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4-12-05 14:59:44
GDP未必是虚报,正因为不是虚报才是问题。
=================
GDP 增长率的计算并不难,它有一个计算公式 Y(GDP) = C (consumption) + I (investment) + G ( government expenditure) + ( X - M) (net import). 你只要把中国国家统计局每一项的官方数字输入后就可以算出当年的GDP. 我按照这个公式算了2023 GDP増长率,怎么也算不出5% 的增长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字计算,官方GDP 增长率的水份超过3%。我曾在本城向长剑求教我的计算错在那,但Ta不回答我。
BMC 发表评论于 2024-12-05 18:30:19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4-12-05 14:59:44
GDP 增长率的计算并不难,它有一个计算公式 Y(GDP) = C (consumption) + I (investment) + G ( government expenditure) + ( X - M) (net import). 你只要把中国国家统计局每一项的官方数字输入后就可以算出当年的GDP. 我按照这个公式算了2023 GDP増长率,怎么也算不出5% 的增长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字计算,官方GDP 增长率的水份超过3%。我曾在本城向长剑求教我的计算错在那,但Ta不回答我。
哈哈,你这么认真,把Ta人都搞蒙了,心里嘀咕,有必要这么较劲吗?
楼下这些朋友大概都信普世吧?那么这种无知就不足为怪了。完全符合本大侠对本城普世们总结出来的铁律。给自己点个赞!!
GDP增长这个东西压根不是换算成美元来算的。没有一个国家是这么算的。neither IMF nor world bank。你们难道真的认为这两个西方财经的专业机构都不如本城无所不知的普世们?
按美元计算的GDP,中国GDP的成长非常有限,远不如中国政府和IMF,world bank所给出的中国GDP的成长是没错。但同样世界银行和IMF得出中国GDP成长在5%左右与此并不矛盾。以你们的智慧无论如何是理解不了吧?要对世界银行和IMF的专家嘲笑一番吧?你们就不能仔细想想,这可能吗?如果两方有人无知的话,无知的是哪一方,是IMF和world bank还是本城普世,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GDP的增长率是以可比价格的GDP增长。而这个可比价格也是以本国的价格为准。和他国的货币,和汇率木有一毛钱关系!!!简单地理解,今年的GDP,排除通货膨胀,与去年GDP相比。你们滴明白?明白不了也不必勉强。这受到知识水准和智慧水准所限。既然本城普世大多符合本大侠所总结的铁律,有些现象是必然的。
btw,这几年他国货币对美元贬值并不是人民币的特有现象。无论是欧元,日元,都不比人民币好到哪里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普世老大升息的原因。比较各国整体GDP更有意义的不是汇率GDP,而是购买力GDP,也就是PPP GDP(PPP GDP i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converted to international dollars using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rates.)。而以这一标准衡量,中国早在2014年就超越了普世老大!!现在是普世老大1.4倍。自己可以上网去查。当然人均来讲中国还远落后于美国。
2023 GDP PPP estimate
$39,096.66 billion
$26,148.93 billion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最好是藏拙,而不是为了意识形态为据去信口开河。这是俺给与本城普世无数遍的建议。
============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4-12-05 17:23:55 额,对了还有件事忘记说了,我党计算GDP是用RMB;美帝计算GDP是用美元。
从21年算起,7.2/6.5=110%,不难理解了吧
我不是唱衰党国,这就是经济周期带来的衰退,我党跟美帝拔份儿有点早。我一直在说,买美帝两万亿国债,美帝又可以欢欢喜喜和你做朋友,要什么自行车加什么税
我要真普選 发表评论于 2024-12-05 21:47:00 2021年中國GDP是$17.82萬億美元、2022年$17.88萬億美元、2023年$17.79億美元。中國GDP累計三年輕微負增長。
高善文:2025年是转折点 中国GDP4年虚增10%
我们先说最新的高善文演讲吧,现在网上很多被删除了,因为触动了当局一部分敏感神经。比如,他说统计局数据造假,2020年以来,每年都虚报3%。高善文主要讲了四个内容:
第一、疫情以来消费疲弱,居民对营收成长缺乏信心
这两个图的横轴是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纵轴是消费增长率,可以看出,疫情之前,年轻人占比和消费不相关,但是疫情后,年轻人的占比越高的省份,消费越差。这可以归纳为三句话,生气勃勃的老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和生无可恋的中年人。
为什么呢,因为对老年人而言,未来可预期的退休金是可以按时发放,每年稳定增长,并高于通膨水平,收入预期没有任何影响,可以继续搞夕阳红,跳广场舞。对年轻人而言,收入预期大幅下修,收入增长确定性大幅下修,找不到工作,找到的工作与预期有显着落差,年轻人纷纷节衣缩食关灯吃面。
类似的情况还有,疫情之前,消费和房价几乎不相关,但是疫情后,房价下跌越严重的地区消费更差,消费者信心也下跌更严重。这也和年轻人没钱、没有预期、没消费能力、不敢买房有关。
第二,2021—2023年,失业人数比官方报的更多,还有4,700万人找不到工作。他的解释是:疫情后城镇创造就业能力的显着恶化,大量就业人口返回或者滞留在乡村,回老家之后,城镇失业率数据不显示,但在总就业人口中反映出来。另一部分可能离开了劳动力队伍,四十多岁,工作没有了,公司破产了,开滴滴,在家炒股,或者在家待着,在就业和失业数据上都看不到。
但是,高善文说,这不是转型的烦恼,是“周期的力量”。
当然,我是否定的,大家回想一下中共三年封城瞎折腾、却对民营企业、平台公司各种打击、抓间谍和美国等交恶,就知道,经济恶化有很大的政治因素。
第三,高善文发现,中共GDP数据造假。
他怎么发现的呢?他研究中国的产出和核心CPI的相关性曲线,发现2023年数据和2024年(就是图片当中的红色方块和绿色小三角),与之前的回归线出现了很大的偏离。这很奇怪,因为在中国总量数据中,最可信的是价格,各种力量很难操纵,所以肯定是真实的产出不对。
于是,他又进一步研究发现,官方的数据,1、就业和经济成长的关系在过去几年,也显得非常反常。2、消费也反常。疫情之前,消费成长与经济成长差不多,消费成长还要略快。疫情之后,消费成长比经济成长低了很多。3、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反常。疫情之前,经济成长和投资成长差不多。疫情之后,经济成长比投资成长快多了。
众所周知,中国房地产在2020年8月后进入大幅下滑,是造成当前经济困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高善文他们比较了发生房地产危机国家的前三年和后三年的经济增速,发现它们的经济增速发生了大幅下滑,三年平均增速-7%,中位数-3%到-4%,最少也有-2%。中国的经济增速只下滑了0.2%,几乎没有下滑。
这样,他就发现,房地产泡沫一来,中国GDP增速每一年被高估了3个百分点,累计高估了10个百分点,这与城镇就业人口流失的4,700万对应上了。而下修了这3个百分点,所有的数据都对得上了。
第四,什么时候,中国经济会恢复呢?
高善文比较了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国家,美国和日本等,得出的结论是:1、泡沫破灭后,经济成长率要回到正常水平,平均需要9年。2、泡沫破灭后,经济萎缩,政府救助,产出的绝对水准恢复到泡沫破灭前,也需要3~4年。
最后,他得出结论,在中共当前政策下,2025年可能是个重要的转捩点。
付鹏和高善文惊人的巧合:代际矛盾
那么,中国是不是真的会解决问题,否极泰来呢?付鹏实际上是否定的,具体我们一会儿再谈。我们先说,付鹏和高善文的分析,有一个惊人的巧合:说中国经济困境是代际矛盾,也就是资源被老年人占据了,年轻人没饭吃了。
付鹏这样解释日本为何从失去的35年恢复过来:日本的核心是参与分配,而不是参与增长。日本战争后获取所有资源要素(岗位、职务、薪资),战争后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到了2012年开始死亡,代际分配,老同志们死了,年轻人吃的蛋糕就自然多了,就这么简单了。
但是,很遗憾,我对这个很不认同。因为,日本怎么走出了30多年的通缩?主要靠政府投资,帮企业和居民部门降低杠杆。同时,日本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到全球再造了一个海外日本。
大家看看安倍的这个“三只箭”政策,其中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给企业和个人创造就业和收入,中国政府是这么干的吗?
所以,中国的问题更深层是政府问题。如果把责任推到老年人身上,这和房价太高,中共引导老百姓骂开发商心黑有什么不同?
所以,中国绝对不能苦捱着等老年人死了,给年轻人让出资源,中国更需要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砍掉75%官员/公务员,给企业松绑,同时每年省出10几万亿人民币,搬掉老百姓头上三座大山,发展社会福利、刺激民间消费,不是吗?
付鹏:这次周期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救市无效!
当然,他们的演讲还是很多有价值的地方。付鹏的演讲核心,实际是两个大周期,国外周期是国际经济运行的一个金字塔,最核心的部分是意识形态、是川普(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和世界向右转。这种情况如何投资呢?付鹏讲了投资新兴市场、美股美债等。这部分,我上一次跟大家分享了。很有意思,我看网上有人给总结成了《避难三策》:上策,肉身出海,资产出海;中策,肉身国内,资产出海;下策,孩子出海,结婚生子。“你、钱、孩,至少一个出海”。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那么,国内现在是什么情况呢?表面上,付鹏天马行空讲了将近一个半小时,整理成文字2万多字,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实际是围绕着大周期讲的,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了,无解。
他说:“中国这一轮所有的起点是2002年,PPI为正,核心CPI为正,有效需求为正,持续到了2012年,供给开始过剩,但有效需求可以继续加杠杆,在这儿就是供给矛盾,2019年供需双落,这就是中国这一轮从2012年开始的大周期的末端。”
而之前,中国重复过类似一个周期:上一次末端是什么时间呢?改革开放一直到90年代末,2000年初。出门京东上150块买《朱镕基总理答记者问》,三卷本,里面所有的事儿都发生过,房地产泡沫、金融经济危机,鼓励老百姓要有信心。你知道当年怎么鼓励老百姓有信心吗?“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从头再来”,刘欢同志从此从那里活起来的,那就是当年鼓励你们有信心。
现在,中共也是用类似方法给老百姓打气,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让人继续读研究生,结果最后把快递和送餐行业,变成中国学历最高的行业。所以,付鹏讲“用我的话说,想清楚了,后面卷学历没有什么太大价值了。”
为什么这一次周期走不出来?中共救市也无解?我就用付鹏说的内容,加上他故意忽略的、我必须补充的一些背景知识,来解释一下。他实际上讲了一个外部因素,四大内部因素,但一切都不一样了。
首先是外部因素。付鹏讲到,2016年后,川普带领美国向右转,今年这一次右翼化的速度超过了他的想像,这是中国内忧外患的“外患”。
很多人不知道朱镕基时代房地产泡沫、金融危机,供需不足,有多严重。国营企业有几千万人下岗,特别是老工业基地东北,一家一家人没饭吃了。怎么办?老公骑自行车带着妻子去卖淫。但这还不是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大量生产力有了出口,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
现在呢?一切完全反过来了。
第二个回不去的原因,是中国政府也和其它国家不一样。
付鹏说“有人说中国就是会走日本的老路,有人说中国不会走日本的老路,你要问我正确的答案,我会告诉你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太泛了,如果拆得细一点我可以回答你。例如你要问中国的居民部门和日本的居民部门一不一样?我的答案是一样;中国的企业部门跟当年日本的企业部门一样不一样?我的答案是不一样;中国的政府部门和当年日本的政府部门一不一样?我的答案是不一样;中国的金融机构跟当年日本的金融机构不一样?不一样;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当时90年日本面临的国际环境一不一样?不一样。”
中日两国,现在和当初最重要的区别,是国际关系和政府。日本政府投资帮企业和居民降低杠杆。而中国政府10万亿主要帮地方政府化债,却不肯真金白银救企业、救居民。
中共的再分配主要给了权贵阶层。付鹏说“日本的核心是参与分配,而不是参与成长。很多人不太理解,因为他在国内没参与过分配,永远都是增长处在哪个环节,我距离权力近一点,资源近一点,资本近一点,我就多吃点,卖劳动力的就少吃点。当经济成长增速不够的时候,最底层就没饭吃了。”
第三个不同,这次中国中产阶级集体殒落了。这也是中国经济大周期的转折点。当经济收缩的时候,中国第一步先收缩的是底层,然后就轮到了中产阶级。二千万的网约车司机突然出现了,因为中产没钱了。
付鹏说“记住这一点,中产阶级的收缩对整个宏观经济是冲击最大的”。“你说消费降级吗?其实不仅仅是降级,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大周期的结束很可怕的,因为这是大部分中国投资人里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周期。”
他还说“非常麻烦,可以说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请注意他和习近平说的不一样。不是中共称霸世界,而是解决不了的大麻烦!
第四大困境,是人口危机,同时年轻人被中共的土地财政、高房价政策给掏空了。这部分,付鹏讲的最透彻、最直白。
他说:内部需求是什么?房地产大佬现在好像在里头踩缝纫机,他当年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什么房地产、供应、需求、土地开发、城镇化,扯淡,就一句话,我们有庞大的80后”。我觉得他说得非常诚恳,因为需求内需到底是啥?本质上就是人口所得的债务函数、杠杆函数。”“所以你就知道,中国内需庞大的一代是谁,就是这批80后。”
然后,这些80后,靠着6个口袋、三代人的钱,加着杠杆买了房子,已经就被掏空了。所以,“现在也会发现,有些政策跟2008年很像,房地产放宽、限购放宽、购置税减免、消费补贴、刺激消费,但你们都会发现,还能产生2008年效果吗?能回去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回不去的。”
连带着,构成中国GDP主要部分的政府大基建,也回不去了。因为它实际也是靠年轻人买单,通过卖高价房子收间接税。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拚命地卷,PPI下降,有些人以为优胜劣汰,“赢家通吃”。但付鹏警告,根本不是这样,都得死。因为最终买单的年轻人没钱或者躺平了。用加杠杆的方式刺激消费会失败。
第五个困境,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破了。
付鹏认为,2015年、2016年,中共靠涨价去库存,一度让很多人有了预期和希望,但这种财富靠不住。他说“房子如果纯换手,到底是什么东西?我200万买的房子,600万卖给年轻人,我拿走的就是年轻人未来40年青春的当期现金折现。我可以为我的未来40年潇洒了,他背负这40年的债务,他要还的。如果没有收入的成长,他要硬硬地还40年,他就是失去的,我替他多活40年了,就这么简单。”
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完了,接盘的年轻人资产负债表恶化,消费出现断崖式的回归,这就是2019年之后中国经济下滑的结果。
所以,我们看,这些都是连贯的,内外部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再也回不去了。
这种情况怎么投资呢?付鹏建议投年轻人,虽然他们没钱但是有一些需求和老年人、中年人很不一样;也可以投资老年人,因为就像高善文说的,老年人有钱;但是,不要投中年人、中产阶级,因为中产阶级垮了。他呢,还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讲早期中国政府支持的时候,企业不赚钱,政府补贴,大家可以投,但是等后来成熟了,市场化了,就不能投资了。当然,这方面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