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文学”爆火之后,央媒就此发表了一篇名为《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的社论,借此规劝广大青年放下架子,不要像孔乙己一样被学历的“长衫”束缚住手脚,而应该“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换句话说就是,该进厂进厂,该打螺丝打螺丝,因为工作没有三六九等之分。 虽然该文对“孔乙己”的理解与其本身的内涵南辕北辙,但若仅从普世价值的角度来讲,这句话说的没错,我们确实应该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歧视的社会。但现实是,若抛开教育资源不均所造成的天然差距,工作本身就是有“高低贵贱”之别,而依赖工作为生的人自然会被“分成”三六九等。 这里的“高低贵贱”并非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格层面,而是指收入、前景、工作环境、福利保障制度等可量化的指标,而这些则直接与工作者往后的财富、地位、健康状况与生活品质挂钩。 当然,在现今世界中,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总会有人群的分层,没有阶层的社会只有两个,原始社会与共产社会,前者我们没赶上,后者我们赶不上。 然而即便如此,在相对健康的社会中,各阶层能获得的工作也理应大致符合其社会预期。比如学历较低者,要么工作会较辛苦,要么工作环境会较差,要么收入会较低…这或许不是他想要的,但基本符合大众认知与个体的接受范围。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哪怕工作者学历较低,但“辛苦、环境差、收入低等”也不应该同时存在,需要有一个补偿机制,如果工作辛苦、环境差,那么收入就得相应提高,如果收入低,那么工作环境与社会保障就应该相对较好…总得有一项能够吸引劳动力的流动。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愿意接受并待在这个岗位,否则一个一无是处、人人嫌弃的工作自然会被认为是“低贱”的,三六九等与歧视链也会因此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大学生了,想去做的年轻人都没多少。 几天前的一条新闻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3月21日,河南郑州大学95后毕业生靠“收破烂”月入五位数冲上热搜榜。 当事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也怕被身边的人歧视,但当你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这些就不再重要了。我个人认为提高学历是为了提高认知,不应该让学历成为我们的枷锁。” 且不论该事件是否有配合宣传、故意演戏的嫌疑,单看她的感悟以及“传奇”经历,确实足够励志,是教育大学生的绝佳样板,完美诠释了只要肯放下身段,向下兼容,就能靠努力改变命运。 然而这个略显夸张的桥段却并不能真正说服大学生们,因为很明显的一点是,她的工作完全符合上文所诉的条件:虽然整天与废品为伍,工作环境差、风吹日晒,体力活,辛苦、五险一金自己交,没有福利保障,但关键在于它收入高啊——去年8月才开始收废品,短短几个月便月入过万,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财务自由”。 换言之,哪怕是收废品,也需要高收入才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如果去掉这项优势,她还会去做吗?或者说能坚持下来吗?很显然不会。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自然会有对其社会定位的预期,当一个人寒窗苦读十数载,好不容易拿到“敲门砖”,转头却发现所谓的“读书改变命运”是个笑话时,任谁都是无法接受的。 如果读书所能提高的认知仅仅是“不应该让学历成为我们的枷锁”,那还读书干嘛,越早工作岂不是越好,不但没有“孔乙己的长衫”之忧,还可以比同龄人提前数年到达终点。 然而,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这样做,因为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因此,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真正困境并非是不愿放下架子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及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毕竟在如今的就业环境下,试错成本是很高的,向下兼容不仅会导致回报远远低于预期,而且一旦选择不慎过了择业期,很容易陷入“经验悖论”的尴尬处境,即需要专业对口的工作来积累经验,但没有经验又难以找到工作。 这也显示出我们的问题所在:明明清楚工作有三六九等,却不愿承认,不愿通过一系列机制的调整来平衡差距,而是熟视无睹,闭着眼大喊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到了需要人才的时候就宣传“读书改变命运”,到了“招工难、用工荒”的时候就鼓吹“放下身段,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归根结底就是,我只负责鼓励你去读书、去进厂,至于能不能改变命运,怎么改变命运,那是你自己的事。
“孔乙己文学”爆火之后,央媒就此发表了一篇名为《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的社论,借此规劝广大青年放下架子,不要像孔乙己一样被学历的“长衫”束缚住手脚,而应该“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换句话说就是,该进厂进厂,该打螺丝打螺丝,因为工作没有三六九等之分。
虽然该文对“孔乙己”的理解与其本身的内涵南辕北辙,但若仅从普世价值的角度来讲,这句话说的没错,我们确实应该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歧视的社会。但现实是,若抛开教育资源不均所造成的天然差距,工作本身就是有“高低贵贱”之别,而依赖工作为生的人自然会被“分成”三六九等。
这里的“高低贵贱”并非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人格层面,而是指收入、前景、工作环境、福利保障制度等可量化的指标,而这些则直接与工作者往后的财富、地位、健康状况与生活品质挂钩。
当然,在现今世界中,无论什么样的社会,总会有人群的分层,没有阶层的社会只有两个,原始社会与共产社会,前者我们没赶上,后者我们赶不上。
然而即便如此,在相对健康的社会中,各阶层能获得的工作也理应大致符合其社会预期。比如学历较低者,要么工作会较辛苦,要么工作环境会较差,要么收入会较低…这或许不是他想要的,但基本符合大众认知与个体的接受范围。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哪怕工作者学历较低,但“辛苦、环境差、收入低等”也不应该同时存在,需要有一个补偿机制,如果工作辛苦、环境差,那么收入就得相应提高,如果收入低,那么工作环境与社会保障就应该相对较好…总得有一项能够吸引劳动力的流动。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愿意接受并待在这个岗位,否则一个一无是处、人人嫌弃的工作自然会被认为是“低贱”的,三六九等与歧视链也会因此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大学生了,想去做的年轻人都没多少。
几天前的一条新闻也刚好印证了这一点:3月21日,河南郑州大学95后毕业生靠“收破烂”月入五位数冲上热搜榜。
当事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以前也怕被身边的人歧视,但当你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这些就不再重要了。我个人认为提高学历是为了提高认知,不应该让学历成为我们的枷锁。”
且不论该事件是否有配合宣传、故意演戏的嫌疑,单看她的感悟以及“传奇”经历,确实足够励志,是教育大学生的绝佳样板,完美诠释了只要肯放下身段,向下兼容,就能靠努力改变命运。
然而这个略显夸张的桥段却并不能真正说服大学生们,因为很明显的一点是,她的工作完全符合上文所诉的条件:虽然整天与废品为伍,工作环境差、风吹日晒,体力活,辛苦、五险一金自己交,没有福利保障,但关键在于它收入高啊——去年8月才开始收废品,短短几个月便月入过万,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财务自由”。
换言之,哪怕是收废品,也需要高收入才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如果去掉这项优势,她还会去做吗?或者说能坚持下来吗?很显然不会。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自然会有对其社会定位的预期,当一个人寒窗苦读十数载,好不容易拿到“敲门砖”,转头却发现所谓的“读书改变命运”是个笑话时,任谁都是无法接受的。
如果读书所能提高的认知仅仅是“不应该让学历成为我们的枷锁”,那还读书干嘛,越早工作岂不是越好,不但没有“孔乙己的长衫”之忧,还可以比同龄人提前数年到达终点。
然而,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这样做,因为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因此,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真正困境并非是不愿放下架子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及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毕竟在如今的就业环境下,试错成本是很高的,向下兼容不仅会导致回报远远低于预期,而且一旦选择不慎过了择业期,很容易陷入“经验悖论”的尴尬处境,即需要专业对口的工作来积累经验,但没有经验又难以找到工作。
这也显示出我们的问题所在:明明清楚工作有三六九等,却不愿承认,不愿通过一系列机制的调整来平衡差距,而是熟视无睹,闭着眼大喊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到了需要人才的时候就宣传“读书改变命运”,到了“招工难、用工荒”的时候就鼓吹“放下身段,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归根结底就是,我只负责鼓励你去读书、去进厂,至于能不能改变命运,怎么改变命运,那是你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