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琳迪翁重病是疫苗惹的祸?新冠疫苗副作用调查出炉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28日 20点56分 PT
  返回列表
77687 阅读
21 评论
想法

传言:席琳迪翁染重病是新冠疫苗后遗症?

席琳迪翁 (Celine Dion) 推迟了原定于2023年举行的欧洲巡演,并向歌迷宣布她患有一种非常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僵硬人综合症。在社交网络上,许多互联网用户将这种疾病与她注射新冠疫苗联系起来。

泪崩!法语乐坛天后“几近瘫痪”,哽咽告别舞台,原因竟是这种罕见病!

新冠疫苗惹的祸?

这是没有根据的,根据专家的质疑,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由疫苗引起的,他们还指出,自接种疫苗运动开始以来,这种综合症的发病率没有增加。

谣言!

图源:factuel.afp.com

“席琳迪翁 (Céline Dion) 是Covid-19疫苗的受害者。她在辉瑞注射后病倒了”,“席琳·迪翁 (Céline Dion) 在注射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对于许多互联网用户来说,毫无疑问:天后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了副作用。

令人意外的是互联网上有不少人会向她发送恶毒的信息,指责她宣传疫苗。2021年5月,在接受加拿大广播电台采访时,席琳迪翁鼓励“每个人都接种疫苗”。这也是为什么当她病倒后,反疫苗人士开始传播“疫苗有毒”的传言。

12月8日,席琳迪翁 (Celine Dion) 在Instagram 上发布了一段5分钟的视频,她说:“我的健康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处理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并不容易。” 50岁的她一身黑衣,明显疲惫而感动,向她的粉丝道歉“对不起,花了这么长时间才发布消息”。

席琳迪翁说她知道“(她)遭受的肌肉痉挛的原因”:“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英语中称为‘僵硬人综合症’”。在法语中,它是“僵硬的人综合症”,其中,据旨在为患有罕见疾病的人提供支持的美国组织NORD称,其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

与疫苗副作用无关!

12月13日,波尔多医院神经肌肉疾病参考中心主任吉尔海姆·索莱 ( Guilhem Solé )医生向法新社指出,“席琳·迪翁 (Céline Dion) 长期以来一直在抱怨这些症状,早在 Covid 之前”。

12月12日接受法新社采访的另一位专家、AP-HP的神经学家、IRME(脊髓和大脑研究所)主席Pierre-François Pradat说:“这与疫苗无关,它是一种慢性疾病,非常严重。”

对于索莱医生来说,“这些患者接种疫苗是因为他们有患上重症Covid的风险”,并补充说疫苗接种“不会加重疾病”。

自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 “没有发现患有这种僵硬人综合症的患者人数增加”。

在那些确信席琳迪翁因Covid疫苗而生病的人中,一些人声称“僵硬人综合症”出现在辉瑞 BioNTech疫苗的假定副作用列表中,他们发布了一张病症列表的照片。

图源:factuel.afp.com

这份著名的清单已经被法新社核实过,它表明这份清单实际上汇集了理论上可归因于疫苗接种(一般而言)的医学问题。因此,这些不是Pfizer-BioNTech疫苗的副作用,而是呼吁在营销新疫苗时保持标准警惕。

国家药品安全局网站上列出了每种疫苗(尤其是辉瑞 BioNtech 疫苗)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发烧甚至恶心等常见反应。还有一些罕见的反应,例如接种疫苗后几天出现面瘫的病例(22000例中有4 例),但是“与疫苗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疫苗的阴谋”

图源:factuel.afp.com

“Il est encore temps”网站写道,席琳迪翁“将像数百万人一样,成为‘世界阴谋’的受害者”。小罗伯特·肯尼迪是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侄子,也是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他是一名专门从事环境法的律师,众所周知,他传播了许多关于疫苗的假消息,这些消息自大流行开始以来就引起了共鸣。

2022年6月,法国网站Riposte laïque发布了一篇帖子,在网络上引起了传播和讨论:“席琳迪翁和贾斯汀比伯,同样抗新冠病毒注射后的悲惨命运”。

美国和加拿大网站声称贾斯汀比伯的面部麻痹与Covid疫苗有关,专家和法新社都 否认 了这一说法。

另一起

事件

2022年5月4日,布勒伊勒韦尔(瓦兹省La Brêche歌舞团的艺术家 Mauricette Doyer去世引起了巨大的悲痛。

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她的丈夫马克 (Marc) 将矛头指向辉瑞疫苗。根据他的说法,注射第二剂会引发莫里塞特的克雅氏病,或者一种变种(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疯牛病)。

医疗档案证明Mauricette Doyer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和药物,唯一的就是她的第二剂疫苗。对于Marc来说,这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他因此将疫苗与疾病爆发直接联系起来。他计划对辉瑞公司提起诉讼。

Marc还成为Verity France协会的 发言人,该协会是针对Covid-19的“疫苗接种后副作用受害者协会”。

经联系,国家药品安全局证实,“在接种 Covid 疫苗后,已向药物警戒网络宣布了多起疑似克雅氏病病例”。

2021年10月29日至11月11日期间,莫里塞特接种了两剂疫苗,4例疑似病例与辉瑞-BioNTech Comirnaty疫苗有关。

然而,国家局却反驳了Covid-19疫苗的参与:"由于这是一种发展非常缓慢的病理现象,监测委员会认为,由于发生的时间短,不能确定Covid-19疫苗在这些病例发生中的作用。”

既然如此,除了这些“疑难杂症”的个例,那么新冠疫苗真的是安全的吗?真的没有什么副作用吗?官方又是怎么说的呢?

别急,我们接着来说。

疫苗副作用有多大?

随着疫情在持续,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的是得了新冠的后遗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办事处9月中旬公布的一项估计,在2020年和2021年之间,新冠SARS-CoV-2变体感染导致1700万欧洲人长期患病,这是根据卫生计量和评估研究所的分析。

这占同期旧大陆感染病毒的1.024亿人的16%以上。2021年10月,世卫组织提出了对这一现象的定义,转而谈到“Covid-19后状态”,其特点是症状一般在感染后三个月内出现,并持续至少两个月。

与此同时,疫苗接种在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同时还在关注打了疫苗的副作用!

图源:Youtube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数据

自疫苗接种开始以来,区域药物警戒中心(波尔多、马赛、斯特拉斯堡和图卢兹)分析了122573起不良反应病例。

“大多数不良反应是意料之中的,并不严重”,国家药品和健康产品安全局指出。

注:截至2022年11月24日,总共进行了超过 118,737,900 次新冠疫苗注射。

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一般有哪些呢?

01

 月经周期受到干扰

月经量大、中断或推迟......许多妇女在接受一针新冠疫苗后报告说她们的月经周期受到干扰。

欧洲药物监察委员会(Prac)的调查报告表明“得出的结论是——月经大量出血可被视为Comirnaty[辉瑞]和Spikevax[Moderna]疫苗的潜在不良反应”。这个不良反应也被添加到“这两种疫苗的产品特性概要和包装说明中”。

02

 血栓病例(阿斯利康)

早在2021年3月,ANSM就记录了使用阿斯利康的Vaxzevria疫苗后发生严重和罕见的血栓栓塞[静脉中的血块]和出血事件的案例。

当时,在包括法国在内的几个国家暂停使用该疫苗并进行风险评估后,Prac在2021年4月得出的结论中指出“低血小板的血凝块应被列为这种疫苗的非常罕见的副作用”。此后,根据法国卫生当局的建议,Vaxzevria只被授权给55岁以上的人注射。

最近,10月底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认为,阿斯利康疫苗后出现血栓的频率高于辉瑞/生物技术公司的疫苗,尽管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在第一次注射前者后,与第一次注射后者相比,“血小板减少的风险高出30%”。但根据该研究,他们的频率仍然非常低:超过一百万人接种疫苗,就有862例。

图源:法新社

03

 心脏问题(信使RNA疫苗)

一项关于心脏问题和信使RNA疫苗之间联系的研究于7月出现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研究显示,接种此类疫苗后,年轻男性患心肌炎(心肌炎)的风险似乎更高,尽管结论有些不太明确,但在接种Moderna疫苗后的频率似乎比接种辉瑞疫苗后高。但是,根据两位美国研究人员Jing Luo和Walid Gellad的说法,这项研究还不够:“接种疫苗后心肌炎是罕见的。”

至于打了加强针后出现心脏问题的风险,由Epi-Phare——一个由ANSM和Caisse nationale d'assurance maladie(Cnam)设立的机构——进行的一项研究似乎提供了一个初步答案。作者的结论是,“Moderna或Pfizer的加强针会增加心肌炎的风险,但其程度要比初始针的风险小。”研究人员报告说:“而且,风险随着加强针和初始针之间间隔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第四针,你打吗?

目前,法国的疫苗第四针也向全民放开了:

第四针疫苗

在12月13日周二卫生部发布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所有想接种新冠疫苗的法国人都可以接种疫苗” 。

图源:huffingtonpost.fr

« Tous les Français qui le souhaitent peuvent se faire vacciner en rappel contre le Covid. »

——le gouvernement

图源:法新社/CHRISTOPHE ARCHAMBAULT

但是,最近法国卫生局通报说“只有12.6%的60-79岁的人和16%的80岁以上的人已经接受了适应Omicron变体的第四针疫苗”,年轻人的接种比例更少。

那么,第四针疫苗有什么不良反应吗?

ANSM对此说:“不良反应情况与初次接种疫苗后的反应相似。”

具体来说,在辉瑞公司疫苗5098624次注射中总共发生了147起相对严重的反应。他们涉及70名女性和77名男性,平均年龄为77.6岁(最小51岁-最大101岁)。

该机构还指出:在此前,截至2022年8月25日,在使用Moderna公司的Spikevax进行加强针后,在306895次中,已经报告了28例不良反应事件,其中仅有10例是严重的。

不管怎样,对于新冠第四针,法国市民的接种热情似乎并不高呢!

总之,就算打了疫苗,都可能有副作用;更不用说,“阳”了又好了的,许多人也是有后遗症呢——新冠怎么这么“阴魂不散”啊!

看来,最美好的祝愿反而最简单:希望大家身体都健康哦!

j
junkuso
1 楼
问题是【疫苗保护了更多人的健康,还是让更多人受害】?答案显然是【疫苗解救了更多人生命】---疫苗不能防止你不得病,但可以在你得病后不进 ICU, 可以保命!这简单的道理哪个傻逼不知道?出来让我们看看!
爷来也
2 楼
不打疫苗,怎么对抗新冠? [1评]
j
jeffinvade
3 楼
在美国传播这些谣言的红脖子,都是没有大学文凭的特朗普支持者,既不相信疫苗有效(是质疑包括mRNA之内的所有疫苗),还对口罩持嗤之以鼻,有些甚至不相信新冠病毒存在 中国的小粉红,为了自己的政治正确,只copy美国红脖子反mRNA疫苗的部分,怎么不让国人也别带口罩,别打国产疫苗,别让自己小孩打三联疫苗? [1评]
j
junkuso
4 楼
jeffinvade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这个台巴子杂种装什么大陆人?我们认识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这种坑蒙拐骗的台巴子本性/人品告诉我们:你这种行为和畜牲无异! . jeffinvade 這三年中國沒有像美國一樣死亡110萬,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你看不到!這三年時間裡,讓人們才有機會和時間研製出疫苗,注射疫苗免疫,你不知道!
o
orionhsa
5 楼
:
独孤苍狼
6 楼
mRNA疫苗的心脏问题后遗症确实很严重. 打了Modena第二剂疫苗之后,就常常有心悸. 心率经常莫名其妙的增加,睡觉时心率也是经常心率过高,而且高心率有一个平台期,一个晚上有几个高心率平台.直到最近才略有好转. [1评]
剑心通明
7 楼
不劝了,该死的人自然而然进入六道轮回,该留下迎接新纪元的自然而然是天选之子!
k
kmrddecade
8 楼
打了疫苗得了副作用,可是疫苗就是弱点的新冠病毒,所以疫苗都受不了的人没打疫苗得了新冠不就完完?
l
lyy
9 楼
国外育苗就是杀人的。
望和平
10 楼
簡直就是畜牲不如的腦殘次人類! 人家如此忍受著病痛、畜牲的你還在瘋言瘋語! Fuck you trash! Go hell loser! [1评]
j
jeffinvade
11 楼
: 中国老人疫苗接种率甚至不如反疫苗最严重的美国 80岁以上老人,加拿大打三针的比例是91%,中国是40% 中国如今这么惨,完全是因为共产党没用三年代价绝大封城清零争取来的时间来作准备,没有提高老人疫苗接种率,也没有开放的计划和准备,别说特效药,就连感冒药,呼吸机都断货,唉 [1评]
纵横捭阖
12 楼
新闻来源是谁?是一个叫私人号《想法》的五毛犬号,然后呢,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据传,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篇文章不用担责任,人家说了是据传。明明白白告诉各位,这种新闻来源地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外宣五毛犬办的私人号,里面内容大家就直接跳过最好,免得又一次被这些东西欺骗
灯塔路
13 楼
新冠病毒 还是个谜 新冠疫苗 还是个局
江南游侠
14 楼
疫苗这个玩意真不好说。反正漂亮国死了几百万,到现在还是天天再死一大片。
c
carmensandiego
15 楼
你那是REM sleeping disorder
正气哥
16 楼
不打自招,西方疫苗的不安全性路人皆知,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拒绝辉瑞疫苗的原因。
j
junkuso
17 楼
. jeffinvade一边骂政府不公布感染数据,一边又说你引用的是政府的数据---你神经错乱!! . jeffinvade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这个台巴子杂种装什么大陆人?我们认识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这种坑蒙拐骗的台巴子本性告诉我们:你这种行为和畜牲无异! .
望和平
18 楼
瘋言瘋語畜!忘了吃💊
山药
19 楼
科兴疫苗至白肺和糖尿病。
春风吹
20 楼
网络世界好可怕
e
et2003
21 楼
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湾湾。有一段时间打疫苗死的比得病死的多。湾湾们是不是应该喷一下?这些名人还贼有钱的主得病。。是不是疫苗引起的?
u
unimogman
22 楼
..我打了强生疫苗后2个多月慢慢心脏出现问题,心悸,心跳过缓50/minute, 血压突然变低105/70, HRV在晚上低到27ms,半夜经常因为呼吸困难突然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