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张爱玲看到这一幕,便决定离开上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25日 7点54分 PT
  返回列表
121953 阅读
33 评论
伢伢复盘



  有读者私信说,伢伢我觉得你文采不输张爱玲,word天,太看得起人了,我叫张清零还差不多。

  结果他话锋一转,来了句:“但你没她聪明,你看人家写乱世情爱,写女学生和汉奸胡来,但是哦,人家从来不碰不该碰的。”

  “比如她自1952年离开上海之后,就再也没写过这里了,这就是她的通透之处。”

  我当然知道他说这话的意思,但其实她是写了的,在香港写了关于土改的作品叫《秧歌》和《C地之恋》,里面有不好的话,于是内地给禁了。

  不过这么一提,倒是让我忍不住研究起张奶奶来,以前也写过她妈妈,因为她老人家也在新加坡生活过嘛(链接:有钱有闲还有美貌的母亲)。

  几天里扒拉了她好多文字,终于理解为何有这么多女生是张迷了,因为她的小说常常直面人性,而散文又非常市井,以至于谁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不看还行,一旦看了根本停不下来。



  比如她很爱吃,喜欢云片糕、松子糖,还喜欢喝牛奶前先舔一下碗边的白沫,跟你喝酸奶前舔盖一个理儿。

 

  童年生活的优渥,培养出她刁钻的味觉,八九岁时有次喝鸡汤,说里面有药味,家里人不信,一问厨子,果然在杀鸡前两三天喂过药。

  读私塾的时候,背书背得好,会得到两块绿豆糕做奖励,而怎么背也有技巧。

  老先生教她读“太王事獯于”,她死活记不住,于是脑子一转,私下改为“太王嗜熏鱼”,就再也忘不掉了。

  吃得多了,当然会忍不住写下来,不过她笔下的美食,不是满汉全席那种高逼格的,而是街边小食为主,花不了多少钱,但细品起来还蛮有情调。

  她喜欢大饼、油条,豆腐干和盐水花生,也戒不掉面包、咖啡和冰淇淋。



  在上海念书时,离学校不远有家俄国面包店老大昌,她会去那里找各色小面包;后来去了香港,也曾徒步几公里,到一家偏远小店吃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关于吃的,其他作家也会写,比如周树人老师的弟弟周作人,但我们张老师就很不屑。

  说他写来写去,都是老家绍兴那几样清淡菜,除了当地的笋,似乎也没什么特色。

  这大实话也是非常扎心了,小周老人已经算男人中很重视生活品味的了,可他小康家庭的出身,到魔都千金小姐眼皮底下还是矮了一截。



  #张爱玲的美食地图#

  除了吃,她还很喜欢穿衣打扮,号称口红狂魔,生平第一次赚到稿费,马上去百货商店买了支小号唇膏。

  十岁便开始穿高跟鞋,爱打扮主要时从母亲那儿学来的,娘俩短暂相处的岁月,她经常时一边仰望她,一边偷穿她的旗袍模仿她。

  青春期最臭美的时候,继母让她穿自己的旧衣服,这让她非常憎恶,说穿在身上像浑身都生了冻疮。

  以至于后来一度成了clothes-crazy(衣服狂),一有钱就去买衣服,最爱去虹口买日本花布,因为“一件就是一幅画”。



  张小姐的品位惊人,喜欢旧式的衣服,流行的话讲叫vintage,有人问她为什么要打扮的跟老奶奶似的?

  她调侃道:“我又不是美女,也没什么特点,不做招摇打扮,怎么引人注意?”

  事实上确实还蛮扎眼的,她去出版社校稿,由于着装过于奇特,全印刷厂的工人都停下来围观了;

  她盛装打扮去好友家做客,整条巷子轰动,身后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小孩,一边追一边起哄。

  更有一次,朋友结婚,她穿了套清朝样式的绣花袄裤,全场宾客惊奇不已,连新娘风头都被抢去了。

  艾玛,这有点不厚道呀。



  不光是敢穿,她还敢亲自设计,还和好友开过店,可以说是一枚被小说耽误的时装设计师了。

  她在文章里写道:再没心没肝的女人,说起某年她心爱的某件衣服来,也是一往情深的。

  她还说,每一个人的衣服,都是它的小世界,人是住在自己衣服里边的,服装变迁的背后,是社会文化的变迁。

  ——最后一句我原本没反应过来,但一想到那些年流行过的中山装、俄式布拉吉,有点理解了。



  #服装店老板娘style#

  张老师还说,战争给她最大的教训,就是及时行乐,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不然可能就都来不及了。

  ——这话我要是早看到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在4月之前,呼吁她的魔都老乡们,赶快囤货。

  张的时髦之处还在于,对住的地方非常讲究,房子可以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所以一定要精致要有格调。

  她出生在旧上海的张公馆,有弄堂有大屋,但她喜欢的却是洋房公寓。



  母亲从国外回来之后,她们搬到了一所花园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话书,有钢琴,还有漂亮的朋友,用她的话讲“家里的一切,都是美的顶巅。”

  战火摧毁了她在香港的书桌后,她逃回上海跟姑姑一起合租在常德公寓6楼,那是全上海数得着的豪宅,她在这里开始写作,在这里成名、恋爱,结婚又离婚。

  公寓楼下的咖啡馆曾是她的最爱,经常在里面一边喝咖啡一边写作。

  原话是: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有长风万里之势。

  一般有钱人选住处都是以静为主,但张老师却喜欢周围有很多声音的,街上人声,邻居喧哗,她都不觉得是吵,反而认为很亲切,连晚上睡觉都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

  这也是她和其他同时代的作家有区别的地方,别人都习惯于乡村叙事,像周树人老师的社戏、闰土和猹多有趣啊,仿佛田园和乡村生活才是诗意的。

  但城里人张老师就偏不,她躲在公寓的阳台上,独自看月亮,欣赏雨夜的霓虹灯,或者从慢悠悠行驶的双层巴士上,突然伸出手来摘路旁树巅的绿叶……



  我记得那时期的上海富家女多是自己开车上学的,比如顾维钧后来的校花老婆严幼韵,张爸爸在“坐吃”还没“山空”之前,会经常换车。

  张爱玲去看电影都有小汽车接送,小户人家出行的艰难,她似乎从未体验过,坐车她还有个奇怪爱好,喜欢闻汽油味道,要坐在司机旁边,说汽车发动后,那个“布布布”放气声,让她很开心。

  后来私家车没了,至少也是坐黄包车。去医院去打针天天乘黄包车,连三个月还不认识那条路。其实不是她的愚笨,而是根本用不着她去认路。

  ——这也是我们张大作家又格格不入的地方,别人都是歌颂黄包车夫,就她坐了几个月也没感觉,不认路就是不认路。



  从家里逃出来之后,她开始坐都市电车了,这对一个生活阅历并不丰富的作家来讲,是认识社会的很好的窗口,她的蛮多素材都取材于电车上。

  比如有次听到两个洋装女人聊家长里短,感叹她们:“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她还在散文里写过从电车上下来看到的风景,说上街去买菜,碰巧遇到封锁,被就地隔离在离家几丈远的地方。

  有个女佣企图冲过防线,一面挣扎着,一面叫道:“不早了呀!放我回去烧饭罢!”众人哈哈大笑。

  坐在街沿上的贩米的广东妇人,向她的儿子说道:“看医生是可以的;烧饭是不可以的。”这番对话,很灵活的刻画出战争的背景下,小老百姓的无奈。



  关于电车,她还写过一篇小说叫《封锁》,说是战时的香港,因为空袭电力中断,有辆电车停在那走不了了。

  车上一个三十多岁的已婚男子吕忠祯,跟一个大学女助教吴翠远,原本素不相识,却因为这个特殊的环境聊上了。

  两个人从封锁说起,说到家庭的不幸,说到对对方的好感。这俩人一个不是帅哥,另一个也不是美女,就是平凡素人,在这个封闭环境里面动了点真情。

  正当女主沉浸在一片温柔爱乡的时候,封锁解除了,电车开始走了,男主又回到了他原来的座位上。

  女主马上明白了前面发生的一切等于没发生,情话白讲了,真情也白流露了,相当于是打了个盹,做了场春梦,他们又变成了原来的形象,当老师的还是老师,当小市民的还是小市民。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如果小说背景从香港改成上海,把电车改成方舱,把名字《封锁》改成《隔离》,就问你,同样的场景有木有可能再发生一遍?

  再或者,胆子大一点,有没有可能在2022年,来个魔都版的《倾城之恋》,或是《白玫瑰与红玫瑰》之姊妹版——《小阴人与小阳人》了呢?

  毕竟张老师写过:“年纪轻,长得好看的时候,无论到社会上做什么事,碰到的总是男人。可是到后来,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

  别的是什么呢?当然是爱啊,女要谋生,也要谋爱呀。



  前文讲了张爱玲老师笔下的小资生活,今天聊点别的,比如她的金钱观。

  按理说她名门之后,祖父张P纶乃清末名臣,祖母还是李H章的大女儿,嫁妆丰厚的很,传到他父亲手里还有几十处房产,和大笔的银钱古董。

  至少一家人衣食无忧应该没问题的,她也完全有资本做个富家小姐,但是张爸爸除了在家里背背古诗文,人生最大乐趣就是吃喝嫖赌抽大烟,后来娶的老婆也是个烟鬼。

  家里两个人抽是笔很大的开支,财产就在父母亲的烟雾缭绕中慢慢变少了。母亲么虽说是富家女,但不事生产,还经常出国,又不会理财,手头也不宽裕。

  连女儿在家里过不下去了来投奔她,都要提醒,跟着你父亲是有钱花的,但跟着我,只能过没什么钱的生活。

  这对二世祖爹妈,给张老师留下的最大阴影是要钱,比依萍大雨天去找她爸要钱还要大。



  张爸爸和后妈生活奢靡,却舍不得拿钱出来给她缴钢琴费,每次去都要在烟榻前站上半天,看着俩人沉浸在烟雾缭绕的世界里,对她熟视无睹。

  这对于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女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伤害。

  张中学毕业后想出国留学,父亲极力反对,拒绝提供支持,母亲愿意帮她出英文补习的钱,但每次给之前都要发脾气,恶语相加。

  这让小张同学十分痛苦,因为陆依萍只要忍受她爹一遍,而她得忍爹妈分别各一遍。

  张在上海念的是圣玛利亚女中,富家子弟云集,她只能被迫穿上后妈从娘家带来的旧衣服,款式老旧,颜色灰暗,这让一个爱美的少女学霸,在同学面前特别自卑。

  好不容易能去香港念书了,她又发现自己是班里最穷的。

  她跟姑姑讲“其实我在香港时候也不至于窘到那样,都是我那班同学太阔的缘故。”当时能读港大的,多是有钱人子女,或是华侨富商,或是京沪名媛。

  她的同学里有汪精卫的侄女,还有橡胶大王们的子女。只有她住着最简陋的学生宿舍,一个小小的单间,半截百也门,连电灯都没有,需要自己置办。

  虽然没到三餐不继的地步,但在一群出手阔绰的同学中间,她真的是异类了。没钱买自来水笔,上课时全班只有她一人用蘸水笔,要随身带着墨水,非常醒目。

  她也从来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为了省钱,她连跳舞都没学,因为要额外置办舞蹈服装,而她舍不得。

  这种“爹妈不疼、后母虐待、钱还花的快”的窘迫,换做陆依萍就义无反顾的去大上海做歌女了。

  但是我们张老师不一样,十几岁的她很清醒的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要脱离不靠谱的原生家庭,只有好好读书,这才是她唯一的出路。

  读书写稿、经济独立,才不用再依附,那可是上个世纪的30年代,一百年后的现在,小姑娘们才有这种大女主觉悟。

  在港大求学期间,张爱玲的英文极其好,可以背下弥尔顿的整本《失乐园》,这当然不是天生就会的,不下苦功不可能的。

  当年她在上海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得的是第一名,二战爆发没办法才转到港大。

  在那里读的2年半,她把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每门功课都是第一,连历史都是满分成绩,第二年就拿了港大两个奖学金。



  #张爱玲港大成绩单#

  一位教授感叹,教书十几年,从未有人考过这么高的分数,因为她的出众,学费膳食费全免,毕业后还可以免费保送到牛津大学继续深造。

  她是真的一心想要好成绩,想拿到丰厚奖学金,这样手头就能宽裕些,也多少能挣回点脸面。

  她在《童言无忌》里也写到了用钱时候的纠结,说朝思暮想计划着买件衣裳,临到买时还得再三考虑下,如果钱很多的话了,就用不着考虑了。

  完全没有钱的话,也不想了,就是有点钱但又不多,买得起但又得发发狠,这个过程最磨人了,喜悦中带着一丝痛苦,属于拘拘束束的小资产阶级。

  ——快说,这像不像你每次剁手前的样子?

  正是这种矛盾和尴尬,让她在后来的一系列以香港为背景的小说里写满了纸醉金迷,不光写,她还喊,大剌剌地说:“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它的坏处,只知道它的好处。”

  按照常人的想法,爸妈苛待你,长大了你有钱了,不应该对同病相怜的弟弟好点么,我们张老师并没有。

  上个世纪90年代,她唯一的弟弟张子静终于和她联系上了,他在信里说,他准备结婚,但没钱买房子,张姐姐回复:“我没能力帮你的忙,真觉得惭愧”,又说“其实我也勉强够用”。

  但在她去世前一年,她的存款和资产加起来有三十多万美元,后来大部分都留给的她的朋友宋淇夫妇。

  张子静最后是在继母留给他的十四平小房子里度过最后时光的,姐姐去世时所留下的遗嘱中,没有一毛钱留给这位弟弟,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提过。



  #张爱玲与弟弟张子静#

  张老师的香港生活因日本人入侵、港大被征用而终结,她回到了上海,开启了打印机模式的写稿生涯。

  时间一晃到了1952年,上海第一届文艺代表大会,有五百多人出席。在文化局长夏衍力保下,张老师也去参会了。

  她盛装打扮一番,入场后才发现,不论男男女女,都穿着灰蓝中山装,只有自己穿旗袍,外面还罩了网眼白绒线衫。

  这时丁玲老师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过来,悄声的指责她为何如此大胆,不和大家统一。



  接着也是在夏局长的安排下,她跟着代表团到苏北农村参加土改工作,一待就是两个月,这是她和新中国距离最近的一个时期,也是她和自己距离最远的一个时期。

  所闻所见使她非常苦恼,她下不去手写英雄,想想也是,你让一个大地主阶级去歌颂土改,确实有点难为情。

  这时候有朋友问她:“无产阶级的故事你会写么?”她说:“不会。一般时代‘纪念碑’式的作品,我都写不来的,也不打算去尝试。”

  回来了之后,和弟弟最后一次见面,弟弟问她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沉默良久之后,张老师说打算走,因为“人民装那样呆板衣服,我是不会穿的。”

  张老师还有一句原话是:连人的思想都要统一,这个环境就没了文化和艺术的生存之地了。



  #统一的文化和艺术#

  张老师认为她的文字从不涉及政治,事实上她也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觉悟,如果有,她就不会跟胡L成结婚了,也不会夸日本人管理下的上海租界治安还好点了。

  但是呢没有觉悟不代表她就不敏感,接下来的日子,她感到了“惘惘的威胁”,预感到“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于是她果断拒绝了夏局长的挽留,以“继续因抗战而中止的香港大学学业”为由,准备离开大陆,前往香港。

  在《对照记》里,张描述了她申请出境的过程,当时她穿着一件素净的花布旗袍,到街道派出所办出国护照:

  “警察一听说要去香港,立刻沉下脸来,仿佛案情严重,就待调查定罪了。幸而调查得不很彻底,不知道我以写作为生,不然也许就没这么容易放行了。”

  “一旦批准出境,马上和颜悦色起来,因为已经是外人了,地位仅次于国际友人。像年底送灶一样,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代为宣扬政府待人民的亲切体贴。”

  申请被批准后,张老师提着简单的行装离开了上海,连小说手稿都没敢带,只带走一副儿时的包金小藤镯,“浅色纹路的棕色粗藤上,镶着蟠龙蝙蝠”。

  临走前,她预感未来难测,为避免连累姑姑,两人相约:以后隔绝往来,不打电话、不通信。姑姑把珍藏的家族照相簿交给她保存,二人就从此决别,从此再没见过。

  1952年7月,32岁的张老师先是乘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乘火车到深圳出境,过海关检查时,她忐忑不安,紧张至极,生怕被扣下。

  通行证上,她用了化名,检查人员也许是她的读者,记得她照片上的模样,仔细地看了看,问她:“你就是写小说的张爱玲?”她一惊,不知如何回答,含含糊糊地咕哝一声“是”。



  她起初是想在香港定居下来的,但最后还是离开了,她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香港人宗族性很强,排外(省人)。”

  这兴许就是离开的主要原因吧,1955年秋天,张老师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前往美国。

  这艘邮轮在那几年很火,因为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有不少的名人正是乘坐这辆邮轮从美国返回中国,包括钱学森先生在内的24位骨干科学家。

  张老师这一离开,离开的非常彻底,再也不回来。



  其实以她的出身、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经历,离开祖国是必然的,也勉强不来,后来有人讲,她就是不离开,在十年动荡期,一百个张爱玲也被压碎了。

  在海外,人们常将张老师的小说和白先勇先生的相提并论,两人都是名门之后,都喜欢写上海,但白老师说张的文字比他的细致、精巧,非常玲珑,一个个字像是雕过一样。

  但是呢,“近现代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泛政治化的社会,很排斥日常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在那里从来都很边缘的。”他觉得自己和张老师,都是孤独边缘人。

  1995年的9月,张老师的骨灰,被撒在亚洲与美洲间的太平洋中,这也是那个时期很多不得不离开中国人的选择。

  比如写《上海生死恋》的沪上名媛郑念,她们临终时都没有任何亲人在,死的死,散的散。

  一个人来到世上,又孤独的离开,骨灰撒进一望无际的大海,像是要将心中悲痛稀释掉,又像是希望太平洋的小浪花,能将她们带回曾梦牵魂绕的家乡——上海。

 

 

在实话实说
1 楼
还好走了 不然估计也被拉出去批斗
股隆
2 楼
上海人若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走,那么就是自己为自己掘墓了!!!
G
GoldenTimes
3 楼
"连人的思想都要统一,这个环境就没了文化和艺术的生存之地了。" 张爱玲之聪明绝顶,目光之长远,世上无几人能出其右
人生悟道
4 楼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是否有活力,难道就从某一个人的感觉来评判?哪怕他很有名。你们不是讲客观讲事实吗?为什么不去看一下,每年有多少外资进入上海,有多少年轻人拼命工作就为了留在上海?
悟空是女的
5 楼
连人的思想都要统一,这个环境就没了文化和艺术的生存之地了。 ---- 楼下,现在网上各种群魔乱舞,也没出几个能流传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东西
悟空是女的
6 楼
往往在最残酷的环境,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才出现
w
wenzun8224
7 楼
张爱玲,我以为她是上一代人,民国的人。想不到,一九九五年刚去世!离开了上海,她的文学生命也中止了!人们只记得她住在上海的一切和她的作品。可惜,在美国长达45年的时间,白活了!
s
smeagolrocks
8 楼
白活了总比白死了好,你以为她留下来就会有文学作品?不久之后就是文革的肯定被斗死。而且她在美国写的秧歌和赤地之恋都不错,只是大陆不准出版而已。 ……………………………………… wenzun8224 发表评论于 2022-05-24 14:38:00 张爱玲,我以为她是上一代人,民国的人。想不到,一九九五年刚去世!离开了上海,她的文学生命也中止了!人们只记得她住在上海的一切和她的作品。可惜,在美国长达45年的时间,白活了!
望乡客人
9 楼
致敬张奶奶!我记住了你的名言:没有吃过钱的苦,怎能不爱钱!倒是吃过没有钱的苦!郑念女士的著作《生死上海》,倒是在来到美国后,于朋友家通读过的第一本中国人写的英文著作。了不起的女前辈!
旧金山叔叔
10 楼
疫情初起,中国人还有很短的窗口期逃的时候,大多数人不是特别自豪中国的抗议,微信朋友圈满是对美国的嘲讽吗?70年了,中国人一点长进没有,基本没什么人学到张爱玲的观察和思考,学到的都已在国外偷着乐了。活该屁民们在自己深爱的祖国里坐监牢被大白操,,没坐到死操到死,那就必须感激涕零,继续跪倒在党的脚下。
l
luren_1970
11 楼
张爱玲明显不会存在于“正确的集体记忆”之中
l
lalalaland
12 楼
依张爱玲的个性,如果没有离开上海,应该是活不过文革的,还谈什么文学生命,可笑。
空城之主
13 楼
张爱玲一生不幸,阅尽人间炎凉,作品中有红楼梦的味道,缺乏的是朝气,不如鲁迅小说的深刻,不如托尔斯泰的磅礴大气。但中国人有很多年追求语言的华丽,所以她的作品有一定的市场。至于远见,不见得。1950年共产党要是给她戴顶高帽子,她一定会留下来经历反右,再也走不掉了。 李鸿章当初把长女嫁给张佩纶,后代结局都不好。
j
jzl106
14 楼
张爱玲是大牛人,将来是历史上很重要的作家。但这个作者只些她小资的一面,殊不知他移民美国后其实过的并不宽裕,但几十年也顽强的过下来了。我觉得这样一个人,老是把她说成少爷小姐一类的,很不公平。
橘猫的幸福家园
15 楼
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出名要趁早”啊。
为什么到处要注册
16 楼
wenzun8224 发表评论于 2022-05-24 14:38:00 张爱玲,我以为她是上一代人,民国的人。想不到,一九九五年刚去世!离开了上海,她的文学生命也中止了!人们只记得她住在上海的一切和她的作品。可惜,在美国长达45年的时间,白活了! ===== 什么叫白活?有意思。那您这位也是白活了的意思?啥也没有
拙公
17 楼
伢伢好文字
新手一位
18 楼
不离开,活不过文革。
龙剑
19 楼
再打扮也是个丑女人。
Y
Yusuke
20 楼
人生悟道 发表评论于 2022-05-24 14:12:33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是否有活力,难道就从某一个人的感觉来评判?哪怕他很有名。你们不是讲客观讲事实吗?为什么不去看一下,每年有多少外资进入上海,有多少年轻人拼命工作就为了留在上海? —— 你看事实吗?你在讲哪一年的事?1949~1979的上海?不明不白为什么非要偷换下概念……张奶奶出走时有外资进上海吗?这就是你们这类人擅长的胡搅蛮缠。
东西风
21 楼
不离开别说文革,58年的反右运动这关是否能过还不知道呢,有传言说她在美国生活的不好那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她过世时有三十多万的资产,是一个中产阶层,九十年代旧金山的独立屋也就十几万。她没有亲人但有朋友。说到作品如果她不出来她能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吗?大概率会被要求自我批判自己的成名作,受尽羞辱。
林外芭蕉
22 楼
“在美国长达45年的时间,白活了!” ———— 她在美国能活45年,在中国能吗?文革里被整死的作家还少吗?这些被整死的作家可比张爱玲对无产阶级亲切多了。
米奇的厨房
23 楼
wenzun8224 发表评论于 2022-05-24 14:38:00 可惜,在美国长达45年的时间,白活了! ************************ 白活就白活好了,比那些跳楼的,自杀的,没法活了的要强啊
c
citybiker
24 楼
没走的话张小姐是绝对活不过后面的运动的。看看当时比她党性强的多的革命红人夏衍和丁玲后来的命运就知道了。
湘水北逝
25 楼
wenzun8224 发表评论于 2022-05-24 14:38:00 可惜,在美国长达45年的时间,白活了! ——————————————- 有人写些白痴般的评论而不自知,太可笑了!去问问与张同时代的你父母在毛时代是怎样生活的,再来判断一下谁白活了吧。既使你是红二代,文革十年也不能算没有白活吧。若是平民百姓,能混个温饱巳是最大的善果,不知这样算不算白活了。如果不幸被划为黑九类分子甚至是知识分子,毛治下是生不如死三十年。 反之,张爱玲英语流利,自由自在生活在美国,一直文学创作出版作品,也曾有过婚姻,只是丈夫早逝,晚年生活孤单而已,要说她白活了四十五年,想知道你又是什么样的自命不凡之人。 尖酸刻薄评价他人而对历史毫无了解,只让人觉得你自己的无知,无他。
湘水北逝
26 楼
极其佩服张爱玲的判断力!她不懂政治,但珍惜思想和生活的自由,唯其如此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难以想象她能够从文革中生存下来。
东岸老张
27 楼
悠闲自在,平淡恬静,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无所谓白活不白活。
l
lucy1975
28 楼
郑念和张比太可怜了,女儿被红卫兵推下楼杀害,是她丈夫要回国自投罗网的,还害了自己的老婆孩子。郑念本人大美人,一辈子优雅知性。
美丽泉水
29 楼
你不过是孤陋寡闻而已。人家很多有名的作品都是在美国写的。可怜的是在国内统一思想的那帮文人,什么文艺创作都没有,还被关牛棚。人民群众就只能听样板戏。老舍倒是没白活,直接跳湖了。什么邓拓吴晗廖沫沙,还不都是死于非命?只有郭沫若这样的还能苟活一时,不过儿子也挺惨。 wenzun8224 发表评论于 2022-05-24 14:38:00 张爱玲,我以为她是上一代人,民国的人。想不到,一九九五年刚去世!离开了上海,她的文学生命也中止了!人们只记得她住在上海的一切和她的作品。可惜,在美国长达45年的时间,白活了!
美丽泉水
30 楼
他也不看看现在有多少人逃离上海。上海再好,人家一个指令就全毁了。其它国家除了战争,哪有这个能力。 Yusuke 发表评论于 2022-05-24 19:21:54 人生悟道 发表评论于 2022-05-24 14:12:33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是否有活力,难道就从某一个人的感觉来评判?哪怕他很有名。你们不是讲客观讲事实吗?为什么不去看一下,每年有多少外资进入上海,有多少年轻人拼命工作就为了留在上海? —— 你看事实吗?你在讲哪一年的事?1949~1979的上海?不明不白为什么非要偷换下概念……张奶奶出走时有外资进上海吗?这就是你们这类人擅长的胡搅蛮缠。
f
fancyorange
31 楼
真正的一代才女。冰雪聪明。虽然不懂中共政治,但洞察人性,比丁玲等人强太多了
L
LLC
32 楼
居然有人认为她在国外的45年是白活了,这种人自己白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开悲啊
友梨江莉
33 楼
---- “可惜,在美国长达45年的时间,白活了!” ---- ------------------------------------- 您这口气,也是没有谁了,无知者无畏。 就是四十五年不写东西,其人其作品,直到今天仍被众多爱好文学的人们所追忆和乐道,您没有白活,有多少人知道您和您的作品? 先学会尊重他人吧,无知无礼不会被人哂笑,再出来秀,就是自取其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