊的。

还有,除颤仪其实也救不了哮喘老人。

的确也有道理。

但是,道理很有理,现实却很荒谬:

一个老人生命垂危,急需抢救。

救护车正好来了。

却不能救助老人,而是把另一个不太着急的病人拉走了。

这显然不合情理。

问题出在哪里?

官方说这次的医生处置不当,那怎么得当?

这是一道必答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仔细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这一次不探讨,不解决,事情就很可能还会发生,就还会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还会有医生或者工作人员,因为遵守了规定,而成为众矢之的。

我个人觉得,大概有两点。

第一,制度上,能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情况做出紧急决定。如果他们做了符合情理的行为,万一出了状况,可不可以不担责。

第二,执行上,具体干事儿的人,应该有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而不是僵化冷漠地只求自保。

一个文明的社会,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第二要有温度托底。

二者缺一不可。

最近疫情严重,意外状况频繁发生。

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完全想不到的。

3月中旬,深圳一个年轻妈妈,趁孩子睡觉,出去买东西。

不想,从外面回来,小区被封了。

按照规定,她不能再进去。

可是孩子一个人在家睡觉啊。

她不回去,孩子怎么办?

年轻妈妈很崩溃,在小区门口歇斯底里大叫。

但防疫人员坚定表示“没办法,现在是临时管控,进不去”。

按规定执行任务,本来也没错。

但是对于显然不合情理的情况,能不能“特事特办”?

妈妈后来进去了。

和上面救护车案例一样,这需要制度给执行人员一点空间,也需要执行人员有基本的人情味。

还有一个货车司机讲自己的经历,我也觉得挺值得关注。

现在很多地方都查得严,只要行程码带星,就不让进。

可是货车司机们全国送货,几千公里行程,途经多个城市,难免路过有疫情的地区,行程码很容易就被挂了星。

而因为这个星,他们就可能辛辛苦苦跑到目的地,却被直接劝返,要求“哪来的回哪去”。

他们拉着一车货,一路上辛苦不说,光油钱和过路费都花了几千,就这样被要求开回去,情何以堪。

关键这些人大多不算中高风险地区的人,也都有核酸阴性证明。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行程码不出问题,就拿着俩手机,换着用,隐瞒行程。

结果被查出来,又遭到严惩。

但和那位120医生一样,货车司机好像也面临无解的命题。

不出车,没饭吃。

出来送货,可能根本送不到地方。

现在很多人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他们应该被看到。

新冠病毒的疯狂袭击,使我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被严重打乱,麻烦层出不穷。

疫情求助帖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状况:

有人腰椎骨折,只能卧床,无法自理,但小区封闭禁止出入,没法就医。

有人刚做了手术,满腿钢钉,需要护理,但找不到大医院治疗。

有人网购了必须吃的药,但快递点停了,快递不给送,他没有药吃,身体渐渐扛不住。

有外地人滞留疫情地区,家里老人去世,没办法回去奔丧。

有女孩身上没钱,又一个人隔离14天,精神状况出现异常。

有老人独居,又不会网购菜,群里接龙也接不上,天天吃不上菜。

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现在网上有很多骂声。

心情我非常理解,但其实抱怨和大骂都没什么用。

而且现在我们也应该明白了,没有哪个城市是完美的。

当疫情大规模爆发,无论上海、长春,还是武汉、西安,都会犯错,会力不从心,会手忙脚乱。

与其大加批判,不如想想如何改变。

我们最该做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里,一个又一个求助里,总结经验,想想下次如何避免。

疫情短时间显然不会过去,那么在下个城市爆发的时候,能尽量避免再出现这些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不能只经历教训,不增长经验。

所以,我想,一个城市(比如长春)在经历一波大疫情之后,能不能细致地复盘一次。

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每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而就算你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提些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你曾经被封控,遇到很多麻烦,也有很多思考。

那你可以说说,你认为封控策略如何调整,会更合理,居委会如何服务,会更高效。

大家各抒己见。

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有价值的讨论,肯定比破口大骂有意义。

整个3月,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了10万例,波及29个省份。

近日,国家卫健委还说,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现在已经报告的感染者超过4.3万例,近期还会增加。

现在看,奥密克戎的传播是真厉害。

跟原始的新冠毒株,简直不像一个品种。

上海的几番尝试也表明,一旦流传开来,小范围的防控很难搞定,最好用的清零手段,还是“大面积封控”。

最近有新闻说,奥密克戎又出现了升级版“XE”,传播力更强。

所以我们短期内肯定还摆脱不了疫情,封控在所难免。

而一个“封”字,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就会出现上面的种种问题。

我们眼下最务实的做法,是尽量让封控的安排更合理,代价更小。

不能因为孕妇核酸证明过期四小时,而无法入院,导致流产。

不能因为隔离的老人不会团购不会接龙,就吃不上菜。

其实城市管理者应该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疫情期间,社会不得不制定一些应急措施。

而临时性的政策,大多不完美,一定会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比如妈妈出来买个菜就被封在外面了。

这种时候,还是要有“特事特办”的灵活性,不能两手一摊眼睛一瞪,一句“要遵守规定”处理所有情况。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人应该有人情味,有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

前两天有个新闻,很触动我。

湖北黄冈,一位老人去世了。

儿子媳妇匆匆忙忙从上海赶回去,却必须要在酒店隔离,不能送葬。

老人火化当天,灵车特意绕行到隔离酒店。

儿子儿媳穿着隔离服,跪在路边送别。

这场景让人泪目,也让人感慨。

其实按照规定,隔离人员是不能离开酒店房间的。

但工作人员允许夫妻俩穿着隔离服,出来跟老父亲告别。

既保证了防疫,也考虑了隔离者的需求。

这就是人情味。

灵车特意绕行到酒店,让他们可以拜别。

这就是人情味。

病毒冷酷,但人应该有温度。

3月29日,吉林有一个不起眼的新闻。

防疫点,几个志愿者在工作。

一位车主特意把车停在他们附近,还在后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

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大白们看到,都觉得很暖心,也真的进去睡了一觉。

我特别想给这个车主点赞。

疫情当下,社会亟需帮助。

有感染者需要救治。

有辛苦的大白需要休息。

有隔离的孩子需要照顾。

有买不到菜的老人需要帮助……

特别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是靠制度能解决的。

在制度没有到达、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人性的温度。

确切地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提供做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疫情,我们所有同胞都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是局中人,都应该善意地去参与,力所能及地给困境之下的同胞以温暖,以便利。

疫情的寒冬也许很久都不会过去。

这就格外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小暖阳。

专家有智慧,领导有担当,执行者有善意,老百姓有素质。

如此,我们才能在这寒冬里,感受到暖意。

n
nikon
1 楼
习总,换一下肩吧,小民们求你了!
漫步巴黎
2 楼
要慢慢习惯,以后这是常态了,一百年不动摇。当然,“五十年不动摇”的怎么有五十年呢,一百年不动摇也就一百天吧。
大师兄的金箍棒
3 楼
五毛说没事,美国都死了一百万了
u
ukpioneer
4 楼
难,他还得游完一千米呢
球狂
5 楼
天天就反思 这事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 以为上海会做的人性化 结果一个球样
远远的元元
6 楼
这事真怪不到第一辆救护车的医生,擅自把急救设备借给别的病人,万一自己车上的病人有紧急状况怎么办?到时候两个病人都没救活,这就不是违规停职的问题了。要怪就怪为什么第二辆急救车来那么慢
j
junkerus
7 楼
: 现在这个医生也被停值了 说实话 凭什么? 严格按照规定办事 出了问题应该找指定流程的人 另一方面 救护车去救病患 自己家叫的救护车没到 就可以拦别人叫的救护车 那另外一家的病人谁管? 这就是互害社会 他家的救护车不到 说不定就在哪拦着呢
山猫
8 楼
也不谈什么民主,就单独谈谈人性吧。
雅痞士
9 楼
: 从是非曲直上来讲,我认为这个医生没做错什么。 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如果这个医生对该患者施救了,导致另外一个重症患者死亡,那么,这个医生是不是应该付出更大的责任? 毕竟,人家打120就是叫得这个医生啊,他却去施救别人,这明显不合道理嘛。 从流程上来讲,我认为这个医生没错。停职,在大陆的行政上,并不能算是惩罚。
j
junkerus
10 楼
: 不再行政处条款里 但是停职对于个人肯定属于是惩罚了 医生当然没错了 照章办事 机构领导明显在平民愤
爷来也
11 楼
之前疫苗政策就错了,接下来一错再错。
二赖他哥
12 楼
NB跪族 😂
人生没有智慧
13 楼
可想而知你们这些蛆已经臭到什么程度了呵呵
山河一统
14 楼
那就省省吧!身在海外,还是关心自己周边高通胀,高油价吧!真想他换届,回国内喊,人家国内地位声望稳固得很。
欢喜*佛
15 楼
其实医生的做法情有可原,原来就有任务在身, 要改,不是不可以,但也许责任更大, 万一任务外的病人没就回来, 任务内的病人也意外, 谁负责谁answer? 当然如果任务内和任务外的病人都OK,就皆大欢喜。 几率和风险比如何? 这就是一个博弈问题, 最佳解确实是坚持原任务! 屁民无知,总是根据结果判定对错,说话和放屁一样简单-不需要经过大脑,还自以为“政治正确” 呸呸呸
广
广角镜
16 楼
动态清零在病毒毒性严重的时候是完全必要的,但毒性下降到和流感差不多的时候,适当防控是合理的。
雅痞士
17 楼
是的,我也这么认为,让这个医生休息几天,等这件事儿过去了,就复出,毕竟,从目前规章来讲,这个医生没做错什么。
w
wushang
18 楼
党没人性,民无共情,谁也别怨谁。
密码是全数字
19 楼
家属应该拿菜刀逼着120接走,如果自己不愿承担法律风险,凭什么让别人承担
海外一叶
20 楼
狗都不如!没有良心的东西!
t
today8
21 楼
Cnmgb
海外一叶
22 楼
你这么一个废物,大家都没盼你去死,为何让那些为社会贡献了一辈子的老人呢?
城市沉睡
23 楼
台巴子疫情死亡无数的时候,你们怎么就不愤怒了?反思呢?
顽童在线
24 楼
一个猪头就怼翻了14亿中国人,中国人确实跪的已经站不起来了。
哔哔哔
25 楼
为了这位老人的悲剧不再发生 中国应该跟美国学 全国解封 躺平 自媒体李月亮觉得他应该当主席
洪达
26 楼
反思?把病人全关起来,不准他们动,实现社会层面动态清零。 然后大力宣传正能量,歌功颂德。 如此反复。
8
88108081
27 楼
反正有领导要倒霉了。
w
wodayed
28 楼
推翻这个狗日的政府吧。
E
Edmondon
29 楼
垃圾自媒体,都是跟风炒作,谁叫的车当然应该归谁用,万一救了别人原来那个人出了问题谁负责?这么简单的道理国内的SB都搞不明白,既然家里人有病,为什么家里不备好急救用药,哮喘之类的病并没有说的那么严重,喷喷药就缓解了,还有就是家里备好呼吸机或者氧气,这种家属自己不做好事,都要怪别人,万一到了医院还是死了他们一样要骂人
南京浪子燕青
30 楼
现在就是一群疲惫不堪的医护把一堆濒临死亡的病人拦在医院外,守着一病房生龙活虎的无症状感染者刷手机。
c
com.6park
31 楼
一群屁民
推翻共党
32 楼
奇葩国
N
NBC111
33 楼
好 支持中共清零政策 只要有一人怀疑是阳性反应 全国都必须封城
N
NBC111
34 楼
台巴子疫情死亡无数的时候,你们怎么就不愤怒了?反思呢? ========================== 说的对级了 中共绝对要坚持清零 14亿人绝对不准一个人有疫情 党妈为了屁民也是操碎了心 必须应该绝对清零 屁民们站起来支持全面清零
君均臣诚
35 楼
在海外,救护车不是为你出的,再紧急,你也不能上。这事件问题就出在,为什么调度把救护车派出去服务没有危急的人?
m
matrixyard
36 楼
破十万了,离百万也不远了。赶紧加油。 中共这方面可不能落后。
37 楼
按目前世界情况来看,谁搞群体免疫就是找死。 病毒在不断变异,感染人数也一直降不下来,不断反复感染。最要命的是后遗症不断增加。 所以,这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你要命还是要钱。 中国选择保命,而这里很多人看不惯是因为它们的主子帮它们选了要钱和要它们的命。
38 楼
然后,4月2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3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7788例。4月3日上午10时举行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十万?累计?
怪叔叔的大发现
39 楼
这不叫抗疫,这叫文革式整人,以前整华侨的那群人现在轮到自己被整,活几把该!
N
NBC111
40 楼
说的对级了 中共绝对要坚持清零 14亿人绝对不准一个人有疫情 党妈为了屁民也是操碎了心 必须应该绝对清零 屁民们站起来支持全面清零
41 楼
看来,竟然胆敢不跟着你们去死确实让你们很不爽啊哈哈哈哈😂
接过雷锋的枪
42 楼
其实 一边大力进口国外疫苗 特效药 一边关闭娱乐场所 聚集地 超市 医院 必要的还是要开 老人上多少岁 一定要打疫苗 全部上街戴口罩 中国人那么好管 …打了2疫苗死亡率才万分1 全上海都中了 也才2/3000人个屁
N
NBC111
43 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没的事 全世界都支持中共清零 中共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屁民们要团结在党妈的裤裆下支持清零
k
kmrddecade
44 楼
就算在国外也是会这样处理吧?而且医生完全不必负责任 也只有在中国才会要求医生灵活性处理,也好像只有在中国99分就是不完美,必须100分,在外国医生给你做到75分就完美了
f
fatman818
45 楼
: 救护车去接的病人能自己走路,能自己去门卫填表。 而另一位是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 你说医生该救谁先呢!是否能借出暂不用的AED呢?这里耽搁几分钟,用下AED。 那位能自己走路的病人会因为这个几分钟就死吗? 警察接到报警,说一家夫妻吵架,前去处理。到了以后,发现吵架的邻居也在拿刀,拿枪的干架。 你说警察该先去处理拿🔪枪的人吗?
D
Dan32
46 楼
你们不要为难人家陕北小学生,好不好?
c
colbycolby
47 楼
摊上个怕死的皇帝,P们韭菜们认命吧!
微小青蛙
48 楼
: 你他妈说的是人话吗?老弱病残不是人吗,你他妈狗粮吃多了人性都没了吗
随意岁月
49 楼
就挣那么几千的工资,还要背上各种责任,谁愿意干。为什么没人愿意直接联系医院领导和卫建委,赚的流油的领导们都是不粘锅。
小能手
50 楼
西方政客和民众眼里老弱病残不算人啊,我已经入乡随俗了,思想也被同化了,毕竟为了自由嘛
微小青蛙
51 楼
都是爹生娘养的,批评时政可以,别昧了良心
k
kimelsa
52 楼
AED是千年人参吊口气的么。很多人以为快不行了,打两下就能救回来。任何一个医生都会告诉你除颤的适用场合很小。哮喘引起的窒息,根本不是AED能救回来的。这种涉及人命的行业,操作制度一定是死的。不然实操就走形得没边了。再说叫救护车以为是叫出租么,客人说让就让。现在这个觉得还好,万一突然倒下了呢?又不是事故或者灾害现场,看谁最严重先救谁。
小能手
53 楼
把你这劲儿就这去跟狗粮较真去吧
瓜果梨桃
54 楼
关键是,特效药,搞不出来,还是麻烦。 疫苗已经够多的了,不应该再搞重复建设了。现在应该把所有的经费全部投入开发特效药。
小聪明,大智慧
55 楼
有黨性,沒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