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群聊泄密事件后,因为不肯向媒体和民主党低头,特朗普最终还是保住了华尔兹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总要有个背锅的。华尔兹的副手黄之瀚(Alex Wong),就被选中了。
黄之瀚
著名右翼媒体人Laura Loomer这几天就给黄之瀚做了个背景调查,在网上声称他的华人老婆曾经在民主党任职,还参与了指控国会山暴乱者,显然是MAGA的敌人。而黄之瀚的岳父更是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所以Loomer最后痛心疾首,连着用了好几个大写的“CHINESE”强调重点:一个政治不过关的中国人,怎么能做美国的国家安全助理?
Loomer“起底”黄之瀚
这个Loomer在美国右翼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当初特朗普在总统大选辩论时冒出的“海地人吃猫狗”的金句,就是从Loomer那儿来的。
而从黄之瀚本人的履历来看,走的也是精英路线。父母早年赴美,通过经营房地产和货运,跃升为中产阶级。黄之瀚本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英语文学和法语专业,2007年取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也在此期间遇到了后来的妻子、华裔移民二代Candice Chiu,两人在2014年结婚。
毕业之后,黄之瀚在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担任法官珍妮丝·布朗的书记员,并入职华盛顿的科文顿·柏灵律所,为多家大型国际企业服务。
2012年大选期间,黄之瀚担任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外交和法律事务主任,由此进入到共和党政策圈。2015年5月,他开始担任当选参议员科顿的首席外交、国家安全和法律事务顾问。
所以Loomer这一通抓内奸,吓得曾经跟黄之瀚工作过好几年的铁杆反华派汤姆·科顿都赶紧出来表态,认证黄之瀚是百分百的良民、百分百的MAGA战士,特朗普大统领亲自挑选的得力干将,不要质疑他的美国魂。
科顿为黄之瀚站台
当然,汤姆·科顿在这里力挺黄之瀚,不是因为他真的多关心黄之瀚,而是因为黄之瀚要是真的被打成中国来的奸细,那跟黄之瀚合作多年的他自己也就不干净了。而且科顿不是天生就是MAGA的,他是后来才变成MAGA的。科顿和鲁比奥他们一样,都是建制派出身。在特朗普重用MAGA自己人的背景下,这些建制派出身后来才投靠MAGA的人,一直都被原生MAGA怀疑对事业的忠诚,如今也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这种美国右翼内部的亲疏远近,有助于我们理解黄之瀚为什么突然被MAGA大V挑出来当典型案例来批判。
2017年,黄之瀚低调地加入了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中专责朝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并领导国务院实施“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相比起余茂春之流的“满嘴主义”,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官僚,黄之瀚可是从政策端实打实“推动”了中美关系。
拜登在任期间,黄之瀚曾在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中任职,这个委员会的年度报告政策建议为国会特别是共和党鹰派涉华立法提供了切实支持,例如推动取消驻美香港经贸办的待遇和地位、限制TikTok等社交媒体的运营等。黄之瀚还特别关注中国试图在技术领域超越美国的战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军事领域,这些恰恰是中美目前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但即便黄之瀚如此卖力,服务过包括特朗普政府在内的多届共和党政府,跟共和党政客和智库都关系过硬,他却和绝大多数在美国政界任职的华人一样,属于建制派而非MAGA。
从华人精英的角度出发,他们的世界观和认知与强调精英主义和绩效主义的建制派更为匹配,如今为MAGA服务属于时势所迫。反过来讲,那些真的狂热相信MAGA运动的华人川粉,大概率没有进政界的能力和资源。
而反过来说,MAGA的意识形态本质上就是排斥异族排斥华人的。虽然MAGA表面上说是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是这个“美国”是有明确种族构成的。MAGA想要复兴的是一个白人主导的美国,而不是种族平等的多元化的美国。所以,虽然无论是特朗普内阁还是MAGA运动中都有一些少数族裔,但是他们往往只是用来掩盖MAGA的种族叙事的陪衬,而不会被MAGA参与者们信任。
黄之瀚这样的“高华”,就是单纯给MAGA运动干活打工的,既不会被MAGA小将们看做自己人,也不会影响特朗普内阁的政治决策。所以真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既容易被怀疑忠诚,也容易被拉出来背锅。别说黄之瀚这样相对年轻的华人了,就是共和党大佬麦康奈尔的老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交通部长、根基深厚的华人赵小兰,当年不是照样也被MAGA追着骂“通共”?
当然,MAGA把华人精英当成背锅的打工仔,不代表建制派就真把他们当自己人。四年前拜登政府组内阁的时候,华人甚至没有担任任何一个重要职位。当时还恰逢亚特兰大枪击案,引发了亚裔的抗议,最后也不了了之,华人在政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这么多年来,华人精英在美国政界的存在感,除了现在已经快查无此人的杨安泽,基本上就没什么了。华人政客最多有点地方上的影响力,一到全国舞台,基本只有给别人打工的命。
说到底,华人精英对于美国精神的理解,多半都有些打工人心态。很多华人觉得美国梦的核心是奋斗,就是自己好好干活,然后就能够得到自由市场的报酬,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
然而美国历史不是打工人写就的,是强盗和探险家开创的,是天定命运的心态所推动的。一个族群想要在美国有存在感,重要的不是当牛马干活,是争抢和反抗,是相信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
很多华人看不起黑人、拉美裔这些少数族裔,嫌弃他们好吃懒做,嫌弃他们用政治正确抢夺属于华人的利益。但这些华人看不上的东西,正是属于美国的生存之道。
就拿黑人来说,不管他们身上有多少负面的标签,但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政治上,他们都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统一整体,不论是厌恶还是惧怕还是迎合。民主党自由派自然不用多说,黑人党团一直都相当有政治影响力。而即便是共和党保守派那边,他们也总是需要有一点黑人支持来装点门面,好对冲白人种族主义的印象。
这既是因为黑人占据了相当比例的人口数量,也是因为黑人具有相对统一的认同。我们可以说奥巴马这种黑人精英政客,相比底层黑人其实更像白人了,但底层黑人仍然认同这些精英政客,这些政客也至少愿意为了黑人争抢些利益。虽然我们也可以说黑人如今按闹分配能争取到的利益,无助于解决美国社会的深层歧视,但对于一个只占人口14%的少数族群来说,有终究还是比没有强。
那些相信好好干活不争不抢就能实现美国梦的黑人,都死在1921年的“塔尔萨大屠杀”,死在犹如今天的加沙一样被夷为平地的“黑人的华尔街”上了。但是斗争当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想要非暴力斗争的马丁·路德金,想要暴力斗争的马尔科姆·X,想要学习社会主义斗争经验的黑豹党,都一个接一个被逮捕和暗杀了。美国黑人今天那勉强说得过去的政治待遇,都是历史上的血泪所留下的痕迹。
美国的族群斗争永远是残酷的,靠的是暴力和组织,而不是靠绩效。一些老一辈的华人可能还有一些斗争精神,但很多新一代华人对美国历史和政治的认知几乎为零,自然没有那些意识。而且因为缺乏斗争精神,在美国的华人群体通常缺乏团结性,组织性也很弱。
华人在美国的先天处境本来就很弱势,人口不到美国的2%,一般只能归类在人口占7%的亚裔这样一个大的类别之下。而华人不光对亚裔这个集体不认同,对内部各个群体的华人也没有什么认同,甚至圈子内部相互仇恨。不同历史时期来到美国的华人,从不同地区来到美国的华人,来自不同阶级、出于不同目的来到美国的华人,相互之间的认同少得可怜。不说那种政商界精英,就是很多普通华人中产,他们对华人这个概念的认同可能还不如对白人的认同,更不用说让他们认同更底层的华人。
2021年,一名91岁的亚裔老人被人从背后推倒
更进一步,在美华人对于母国也是缺乏认同的。在美国亚裔各族群中,华人是唯一一个群体中大多数人不认同母国。整体来说,大约只有四成的在美华人对中国有好感,而在精英当中,看看那些争着反华的华人政客,认同中国的比例就更少了。
而且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国华人精英群体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他们担心过度认同中国会被美国主流社会排斥,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社交圈子;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完全放弃与中国的联系,毕竟中国的发展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还有一种,眼看着既得不到中国发展的红利,又要忍受日渐衰退的美国,他们在心态上也越来越失衡。
然而,在以种族为逻辑运作的美国社会,一个族群不可能抛开母国的标签独自存在,不论他们和母国有什么恩怨。
一些华人可能觉得美国不是个种族社会,他们日常生活没碰到多少种族歧视,那些MAGA看起来也能正常交流。毕竟到了二十一世纪,明面上的种族歧视和种族暴力没有那么多了。种族仇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体现在群体和群体的关系中,而非个体与个体的关系。
很多反华的美国人,可能面对现实中的华人时一切正常,甚至愿意交朋友。但是一旦让他们处于集体中,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任何给华人施加痛苦的政策,甚至愿意亲自参与到对华人的暴力之中。到头来,反华的美国人打不到中国,还打不到在美国的中国人吗?谁管你心里爱不爱美国,你长着中国人的皮囊你就是中国人。
那些相信“政府不等于人民”“我反对中国不反对中国人”这种天真叙事的华人,特别是黄之瀚这样积极参与反华的华人,终究是在让自己的日子难过,而不是让中国的日子难过。
陈果仁母亲陈余琼手捧儿子的照片
1982年,认为日本应该为美国失业负责的白人暴徒残忍杀害了华人陈果仁,只因为他长得像日本人。陈果仁的死曾经激起了美国亚裔争取权利、反对歧视的大规模抗议。但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认为中国应该为美国经济衰退负责的MAGA统治了美国政坛,亚裔们特别是华人们,又会做些什么呢?陈果仁会白白送了性命吗?
美国群聊泄密事件后,因为不肯向媒体和民主党低头,特朗普最终还是保住了华尔兹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总要有个背锅的。华尔兹的副手黄之瀚(Alex Wong),就被选中了。
黄之瀚
著名右翼媒体人Laura Loomer这几天就给黄之瀚做了个背景调查,在网上声称他的华人老婆曾经在民主党任职,还参与了指控国会山暴乱者,显然是MAGA的敌人。而黄之瀚的岳父更是与中国政府有联系……所以Loomer最后痛心疾首,连着用了好几个大写的“CHINESE”强调重点:一个政治不过关的中国人,怎么能做美国的国家安全助理?
Loomer“起底”黄之瀚
这个Loomer在美国右翼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当初特朗普在总统大选辩论时冒出的“海地人吃猫狗”的金句,就是从Loomer那儿来的。
而从黄之瀚本人的履历来看,走的也是精英路线。父母早年赴美,通过经营房地产和货运,跃升为中产阶级。黄之瀚本科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英语文学和法语专业,2007年取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也在此期间遇到了后来的妻子、华裔移民二代Candice Chiu,两人在2014年结婚。
毕业之后,黄之瀚在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担任法官珍妮丝·布朗的书记员,并入职华盛顿的科文顿·柏灵律所,为多家大型国际企业服务。
2012年大选期间,黄之瀚担任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外交和法律事务主任,由此进入到共和党政策圈。2015年5月,他开始担任当选参议员科顿的首席外交、国家安全和法律事务顾问。
所以Loomer这一通抓内奸,吓得曾经跟黄之瀚工作过好几年的铁杆反华派汤姆·科顿都赶紧出来表态,认证黄之瀚是百分百的良民、百分百的MAGA战士,特朗普大统领亲自挑选的得力干将,不要质疑他的美国魂。
科顿为黄之瀚站台
当然,汤姆·科顿在这里力挺黄之瀚,不是因为他真的多关心黄之瀚,而是因为黄之瀚要是真的被打成中国来的奸细,那跟黄之瀚合作多年的他自己也就不干净了。而且科顿不是天生就是MAGA的,他是后来才变成MAGA的。科顿和鲁比奥他们一样,都是建制派出身。在特朗普重用MAGA自己人的背景下,这些建制派出身后来才投靠MAGA的人,一直都被原生MAGA怀疑对事业的忠诚,如今也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这种美国右翼内部的亲疏远近,有助于我们理解黄之瀚为什么突然被MAGA大V挑出来当典型案例来批判。
2017年,黄之瀚低调地加入了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中专责朝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帮办,并领导国务院实施“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相比起余茂春之流的“满嘴主义”,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官僚,黄之瀚可是从政策端实打实“推动”了中美关系。
拜登在任期间,黄之瀚曾在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中任职,这个委员会的年度报告政策建议为国会特别是共和党鹰派涉华立法提供了切实支持,例如推动取消驻美香港经贸办的待遇和地位、限制TikTok等社交媒体的运营等。黄之瀚还特别关注中国试图在技术领域超越美国的战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军事领域,这些恰恰是中美目前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但即便黄之瀚如此卖力,服务过包括特朗普政府在内的多届共和党政府,跟共和党政客和智库都关系过硬,他却和绝大多数在美国政界任职的华人一样,属于建制派而非MAGA。
从华人精英的角度出发,他们的世界观和认知与强调精英主义和绩效主义的建制派更为匹配,如今为MAGA服务属于时势所迫。反过来讲,那些真的狂热相信MAGA运动的华人川粉,大概率没有进政界的能力和资源。
而反过来说,MAGA的意识形态本质上就是排斥异族排斥华人的。虽然MAGA表面上说是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是这个“美国”是有明确种族构成的。MAGA想要复兴的是一个白人主导的美国,而不是种族平等的多元化的美国。所以,虽然无论是特朗普内阁还是MAGA运动中都有一些少数族裔,但是他们往往只是用来掩盖MAGA的种族叙事的陪衬,而不会被MAGA参与者们信任。
黄之瀚这样的“高华”,就是单纯给MAGA运动干活打工的,既不会被MAGA小将们看做自己人,也不会影响特朗普内阁的政治决策。所以真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既容易被怀疑忠诚,也容易被拉出来背锅。别说黄之瀚这样相对年轻的华人了,就是共和党大佬麦康奈尔的老婆、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交通部长、根基深厚的华人赵小兰,当年不是照样也被MAGA追着骂“通共”?
当然,MAGA把华人精英当成背锅的打工仔,不代表建制派就真把他们当自己人。四年前拜登政府组内阁的时候,华人甚至没有担任任何一个重要职位。当时还恰逢亚特兰大枪击案,引发了亚裔的抗议,最后也不了了之,华人在政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这么多年来,华人精英在美国政界的存在感,除了现在已经快查无此人的杨安泽,基本上就没什么了。华人政客最多有点地方上的影响力,一到全国舞台,基本只有给别人打工的命。
说到底,华人精英对于美国精神的理解,多半都有些打工人心态。很多华人觉得美国梦的核心是奋斗,就是自己好好干活,然后就能够得到自由市场的报酬,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
然而美国历史不是打工人写就的,是强盗和探险家开创的,是天定命运的心态所推动的。一个族群想要在美国有存在感,重要的不是当牛马干活,是争抢和反抗,是相信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
很多华人看不起黑人、拉美裔这些少数族裔,嫌弃他们好吃懒做,嫌弃他们用政治正确抢夺属于华人的利益。但这些华人看不上的东西,正是属于美国的生存之道。
就拿黑人来说,不管他们身上有多少负面的标签,但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政治上,他们都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统一整体,不论是厌恶还是惧怕还是迎合。民主党自由派自然不用多说,黑人党团一直都相当有政治影响力。而即便是共和党保守派那边,他们也总是需要有一点黑人支持来装点门面,好对冲白人种族主义的印象。
这既是因为黑人占据了相当比例的人口数量,也是因为黑人具有相对统一的认同。我们可以说奥巴马这种黑人精英政客,相比底层黑人其实更像白人了,但底层黑人仍然认同这些精英政客,这些政客也至少愿意为了黑人争抢些利益。虽然我们也可以说黑人如今按闹分配能争取到的利益,无助于解决美国社会的深层歧视,但对于一个只占人口14%的少数族群来说,有终究还是比没有强。
那些相信好好干活不争不抢就能实现美国梦的黑人,都死在1921年的“塔尔萨大屠杀”,死在犹如今天的加沙一样被夷为平地的“黑人的华尔街”上了。但是斗争当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想要非暴力斗争的马丁·路德金,想要暴力斗争的马尔科姆·X,想要学习社会主义斗争经验的黑豹党,都一个接一个被逮捕和暗杀了。美国黑人今天那勉强说得过去的政治待遇,都是历史上的血泪所留下的痕迹。
美国的族群斗争永远是残酷的,靠的是暴力和组织,而不是靠绩效。一些老一辈的华人可能还有一些斗争精神,但很多新一代华人对美国历史和政治的认知几乎为零,自然没有那些意识。而且因为缺乏斗争精神,在美国的华人群体通常缺乏团结性,组织性也很弱。
华人在美国的先天处境本来就很弱势,人口不到美国的2%,一般只能归类在人口占7%的亚裔这样一个大的类别之下。而华人不光对亚裔这个集体不认同,对内部各个群体的华人也没有什么认同,甚至圈子内部相互仇恨。不同历史时期来到美国的华人,从不同地区来到美国的华人,来自不同阶级、出于不同目的来到美国的华人,相互之间的认同少得可怜。不说那种政商界精英,就是很多普通华人中产,他们对华人这个概念的认同可能还不如对白人的认同,更不用说让他们认同更底层的华人。
2021年,一名91岁的亚裔老人被人从背后推倒
更进一步,在美华人对于母国也是缺乏认同的。在美国亚裔各族群中,华人是唯一一个群体中大多数人不认同母国。整体来说,大约只有四成的在美华人对中国有好感,而在精英当中,看看那些争着反华的华人政客,认同中国的比例就更少了。
而且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国华人精英群体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他们担心过度认同中国会被美国主流社会排斥,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社交圈子;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想完全放弃与中国的联系,毕竟中国的发展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还有一种,眼看着既得不到中国发展的红利,又要忍受日渐衰退的美国,他们在心态上也越来越失衡。
然而,在以种族为逻辑运作的美国社会,一个族群不可能抛开母国的标签独自存在,不论他们和母国有什么恩怨。
一些华人可能觉得美国不是个种族社会,他们日常生活没碰到多少种族歧视,那些MAGA看起来也能正常交流。毕竟到了二十一世纪,明面上的种族歧视和种族暴力没有那么多了。种族仇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体现在群体和群体的关系中,而非个体与个体的关系。
很多反华的美国人,可能面对现实中的华人时一切正常,甚至愿意交朋友。但是一旦让他们处于集体中,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任何给华人施加痛苦的政策,甚至愿意亲自参与到对华人的暴力之中。到头来,反华的美国人打不到中国,还打不到在美国的中国人吗?谁管你心里爱不爱美国,你长着中国人的皮囊你就是中国人。
那些相信“政府不等于人民”“我反对中国不反对中国人”这种天真叙事的华人,特别是黄之瀚这样积极参与反华的华人,终究是在让自己的日子难过,而不是让中国的日子难过。
陈果仁母亲陈余琼手捧儿子的照片
1982年,认为日本应该为美国失业负责的白人暴徒残忍杀害了华人陈果仁,只因为他长得像日本人。陈果仁的死曾经激起了美国亚裔争取权利、反对歧视的大规模抗议。但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认为中国应该为美国经济衰退负责的MAGA统治了美国政坛,亚裔们特别是华人们,又会做些什么呢?陈果仁会白白送了性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