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11月了 中国多地气温仍直逼30℃ 专家解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3日 19点2分 PT
  返回列表
68033 阅读
10 评论
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众多网友留言表示,今年好像没有往年同时间段冷了,今年会迎来“最暖冬天”么?

据中国天气微博11月3日消息,刚刚过去的10月份,我国天气气候特征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10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2.2℃,较常年同期偏高1.6℃,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东北地区大部及山东大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2~4℃,内蒙古、新疆、天津和辽宁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有14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10月历史极值。为何近期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贾小龙介绍,主要原因是今年秋季以来,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我国受高度场正异常控制,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弱,冷空气活动偏弱,因此造成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秋季北方气温异常偏高,也造成多地入冬推迟。虽然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经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部分地区偏晚超过5天。

11月初多地最高气温直逼30℃11月第一天,多地气温暖如立夏。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截至11月1日15时,全国国家级气象站中,共有900多个站点的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打破11月最高极值纪录。

1日14时,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出现大面积30℃以上站点,尤其山东,10余个国家站今天的最高气温超过30℃。其中,山东临朐站截至14时,最高气温达到32℃,不仅是当地11月历史上首次超过30℃,而且大幅超越了历史极值(原纪录为 1998年11月15日,27.1℃)。

11月的第一天,杭州午后高温冲至29.5℃,街头随处可见短袖;上海今天的最高气温已经超过28℃,预计明天最高气温26℃,后天气温还将继续升高,可达29℃左右。

这股暖热有多异常?常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最高气温25℃线大致位于华南一带。今年由于冷空气的“懈怠”,这股暖热足足北抬了上千公里。以山东济南为例,常年11月上旬平均最高气温为16.6℃,11月1日的最高气温却在28℃左右。

极端回暖将导致怎样的后果?中国气象爱好者分析,11月上旬会有冷空气南下,由于前期偏高幅度太高,即使这股冷空气本身实力不算强,也足以造成极其剧烈的降温,造成寒潮天气。如此规模、如此持续的极端回暖过后,10月的我国均温、全球均温都可能接近甚至打破历史纪录,最热9月之后,很可能迎来最热10月。而在厄尔尼诺继续发展的背景下,11月、12月的均温也会比历史均值偏高,不排除再度创下历史纪录。

今年或迎来最暖冬天?专家解读专家指出,2023年的冬天是否为最暖冬天,还没有明确的判断。

暖冬的概念具有严格的科学定义,是否为暖冬,一定要看整个冬季的全国平均气温是否高于常年值。

出现这样的气温正常吗?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自10月22日以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由偏低转为偏高,各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7℃。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北方地区气温偏高尤为明显,湖南北部、贵州、江南中南部等南方地区气温也高于常年。

“各地气温偏高,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冷空气偏弱。”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解释道。近期,由于积聚冷空气的极涡较为偏北,冷空气较常年显著偏弱。此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长时间受西风槽后的西北气流控制,一方面槽后以下沉气流为主,造成近地层绝热增温,另一方面这种环流形势下天气晴好,有利于太阳辐射增温,都会造成气温上升。

这样的气温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这样的暖意将会持续到11月初。11月1日之前,我国北方地区虽然冷空气仍然较为频繁,但强度很弱,影响不大。

预计11月1日至5日,将有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显著下降。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气温下降4~6℃,局地降温8~10℃,同时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北部和东部等地将有雨雪天气。过程结束后,预计气温将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G
GP03D
1 楼
我是来看狗粮怎么把这事和习近平联系起来的 [1评]
J
Jambox
2 楼
金三看你的了!
传播爱与光
3 楼
暖和是好事,活活气死卡尔加里黄土豪!哈哈哈
燃烧的褪毛
4 楼
没事,明年7,8月就冷下来下雪了🤣🤣🤣🤣🤣🤣
随意岁月
5 楼
台南还在流行登革热,病媒蚊活跃,黄伟哲已经开始拜神了
C
Cuisiner
6 楼
看来监狱的暖气是没保障的,所以留园一片喜气
飞哥
7 楼
很烦这些专家
成熟社会
8 楼
暖冬的出现百分之百肯定不是习近平造成的。这是全球厄尔尼诺现象的一部分。但是暖冬和暴雨或者干旱一样属于自然气候灾害,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既然你非要主动抢占一楼沙发如此强势的硬要把习近平扯进来,那我就给你讲讲。暖冬出现不是习近平的责任,但是暖冬过后将考验习近平的应对之策。按照以往的经验,习近平不是等事情过去了再去,就是去离灾区最远的地方考察。习近平嘴炮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良策。小学毕业生的水平也就是如此了。应该是又要被戳脊梁骨骂了。 呼吸道疾病大大增加 由于冬季的气温偏高,可使得各种病菌、病毒活跃,病虫害滋生蔓延。加上使用暖气和空调,空气干燥,使得人们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皮肤干燥发痒、火气大等。还会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冬季气温偏高,也降低了人的本能抗寒体质,抵抗力下降。 火灾频发 由于暖冬气温相对较高,空气干燥,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农产品病虫害高发 暖冬还会使农业病虫害加重,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并在春天大量繁殖,容易出现大面积虫灾。 不利于春播春耕 暖冬气温高,蒸发量加大,使干旱加剧,对农作物生长和春播春耕不利 冬小麦减产 冬季是小麦休眠的季节,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小麦会停止生长,营养成分储存在根部,等到春季返青时,提供足够的养分,但在暖冬时节,植株内的养分会得不到很好的储存,会保持旺盛的生长。其次抗寒能力下降,因为温度偏高,小麦生长过旺加之生育进程提前,致使小麦的抗冻性大大降低。冬末春初的“倒春寒”极易使返青后的小麦易受冻害,导致减产。 羽绒服等冬季衣物销量下降 暖冬导致冬季衣物及冬季运动产品销量惨淡,营业额亏损,严重者将导致部分商家关门倒闭。 空气污染 暖冬我国多暖脊活动,暖脊控制区域容易形成逆温层,导致地面风力小,扩散条件不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容易堆积,形成雾霾天气。
我是路过
9 楼
普京惨了,连中国也不买他的天燃气了。
顽童在线
10 楼
事出蹊跷必有妖,肯定是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五毛们统一口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