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独生女放弃年薪200万:留上海啃老 不如回老家结婚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30日 13点7分 PT
  返回列表
63248 阅读
30 评论
ELLEMEN睿士

2022年,Luna从英国留学回国第五年。“江浙沪独生女”、“厂二代”是她的背景标签;定居上海、有房有户口、年薪百万、在精品投行工作,完美符合这座城市的精英画像。但几个月后,她选择裸辞,回到南通老家,换了份年薪20万的工作,“决定躺平了”。

1.

/ 上海落户,也是资产再配置 /

在江浙沪年轻人中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一等大孝子”是那些留在老家工作的,“二等大孝子”去上海,而离开江浙沪一带的则被调侃为“不孝子”。

比如祖辈都是台州人的Vivi。考大学时,父母不允许她去江浙沪以外,念研究生又否决了欧美留学计划,最后折中在香港读了金融。毕业之后,母亲希望她可以离家更近一点,回老家考公务员,她虽然拒绝了,但还是选择离家不算远的杭州和上海。

与Vivi境遇不同的Luna笑称,在上海落户的自己才是南通的“一等大孝子”。

她算是延续了父辈的选择。Luna的父亲大学时攻读国际贸易,毕业后分配到信用合作社,负责俄罗斯与东南亚的进出口业务。后来,他放弃了干部身份,在海外淘到第一桶金。不过安土重迁的观念在上一代人心中尤为重要,父亲最终还是回南通,创办了自己的服装贸易工厂。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Luna的父母愿意让孩子多去外边闯一闯。高考时,班上只有包括她在内的两个厂二代选择了北京的大学。

人往高处走,如果不愿意回老家,江苏人对去哪里工作遵循着十分明晰的就近原则。扬州、镇江、盐城的年轻人,一大半会选择南京;连云港、宿迁的年轻人,可能会就近去苏州、无锡之类的城市;而苏州、无锡、南通人,则很可能会去上海。

“北京是一个你就算有很多钱,也没有办法过得很舒适的地方;苏格兰虽然很美城市化程度很高,但比较村,而且你在国外没法挣到大钱;而上海的基础设施、物质生活的便捷程度、生活丰富度,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只要你足够有钱,就会生活得比较舒服。”

自然而然地,上海成了她回国后的首选,也是唯一的选择。能落户上海,更是两代人的精密计算:包括别墅、市区内的住宅房、商铺和厂房在内,家里在南通的资产配置已趋近饱和,且南通房产没有太大的涨幅,这些曾估值超过千万的资产,在近两年地产市场经历的震荡后,反而有缩水可能。

作为厂二代,Luna的父母对她有两种不同方向的期待。一种就是回家接班,保证资产与本地的利益核心牢牢挂钩;另一种则是落户大城市,购置更高级别的资产,把家里的一部分资产变现,实现资产的配置升级。

Luna选择了后者。在上海落户后,家里人可以在上海置业,这自然成了一种风险更低的投资。在他们认知里,只有上海的房产才是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2.

/ 既要有出息,又不能太自由 /

江浙沪地区的父母在子女的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矛盾和纠结。既重视教育,希望他们出人头地,又觉得陪在父母身边生活安乐就不错,如果是女孩,还希望她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幸福、家庭美满。

Vivi年轻时对江浙沪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不满,常会做出反叛的事。她在30岁以前拒绝了父母介绍的各种相亲对象。不止是出于对女性独立的追求,她很清楚,她们这一代独生女要承担的养老任务和独生子是无差别的,一旦婚育,投入的精力必然影响事业的发展,到那时如何靠自己养活家庭?

随着年龄的增长,Vivi越来越能够温和地处理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她明白母亲很爱自己,只是难以摆脱传统的思想烙印。“如果我妈没有那么早结婚,她的人生肯定不一样。”

母亲有五个兄弟姐妹,从小就觉得女性不需要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承担太多的责任,事业一直不温不火。但是在Vivi的影响下,40岁之后,作为企业高管妈妈的事业越来越成功,还下决心放弃了这段不合适的婚姻。

不过独生女们一边反叛离家,一边又接受着上一代的托举,所以Luna认为“江浙沪厂二代是天然的啃老族。”

老一辈觉得工厂很脏很累、不体面,打交道的也都是供应商和工人,所以很多厂二代,都选择了金融专业,而非为接班准备的服装设计、营销等等。

在Luna看来,无论是从市场还是资金的角度,现在都不是企业转型的最佳时期。所以她现在接手还是五年后接手,区别不大,并不会给工厂带来明显的增益。此外,权力的传递是敏感的,即使接班,工厂里的技术工人、车间主任是听董事长还是小董的?必须选择收服、打压或分化他们,这也是Luna不愿接班的原因之一。

与Luna同龄的男性朋友就很少考虑离家,哪怕找到了上海的工作,基本上做一年就离职了。独生子毫无异议是家庭资源的继承者和拥有者,与父母的代际关系不会像独生女这么微妙。在Luna的观察里,江浙沪独生女一辈子都在和隐形的“哥哥”做斗争。

尽管不赞成离家打拼,Vivi的妈妈还是为她在杭州买了房和车,在她辗转上海后,又继续购置了一套房产。Luna则在父母的支持下,在距离陆家嘴20分钟路程的浦东买了套公寓。

“孩子在哪里工作,就给他们在哪买房”,这可以说是江浙沪中产以上家庭的共识。

3.

/ 留在上海啃老,不如结婚回老家 /

Luna之前在一级市场做投资,巅峰时期能拿到年薪200万。但2022年以来,行业走下坡路,收入减少,似乎看到了职业天花板。为了留在这个所谓的精英行业里面,她要付出巨大的维护成本,“没有休息日,工作和生活没有边界,随时随地都要掏出电脑处理工作”。她的体力大不如前,以前一天能工作16个小时,现在一天10小时都费劲。

更重要的是,在父母眼里,她过着一种“拼命工作但赚不到大钱”的日子,“累死累活才区区百万”。在30岁到来之前,Luna终于接受了“这辈子都突破不了父母上限”的现实,选择结婚生子。丈夫是安徽的厂一代,但与父母工厂的利润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今年春节起,她开始备孕。“我承认结婚是我斗争失败的产物。30岁以后的人生进入瓶颈期,一个人很自然的选择就是回归家庭生活,期待孩子能带来一些新东西。”

Vivi认识了东北的男友之后,也选择了结婚。丈夫条件普通又是外地人,上海的房子大部分是Vivi妈妈出资,这对她们的小县城来说简直是“离经叛道”,甚至传出了“不能和本地人结婚是因为原生家庭关系不好”这样的流言。

不过在Vivi眼里,差不多条件的本地人受到父母控制也更多。比如发小的妈妈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他的上海大平层里住上一个月。

Luna和父母在上海看房时,预算从700万提到1000万、1500万,他们还是不能满意,“房子都有很大的硬伤,不是没有学区,就是回迁房,要么就是大高层。预算提到2000万以上,才能将就买到在我父母眼中不错的。”

“花两千万只能在上海买到一张入场券”,Luna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2022年秋天,某个周日深夜的视频会议,屏幕那头合作方负责人的女儿用稚嫩的声音反复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哄我睡觉?”晚上11点,她们开会的内容是讨论为什么这周没有产出。持续几个小时的精神折磨之后,第二天,包括Luna在内,有一半的人提出了辞职。

2023年初,她彻底搬回了南通老家居住,并在几个月后找到了份年薪20万的工作,朝九晚五,作息规律,工作轻松。父母终于松了一口气,说她总算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但Luna很清楚,对像她这样背景的年轻人来说,不是正常生活,而是“躺平”的生活。

Vivi也开始在“沪漂”和返乡之间纠结。在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部门工作,这两年形势不好,公司开始抓起了考勤,本就讨厌朝九晚五的她精神压力更大了。每次去宁波表弟的越层大房子里做客,Vivi都觉得在上海“没什么意思”。

来自差不多区域的女孩,大多都选择回去过更容易的生活。还留在上海的那部分,过的是住在市区大平层、不用上班的名媛生活,那是另一个层级了。

“社会有限的资源就那么多,大量集中在某几个领域或者某些人群手里,为别的老板打工还不如给自己父母打工。”

不过,考虑到下一代的教育,Luna还是会选择回到上海。“毕竟,上海是所有江浙有钱人的精神家园”。

v
vesucks
1 楼
我老婆说以前她们都叫江浙妞'乡下人',有点钱的就叫有钱的'乡下人'。南通的更惨'江北乡下人'... [2评]
m
markhammer
2 楼
上海能落户而北京不管有多少钱都不能落户。北京是赶人上海是吸引有钱人。城市规划不一样。
m
markhammer
3 楼
上海自己还分上只角下只角。
s
sms1234
4 楼
不可能 真的200W死都不肯放的 [1评]
L
Lin
5 楼
苏北人
6 楼
那你捡到宝了 找了一只弄堂里出来的港币
7 楼
是的,写的太夸张了 其实就是50万左右的岗位被裁员了
吃斋念佛大灰狼
8 楼
江浙沪重男轻女?用我看最不重男轻女的就是江浙沪。 [1评]
越狱
9 楼
上海历来都是吸引浙江江苏安徽去打工,但现在这些浙江江苏安徽人也开始对着上海吹牛逼了,说我吃饱饭了,也开始吸外地人了,你上海我就不去了,🤣🤣😆
越狱
10 楼
江浙沪重男轻女的好吧! 这里最不重男轻女的事应该上海,毕竟上海是是这里工业化最早的城市,其他地方懒得说,呵呵 [1评]
吃斋念佛大灰狼
11 楼
广东福建重男轻女不知比江浙沪严重多少。 [1评]
g
greentee
12 楼
躺平你妈逼。你这是拖父母财富自由的福
越狱
13 楼
对对,广东福建重男轻女因为人多地少,都是山地,而且法律规定只能男孩继承土地女孩不行,所以他们拼命生男孩。浙江温州文化和福建一样,以前穷的要死,温州人全部出去打工也是山地穷山沟。古代最有名的妓女就是出自江浙一代,西湖船娘,扬州瘦马,那种女人裹小脚和阴森文化,都是这些地方骨子里带的。所以你要不是这些地方人,你就不要废话,你时间去读读鲁迅,鲁迅的小说讲就是浙江人恶劣本性。
媚眼瞟瞟
14 楼
"换了份年薪20万的工作," 从良洗手不干了。 那180万恐怕是卖肉所得。 否则可以让老公到江浙来住啊, 180万养5个人都绰绰有余!
媚眼瞟瞟
15 楼
中国女留学生在国外弄个白男比比皆是。 这些白男赴中国任职一般都是两年三年到5年不等。 只有及其少数超过5年。 不难推断, 此女傍上了一个到江浙任职的白男, 度过了一段丰盛时期。 白男换岗回国, 新来的白男会自带女友, (想当然都不会继用二手货)。 这样, 此女就失去了丰厚的待遇, 只能离开江浙回老家, 捡回父母安排的婚姻, 扮演贤妻良母。
媚眼瞟瞟
16 楼
呵呵呵呵。 在你们看来那么无辜的事情, 多加分析就会发现背后有许多秘密。 谁不知道中国如今就是个拜金社会? 没有钱你连个屁都不是! 少来他妈的什么高尚的情操, 你妈逼下两次馆子就知道钱是多么宝贵的东西。
d
dhy1998
17 楼
替故事会改个更抓眼球的彪题:江浙独生女放弃年薪200亿:留上海卖逼 不如回老家找接盘侠
f
fck1234
18 楼
上只角、下只角是哪些区?
媚眼瞟瞟
19 楼
"与Luna同龄的男性朋友就很少考虑离家,哪怕找到了上海的工作,基本上做一年就离职了" 多看看中国成千上万的短剧就知道怎么一回事了。 男友舔狗, 女友出轨, 男友暗然离家出走的故事几乎就是流水线似的翻版。
媚眼瞟瞟
20 楼
给你们点娱乐。 看看短剧"再见,再也不见"。 哈哈哈哈。 认清社会提高认识。
樱桃儿熟了
21 楼
: 那你老婆看你估计只是当(发泄的)动物了。
樱桃儿熟了
22 楼
喝过洋墨水,见过黄埔霜。 春光早乍泄,回村象牙床。
j
jujubi
23 楼
我老婆常说嫁了一个乡下人。🤣🤣🤣
a
azkaban
24 楼
文中说的是巅峰时期200万,没说现在多少。
捂毛
25 楼
熟客太多了,换个地方就是“新来的”。
v
vesucks
26 楼
说错了。我已被告知传宗接代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除了社会也许还需要我制造肥料。家庭已经不需要我再做牺牲了。
E
Edmondon
27 楼
傻逼自媒体,说了半天全是一个luna
E
Edmondon
28 楼
评论人:媚眼瞟瞟: sb 狗粮,人家说了资产配置,几千万家产是至少的,你个穷逼知道个pi,还你麻痹要靠白男,即使有白男男朋友,也就是发泄一下而已,根本不可能嫁白垃圾
C
Cadia
29 楼
懂了 江浙沪这几亿人,人人家里都是开公司几千万上亿的资产,几千万留学归国的女精英
小凡人
30 楼
傻B墙内人矿每天暖心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楼下一众海外五毛钱的打死也不肯回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