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播出的悬疑剧《漫长的季节》引发了网络热议,该剧豆瓣开分9分,之后评分一路微涨,到大结局时豆瓣评分已经升到9.5分,被网友封为国产悬疑剧天花板。
这部剧的故事背景设定在虚构的“桦城”,是一座东北工业小城——现如今,很多人发现,东北已经成为悬疑剧最热衷的取景地之一,《无证之罪》《双探》《胆小鬼》等悬疑剧都在东北取景。
东北以外,重庆是悬疑剧另一个偏爱的取景地。不久前高分落下帷幕的《尘封十三载》就是在重庆取景,而《非常目击》《沉默的真相》《在劫难逃》《重生》等悬疑剧也都在重庆拍摄。
悬疑剧为什么偏爱东北、重庆,与这些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有怎样的关联?城市特色如何避免陷入“审美疲劳”?
地域特色与悬疑剧相契合
作为成熟的类型剧,悬疑剧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范式,比如阴沉的色调、晦暗的氛围、忧郁的气质。
这对悬疑剧的取景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城市的“气质”与悬疑剧的整体基调不太符合,视觉效果上或许就会产生偏差。而在气质契合这一点上,无论是重庆还是东北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重庆是一座山城。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桥梁密集,建筑鳞次栉比。这让重庆的城市空间具备一种错落有致的层次感,高楼大厦与山街小巷、新与老、中与外、平与立在这座城市和谐共存。
电影《少年的你》就是在重庆取景。导演曾国祥这样评价重庆:“重庆起起伏伏的地形非常有助于电影氛围营造,这里有很多大型立交桥、高楼,也有小巷子,就像个迷宫,把人物放在这里,就有一种逃不出这个地方的感觉。”
地理环境以外,重庆的气候环境颇具特色。
重庆也被称为雾都。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地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常年湿润,在冬春季节水蒸气易凝结成雾。又因其坐落在四川盆地的东南部,四面大山环绕,云雾一旦产生,往往滞留在此地,不易散开,一年中经常出现大雾锁城的天气,天空常常是灰蒙蒙一片。迷雾笼罩既是现实,也是一种诗学隐喻,传达出一种低沉、阴郁的意境,与悬疑剧的气质一拍即合。
更多时候,以东北为背景的悬疑剧,故事时间都发生在冬季。
比如《白日焰火》《雪暴》《无证之罪》《双探》,罪恶都发生在东北冰天雪地之时,阴暗的天空、苍茫的雪原、落魄的工业基地、萧瑟的氛围、挑战人体极限的寒冷,让试图寻找案件突破口的主人公时刻感到步履维艰,生理性的煎熬与不适很容易转变为心理上的无助无望——这样的情绪可以迅速将观众拉入悬疑剧的语境。
(IC photo / 图)
社会历史深化悬疑剧主题
如果说自然环境烘托的是悬疑剧的氛围,那么城市的人文历史则有助于深化悬疑剧的主题,呈现更深沉的现实观照与社会思考。
有些观众或许已经发现,如今很多热门的悬疑剧都是改编自东北作家的小说,尤其是“东北文艺复兴三杰”——双雪涛、班宇和郑执——的作品。
《平原上的摩西》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不过剧版将背景改到了呼和浩特),《胆小鬼》改编自郑执的同名小说,而这一次《漫长的季节》虽然是原创故事,但也请来班宇担任文学指导,剧名来自班宇的一部小说,剧中反复提及的诗歌也是班宇的作品。
这些年轻的80后作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儿时感受过东北重工业基地的辉煌与荣光,青少年时期则目睹父辈经历下岗潮和命运的遽然下坠,他们旁观、见证和亲历家乡的工业小城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这成了他们难以抹去的创伤体验,他们在作品里反复叙写那些衰败、低沉与悲戚。
国有企业的起伏,是东北当代变迁中举足轻重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种重大的工业项目都往东北汇聚,东北经济高速增长,东北也被冠以“共和国长子”。当时的国有企业欣欣向荣,工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工厂兜底,工人的集体使命感、荣誉感很强。比如《漫长的季节》里范伟饰演的王响就是这样的人,他爱厂如家,对工厂有很深的情感。
只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南方很多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飞快,东北的很多国企停留在计划经济粗放的生产模式中,企业经营陷入困难、社会保障体系不堪重负,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下岗潮也由此发生。很多东北工人的生活遽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改变了无数工人家庭的命运,也包括他们的孩子。
当这群孩子长大成人,并成为文艺界的中流砥柱,他们开始在作品中书写这段历史。悬疑剧是极好的表达容器,可以经由一个犯罪故事为何发生,回到过去、回到时代、回到人性。
走出“审美疲劳”
虽然重庆、东北背景的悬疑剧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但是,当各种良莠不齐的作品蜂拥而上地以这两个地域为背景,久而久之它们就“通货膨胀”了。如果没有扎实的故事打底,如果没有独创性的表达,那么,重庆、东北为背景的悬疑剧反而会给观众带来审美疲劳之感。
这也是为什么《漫长的季节》刚开播时,不少观众内心有着隐隐的担忧,因为剧集中有着太多熟悉的元素:东北家庭,犯罪故事,碎尸案,下岗潮……
不过,剧情很快就打消了观众的疑虑。一方面,不同于以往的东北悬疑剧把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漫长的季节》将故事时间设置在东北的秋季。就像导演辛爽所说的,“我很想证明的是,东北也是有四季的。其实,我并没有想复原刻板印象里的老东北,而是想呈现出我脑子里东北的样子,那里也可以五光十色,天也可以很晴朗,大家都积极地生活着。”观众终于看到一个琥珀色的东北,新鲜感提升了不少。
另一方面,不同于很多悬疑剧将全部焦点都放在悬疑上,着重放大凶杀案的猎奇效应,《漫长的季节》表面上看是一部悬疑剧,但它真正要讲述的是一个时代,以及一个时代的众生相。这就让剧情超越了悬疑剧强情节、强冲突的审美特征,而具备磅礴动人的情感力量。
说到底,当重庆、东北成为影视剧的热门取景地后,一部影视剧以这些区域为背景,反而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在扎堆的同类作品中做出区分度?《漫长的季节》提供了一种正面典范。否则空有形式,内容的浅薄更容易暴露出来。
最近播出的悬疑剧《漫长的季节》引发了网络热议,该剧豆瓣开分9分,之后评分一路微涨,到大结局时豆瓣评分已经升到9.5分,被网友封为国产悬疑剧天花板。
这部剧的故事背景设定在虚构的“桦城”,是一座东北工业小城——现如今,很多人发现,东北已经成为悬疑剧最热衷的取景地之一,《无证之罪》《双探》《胆小鬼》等悬疑剧都在东北取景。
东北以外,重庆是悬疑剧另一个偏爱的取景地。不久前高分落下帷幕的《尘封十三载》就是在重庆取景,而《非常目击》《沉默的真相》《在劫难逃》《重生》等悬疑剧也都在重庆拍摄。
悬疑剧为什么偏爱东北、重庆,与这些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有怎样的关联?城市特色如何避免陷入“审美疲劳”?
地域特色与悬疑剧相契合
作为成熟的类型剧,悬疑剧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范式,比如阴沉的色调、晦暗的氛围、忧郁的气质。
这对悬疑剧的取景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城市的“气质”与悬疑剧的整体基调不太符合,视觉效果上或许就会产生偏差。而在气质契合这一点上,无论是重庆还是东北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重庆是一座山城。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桥梁密集,建筑鳞次栉比。这让重庆的城市空间具备一种错落有致的层次感,高楼大厦与山街小巷、新与老、中与外、平与立在这座城市和谐共存。
电影《少年的你》就是在重庆取景。导演曾国祥这样评价重庆:“重庆起起伏伏的地形非常有助于电影氛围营造,这里有很多大型立交桥、高楼,也有小巷子,就像个迷宫,把人物放在这里,就有一种逃不出这个地方的感觉。”
地理环境以外,重庆的气候环境颇具特色。
重庆也被称为雾都。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地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常年湿润,在冬春季节水蒸气易凝结成雾。又因其坐落在四川盆地的东南部,四面大山环绕,云雾一旦产生,往往滞留在此地,不易散开,一年中经常出现大雾锁城的天气,天空常常是灰蒙蒙一片。迷雾笼罩既是现实,也是一种诗学隐喻,传达出一种低沉、阴郁的意境,与悬疑剧的气质一拍即合。
更多时候,以东北为背景的悬疑剧,故事时间都发生在冬季。
比如《白日焰火》《雪暴》《无证之罪》《双探》,罪恶都发生在东北冰天雪地之时,阴暗的天空、苍茫的雪原、落魄的工业基地、萧瑟的氛围、挑战人体极限的寒冷,让试图寻找案件突破口的主人公时刻感到步履维艰,生理性的煎熬与不适很容易转变为心理上的无助无望——这样的情绪可以迅速将观众拉入悬疑剧的语境。
(IC photo / 图)
社会历史深化悬疑剧主题
如果说自然环境烘托的是悬疑剧的氛围,那么城市的人文历史则有助于深化悬疑剧的主题,呈现更深沉的现实观照与社会思考。
有些观众或许已经发现,如今很多热门的悬疑剧都是改编自东北作家的小说,尤其是“东北文艺复兴三杰”——双雪涛、班宇和郑执——的作品。
《平原上的摩西》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不过剧版将背景改到了呼和浩特),《胆小鬼》改编自郑执的同名小说,而这一次《漫长的季节》虽然是原创故事,但也请来班宇担任文学指导,剧名来自班宇的一部小说,剧中反复提及的诗歌也是班宇的作品。
这些年轻的80后作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儿时感受过东北重工业基地的辉煌与荣光,青少年时期则目睹父辈经历下岗潮和命运的遽然下坠,他们旁观、见证和亲历家乡的工业小城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这成了他们难以抹去的创伤体验,他们在作品里反复叙写那些衰败、低沉与悲戚。
国有企业的起伏,是东北当代变迁中举足轻重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种重大的工业项目都往东北汇聚,东北经济高速增长,东北也被冠以“共和国长子”。当时的国有企业欣欣向荣,工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工厂兜底,工人的集体使命感、荣誉感很强。比如《漫长的季节》里范伟饰演的王响就是这样的人,他爱厂如家,对工厂有很深的情感。
只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南方很多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飞快,东北的很多国企停留在计划经济粗放的生产模式中,企业经营陷入困难、社会保障体系不堪重负,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下岗潮也由此发生。很多东北工人的生活遽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改变了无数工人家庭的命运,也包括他们的孩子。
当这群孩子长大成人,并成为文艺界的中流砥柱,他们开始在作品中书写这段历史。悬疑剧是极好的表达容器,可以经由一个犯罪故事为何发生,回到过去、回到时代、回到人性。
走出“审美疲劳”
虽然重庆、东北背景的悬疑剧具有很强的辨识度,但是,当各种良莠不齐的作品蜂拥而上地以这两个地域为背景,久而久之它们就“通货膨胀”了。如果没有扎实的故事打底,如果没有独创性的表达,那么,重庆、东北为背景的悬疑剧反而会给观众带来审美疲劳之感。
这也是为什么《漫长的季节》刚开播时,不少观众内心有着隐隐的担忧,因为剧集中有着太多熟悉的元素:东北家庭,犯罪故事,碎尸案,下岗潮……
不过,剧情很快就打消了观众的疑虑。一方面,不同于以往的东北悬疑剧把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漫长的季节》将故事时间设置在东北的秋季。就像导演辛爽所说的,“我很想证明的是,东北也是有四季的。其实,我并没有想复原刻板印象里的老东北,而是想呈现出我脑子里东北的样子,那里也可以五光十色,天也可以很晴朗,大家都积极地生活着。”观众终于看到一个琥珀色的东北,新鲜感提升了不少。
另一方面,不同于很多悬疑剧将全部焦点都放在悬疑上,着重放大凶杀案的猎奇效应,《漫长的季节》表面上看是一部悬疑剧,但它真正要讲述的是一个时代,以及一个时代的众生相。这就让剧情超越了悬疑剧强情节、强冲突的审美特征,而具备磅礴动人的情感力量。
说到底,当重庆、东北成为影视剧的热门取景地后,一部影视剧以这些区域为背景,反而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在扎堆的同类作品中做出区分度?《漫长的季节》提供了一种正面典范。否则空有形式,内容的浅薄更容易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