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小夫妻”事件 他们的认知 配不配他们的苦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27日 8点16分 PT
  返回列表
71936 阅读
17 评论
林中的维吉尔


其实我更担心的,是我们的认知,甚至配不上我们的苦难。

各位好,这两天,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让我聊聊亮亮和丽君这对“烂尾楼小夫妻”——根据最新消息,在郑州的买房梦破灭之火,他们已经决定离开这座城市,会老家去了。



我犹豫了很久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我不是学经济的,他们买的融创期房为什么会爆雷分析不出所以然,也不是学法律的,对他们讨要还款被打的事件也所悉不详。所以对这对小夫妻这两年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他们全过程直播了他们从买房前的兴奋、买房中的期待、听闻爆雷后的忐忑、还要硬撑着给开发商加油、以及最终愤怒、被打,然后失望离开的剧情,我除了报以同情之外,实在输出不了什么多余的更有价值的情绪。

不过我看这两天,网络上在对这对小夫妻铺天盖地的同情之后,也掀起了另一波回潮——很多人现在反过来觉得,这对小夫妻其实不值得那样同情,因为“他们的认知配得上他们的苦难”。

  1

这句话的意思,细分起来又有两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这对小夫妻投资、乃至过日子的方式,都实在是太冒险了。有人找到他们拍视频时的自述和主动晒出来的工资单,这个家庭一度70%的工资收入,都已经用于了房贷还款,而且在这张单据当中你也可以看到,每月5100的房贷还款中,真正用于偿还本金的连总款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每月房贷还款的大头,是用于偿还利息。这就意味着在这两口子收入不涨的情况下,他们的家庭财务状况将长期得不到改善,而这样的还房贷日子一还就要还三十年。有网友的评论说的也确实靠谱——只要一人失业,他们的收支平衡就会立刻崩溃,两人同时失业,则会直接凉凉。



然而在如此大的经济压力下,两口子还在房子都没交的情况下选择生了个孩子,进一步增加了自己家庭财务负担。所以有人据此认为,如果说爆雷的那家房企是在“高杠杆运营”,那么其实这对小夫妻的过日子方式也堪称“高杠杆”,而既然选择了高杠杆,就得承受高风险。高杠杆过日子的小夫妻碰上了高杠杆盖房子房产商,也算棋逢对手了。

这种观点,在我看来,其实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要疼。没做过统计,不知这样说的网友是不是大多已经迈入中产,不太了解中下层人尤其是中下层年轻人所处的困境。

我看了一下,这对小夫妻的年纪大约比我小上几岁但不多。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流行的一句口号叫做“爱拼才会赢”,彼时中国正在经历经济高速发展期,21世纪头十年,愿意贷款买房、买期房的很多人后来的生活状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甚至凭此实现了富裕。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形成“买房上车要趁早”“期房果断下手”这样的买房心态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错。何况这对小夫妻刚刚结婚不久,新婚燕尔,总是希望自己的日子能越过越好的。对未来的生活满怀希望,这也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很多网友说他们早期的视频里“眼神里有光”欣赏的也就是他们这种“努力就能赢”“爱拼才会赢”的生活希望。



所以从这个道理上讲,我们应该理解这对小夫妻的“高杠杆”,结婚之后想有个家,这天经地义,两情相悦想生个娃,这不说符合为国生育什么大计方阵吧,也是人生的正常诉求。所以我觉得这对小夫妻,他们不仅房子是刚需、他们的生娃、想吃块肉等大多诉求,都是刚需。

而高杠杆合不合理这事儿,其实是要考虑刚需不刚需的——当你有了一个亿,你像某许姓老板一样贪心不足蛇吞象,依然想靠高杠杆赚更多的钱,这当然活该。可是如果一个穷人,兜里只有一百块钱,很多刚需都无法保证,你说他不用高杠杆撬动自己的人生,他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严格意义上说,农民伯伯种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其实也算是一种“高杠杆”行为,因为天有不测风云风云,说不定哪天来个水旱洪涝,庄稼就全毁了。可你好意思指责农民“高杠杆”么?好意思说他们收成黄了“活该”么?你再没良心也不好意思,因为你知道他们种地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为了父母妻儿的生计,为了刚需,高杠杆并不可耻。



甚至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在靠这样或那样的“高杠杆”的活着的——你如果是企业白领,你怎么知道你的公司不会经营不善呢?你自己做生意,你怎么知道明天你不会遭遇行业寒冬呢?甚至哪怕你银行里躺着几个亿,明天那家银行出问题怎么办?

在一个社会走向完善之前,每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人生或多或少都是一场高杠杆行为,我们都在河里,我们无权更无闲暇嘲笑这对小夫妻。

  2

再说另一种观点。

有人说,他们不同情这对小夫妻,是因为他们的认知不行,这些“认知”包括,安倍遇刺的时候他们曾经在网上欢呼,澳洲大火的时候他们也在幸灾乐祸、疫情期间他们虽然已经成为了网红,却从来没有为同样遭遇不公的人发声……所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不同情同样遭遇不幸、不公的人,那这样的人还值得同情么?“所有庆幸于自己为遭受苦难而保持沉默的人,在自己遭受苦难时也只配得上旁人的沉默。”

这样的观点,看起来似乎也很有说服力。我看了亮亮和丽君的视频也有一段时间了,说实话,我也并不怀疑,假如有一天,开发商或者当地政府出面兜底,给他们一个满意的赔偿方案,甚至直接帮他们圆了交房梦。他们会立刻删掉之前发牢骚、吐槽、埋怨的视频,说不定还会补发一条视频赞颂开发商的服务周到,号召大家都去买他家房子之类的。

的确,他们的发声其实为且只为他们自己,对超越自身之外的东西,他们是没有关心也没有坚持的,只要诉求被满足,让他们怎么说都行。



但我觉得因此就不同情他们的人,可能搞错了一个常识,这对小夫妻,虽然专升本读过大学,但却并不是也不想当知识分子或意见领袖。他们只是普通人,是升斗小民。普通人只关心自己利益,对高于自身的事务,诸如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建设之类漠不关心,这虽非现代社会的应然,却是一种使然。一个社会中,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和心力为事不关己的事务鼓与呼的。连孟子都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一个自居为文化精英,或者公共言说者的人,如果还认为自己是“士”,那么在自己“有恒心”,呼吁社会的公正的同时,就应该理解“无恒产、无恒心”的民。

或者换用那句被说烂了的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们现在不谈什么说话,就仅谈权利本身——小夫妻与开发商之间的签订的那份契约,可没提什么亮亮和丽君必须做好一个“大写的公民”,必须同情其他受害者并为他们鼓与呼之类的。没有。买房子就跟你去菜市场买菜一样,是一种不考量人“三观”的商业行为。只要购买者能交上首付、按时还贷,得房就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我也与很多人一样,的确不同意小夫妻的很多观点,但我觉得我们应该捍卫他们的这项权利。

权利这个东西,不是每个人必须先做道德完人才能拥有的。

同情这种理念,也不是他人必须赞成你的每一个观点你才应该施给他的。

而为“士”、为知识分子,我们更应当谨记,我们所签订的心灵契约,就是肯在别人不认同我们、甚至厌恶我们、嘲笑我们的时候,当他们遭难,我们依然愿意对其施以同情,依然愿意为他们的权利鼓与呼。

以这对小夫妻没有“恒心”、不同情其他人为由,剥夺他们的被同情权,这对“士”、对公民而言,实在是过于冷血了。能说出这种话的人,自己也是个“放僻邪移”的“民”,他没有资格瞧不起这对小夫妻。

  3

实际上,就我对亮亮和丽君的观感而言,我觉得他们之所以能在网上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原因其实恰恰在于他们足够“普通”——学生时代学习很普通,努力半天才考上了专升本。毕业之后工作也很普通,每月几千的薪水,单位一旦效益不好马上降薪。结婚之后梦想也很普通,就想买个还贷三十年的刚需房,生个孩子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而这样一对普通的小夫妻,却遭遇了不普通的房地产爆雷,陷入了生活的困窘。这让同样普通的受众产生了一种焦虑,担心普通的自己有一天会不会也会遭遇同样的危机。

而所谓“他们的认知配得上他们的苦难”的说法,在我看来,其实无非一些受众缓解这份焦虑感的一道防火墙——这对小夫妻“高杠杆”的买了期房?那我少贷一点买现房就是了!这对小夫妻生了孩子经济状况更加窘迫?那我不生孩子甚至不结婚就是了!这对小夫妻三观有问题,甚至疑似“小粉红”?那我三观正一点、见识开阔一点就是了……

可是这些指责,就像指责走在大街上被骚扰的女性穿着暴露、学校里受欺负的孩子自己“欠打”一样,本质上是一种“受害者有罪论”,而受害者有罪论最大的危害,是割裂了公众这个群体,让一个社会事件本应对全社会带来的刺痛感被截断和麻醉了。所有人最终得到的结论,从改善机制,变为了自己活的精明一些、小心一些、甚至更自利一些。同情和反思在这种氛围中消弭,所剩的唯有精致的利己主义。

所以我反对“他们的认知配得上他们的苦难”这种说法,我觉得更应该担忧的,是我们的认知连我们的苦难都配不上——当然,这句话化用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陀翁在蹉跎一辈子之后,说“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经历的苦难”,我想一个人,一个社会,没经历过一场苦难、一起悲剧,就应当有所反思、有所改进,方能以励前行。所以苦难、错误与悲剧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丧失了应有的同情,变的麻木,把每个个体的悲剧,真的只归咎于个体。

不要这样。

愿我们的认知能配得上我们的苦难。

如陀翁所言,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得了。

F
FollowNature
1 楼
政府应该出面解决烂尾楼事件。实在对买家不公平。
金笔
2 楼
国内人的无耻,可以无耻到作者林中的维吉尔的程度,真让人大开眼界。 就算所有都是他们的错,那公安打他们,不给他们发声,权力机构做的这些事也是对的吗? 他们也还不值得同情吗? 如果是不值得同情。 那也是因为共产党的铁拳,还没有砸到你身上而已。 不要以为,你每一件事都会做对。铁拳砸你身上的时候,你才会感受不同,才会反思。但愿到那个时候,你发声还会有人支持你。。。
空想家王莽
3 楼
楼下压根不懂背景,这对小夫妻是典型的小粉红, 曾经为安倍被刺欢呼,为澳洲大火雀跃,为华为落泪, 结果这次小粉红挨到社会主义铁拳了,就不知道为国分忧了,
想不开1
4 楼
追求美好生活没有错!错的是他们没有认清那个从来没有信用过的制度。
1
1hblshqt
5 楼
我们的文化充满对强者的奴颜卑气,对弱者的冷酷无情。什么认知值得苦难,胡说八道。
点点点点点
6 楼
五毛,小粉红,不可避免的结局。
罗马军团
7 楼
金笔 发表评论于 2023-11-26 16:27:26 国内人的无耻,可以无耻到作者林中的维吉尔的程度,真让人大开眼界。 就算所有都是他们的错,那公安打他们,不给他们发声,权力机构做的这些事也是对的吗? 他们也还不值得同情吗? 如果是不值得同情。 那也是因为共产党的铁拳,还没有砸到你身上而已。 不要以为,你每一件事都会做对。铁拳砸你身上的时候,你才会感受不同,才会反思。但愿到那个时候,你发声还会有人支持你。。。 = 你的同情心找错了对象,中国有无数沉默的普通人也在烂尾楼里,你要同情也该去同情那些人。这是制度的问题,该做的是反抗这个制度,否则这样的事会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从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到新冠烂尾楼。文革初期叫嚣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到处抄家批斗“黑五类反动派”,后来自己被从老子到儿子统统送去劳改的那些联动红卫兵,你是不是也要去同情一下?
走遍北美的小猫
8 楼
座山雕营地里的土匪和支持土匪的家属,值不值得同情?乌龙山上的匪徒,跑到山下抢劫平民,回去内讧分赃不均,没分到的值不值得同情?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那些群体,支持俄罗斯侵略的那些群体,如果横祸降临到他们头上,值不值得同情?这政府和人群就这样儿不作为,为什么要同情支持它们的这些群体呢?不是应该支持换掉这个政府的努力吗?支持日本政府二战侵略中国的那些日本民众,值不值得同情?
l
lio
9 楼
酱国人的通病:没权势的时候依附巴结权势,有权势的时候横行霸道,失势的时候谈公民权利。 谁理你?
指鹿为马
10 楼
墙国奴才在利益面前没有人性,当奴才们得不到利益的时候,又要讲人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
g
groogle
11 楼
什么配不配的 本质是他们的骚动 引起了社会的不稳定 所以 我党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压制
y
yshen05
12 楼
你捍卫他们权利的时候 他们称呼你为境外势力
L
LaBrisa
13 楼
假如真是这样,要同情起来就颇有些难度了。 ——————————— 空想家王莽 发表评论于 2023-11-26 16:32:22 楼下压根不懂背景,这对小夫妻是典型的小粉红, 曾经为安倍被刺欢呼,为澳洲大火雀跃,为华为落泪, 结果这次小粉红挨到社会主义铁拳了,就不知道为国分忧了,
s
s6126
14 楼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判断能力,满足基本生活的知识中学教育就已经足够应付了。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说法,九年教育差不多拥有平均人群的知识水平。 很遗憾这对年轻夫妻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在经过高等教育后似乎还低于大部分人。中国的个人储蓄水平一直高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就是大部分人清醒的认识到国家不富裕或者对人民的生活保障不够。有关家庭关系的法律也明确规定支付老人生活费用是后代的必须责任,这个在很多发达国家是政府的责任而非个人的责任。 在这样的基本国情下,用尽两人60%-70%的收入投资要还款接近自己一生工作年限的房产,怎么来说都是一种风险高于大多数人的冒险行为。基于他们这样的认知和判断,其实这一生不会太顺利,不是进这个坑就是进那个坑,毕竟现有社会不是童话世界。很多时候韭菜想着那一点儿收益的时候,镰刀早就在谋算收割本金了。 但愿他们经过年青岁月的失败能够回归大部分普通人的正常思维,追求超过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梦想,但是梦想很大概率仅仅是梦想不会实现。如果一定认为它能实现,很多时候会毁掉自己现在的生活过得比大部分人还差。
o
orchid
15 楼
他们曾经为安倍被刺欢呼,为澳洲大火雀跃,为华为落泪,现在他们依然应该为党和政府贪官污吏送给他们的烂尾欢呼
a
ali88
16 楼
很配! 不知道专政铁拳能否将他们打醒。
s
speakoutloudly
17 楼
我很同意文章的观点,这夫妻两认知的确有局限。“他们曾经为安倍被刺欢呼,为澳洲大火雀跃,为华为落泪”。但这不是融创烂尾有理,打人无罪的理由。这种话术很像是洗地的所为。实在找不到理由,来句美国也有,责任都在美方,是不是万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