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砸碎铁饭碗 全面开始了!消失在历史的浓烟中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7日 23点15分 PT
  返回列表
72793 阅读
36 评论
城市财经

消失在历史的浓烟中。作者:余飞来源:城市财经(ID:City-Finance)01机构编制缩减全面展开了

今年年初,官方发布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

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精简5%的目标,还要求地方也要着手精简。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县、乡两级不作精减要求。

大半年过去了,目前机构编制精简几乎已经全面开启了。

中央机构方面:

最新据中国机构编制网10月12日披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调整相关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事业单位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其中央行核减了30名行政编制、6名司局级领导职数。

地方上: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长治市黎城县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早在2020年就开启了整编改革试点。

今年,湖南省古丈县、安徽省4个常住人口较少的县(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江苏、湖南、湖北、内蒙古、江西等都已经开展了整编改革试点。

此外,还有一大批地区正在清退编外人员。

比如今年年初,黑龙江哈尔滨率先出招,发布文件清退编外人员,力度按照空编率来执行,空编率越大,清退力度越大。

空编率5%-15%,编外用人精简5%;空编率15%-25%,编外用人精简10%;空编率大于25%,编外用人精简15%。

哈尔滨之后,陕西延安、陕西安康、江苏徐州、合肥肥西县、长沙雨花区等地都发布了类似文件。

▲制图:城市财经;资料来源:公开报道梳理

02财政与地方债务推动缩编

推动中央开展这一轮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机构精简,财政压力与地方债务压力是主因。

第一,财政与地方债压力。

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朝代发展过程中都遭受过冗员的困扰,承平日久,官员队伍指数级增长,国家财政压力支出极速膨胀。

宋朝仁宗年间由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神宗年间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目的之一就是裁撤冗员,为国家减少财政支出。清朝雍正年间的整顿吏治,同样如此。

体制内人员越来越多,国家财政就越来越大。

有机构算过一笔账:

中国财政中,向政府雇员支付的劳动报酬占政府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近十年来不断上升:从2012年的33%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超过50%,再到2020年以后的超过60%。

2016年以后,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并没有太大提升(有些地方甚至可能是有所下降的),向政府雇员支付的劳动报酬占政府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的快速上升,只能是“吃财政饭”的人越来越多的结果。

公务员工资水平平稳,但支付薪酬规模跳跃式上涨,只能说明,编制人员队伍扩张太快了,冗员太多。

比如某西部省份人口小县,总人口仅4万余人,但财政供养人数近2500人,全县总人口数与财政供养人员比例为16.9:1。

这些问题过去财政收入疯狂增长的年代里问题还不严重,然而如今的宏观环境下,各地财政吃紧叠加地方债务压力,需要清退一披坐吃空饷的人。

财政方面,去年疫情之下,所有省市的财政自给率都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其中有22个省市自治区财政自给率没有达到50%。

都依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我们一直以来的现状是,中央有钱,但地方有缺口。但中央的财政盈余,也只能填补地方一半的缺口而已。

你说财政压力大不大。

再看一组最新的数据。

财政部公布2023年前8个月数据显示: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796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2109亿元,同比增长10.3%。

一般预算内收入都增长不错。但是,我们知道,地方财政四本账本:一般预算内收入(主要是税收)、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是卖地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占比很小,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是专款专用,所以不考虑。

换句话说,地方财政主要的两个钱袋子,一个是一般预算内收入,另一个是卖地收入。地方财政的实力,是两者之和。

从财政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今年前8个月的一般预算内收入增长不错。但是,卖地收入则不忍直视。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8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7096亿元,同比下降19.6%。 

这是在去年全年卖地收入已经下降23.2%基础上的继续下降。

以此预估今年全年卖地收入在4万亿左右,相比于2019年至2021年的卖地收入,下降了一半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财政部

这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相比于丰年,少了4万多亿。而过去几年,编制队伍仍在不断扩大,压力可想而知。

最关键的是,地方债务压力也在这两年搬到了台面上。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75579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49103亿元,专项债务226476亿元;政府债券373956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23亿元。

也即债务37.6万亿元。

地方债国际通行的标准线是100%至120%。

目前,根据机构披露的数据显示,有14个省市自治区的债务率超过了警戒线。

37.5579万亿元,这都是显性债务,还没算上隐性债务。

隐性债务,主要是城投债。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年底,全国3000多家城投平台,城投债规模在54万亿左右,超过一般债和专项债的总和。当然,城投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还有不少估计没有统计进来,有些机构预测达到70万亿。

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加在一起,超过100万亿。

今年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仍在不断增加债务发行。

为了破解地方债,官方已经批准地方开启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缓解地方的三角债压力。

目前内蒙古、天津、辽宁、重庆、云南、广西、青海、江西、福建、宁夏、大连、甘肃等省市自治区已经发行。

这些再融资债券只能解燃眉之急,债务并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加。

8月份,财新网发布的一篇周刊《怎样消化地方债》中披露了一个消息:

中央银行及金融机构将参与一揽子化债,其中包括安排特殊再融资债券大约1.5万亿元,但获得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较多的某个西南部省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其中包括将公务员缩编20%。

西南部省份,将精简20%的编制人员,也即要砸碎20%的编制人员饭碗。

以此看来,缩编已经成为减少地方财政压力和债务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各地编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来看,的确能节省不少钱。

比如山西几个人口20万以下的县城。

▲制图:城市财经;根据公开报道梳理

在精简之下,娄烦县精简人员编制341名,下沉乡镇人员编制56名,节约人员经费3410余万元,运行经费约990万元。

石楼县精简力度同样大,党政机构精简了37.1%,事业单位精简了31.1%。节省了5000多万元的开支,人员经费减少了2200多万元。

河曲县、浮山县亦是如此。

湖北十堰,官方披露数据显示,通过清理规范,当地编外人员比上年同期减少326人,减少率达9%,节省财政成本约1500万元。

03人口收缩也是驱动力之一

除了庞大的队伍增加了财政支出压力和债务压力外,驱动此轮缩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收缩。

在2022年之前,人口尚有增量红利的时候,已经有一半城市的人口在减少。

2020年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位中,人口在20万以下的多达400多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80多个。

这两年,随着人口增速快速下降,特别是全国人口见顶转向,减少了85万的背景下,普通三四线城市人口范围快速扩大,更别说小县城了。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286个城市公布了2022年人口数据,结果发现,人口增长的城市只有128个,两个持平,156个城市人口在减少。

人口减少城市数量占了一大半。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所以,今年很多人口小县都开启了整编改制。

比如最近宣布改革成果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2022年GDP才3.95亿元,人口才14796人,比很多乡镇的人口都要少得多。

本号认为,缩减编制最好、最快的办法,是区划调整,将人口小县、小镇并入人口大县、大乡镇,或者将毗邻的多个人口小县、小镇合并。

事实上,地方上也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去年12月,伊春市撤销了乌翠区乌马河、锦山、向阳、曙光四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翠峦镇、乌马河镇。

今年1月,伊春市又将友好区的双河子街道、铁林街道撤销,设为双子河镇、铁林镇。齐齐哈尔则在去年将富强街道撤销,设立华安镇。

除了调整,很多城市与乡村合并。

公开数据显示,原来中国有近380万个自然村,现在只剩下了两百多万个,消失了近百万。

这些消失的村,大多都是因为人口持续减少被合并,消失在了历史的浓烟中。

金三
1 楼
地主家也沒有余粮了,坐看五毛粉红吃草。 [1评]
g
giza123
2 楼
本来,本来一个市长一个市委书记就是2份工资,貌似俄罗斯古巴都没有这玩意吧。外交部长上面还有一个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应该也是本地特有。高级党员干部工资奖金补贴怎么领,韭菜是完全不知情。不过韭菜也有相应的特供,比如公摊面积,房子没盖先全款买房,银行暴雷自己承担等俄罗斯都没有的特供。
X
XXyourOO
3 楼
据说,上一次官方大规模裁撤公务员编制,是大明崇祯年间,其中裁掉了一个几代都为驿站养马的马户,这个马户,叫李自成。
a
aegeanboat1
4 楼
现在精简的方法是在职的公务取消职务但是人员并没有辞退,并且工资福利不变。精简的主要目标是没在编制内的雇佣人员。这些人实际上是干活的。目前各级政府的目标就是暂时精剪掉干活的,然后啥也不干,养着不干活的,等实在不行了再哭穷要拨款、再把干活的临时工雇回来。
G
GP03D
5 楼
有啥好说的,国家经济不行了,先从下面开始砍
h
hotcorn
6 楼
这种没有竞争的精简p用没有,政治体制不改革,不伤筋动骨,小打小闹没有用
饭团子
7 楼
明面上:两桶油, 电力,烟草, 大家猜不到的: 圆明园管理处,颐和园管理处,故宫博物院,天坛管理处,北京动物园,中华全国总工会,要不要都查查? 我们了解一下北京动物园,动物园面积1290亩。北京动物园管理处,正处级单位,内设机构34个,事业编制881个,实有人数785人,离退休人员758人,总共1543人。北京动物园大概5000只动物,每个人管理3.2只动物。2023年基本支出预算31357.43万元,人均收入20.32万元。跟动物打交道比跟人打交道,待遇也不错。 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正处级单位,内设17个科室和15个队级部门。事业编制842人,实际729人。离退休人员790人,总共1519人。2023年基本支出预算26640.53万元,人均17.54万。安保和保洁承包给在外包公司,另外计算。这样的工作,简直爽歪歪。不知道是谁的亲戚在这里上班,真羡慕。 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厅级单位,副部级干部1个,副厅级7个,内设40个正处级部门,总共有编制1454人,工资福利支出27545.43万元,人均18.94万元。故宫博物院占地面积100万平米,人均687.75平方米,也就是长宽26.22米。工资也不算高,但是真的是一个养老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园明园管理处,正处级,事业编制925人,实有781人;离退休人员896人,总共1677人。园明园面积5250亩,在职工作人员人均管理6.72亩,也就是长宽67米的四边形,绕一圈大概2分钟。基本支出20740.31万元,如果不算退休人员,人均26.66万元,如果算进退休人员,人均12.37万元。安保和保洁是外包服务的,另外算的。这活真舒服,最低每个月1万元,爽的不要不要的。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正处级,内设队级单位23个,事业编制1261人,实有人数1162人,离退休1119人,共2281人。2023年基本支出预算39780.61万元,人均17.44万元。颐和园面积4514亩,在职的人均看管3.88亩,大概就是是长宽47米的面积。这工资真爽,这活也舒服。 我查了一下中华全国总工会网,21个领导,内部设置28个正厅级部门,120个厅级干部,总其156个处级部门,处级干部人数不知。我实在不明白,为何工会干部里面没有工人出身的,工会对我们有多大作用?工会是西方社会的产物。既然有工会,还有996工作制,那么工会的存在有何意义?如此庞大的组织,开支也不少啊。工会对底层工人有啥帮助的?如果把工会取消,把省下来的钱直接补偿给工人,不是更好吗? 北京市香山公园仅仅2820亩,内设单位27个。香山公园管理处,正处级单位,事业编有519个,实有人数487人,离退休的463人,加起来950人。一个小小的公园,安排950人,在职的人数居然还没超编,人均看管2.97亩土地,也就是一块44米长宽的士地。你不知道是基本支出仅仅为17351.41万元,人均18.26万元,月薪1.52万元,也不算高,在北京这样的地方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我在这里上班,每天上午下午,围绕那44米长宽的土地提笼遛鸟走一圈。就这样马马虎虎过日子了。 [1评]
映像伦理审查
8 楼
这些有屁用,北京天子脚下,能拿多少?看一看中西部国家级景区,那才是大头 [1评]
饭团子
9 楼
所以你就乘吧, 看得见的查得到的都已经这样了。。
映像伦理审查
10 楼
卖就卖,这国家还有啥可卖的?
映像伦理审查
11 楼
说的对,常委应该经常下岗才行,凭什么只有基层
a
adodi
12 楼
口粮不足了,先把鹰犬烹煮了吃,以后再养就是了,总不能让自家人减少开支吧?
E
Ewq123ewq
13 楼
是时候把共匪也给砸碎了!
爷来也
14 楼
失业的更多了。
砍瓜切菜侠
15 楼
人口减少,财政收入减少,和西方脱勾,和俄国伊朗结盟,加大投资拉美非洲。中国真的强大了,想不到我会看到这天!
W
Wildcatcn
16 楼
他们估计连草都吃不上,只能吃屎。
野鼠缉毒
17 楼
很多改革规划其实可以多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
阿迹
18 楼
本来,这里好多所谓的“冗员”就没指着他们干什么活。给个编制,花俩钱养起来是省得他们出去造反的。自古就有“不从龙,便从贼”的说法。党花点小钱买拥护一直也有效。哪想到这位愣头青啥也不懂,先是把香港这个“一国两制”的窗口给砸了,绝了“和平统一”台湾的念想,现在又开始裁员培养“李自成”了。下一步是不是该裁剪离退休工资了?一刀一刀的砍自己的基本盘。加油!
A
AMONIA
19 楼
外放宫女太监,功在千秋
b
bc007
20 楼
好。 减轻财政负担。
同小桌学
21 楼
李自成就是政府机构精简的下岗人员。。。期待中。。。 [1评]
A
A81
22 楼
延安时期就讲过了。每一次还不都是越减越多?
开心小黄人
23 楼
你个怂逼。
龙树
24 楼
每回看到狗粮为国为民,痛心疾首的样子。。。时空错乱了么?
上书房溜达
25 楼
看来是真没钱了,队伍都养不起了
细佬会向上
26 楼
Finally started, good move.
混沌世界
27 楼
你跟疯狗XXyourOO一个人吧?美国中领馆那么多,赶紧借车去闯,当闯王啊!
s
summerheater
28 楼
估计下一步就是公私合营了
俺是老六
29 楼
: 哈哈,工会算啥,政协,全国人大,才是正经的装逼单位。 既然你是党领导一切,就党委一套班子不就好了吗?可是怕人家说独裁,要再设一套班子,名义上党没有直接管,实际上什么都是党直接管。 就是苦了屁民,背着这么多官员机构喝血。要不然紫薯不是红薯呢?官员也要吃饭啊!
j
john86
30 楼
退休高工资降低3分之一。 就能省一堆钱了
d
dino8ielts
31 楼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6
6520
32 楼
这样不行啊, 都清走了,以后出事情没有临时工可以甩锅了
r
ricesam
33 楼
过了这段苦日子,再接着奏乐接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