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对中国人热情如火?我去过,别自作多情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5月7日 11点32分 PT
  返回列表
38302 阅读
48 评论
叫虱



导读:对巴铁“如火热情”的误读和想象,折射出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我们太渴望被别人真诚地对待了,太渴望被别人当一回事了。

对于要不要去巴基斯坦旅行一趟,我犹豫了很久。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曾经属于一个国家管辖的范围。二战结束之后,它分裂为三个国家,然而,在文化、人种和风土人情上,它们几乎大同小异。所以,去过印度了,再去巴基斯坦旅行,感受到文化冲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我旅行最大目的就是看文化、看社会。对于著名打卡景点,我的兴趣一向不大。

促使我提交签证申请的是网络上的一些中国人发布的关于自己在巴基斯坦享受巴铁兄弟贵宾礼遇的文章和图片。在这些文章中,他们讲述自己在巴基斯坦处处被称兄道弟,受到热情款待,比如被拉入当地人家里做客吃饭,甚至还有巴基斯坦保安主动提供日夜安全保护。

这种热情甚至让一些日本人心生妒忌,不惜在巴基斯坦冒充中国人骗吃骗喝......这些文字读得我心旌摇荡,蠢蠢欲动,心痒痒地想赶紧去体验一下巴铁兄弟对待中国人这份炙热的情谊。

从哪里飞过去呢?我想过了北京、云南昆明和新疆乌鲁木齐。从北京飞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要八个多小时,而且还得从贵阳先北飞三个小时到北京,再从北京西转飞八个小时到伊斯兰堡。转了一个大弯,多飞几个小时,还得花一大笔钱。北京基本不考虑。

从昆明飞伊斯兰堡,五个半小时就够了,但是机票太贵,要五千多元。乌鲁木齐似乎是不错的选择。飞过去,三个多小时,机票三千多一点,而且顺便还可以到乌鲁木齐会一会自从厦大研究生毕业之后已经十几年没见面的在当地工作的李同学。过几天,我又犹豫了:乌鲁木齐气温零下十几度,我过去转机意味着要带上一堆厚厚的衣服御寒。一到气候暖和甚至炎热的巴基斯坦,这些衣服就会成为随后行程的累赘。

那段时间,我陆陆续续读到了几篇网上不多见的不同观点的文章。它们提醒国人,巴基斯坦人并非国人想象的那么友好,巴基斯坦绝非传说“国人旅行的天堂”。我们的大使馆甚至发出了提醒:卡拉奇是暴力活动重灾区,国人在那里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那段时间,我动摇了,开始犹豫着去还是不去?于是,决定先到泰国曼谷,至于后去不去巴基斯坦,考虑几天,想清楚了再说。



太巧了,从云南飞泰国的航班上,我身边正好坐着两位巴基斯坦青年。他们给我介绍说巴基斯坦人非常欢迎中国人,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被叫“brother(兄弟)”。他们对我即将开启的巴基斯坦之行表示热烈欢迎,还加了我微信号。

当然,我心里也未必完全相信他们的话,毕竟这两位男青年是拿着中国提供的一年十几万的资助到昆明某大学读本科。那笔资助用于生活绰绰有余。那天他们放寒假了,动身从昆明去泰国旅行。

不是我不厚道把人往坏处想,在你家的“酒席饭桌”上,拍胸脯表示欢迎你有机会去他家做客,这种热情未必完全靠谱,却撩起了我对去巴基斯坦走一趟的强烈渴望。

1月21日,我终于从曼谷登上了泰国国际航空公司波音787客机。此行最大愿望就是验证和体验一下“巴铁兄弟情”。

刚上飞机,第一瓢冷水便兜头泼来。飞机上将近四百名乘客,除了少数几个欧美、中东乘客以及我这个唯一的中国人,其他都是巴基斯坦人。巴铁一见到中国人就热情如火地打招呼并伸手拥抱的场面根本没有出现。在登机的时候,前后左右彼此紧紧挨着的巴基斯坦人压根没多看我这个中国兄弟一眼。

到了机场入境处大厅,一位机场工作人员倒是显得热情,但眼神有几分怪异,他主动用中文问我“中国人?”,然后,招呼我到他那里并主动帮我填写入境单。这个忙原本不需要他帮,他的主动热情和诡异的笑反倒让我心里产生了一丝疑虑。

这时,他的其他几个同事都围过来,我内心一下就紧张了。那时候是当地时间下午六点多,天快黑了,周围几乎全部是巴基斯坦人,除了我之外,没有一个中国人和欧美人。万一有啥事,我怎么办?

果然不出我所料:这种主动热情背后包藏一份心机:帮我填入境单,让我感觉欠他一份人情,然后就好提要求了。他把入境单递给我,原形毕露地说:“我们是兄弟(brother),你要给我一份礼物。”我心头一紧:如果拒绝了,他拉住我敲诈怎么办?尽管心里突突突地跳,我仍然故作镇定地走开。幸亏他没追上来。



出了机场,一群的士司机围上来:“Chinese?” 一问价格,到酒店2500卢比,折合人民币130元左右。以我这些年旅行经验判断,极少有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的市中心离机场这么远。何况还是贫穷的、物价相对便宜的巴基斯坦呢?我果断拒绝。

这时,一位机场工作人员走过来也是一句“Chinese?”,然后,他让我坐机场经营的的士。“机场经营”四个字他说的特别大声。我想,机场经营的的士肯定不会宰客。一问价格,便宜了一半:1250卢比,折合人民币70元左右。果然便宜,上车吧。

二十分钟不到,到达酒店,我心里又犯疑了。这么近,怎么就收我这么多钱?怎么比经济发达的日本和香港还贵?第二天,我打的士在卡拉奇市区转了一个多小时,打表才350卢比。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前一天还是被骗了。

那天打车到达酒店,已经晚上七点多了。酒店就我一个中国人,甚至可以说是就我一个外国人。巴基斯坦政局不稳,治安堪忧,旅游业没有发展起来,几乎很少有外国游客专门来旅行。在我住酒店的那几天,对我来自这个中国的兄弟,酒店从前台到服务员到餐厅侍者全无半点笑脸。

第二天,我独自在贫民窟游荡,碰到一位当地警察,跟他聊了几句之后,他便单刀直入说:“你是中国来的,给我一点礼物吧。”

离开巴基斯坦那天,我退房之后,准备打车去机场。酒店门口交通混乱,压根看不到的士。由于赶时间,我请前台帮我有Uber叫一辆的士。他断然拒绝,冷冰冰地说他从来不用那个软件。然后,跟服务员用乌尔都语说了几句,服务员便过来主动说,他帮我出去拦一辆车。

几分钟之后,他回来说,拦不到车,而且机场很远,问我急不急。我知道“机场很远”是一个低级谎言:我前几天刚刚从机场过来,远不远,我还不知道?

他接着热情地提出他让他朋友开车送我去机场。我问他多少钱,他说一仟卢比。在卡拉奇逛了几天,我有经验了,到机场三百卢比绰绰有余。我问他门口的突突车可以去机场吗?他说突突车不能去,因为公路不允许突突车奔跑。

我不相信,走到立交桥下,问了突突司机,他们说可以送我到机场,价格是400卢比。我知道,如果硬砍价,300 卢比绝对可以成交。但是,想到比起酒店前台使伎俩骗人,我觉得他们要400卢比不算过分,而且突突司机属于社会底层,一天赚不到几个钱。

顺利抵达机场,总算值机安检时间充裕。机场值机人员、安检人员、海关人员,对我这个中国人,仍然没有半点笑脸。

说了这么多,大家千万别误认为,我去巴基斯坦是想享受贵宾待遇。结果人家没有如我所愿,我失望了。其实,我只是出于好奇,想体验一下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巴铁兄弟“如火热情”究竟炙热到什么程度?坦率地说,他们真的拉我去他们家里喝茶吃饭, 我还怕呢,因为那些食物和卫生条件,我看了就反胃。

这次巴基斯坦之行,我花费不少。旅行结束,我没有失望,感觉收获满满,因为我终于亲身验证了巴铁对国人的“座上宾待遇”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此,我做如下分析:

首先,巴铁对待国人的“如火热情”并非谁刻意制造的谎言,因为没有人可以从谎言中获益。

有人说可能是在巴基斯坦开旅馆的中国商人散布的营销软文,以吸引更多中国人去巴基斯坦旅行,住他们的酒店,让他们赚钱。我觉得这不大可能,因为在巴基斯坦开旅馆的中国人数量很少,这些商人不足以制造出如此之多的“巴铁兄弟情”的帖子。

其次,巴铁“兄弟情”不过是中国游客自己的幻觉。

作为一个旅游业还没有发展,外来投资稀缺,经济落后的国家,外来游客很少涉足巴基斯坦。所以,没有出过国门,与不同文化、不同人种的族群接触不多的中下层巴基斯坦人民,对突然闯入自己生活区域的文化他者不免心存好奇。

就如同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小镇和小县城的居民偶尔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会好奇地围观跟随一个道理。

碰到平时不多见的外国人,几乎是出于本能,我们一般都是好奇地问一句:“你是哪里来的?” 如果对方笑脸回应,反应热情,而且能用你的语言跟你聊几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你马上会热情地凑过去,跟对方握手,拍对方肩膀,问这个问那个,甚至邀请对方到你家里坐一坐,喝杯茶。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贫穷的人群,可以失去的东西就越少,就越不需要过多提防来自陌生国度的陌生人。从气质和打扮判断,我在飞往巴基斯坦的飞机上遇到的巴基斯坦人多属于中上阶层。他们见多识广,对我这个中国人不理不睬不冷不热是因为他们对我毫无好奇心。

我在卡拉奇城乡结合部的平民区走访的时候,遭遇就完全不一样。当地的平民百姓在问一句“China?”得到我正面回应之后,马上非常热情地围着我,甚至要请我喝奶茶,要我留下email改天联系我。

但是,我观察得知,那仅仅是对生活中难得一遇的文化他者的“十分钟热情”。很多中国人对与开放发展程度低的落后族群的跨文化交流了解不多,把人家依据你的长相而问的第一句话“你是中国人吗?”硬是与人家随后出于好奇心而表现出的热情关联起来,把人家对文化他者的热情等同于对中国人的热情。

第三,对巴铁如火热情的误读折射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在这个社会被日益撕裂,个体越来越原子化的时代,人情淡薄,道德滑坡,虚情假意,让我们既感到愤懑,又觉得无力。于是,我们把对纯真、温情和友善的渴望投射到了其他民族身上,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对人家的“热情”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解读。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太渴望被别人真诚地对待了,太渴望被别人当一回事了。

泰傻
1 楼
扰人美梦者,虽远必诛。
k
kingsw
2 楼
巴铁是政府间的战略同盟,中国民间同巴基斯坦交流并不多,何况巴基斯坦还盛行塔利班。铁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核武器。(起码印度是坚定的这么认为的,只是没有证据)
蓝靛厂
3 楼
伸手要礼物不意外。我国经常给人家礼物,自己好大喜功也难免让邻国吃豆腐。
z
zhige
4 楼
何止这些,自作多情之事多了去了,比如当下的俄国。
华伦久费
5 楼
巴铁是跟赵家人铁,屁民自作多情。
北美平民2015
6 楼
这人脑子有问题。他是个啥,还想去巴占便宜。巴铁是中巴国家层面的关系。确实铁。我认识的巴基斯坦人都这么说。因为中国一直帮他们对付印度的欺负。
s
smeagolrocks
7 楼
厉害国的护照不好使大概去巴铁不用签证要不准脑子进水了跑那去旅游?
L
LengXiao
8 楼
不管对中国人怎样,为什么要去那种地方?
a
adxp
9 楼
我在德州碰到过两个巴基斯坦姑娘,对我非常热情,因为他们长相不全像白人。感觉非常奇怪,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巴基斯坦人,几岁的时候移民美国。。。那份热情如火,如果老夫年轻
m
marienplatz
10 楼
楼主胡说,我去过巴基斯坦,对中国人的确热情,只是楼主期待自己应是皇上的待遇。穆斯林国包括土鸡国干什么都伸手要钱太正常了。不光对中国人。
b
bluemoon1962
11 楼
作者的观察没错,到那都是贫穷的底部老百姓比较淳朴,善良,而受过教育,见多识广的上层人都是以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自己当下和可预期未来的利益得失来衡量怎样对待一个外人,而不是国家层面的关系,没什么对错,人性使然
n
nuinuima
12 楼
泰傻太逗了
请重新输入2000
13 楼
珍惜生命 远离亚非拉
邮政编码279
14 楼
哈,自作多情哎哟哎哟晒命的人文学城最多了。 比如城头新闻整天黄脸被打,大妈博客偏就整天白人一见她就笑,警察一见她就点头哈腰,就算违规不但不罚还主动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去医院看病医生主动掏钱帮她治病,怕她觉得亏欠还提出结婚救她于水火还顺便解决绿卡问题。。。。。。
想不开1
15 楼
猪流霉体的话你也信?
哈里斯
16 楼
土共五毛宣传自我意淫宣传”铁“
r
roliepolieolie
17 楼
呵呵,看过中国的电视上介绍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情况,感觉那个地方十分可怕。中国人车队出门居然需要第一辆车上巴基斯坦军队架机关枪保护。中国人在市内前后也都有荷枪实弹的军队保护。可见那里的安全十分糟糕。中国人生活在厂区,高墙之内一切生活工作设施都与当地人隔绝。
逐风
18 楼
浦东机场到上海市中心出租至少200多人民币,还是对熟悉上海的人来说。130人民币对一个陌生人难道不是良心价?
麦克老狼
19 楼
太渴望被人当回事儿,太渴望被外国人竖大拇哥夸一声“China OK”
逐风
20 楼
你10美元在日本坐出租车可以走20分钟?做梦吗?整个文章都是胡说八道。
l
lostman
21 楼
都是国内一些二逼自媒体为流量编造的谎言,这些二逼东西满世界转,去的都是贫穷国家,张口就说中文,完全不管对方是否听得懂,要不就吹,外国姑娘都想嫁给中国人,真希望当地人一枪崩了这些垃圾。在一个国家的文化还是垃圾的时候,搞经济扩张的结果一定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H
HALS
22 楼
这个地球,中国有真正的朋友吗?共产党自私自利,能有朋友吗?
猎人之家
23 楼
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都是互相利用,或者互相取暖,只有中国乡巴佬不会处事,天天折腾小三和狐朋狗友。
D
Dalidali
24 楼
我前后有过几位“巴铁”同事,也和几个“巴铁”打过交道。 如果巴基斯坦和印度是一个国家的话,巴基斯坦人在“巴印“这个国家里就相当于美国的黑人群体吧, 或相当于中国的维吾尔群体吧! 意识形态差距太大了!生意/项目/合作之前,有的确实”热情如火“, 可是,一旦合作不成,马上翻脸,为了消除尴尬说”我们还是兄弟吧“, 但回答是:“谁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在新疆屠杀我们穆斯林, 我们怎么可能是你们的兄弟?“.......
b
bingliu94062
25 楼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巴两国有共同敌人
多德少才
26 楼
巴铁兄弟遇到了你这个小气鬼了。 不久,巴铁就被你等变成巴棉了, 快撒毛币!
b
barryv
27 楼
是中国政府的需要,在国际上太需要几个朋友撑门面了
0
0101011
28 楼
要论宰客,中国人好不到哪里去。外国人在中国遭遇的恶心事多了去,国人自恋不自知。
j
john_圣迭戈01
29 楼
作者去巴基斯坦的目的是什么?文中开始有解释。 作者达到了目的没有?文尾有答案。 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以为自己是中国人就应该被巴铁处处笑脸相迎,否则就不算巴铁。 还是在贵州内循环吧。
中航科工六院
30 楼
岛芭子鼻屎海岛友邦最铁
P
PrimeryColor
31 楼
几年前,土共已经很嗨的时候,在美国一个国际展销上碰到一个秘鲁展台的秘鲁人。他说他们小镇警察局的车,都是中国政府送的,质量不好,没用多久,就成废铁。言下之意,土共政府真是人傻钱多。
b
bluewave99
32 楼
你如果送点礼物,肯定就热情如火了。 就像住五星级宾馆要给小费的道理一样,要想别人象VIP那样对你,你也得有象VIP的自觉。
猛捣乱
33 楼
啥叫“盲人摸象”?该文章就是!
尼伯龙根的指环
34 楼
骗流量的烂文
海湾1013
35 楼
作者有病
点点点点点
36 楼
铁不铁,看给多少
兵团农工
37 楼
作者写自己经历值得称赞。
h
hkzs
38 楼
老实说,对于南亚人,还是印度人比巴基斯坦人更好一些。
无法弄
39 楼
我在伦敦,巴基斯坦药店的人听说我是中国人,对我真的很好:)
湾区范儿
40 楼
外国老百姓把中国人都当冲头宰,知道中国大使馆不会为受委屈的中国人撑腰的。
共-产-党
41 楼
首先,巴铁对待国人的“如火热情”并非谁刻意制造的谎言,因为没有人可以从谎言中获益。 ----------------- 呵呵,“巴铁”不过是中共国媒体刻意制造的谎言,而经中共政府的默许而已。 在中共国政府层面,需要国内的P民知道,我中共在国际上还是有“铁杆朋友”的,比美国在国际上都是酒肉朋友强太多了。 在中共媒体层面,本就是中共的喉舌,中共需要什么而不好意思直说的,就由媒体(实为宣传喉舌)代劳了。 至于一些P民,本就无脑,中共说什么就信什么,不提也罢。 中、巴政府层面的“铁”,也不过是利益使然而已。中共国需要巴国牵制印度,巴国需要中共国支持以对付印度(因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其它国家愿意向中共国那样支持它对付印度)。如此而已!
f
fancyorange
42 楼
怎么听着是把老中当人傻钱多来宰的。这种安全都不能保证的地方还去旅游。脑子坏掉了。
空军上将
43 楼
眼见为实很重要!
a
apache2000
44 楼
有一个冒充中国人的绿蝇被巴铁识破,遭暴打。
a
aaron1970s
45 楼
逗比玩意,还抱着被当成贵宾的预期,出发点就不对,这世界上你孩子也不会对你当贵宾,心态不对活该被骗。
m
markyang
46 楼
其实作者亲自去验证,这个也算难得,如果有陌生人对我过分殷勤,我反而会感到不自在,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还是冷淡一点好,而且对于外地人有点宰客,也是全世界范围的惯例,不足为怪
山一程水一程
47 楼
巴铁对中国人是不是热情如火,不知道,但你是骗子无疑,现在谁出国不订房就去的?还准备思考了那么久!
S
SPASS
48 楼
一直觉得“巴铁”对中国人如何热情似火的文章看上去很不真实,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端着自我吹嘘的架势和无比膨胀的口气,听得人恶心。 这篇文章看起来真实多了。 个人好的或不好的经历其实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动不动就把个人经历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如果不是脑子有毛病,就只剩下别有用心一种可能了。 其实中国人对巴铁什么样子中国人自己不清楚吗?自己没有一点真心的民族,哪怕对“死心塌地”的巴铁都没有,还老想四处收获真心,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