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不在了:他说的日本“国难”,正在变成现实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14日 7点36分 PT
  返回列表
69371 阅读
18 评论
正解局

哀之,鉴之。

2018年底,不少日本媒体在报道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日本经济扩张期达到73个月。

可实际上,换算为年率也才只有1.2%。不要说6.5%左右的中国,就是和2.5%左右的世界整体经济增长率相比,日本都慢了不少。

但日本人仍然很兴奋。

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陷入衰退后,日本经济已经太长时间不见起色了。

和这个相关的,是一个谜:日本经济为什么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呢?要知道,日本GDP增长率在1988年还高达6.79%,5年后,却变成了-0.52%,从此之后长期低迷。

有人说,是因为美国逼着日本人签了“广场协议”,也有人说是因为房地产崩盘。

但是,当年美国人也逼着德国人签了“广场协议”,然而,德国经济却保持了稳健增长。

说到房地产崩盘,可能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房地产崩盘次数更多的了,但美国经济还保持着世界第一。

为什么日本经济就瘫了呢?

当然,有人能找到十几,甚至上百条理由。

但今天说到一点,十分关键:人口。

在古典经济学中,支持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有三个:资金、土地和劳动力。

日本外汇储备20多年来,增长了15倍;日本国土也没变化;日本创新仍然比较活跃。

这里面唯一出现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日本人口出了问题。

事实上,日本已经苦恼这个问题很久了。

日本出生人口情况

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出生人口不断减少。

2018年12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报告,预计2018年全国新生儿约为92.1万,比2017年下降2.5万,这是近120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将是日本连续3年预估新生儿少于100万。

其实,战后日本在战后出现过两次“婴儿潮”,其中,在1947—1949年,这三年出生了近700万人,但从19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新生儿数量就持续减少。

宫崎骏《龙猫》的背景就是日本第一次“婴儿潮”农村出生人口的童年

二是日本人寿命越来越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日本人平均预期寿命高达84.2岁,排名世界第一,比第二瑞士高出0.9岁;其中,女性更是高达87.1岁,比第二的法国高了1.4岁。

三是日本严重“变态”的人口结构。

出生人口越来越少,人口寿命越来越长,最终导致日本出现“超级老龄化社会”:27%以上的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

同时,2018年日本死亡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136.9万人,也就是说,日本2018年人口总量要净减少44.8万人,同样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日本人口结构变化

去年,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甚至算出,再过1750年,也就是公元3766年8月16日,到那一天,日本的人口将缩减到只有1个人。

日本人“灭绝”进入倒计时。

在2018年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安倍成功实现三连任。在开箱唱票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安倍说,人口问题是日本的“国难”。

这里,仅仅从一些微观、中观层面来看,人口问题已经给整个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

前不久,在中文媒体上流传的,日本房子免费送,外国人也可以申请。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人口在减少,房屋出现大量空置、浪费。

有报告显示,2013年日本有820万个空置住房,空置率达13.5%;到2033年,日本全国房屋空置率将达到28.5%,连东京的空置率也会在20%以上。

所以,就出现房屋白送可能都送不出去,450万房子20年跌到3000块还没人要等情况。

其实,人口减少、老龄化,是日本房地产崩塌,并且至今没有恢复元气的根本原因。

日本地价走势

同时,人口老化让日本经济发展背上沉重的包袱。

早在2016年,日本老年抚养比达到45.2%,也就是说100个年轻人要养45.2个老人。

按照目前日本人口情况,再过三四十年,1个年轻人就要养活1个老人。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越来越多,年轻人承担老年人生活的担子不断加重。

很多日本年轻人意识到,即使交了年金保险,将来也不一定能拿到年金, 所以,他们选择逃避缴纳年金保险。

这进一步导致,日本年金“入不敷出”,甚至可能崩盘。

这样,政府财政就不得不大量补贴。2015年的预算,日本各级政府共承担44.6万亿日元的社会保障缺口。

日本公共债务已经高达81.39万亿,仅次于美国;与GDP占比高达239.3%,位居世界第1,已经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值(65%)。

这其实还导致政府没法扩大其他部分支出,来更有力刺激经济,日本政府除社会保障外支出规模长期在60-70万亿日元之间波动。

为了缓解补贴社会保障支出带来的财政补贴压力,安倍政府已经决定,在明年10月把消费税税率上调到10%。

为了减小加税的影响,安倍已经要求日本企业界加薪。

但这一切可能加重企业、个人负担,反过来,更影响经济增长。

但面临当前人口和社会保障形势,这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日本除社会保障外政府支出

还有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日本接近1/5的65岁以上老人独居。

根据NHK调查,目前平均每100个日本死者中,就有3个遭遇“无缘死”(断了血缘、朋友缘、同事缘、亲属缘,最终孤独逝去)。

甚至,还衍生出一种新兴职业:死亡清洁工。东京都一个网名叫“特扫队长”的死亡清洁工,在20多年里,处置“无缘死亡”尸体超过10000具。

近几十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人口问题。比如,大到每月可以领到1-1.5万日元养育补贴(直到中学毕业),小到会专门邮递垃圾袋上门回收用过的尿不湿。

2017年9月,安倍政府宣布将投入2万亿日元(约合1186亿元人民币),开展“育人革命”,鼓励生育。

政府虽然卖力刺激生育,但现实中,日本人就是不想生。

这背后有两个看似矛盾的原因:

其一,工作至死,日本年轻人工作压力巨大。

下面是,一张广为流传的动图。一个日本小哥,在地铁里啃着面包,强忍泪水。

这可能是日本职场激烈竞争的最好映射。

日本官方调查,接近1/4的企业要求员工每月加班时间超过80个小时。

“社畜”这个词就起源于日本,上班族的睡眠和饮食都草草了事,然后拼命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像“牲口”一样为勤勤恳恳为公司工作。

一部名为《过劳死—你不知道的日本社会的另一面》中的采访对象中原翔太,是码农,每天从早上8:30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00。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生病了,但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公司发现。

因为,公司发现就可能辞退他。

实际上,日本每年有数以千计人“过劳死”。

正是因为这种接近疯狂的职场竞争,带来一个尴尬的后果:日本人常常没有时间或者体力去进行性生活。

特别是女性,还要兼顾职场、家庭,处境更加艰难。在企业里,女性“轮流怀孕”,几乎是人所共知的“潜规则”。

所以,18—34岁日本人,女性中有39%还是处女,男性中有36%是“童子身”。

日本50岁以前从未结婚过的人的比例,男性为23.37%,女性为14.06%。组织小学生集体看“模拟婚礼”,培养家庭观念

没有性行为、不结婚,当然没法“造人”。

组织小学生集体看“模拟婚礼”,培养家庭观念

更有37%的日本年轻人计划“一直工作到年老死去”。

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日本年轻人被戏称为“平成废物”。

用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话说就是:

在日本,当下平成年代的年轻人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半径三米内的事情,没有争取成功的欲望、学习能力低下也不知进取,遇到困难立马退缩,一需要思考就马上放弃,人云亦云,只追随别人的脚步。

比如,“宅文化”就发源于日本。

在日本,房贷利率低于2%,贷款期限长达35年,但感兴趣的人却并不多。

这甚至影响到养宠物,根据日本宠物食品协会测算,去年,日本人养宠物猫数量第一次超过宠物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狗要遛,太麻烦。

不婚、不生、不买房,无欲无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日本年轻人心理状态。

没有欲望,这当然不利于经济发展。

这一切背后有个更致命的原因:日本社会流动性正在越来越小。

现实中,在日本,安倍、鸠山、麻生、小泉,并称四大“首相世家”。比如,时任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外叔祖父佐藤荣作都当过首相。他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相,因为早逝,没能坐上首相宝座。

2002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名侦探柯南:贝克街的亡灵》中,有句台词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日本待遇高、福利好的大企业也倾向于在知名高校招聘员工(日本现在有超过35%的人,是非正式雇佣,待遇低,还没有保障)。

但是,教育改变命运的可能性正在变小。

因为,不少孩子本来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日本高考十分残酷,靠分数。有安静的学习空间、上补习班、买参考书,都需要钱。

东京大学日本排名第1。2014年调查显示,考入东京大学学生的家庭,54.8%年收入在950万日元以上。

而在全日本,家庭年收入能达到950万日元已经是凤毛麟角(只有22%)。

日本近年来财富收入不平等有扩大趋势

同时,只有13.5%的学生家庭收入不到450万日元,算是比较贫困的。

这些最终拼接起一个残酷的图景:即便承受巨大压力,却依然很难改变命运,那干脆自我放逐,在社会底层轮回。

201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35%的日本年轻人对未来感到悲观。

在大仲马名著《基督山伯爵》最后一句中说:

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可以包含在四个字里面:等待、希望。

对当前日本来说,年轻世代正在丧失希望,空剩下无意义的等待。

这恐怕是日本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最深刻挑战。

当然,也是日本提供给其他国家最沉重、最宝贵的教训。

d
ddwcool
1 楼
皇上不急太监急
狗狗的主人
2 楼
核平日杂国指日可待 [1评]
不责于人
3 楼
高龄化是都要面对的问题,被抚养人口比例越来越大,怎么对应
长园小新
4 楼
那个人口结构变化动图很像蘑菇云 [1评]
随遇而安8
5 楼
公元3766年8月16日........那个时候 先不用想,其实在G20这里面的几个国家中,日本人口还算多的吧
可惜不是你g
6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可惜不是你g
7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炅龙
8 楼
徐福地下有知,也会破口大骂不孝子孙。
元非
9 楼
七八十年代,世界兴起收音机、磁带录音机、洗衣机、电饭煲、电视机、以及集成电路的时代,日本整个国家赚得盆满钵满的,因为此时属于个人与企业可以在工业科技领域发挥工匠精神获取领先地位的时代,与日本同时代的还有德国、法国、韩国,再加上台湾地区。之后,随着科技发展,工业科技向科技学科高综合、投资高风险、市场高容量的方向加速发展,国家体量小,综合科技能力不足,本土市场容量小的国家与地区在全球产业链的占比就一路下滑,日本、德国、法国、台湾地区都出现了发展停滞,也就是相对中国发展倒退的现象。未来,随着工业科技的提高,全球工业产能仍然会趋向集中,一个或者数个区块生产某一类产品满足全球所需。越是自身体量小、越是在地理上孤立,越是会被全球产业链排斥。我们看到,越南之所以能够在产业方面异军突起,与其它国家地区相区别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地理上直通中国大陆 ── 中国大陆的企业、中国大陆的投资、中国大陆的原料,中国大陆的市场,再加上外商因为中国大陆的因素而选择越南的投入,而遥远的印尼、菲律宾等等,与中国隔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则没有越南的发展速度。就日本而言,其经济发展的未来在于更深融入由中国引领的经济圈。台湾这近三十年的经历与日本类似,但台湾由于与中国大陆在经济上融合更深,才勉强在宏观上维持,台湾那些有突出表现企业大多是以台湾以外为主要经营场地,台湾是台湾商人的家,但不是工作地。以后,随着工业科技在全球的传播,台湾在工业科技方面的优势也会被稀释,就如在中国大陆的台企日渐式微一样。根本原因就是科技发展导致大国才有综合能力持续在尖端产业科技方面进行全面投入,小国与地区,甚至是中型国家都会在持续发展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只能勉力在某些点面方面保持一些传统的产业优势,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等这近二三十年的发展走势就是现实例证。
砍瓜切菜侠
10 楼
修宪可以大幅提振经济,是日本唯一的出路。日本人都应该支持修宪。
发棵游
11 楼
兲朝也好不到哪儿去了, 挥剑自宫倒行逆施走火入魔! 倭国封闭岛国人口再少也是倭人一脉! 兲朝如果不抓紧去穆斯林汉化绿教徒的话, 百年以后兲朝就是一个毛包头巾绿教国家!
k
kan_english
12 楼
: 还是你懂,毕竟是太监出身嘛
l
liush000
13 楼
安倍就是日本国难的原因之一,包括他合作的那个邪教
l
liush000
14 楼
消灭剥削,把本来被剥削的钱去抚养退休的劳动者。
l
liush000
15 楼
消灭剥削,把本来被剥削的钱去抚养退休的劳动者。
a
allenhsu
16 楼
AV 片拍的太多,導致男性對「打炮」沒興趣。
郑长仁
17 楼
大快人心思,安倍扑街死。他是中华最大敌,战犯之孙子。 失败不甘心,拜鬼谋重起。高举军国主义旗,修宪玩真的! 上调《卜算子》
遛狗去
18 楼
1845年8月15日,日本的军事战败投降日。 广场协议和半导体协议的签署日,日本的经济战败投降日。 都是拜美国所赐。 你品,你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