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公里射程!中国“超级空空弹”美军预警机无处可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7日 10点1分 PT
  返回列表
68936 阅读
16 评论
军武次位面

近日,援引俄罗斯媒体消息的台媒和美国“战区”网站相继报道了一则重磅消息:中国可能已经成功试射了一款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9马赫,射程超过1000公里。这一消息如果属实,将标志着中国在超远程空空导弹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可能彻底改变未来空战的规则。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款传说中的“超级导弹”,看看它的技术特点、潜在用途以及对未来空战的影响。

《中时新闻网》的报道

在现代空战中,空空导弹是战斗机的核心武器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空空导弹的射程和速度不断提升,从早期的几公里发展到如今的数百公里。然而,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空空导弹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这种导弹不仅需要强大的动力系统,还需要复杂的制导体系来确保命中精度。

超远程空空导弹的主要用途是打击敌方的高价值目标,如预警机、加油机、轰炸机和运输机。这些目标通常位于战场后方,传统的中短程导弹难以触及。通过装备超远程空空导弹,战斗机可以在敌方防区外发起攻击,大幅提升作战效能。

根据俄媒和美媒的报道,中国试射的这款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具备两大核心技术亮点:9马赫的极速和超过1000公里的射程。这两项指标不仅远超现有的空空导弹,甚至接近了一些弹道导弹的性能。

▲不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现有的空空导弹主要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或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但这些动力系统的速度和射程有限。为了达到9马赫和1000公里的指标,中国可能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术方案:

其一是多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通过分段燃烧燃料,延长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导弹的速度和射程。其二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这是一种能够在高超音速条件下稳定工作的发动机,理论上可以将导弹加速到10马赫以上。中国在2018年就成功进行了10马赫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点火试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能已经实现了工程化应用。还有一种可能是组合动力系统,将固体火箭发动机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结合,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提供初始加速,再由超燃冲压发动机维持高超音速飞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高超音速飞行器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早在2018年,中国某研究机构便成功点燃了一台10马赫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尽管当时仅燃烧了5毫秒,但这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相关关键技术。时隔7年,如今若将其应用于空空导弹并完成试射,完全在情理之中。

▲导弹射程可能已经超过了战机自身雷达的探测距离

不过,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制导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空空导弹的射程受多个因素制约,包括雷达探测能力、导弹动力系统、制导模式等。一般而言,战斗机自带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探测距离通常在200-300公里之间,而锁定距离更短,仅为探测距离的50%-80%。这意味着,一款射程达到500公里以上的空空导弹,单凭战斗机本身的雷达难以提供有效的中继制导。

因此导弹的射程远超机载雷达的探测范围,必须依靠中继制导平台(如预警机、无人机或地面雷达)提供目标信息。同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代超远程空空导弹普遍采用“A射B导”模式,即由预警机、无人机或地面雷达提供中继制导。例如,中国的霹雳-15和霹雳-17(PL-17)均可以采用这一作战模式。如果中国确实成功研制了射程1000公里的空空导弹,那么其背后一定伴随着制导体系的重大突破。

▲2500公里的“空中杀伤链”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这款超远程空空导弹真的存在,它将为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带来质的提升。在现代空战中,战斗机依赖预警机提供战场态势感知,依赖空中加油机延长航程,一旦这些支援平台被击落,美军空战体系将遭受重创。这些目标通常位于战场后方,传统的中短程导弹难以触及。因此,一款射程1000公里、速度9马赫的空空导弹,将极大提升中国空军的空中拒止能力,使敌方大型支援机难以靠近战场。

此外,考虑到中国空军未来可能将其装备在歼-20、轰-6K/N、运-20等大型平台上,这款导弹将使中国空军具备2000-2500公里的“空中杀伤链”,可在更远距离内拦截敌方威胁。从而有效遏制敌方的反舰和攻陆作战能力。超远程空空导弹不仅是一种战术武器,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存在将迫使敌方重新评估其空中作战计划,甚至可能改变整个战区的力量平衡。

▲未来已来

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突破,正在改变未来的空战格局。随着探测、制导、动力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空空导弹的射程与速度或将进一步提升。而对于中国空军而言,装备这款新型导弹不仅能够提升远程打击能力,还能在西太平洋地区形成更强的空中拒止体系。

综上所述,中国1000公里射程的高超音速空空导弹,若最终证实并投入实战应用,将成为世界上最具威慑力的空战武器之一。其出现不仅让中国空军在远程打击领域占据优势,更可能深刻影响未来空战的作战模式,迫使美军重新调整战略布局。这场高超音速空战武器的军备竞赛,才刚刚拉开序幕!

媚眼瞟瞟
1 楼
"早在2018年,中国某研究机构便成功点燃了一台10马赫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尽管当时仅燃烧了5毫秒," TNT爆炸比这还久
c
cantonese
2 楼
又是偷了美国的技术!哼😡
斯文的地主
3 楼
都是我 每天说 天天说:无止境膨胀! 中国军力是无止境 无限膨胀! 没有任何约束力! 西方畜生对中国军事、科技的无限膨胀 没有任何的方法约束! 西方畜生对中国海空军力膨胀 屁都不敢放一个! 美国畜生是干瞪着眼等死!中国的洲际导弹、深蓝海军、外太空布局都是干什么用的?都是干你美国畜生用的! 打着解放台湾的幌子 军力科技无边际膨胀!美国人绝望的哦。 . 我们这代华人很幸运,都是看着解放台湾全过程!
d
daniexu
4 楼
要打的远,先要看得见。
马加爵
5 楼
门外汉问一下,为什么不直接装在预警机上面?
c
cbs888
6 楼
吓麻雀吗?
爷来也
7 楼
下次就是1500公里了。
阿拉正港灿
8 楼
预警机都是客货机改的,机翼结构不适合挂这么重的导弹
m
markhammer
9 楼
超视距发现才能超视距打击。物联网把所有能用的手段链接在一起,中国有三颗卫星能凝视地球,美国航母的轨迹都是实时监控的只要坐标给的准确能不能打中才看超视距打击的武器。估计这次打空中目标是同样的原理只不过更高级了一步。
松泻
10 楼
台湾难波万,台湾难波万,台蛙天下第一蛹,欧耶~~~~~~
五十而立
11 楼
这篇文章所有的论述都是猜测,展望未来那是无可厚非,但是在没有任何实物证据的情况下把猜测说成现实那就毫无意义。
五谷不分
12 楼
各个机种要各司其职,你非要中锋苦练三分也没啥意义。 预警机的能力就只是去克服地球曲率去充当千里眼的角色,全身包括蒙皮都安装了雷达的发射接收组件,实现360度无死角监视。加了空空导弹后,载重,气动,雷达布局都要大改,完全没必要,属于得不偿失。
o
oldoldcandy
13 楼
先求证新闻来源..😂😂😂
这是神马情况
14 楼
遥遥领先啥时候能把仁爱礁拿下??哈哈
c
cbs888
15 楼
你臭不要脸!
郑长仁
16 楼
美帝算老几?我们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