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中国人近视!是基因的突变,还是环境的变化?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24日 4点33分 PT
  返回列表
80177 阅读
23 评论
怪罗科普

有一个数据可能会让许多人大吃一惊,中国的近视群体已经超过7亿了,占到总人口的一半左右。

其中,完成高中学业的群体超过80%都是近视的,而小学毕业的近视率也已经达到了35.6%。

由于近视与学业高度关联,所以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不好的生活习惯,或者学习的环境很可能是近视的关键。

其实,早在400多年前,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就已经推测近视与近距离工作有关,而且受到了广泛认可。

在之后的几百年里,人们又提出了许多可能导致近视的环境因素,还因此发明了许多预防近视的设备,这些设备在过去的学校里广泛存在。

比如这种有一个灵活拖杆的课桌,往后推可以拖住学生的下巴,从而避免近距离阅读,往前拉可以拖住书本,拉远阅读距离。

不过,进入20世纪之后,医学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人们很快就意识到,近视不仅仅是环境因素,它更多的可能是遗传因素,而且很多防近视的设施和方法,实际上没啥作用。

1928年,一名波兰裔的英国眼科医生——阿诺德·索斯比 (Arnold Sorsby)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阐述的就是近视很可能是遗传的。

阿诺德发现,东伦敦学校的犹太男孩比非犹太男孩近视的概率高许多,而且同样在犹太社区中,男孩的近视情况远高于女孩,所以他推测近视或许和遗传有关系。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阿诺德,比如高度近视的夫妻,他们的孩子也更容易出现近视,某些地区的人比其它地区更容易近视等等。

不过,近视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并没有因此结束,在过去的100来年里,这个话题一直在争论不休。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近视!

人到底为什么会近视?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一样在工作,它的成像原理也和相机一样,类似凸透镜成像,只是眼睛是更复杂的系统,而不是简单的一面凸透镜了事。

当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时,经过一系列眼部结构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成像,然后录入大脑进行分析,让大脑做出反应。

如果光线进入眼睛形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近视了,如果在后面则是远视。

之所以近视的人可以看清楚近物,而无法看清远物,其实原因就是因为眼睛的成像原理和凸透镜类似,当物距缩小(更近)的时候,像距就会拉长。

简单地说,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靠近镜面,其另一边形成的像就会远离镜面,对于眼睛而言,形成的像就会更接近视网膜,这个时候自然就看得更清楚了。

在光线到达视网膜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成像无法到达视网膜。

所以,实际上近视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只是我们的感觉都一样,然后被我们统称为近视了。

比较常见的有,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力出现问题,你可以把这两个眼部结构简单理解为眼球的凸透镜,当两者屈光力出现问题时候,成像的位置自然出现偏差。

近视的激光矫正手术正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厚度,来改变它的屈光力,进而达到矫正的效果。

与角膜和晶状体类似的还有房水和玻璃体的折射率,这两个眼部结构会对光线进行折射,如果折率出现偏差,自然也会导致近视。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我们前面提到过凸透镜成像时,改变物体的距离就会改变成像的位置,但是正常的眼睛,无论看近物,还是远物,它都是清晰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眼睛还有一个自动调节的功能,这是基因工程强大的体现,通过调节,眼睛可以让远近的物都能显示在视网膜上。

所以近视的第三种情况就是调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成像无法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不过对于年轻人而言,它的影响一般是出现假性近视,做好休息就能重新恢复功能,这个主要影响的是老年人的远视。

第四种,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轴性近视”,也就是我们的眼轴长得太长造成的,绝大部分人都属于这种。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视网膜距离“凸透镜”太远了,最终导致成像无法到达视网膜。

由于眼轴的长度通常只在身体发育过程中发生变化,所以大部分人的近视通常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近视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近视的种类实在太多了,所以它不是任何先天和后天的单一情况能够描述的。

现在最普遍的观点是,近视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产物”。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近200个与屈光不正或近视有关的基因位点,这些基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不过通常被认为风险较低,而且基本是隐性特征。

换句话说,在没有环境因素的情况下,近视要通过遗传发生的概率并不算特别高。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在近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们相信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近视的可能性很高。

但是,我这个视频的内容主要参考了这篇文章,文章是2019年发表在澳大利亚杂志《临床和实验验光》上的,作者在文中明确指出,目前只有非常有限的证据表明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在近视中起作用。

所以,虽然遗传很关键,有些人天生确实就会近视,但是它并不是现在全世界近视群体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现在的主要原因只能是环境,或者说是后天。

简单地说,现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最终导致了我们近视的显著增加。

那么,如果许多近视都是后天的,那到底什么才会导致我们近视呢,我们又要如何预防呢?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事实,由于亚洲近视群的非常多,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汉字都被认为是导致近视的关键因素。

不过,好在后面人们发现主要语言是英语的新加坡,近视比例也很高,才洗脱汉字的嫌疑。

其实,现在关于后天导致的近视因素中有最直接证据的,不是你距离多近看书,也不是你学习习惯怎么样,而是光线。

我们前面提到过,大部分近视患者都是眼轴太长导致的,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太阳光线能够有效阻止眼轴生长,从而影响近视发生。

最初,人们通常认为近距离的阅读和工作会导致近视,但是很快有人就发现,如果是在户外阅读和工作的话,即便是较近距离,也不太容易导致近视。

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发现,原来在阳光下,视网膜中的多巴胺释放会增加,而多巴胺的释放可以阻挡眼轴生长。

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眼睛在昼夜循环中产生视网膜多巴胺,室内照明可能会破坏这种多巴胺分泌,并最终导致眼睛不规则生长,这可能就是大部分近视的本质。

可能有观众会问,人造的光源为什么不行。

人造的光源确实很难取代自然光,这是因为太阳光的光谱足够全,而目前并不是特别清楚哪些波长范围的光对人眼的影响最大。

所以,不管怎么样,如果想要尽可能避免自己或者孩子患上近视的话,那么目前已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户外运动。

参考资料:

[1].https://doi.org/10.1111/cxo.12845

[2] .https://doi.org/10.1016/j.preteyeres.2017.06.003

[3]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0711-12.2012

田原
1 楼
环境造成的。因为人们生活在狭小的空间。抬眼一看最多几米的距离。根本看不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w
wp0118
2 楼
以前读过一个论文 就是调查东亚裔的 在中国 新加坡 和在美国的比较 同样的基因 在中国和新加坡近视率就比美国长大的高很多 因为美国长大的户外运动多 经常看远处的东西 视轴就不用拉长聚光
陷疯稻谷
3 楼
这点学习的代价,是微不足道的
金三
4 楼
一个人矿有木有眼睛都沒关糸。
X
XXyourOO
5 楼
👓
飞腿
6 楼
但是日韩比中国还小狭小紧凑,感觉近视眼比中国少,还是学习压力大的缘故。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儿童时期有的是假性近视,慢慢会回复视力,但是为了不耽误学习就早早配上了眼镜,那么就成了真的近视眼了。
w
wilburwang
7 楼
读书的副作用,有啥好谈的。新加坡小学一年级一半带眼镜。
B
Bccan
8 楼
我是 在大学 发展成近视的, 而且越来越高度数,一直不明白为什么。
媚眼瞟瞟
9 楼
几米已经很远了。 现在一抬眼就是几十公分的手机。
基地老二
10 楼
用眼过度的原因,初中的时候射击队的,眼好得很。到高中就开始有近视了。小孩小学有点近视,后来配了个矫正的睡觉时候带,那时一直没配眼镜。到了20多岁了,眼睛发育成型了,现在不用矫正,也没近视。那个矫正的东西不便宜,一年要三千多
a
abc868
11 楼
还有14亿中国人脑袋入水呢!!是基因的突变,还是环境的变化?
r
rally
12 楼
都近视就是没近视,全体平视了。
万岁我的国
13 楼
手机玩多了,近视更严重. 平常尽量别戴眼镜,上班工作的时候带上就好
万岁我的国
14 楼
上班开车的时候带,平常尽量别戴。买那种穿脱容易的
万岁我的国
15 楼
眼镜的作用是强行聚焦你的视线 带久了真诚近视了
l
lyabc
16 楼
我一直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就是进化也许不仅仅是自然变异加物竞天择,很有可能用进废退也在起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对身体的锻炼与使用也会影响后代的基因变化,或者至少影响他们基因的表达,如此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就将更快的作用到它们的下一代。 这样可以就解释近视的遗传,或许也可以用于解释某些远古纪年发生的物种爆炸。
r
rally
17 楼
以后近视是优势,户外的事都是机器人的事,室内的工作都是显示屏前的工作。
打酱油的路过
18 楼
: 这个叫epigenetics,现在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1评]
l
lyabc
19 楼
那我以后去看看相关的东西,没走生物学方向,不然我也去研究这个,哈哈,这个想法我记得当时学进化论的时候就有了。
紫玉尘柄
20 楼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社会现象,在同一所学校里,为什么拉美裔的孩子们戴眼镜👓的比例是最低的?而且在原住民的保护区里几乎看不到戴眼镜👓的孩子?
俺样
21 楼
没了户外活动和体育课,外加各种补习班后的结果呗。
紫衣无痕
22 楼
他们课后几乎不学习吧,作业估计也是马马虎虎。总之就是看书少。
只爱大屁股小妹
23 楼
基因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