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质疑“给兵马俑坑内浇水”毁文物?官方回应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21日 1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59724 阅读
10 评论
西湖之声

近日,有网友发布一段视频,视频显示有多名工作人员在给地面浇水,而浇水的位置是陕西西安秦兵马俑景区的俑坑内。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担心浇水会给文物造成伤害。

记者12月20日联系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品管理部马主任,他表示,视频内容属实,不过工作人员浇水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尘土飞扬,避免尘土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损害已经出土的兵马俑。

从网传视频中可以看到,浇水的区域是在已经出土的秦兵马俑存放处旁,属于一片还未开始发掘的地面,几名工作人员正拿着洒水壶给地面浇水,在四周的观看走廊上还有很多游客。

马主任20日告诉记者,视频中浇水的区域是一片工作区,主要进行一些修复和科研工作,来来往往行走的人很多。

“工作区的地面不浇水的话,时间一长就会裂开,从而产生很多尘土,加上工作人员走得多、踩得多,稀松的泥土导致尘土飞扬,既不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游客的观赏,也对陶俑,尤其是已出土的彩绘陶俑造成较大的损害。浇水的目的主要是防尘,保持地面的潮湿,让表面的泥土固化,不容易让尘土飞起来。”

工作区下面也埋藏着还未出土的兵马俑,有网友担心浇水会对地下的这部分兵马俑造成损害。对此马主任回应,水分在土壤中会不断地向上迁移和蒸发,导致土壤疏松,浇水能保证土壤上部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起到一些保护地下兵马俑的作用。

记者从马主任处了解到,浇水周期和浇水量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是看情况,是人为判断的结果。由于浇水的目的是希望土地表面湿润不起尘土,并不是想要把泥土浇透,或把泥土“泡得稀烂”,所以浇水周期一般取决于泥土的湿润程度,而浇水量在于能否湿润泥土表面。

马主任说,工作人员给这些地面浇水也已经有很多年,只是最近被网友拍到所以引发了关注。

大多网友表示不该质疑专家 

也有网友表示支持质疑

还有网友皮了

我爱豹纹女王1
1 楼
当然要相信专家了 当年毛主席也是资讯过钱学森关于亩产万斤的可行性。 钱专家说了 完全没有问题 理论上行得通。
秦汉唐
2 楼
无论怎么样的解释,用水抑尘和清洁考古发掘现场都说明中国文物保护的技术手段简单和单一,甚至有些粗糙。也许不会伤害文物,但是改变文物挖掘现场的湿度、土壤水分、增加异物侵入都是不妥当的,欠周密考虑。此外一般饮用水中有氯气离子、氧负离子,这些物质不会渗透到未发掘的兵马俑?中国考古技术还是差很远,一是技术手段不高、高科技少。二是对待文物的态度不够认真,考古程序太简单粗暴。国外考古一个项目可以持续百年发掘,不急、再催也不急。中国恨不得一口气发掘完。还是对文物不够尊重!就凭现在的中国考古技术手段和对文物保护的态度,中国有人还异想天开挖掘秦始皇陵和武则天皇陵,真是糟蹋文物和祖先。这些皇陵既然历经千年完好无损就应永远封存,要尊重文化尊重先人。从未听说英国人要挖掘英国王的墓。希望中国政府永远保存这些仅存的完好的皇陵。再放在地下一万年,还是我们的,也跑不掉。
一疼薄蚊
3 楼
。。 。 。 。 土共处理文物?参见文革处理程序。 。 。上次是长城用水泥 。 。 。看看人家西方国家博物馆的雕塑,我们来看看中国雕塑的待遇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151258 。 。 。 。 。 。 。
x
xzhulhy
4 楼
这个好像是真事,钱学森不仅仅是说,还发表过文章,最多一次计算出照射到土地上的太阳能,全部转换成小麦,最高可以达到94万斤,可以说,亩产万斤卫星,钱学森居功至伟,这也是近些年,于敏黄旭光等原来默默无闻的科学家都增加曝光度,曾经的科学明星三钱反而越来越沉默的原因之一
特勒习
5 楼
黄土高坡
加州老流氓
6 楼
“ 国外考古一个项目可以持续百年发掘,不急、再催也不急。” 中国这样做,我等狗粮必曰:浪费纳税人的钱养闲人!!
滤霸
7 楼
这些都是废话。。。想保护首先就是禁止参观,根本上说现在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发掘还是所谓“保护”实质都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人性本质。
m
myemail889
8 楼
兵马俑都是栽种出来的,不浇水怎么生长?
w
wallicee
9 楼
创造经济效益有什么问题?让现在活着的人一睹古人风采又有什么问题? 在你眼里考古专家,经济学家,甚至国家领导人,都没你们这些键盘侠聪明!呵呵呵
滤霸
10 楼
问题就是挖掘和开放参观本身就是破坏,所谓“保护性”挖掘多数还不是给为了给某些建设规划让路?“目睹古人风采”同时践踏古人道德理念,还要把盗墓说成高大上的“考古”,这些聪明人挖你祖坟供人参观想必也没问题吧?抱歉我这里只有键盘一部,没有铲子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