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退路?失守的“北方第三城”,青岛风光不再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14日 3点54分 PT
  返回列表
66542 阅读
46 评论
新周刊

迷人的青岛夜色,掩饰不了青岛人的焦虑。/ Zhaoyang Chai

“别无选择、没有退路”的青岛,别停下来。

“从城市竞争的格局上来讲,作为北方第三城,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2020年5月的青岛市两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闭幕式上和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多次讲话。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们只能完成,我们必须完成,我们别无选择。”这一次,青岛真的急了。

 

为什么没有退路?

 

同样在5月,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青岛排名较2019年下降一位,位居13名。而青岛已经是唯一入选新一线城市的山东省内最高排名,省会济南在榜上只属于“二线城市”。

 

在过去的20年里,青岛经济总量在北方省市中仅次于京津,一直保持“北方第三城”。

 

2019年,青岛经济总量以11741.31亿元排名第14位,郑州以11589.7亿元紧追身后,位列第15位,仅落后青岛151.61亿元。

 

随便一搜,北方第三城于青岛来说不再是专属,而是“争夺”。

 

郑州赶超青岛只有一步之遥。更多人在说,“北方第三城”的名号是时候易主了。

 

别无选择、没有退路的青岛,还能重现当年风光吗?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青岛是一座让人一见钟情的城市。

 

把“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作为名片的青岛,几乎就是美丽海滨城市的代名词。

 

坐汽车从山东的中部一路到了青岛,就会发现这座海滨城市真的很洋气:碧海蓝天、依山傍海、绿树红瓦、老城区成片夹带着欧陆风情的各种历史建筑……这些景色氛围烘托出一种童话艺术气息,“东方瑞士”并非浪得虚名。

里院是青岛颇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民居建筑,由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而来的形式,是青岛人历史的见证。/ 图虫创意

 

走在青岛街头,会发现这里的人大多穿着时髦,甚至大胆张扬。尤其是青岛的阿姨大妈奶奶们,各种鲜艳出彩的颜色和花样都爱穿在身上,透露出一股自信的范儿。

 

享誉国际时尚界的造型“脸基尼”就是青岛大妈的发明,几乎每年都有国外媒体在报道“Qingdao Face Kini”。

 

有人说,海滨城市千千万,唯独青岛无可替代。只要是在北方看海,青岛绝对是绕不开的一站。对于很多北方人而言,青岛就是海,海就是青岛。

青岛的碧海蓝天,是北方的海洋天堂。/ 图虫创意

 

青岛几乎是所有看海旅游线路的头牌,2018年上半年,青岛接待国内游客3835.5万人次、接待国外游客67.1万人次。

 

在百年前,洋气的青岛甚至是最早的“网红城市”。当时寓居青岛的文人墨客如过江之鲫,从蔡元培、沈从文、巴金,到闻一多、郁达夫、老舍,无不对青岛推崇备至。

 

杭州人梁实秋更是在《忆青岛》中将其捧若天堂:“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可以说当年的青岛就是中国人接触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城市。

 

一百多年前,中国字典里还没有“啤酒”二字,德国人就已经将啤酒带到了中国,首先当然是青岛。

啤酒的字形演变/青岛啤酒博物馆

 

为了适应在中国的德国人和一些西方人对啤酒的需求,由来自德国的商人联合投资在青岛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这就是青岛啤酒一厂的前身。

 

最早接触啤酒的青岛人,把德文的BIER翻译成“皮酒”,后来因为喝起来有沁人心脾的感觉,又写成了“脾酒”,又因为“喝”这个动作,在1922年的《青岛概要》里,才出现了我们现在的叫法“啤酒”。

 

和啤酒一样在青岛享负盛名的还有“下水道系统”。直到今天,坊间还流传着青岛德国人建造的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合理、质量过硬的传说。而在青岛方言中,至今仍使用德语词“古利”,称呼下水管道的铁盖。

从大连、青岛,到厦门、珠海,海洋都是城市走红的加分项。/ Jimmy Chang

 

201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上,青岛挤掉杭州、烟台和哈尔滨,登顶榜首。这座城曾被比作“绣着花边的抹布”,或许不大动听,但这正是青岛里子的人间烟火气,是生动自在的生活。

 

山东济南,中国青岛

 

论吹彩虹屁,还得看文人。在康有为眼中,青岛是“绿树青山,不寒不暑,碧海蓝天,可舟可车,中国第一”。

 

或许那个著名的段子“山东济南,中国青岛”的灵感来源就是康有为的这句话。

 

2018年10月末济南和青岛两市同时披露了“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计划。这也意味着继沈阳之后,又有两座城市将“国家中心城市”写入未来发展目标。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足可见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之高。

山东能同时拥有两座国家中心城市吗?

 

一个省的省会城市,未必稳坐该省经济总量第一,但像青岛这样能在经济指标上超出省会济南这么多的情况,不太多见。

 

2017年,青岛GDP总量破万亿,达到11258亿元,位列山东第一,全国12名。相比之下,济南的经济总量只有7285亿元,排在全国20多名。再看青岛“努力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 的提法,底气着实足了不少。

 

建城仅仅一百多年的青岛,还只是不折不扣的晚辈。但也正因为后起之秀的身份,青岛没有背负太多历史包袱,发展之路走得异常顺畅。

 

改革开放后,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为首的“五朵金花”明星企业,足以让青岛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五朵金花”的逆袭史也成为了青岛为人乐道的经济奇观。

“五朵金花”在青岛有多知名?就是能当青岛地标的程度。/flickr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亏损147万元的一个集体小厂;海信集团原为青岛电视机厂,1977年在参加全国黑白电视机评比会上,所产的一台35寸黑白电视机经不住震动试验散了架,被当作废品扔到一边。

 

双星集团过去叫青岛橡胶九厂,生产的傻大黑粗胶鞋堆积如山卖不动;澳柯玛亏损2700多万元,濒临破产;老牌的青岛啤酒,也曾两次因质量问题停产整顿。

 

青岛的“五朵金花”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成功“嫁接”、“引进”的硕果。

 

海信是青岛第一个“走出夜郎国”的国有企业,老厂长李德珍满怀让中国人看上名牌国产电视机的雄心壮志,从日本引进了先进技术与生产线,当年安装,当年投产。

 

海尔有著名的“砸冰箱”故事。1985年,海尔总裁张瑞敏来到青岛电冰箱总厂当厂长。当时的海尔,是一个亏损147万元,过半员工想离职的破工厂。

直到现在,那一把“砸”出海尔的锤子还挂在海尔总部的大楼里。/ 图虫创意

 

张瑞敏初来乍到,就收到一封顾客来信。信上说他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只能勉强拉走一台。于是张瑞敏对库存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了76台有缺陷的冰箱。

 

张瑞敏喊来了所有员工,说问题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然后张瑞敏领头,亲手砸了第一锤。当时冰箱的市价是800元,相当于职工两年的收入。

 

用锤子“砸”出来的海尔精神,亦是“五朵金花”发展的缩影,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企业家们。

 

 只能往前的青岛

 

2000年,青岛GDP达到1150亿元,成功超越沈阳和大连,跃居全国第13位,成为继北京和天津之后北方GDP总量第三高的城市。

 

此后的20年,青岛“北方第三城”的头衔从未动摇过。

 

然而2008年之后的全国城市GDP排行榜,青岛不是“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而是每年被不断超越的失落榜。2011年,青岛跌出前10,一直在十二三位徘徊。

除了青岛的下降,郑州的发力奋勇直追也是清晰可见。

 

在2018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曾点名济南、青岛,认为山东这两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度”、“引领带动作用”都不太够。

 

平心而论,青岛不是没有努力反思过。2018年在全市范围发起持续3个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2019年提出“学深圳、赶深圳、超深圳”口号,连派3批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每期学习时间长达300天。

 

公开承认发展落后掉队的青岛,明显感受到了即将被赶超的紧迫感。

 

反思城市发展史,城市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强大的制造业是基础。这几年,那些发展迅猛的城市往往制造业发达,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越来越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杀手锏”。

可以说谁能掌握当代高端制造业的技术,谁就已经抓住了未来。/ unsplash

 

提起深圳,有华为、腾讯,提起杭州,有阿里、海康威视。就连“新北方第三城”热门候选城市郑州、合肥,也有富士康、京东方。

 

而青岛呢?“五朵金花”为首的 优秀山东品牌要么亟待转型、要么辉煌不在,影响力今非昔比。曾经让山东引以为傲的工业没能持续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活力。

 

青岛的野心并没有减少。2020年5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济南不再提“创建国家中心城市”,而青岛则继续提这个目标。

 

“全村的希望”青岛的目标不仅仅是“国家中心城市”,还想要深圳和上海才有的、一个更高的头衔——“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青岛作为滨海城市的优势,还需要更努力去发挥出来。/ 图虫创意 

山东已经注意到制造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性。“青岛制造”海尔将成为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平台,用4年5000亿,再造一个新海尔,加快打造5000亿的产业集群。

 

 “新油过的马车穿过街心,那专做夏天生意的咖啡馆,酒馆,旅社,冰饮室,也找来油漆匠,扫去灰尘,油饰一新。油漆匠在脚手架上忙,路旁也增多了由各处来的舞女。预备呀,忙碌呀,都红着眼等着那避暑的外国战舰与各处的阔人。”这是当年老舍为洋气的青岛所写的《五月的青岛》。

 

海风习习,当年把繁荣吹来了青岛。在百年后的当下,更洋气更现代的青岛依然有成为一线城市的潜质。

 

只是他们的步伐不能再慢下来。

[1] 谁是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济南青岛的双城记 | 新周刊[2] 千万别想用啤酒灌醉一个青岛人 | 九行[3] 稳住北方“第三城”的背后 | ET财经观察[4] “北方第三城”之争,青岛如何“转守为攻”? | 山东深观察[5] 青岛的野望:中国北方,山海苍茫 | 硅谷加先生[6] “北方第三城”惨遭滑铁卢,青岛,你肿木了? | 融中财经[7] 青岛名人故居溯源与文化旅游开发的新际遇 | 崔诚亮[8] 《百年五四与青岛》 | 张荣大,张树枫

t
terrydick1
1 楼
青岛失守;“北方第三城”惨遭滑铁卢,青岛---這純屬是一頭豬的做法。
2 楼
青岛不算最惨的 北方第二城才叫惨,被吸的都站不起来了 整个北方也就远离某城的郑州和西安还能喘口气 吸血鬼市太可怕了
m
maoshan
3 楼
说实话,山东人都比较喜欢从政,搞经济的兴趣不大!
B
BMWOLF
4 楼
山东这几年外逃贪官真不少
前进
5 楼
都是北京那群老爷们一句话的事儿,挺你或者是搞你 当年的大连还是北方第二城呢,现在恐怕连前10都进不去了
j
jyuan2111176
6 楼
以前,青岛和大连是较着紧比经济,比城建,大连落伍了,青岛失去动力了,
z
zhedielj
7 楼
青岛太自大了。有个笑话说山东有个城市,大多数人不会骑自行车,大多数人不承认自己是山东人,请猜这个城市的名字。 青岛在山东一切都是独立的,就连会计证青岛都能单考。本地人不愿意出去,当地的知名企业都是被原来的老人把持,管理方法落后。知名企业几乎都是军事化的严格管理,好像除了严就没有别的招了。不注重宣传,比如海信电视就不错,高端产品比肩索尼的旗舰机,可就是卖不动,因为看不到宣传,有时候有点宣传,但卖点跟技术又不搭不上。
4
4水5痕
8 楼
山东盛产狗官
南矬子
9 楼
青岛人- 鲁南第一吹,一股子拿着殖民地奴隶历史当荣耀的婊子劲头。
屠狗专业户
10 楼
一看你就不了解山东,青岛是胶东不是鲁南,所以,少挑唆
v
vicnn
11 楼
怪不得最近纽约的青岛妓女越来越多了,价钱也越来越平民化,服务也越来越贵族化。
j
jyuan2111176
12 楼
自从薄熙来倒了以后,大连的领导都在忙着肃清流毒,表忠心,哪有心事搞经济、
k
kingbox
13 楼
合肥也能算到北方去?
l
logitea
14 楼
比惨的话那肯定比不过天津
E
Edmondon
15 楼
这个排名又屁用啊,先问问市民的生活水平怎么样,当官的只有这么一点点面子上的追求,也太肤浅了
无限蔚蓝
16 楼
看上海周围城市群一个比一个有活力 再看首都周围城市群 有砸千年大计的钱还不如分摊开砸在其他现有城市回报来的快
A
AndrewZhang
17 楼
看来以后投资不能过淮河以北了。
s
software_young
18 楼
的确,天津倒霉就倒霉在离北京太近了,什么好事都归北京,周围的城市不能比它强。
你是那个谁谁谁
19 楼
曾经的青岛啤酒,青岛海尔,青岛海信 曾经辉煌的大连。。。 哎,不说了。
红旗下扯蛋
20 楼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市区人,我居然不知道7楼说的,大多数青岛人不会骑自行车,8楼举出例子青岛出来的贪官是谁,9楼青岛啥时候划进鲁南的,11楼你姐姐在青岛做妓女不能把她说成青岛人。
K
KOKOPELLI
21 楼
傻逼文章,都去过青岛吗?知道青岛的发展吗?
青涩狼人
22 楼
高校太少,人才不足,没有跟上互联网经济
游子大侠
23 楼
加油青岛!
风吹云过
24 楼
说实话 为什么青岛要走出山东的格局,山东是中国农业大省,前十个城市GPD搞大锅饭的,完全是政治上的傻逼行为,整个山东都在压制青岛的发展,说白了就是不服, 1 凭啥经济中心在青岛不在济南,以前全国各大行的山东总行都在青岛,济南说自己的是省会,活生生抢过去了,烟草以前颐中比将军卖的好,济南说,合并吧,我来做主,青岛还有足球队,济南说别弄了,我来搞。最重要的就是国家给的资金,青岛是自筹的,济南是国家给的,本来应该是青岛的钱,济南就给挪用了,然后再弄的省投资公司,注资给青岛,哈哈哈。 2 工业,青岛以前有全国有名的轻工业重心,纺织,化工,橡胶,煤炭,都让山东给分了,化工给了淄博,纺织给了潍坊,轻工给了临沂。 3说白了就是大锅饭,山东是全国唯一一个从头到位城市GPD都差不多的城市,别的省都是全省围绕一个或两个中心城市发展,山东不是,你有点好的 就得分给其他城市发展,然后由这个城市的领导直接管理企业,领导只要资金到位,这个企业不死,领导的位置就保住了,至于竞争力嘛,我大 我大 大 大 大而不精,久而久之,有没有竞争力显而易见,华为的背后是上百家小规模的生产链条支撑,青岛有啥,海信都去发展房地产了,海尔每年的赚的钱刚够还贷款,南方的格力,美的各种超,城市经济不好,跟山东的政治,心态是密不可分的。
狼王2
25 楼
哈哈哈,我还真的认识很多青岛人不会骑车。
s
slimane
26 楼
青岛以及山东人不行,以前以为是山东好汉,接触几个都是吹牛逼没有诚信。现在看到山东人就敬而远之,不过有些山东妹子还是蛮水灵的
27 楼
青岛是山东唯一的出路 青岛毕竟吹过海风意识要开放一些 可惜山东省脑子不清楚还支持济南做大 说实在的济南没有任何出头的希望 济南官场意识的土鳖,官僚,保守,落后在全国绝对前三 这么内耗只能造成山东经济崩盘
M
MASHIMOTO
28 楼
山东人爱吹牛,爱面子,爱拉关系,宿茂臻名言,我们山东和北京关系一直不错。不过有个优点,别管有没有刷子,一个比一个傻有自信。
郑长仁
29 楼
把韩棒子,日本兽都驱逐出境,青岛就上来了。
w
wangmsea
30 楼
青岛在鲁南?连青岛在哪都不知道就来无脑喷?真有键盘侠给你键盘就有天。 脑残
w
wangmsea
31 楼
是啊 去年疫情前去黑猫还喷到你妹,你妈和你姐了。你家族生意不错啊,老妈当老鸨子,推销两个闺女,就是闺女长得太丑,给钱都没人要。
w
wangmsea
32 楼
你这说的明显的是东北人。。。
w
wangmsea
33 楼
这说的还是东北人,没听说吗?东北没穷人,一人一个貂。。现在的“牌面”“老铁”这些词都是东北传来的。。你可以了解一下了额。还有那些直播的大部分都是东北的忽悠。。
煮不熟
34 楼
美国有“上青天”一说。但我刚来美国时,在 Main st 地铁站向一华人换零钱,碰巧是一个青岛人,当时穿一身牛仔服,40岁左右。他问我缺多少钱,我说差一块,他直接给了我一块钱。这位青岛人是干装修的小老板。 十多年过去了,我只希望能再见到这位青岛人。
b
bignoseyan
35 楼
作为青岛人,没感觉青岛有多好,但是出了青岛,才知道比青岛好的城市真不多!
苏浩
36 楼
直辖呗
m
maoshan
37 楼
都说山东是孔孟之乡,咱没去过不知道真假,但书上是这么讲的,只是公司有十几个山东同事,一个比一个精,还互相拆台,大家都是敬而远之,不过干活还是蛮不错的!
h
hayasi
38 楼
不知道现在青岛大虾多少人了?
t
tianzhihu
39 楼
呵呵
l
luckycat926
40 楼
你更自以为是,看问题看人太片面 ,几个青岛人能代表全青岛人?
d
daniexu
41 楼
把青岛大虾涨到88一只可就经济。
看疯狗吵架
42 楼
是么?你敢说哪里的人行,不吹牛,有诚信?我不是山东人,很向往你说的不骗人的省市,说一个来听听?~~ 你个二逼,讲出这话本身就是吹牛没诚信吧~
b
battleships
43 楼
第一财经这些四川媒体真鸡巴恶心 成天编些新一线排名 吹自己成都 黑其它城市 那么远的青岛也要黑
z
zhulitmac
44 楼
钱多又bb钱少又bb
d
daweiwang20
45 楼
实情是 青岛大虾是东北人在青岛卖的上了头条 和青岛人半毛钱关系没有
d
daweiwang20
46 楼
在中国哪工作不互相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