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上最近盛传,广东一千五百家工厂计划迁移至四川。如果成真,这将是广东四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或标志着"国家备份"战略的启动。
本周二(15日),中国各社交平台上关于沿海地区广东一千五百家企业将迁移至西南地区四川的消息,引发网民关注及讨论。公众号“木心”发帖称:“近日,一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广东一千五百家工厂将搬到四川。这一举措,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据财联社9月25日报道,国家将引导企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在高层批复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四川成为唯一一个被点名的战略腹地。
公众号“木心”文章写道,惠州的TCL集团、联想集团、小米科技、格力电器、长虹电子、海尔、华为等共计一千五百家企业将开启这场规模宏大的迁移之旅。
不过,中国媒体尚未对这一热门话题作出报道,也未公开否认。一位熟悉“三线建设”的学者邝锦利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地区如上海、广州的工厂向内陆迁移是为了协助西南西北地区的制造业,但现在:“形势变了,天变道亦变,哪有前方和后方。他们一直担心万一发生被攻击事件,我们的沿海城市、重要的加工和科技力量受打击,这将是致命的。”
学者:新三线建设劳民伤财无必要
曾参与四川三线建设的邝锦利指出,上世纪在四川建立的所谓大三线已基本荒废:“原来的大三线基本上都废弃了,四川山沟里的那些工厂破房子依然存在,有的改成了夜市,有的荒无人烟。再搞三线建设是劳民伤财,毫无必要。”
根据中国多个公众账号的说法,此次产业转移不仅是企业寻求更低成本发展环境的经济决策,更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复杂形势下的战略考量。为推动迁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先供应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旨在保障中西部地区能够承接这些企业。通过腾挪东部地区的资源,广东可以专注于发展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时,这次迁移不仅是企业的流动,也为四川等中西部省份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可能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崛起。对中西部地区来说,这是一大发展契机,让更多人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而不必长途跋涉。
学者:纸上谈兵不可为
对此,邝锦利回应说:“纸上谈兵,这个方案是对的,铺开地图看也是对的,但现在没有前方后方了。马斯克的火箭可以两根筷子夹住五千吨重的物体,你还在讲前方后方,还钻山洞搞三线建设。如果脑子里还在想着二战时期的算盘,你让韩国人怎么活?”
另一位学者认为,中国产业转移的背后,是在构建全产业链备份的战略布局。正如许多评论指出,这次大迁移不仅是为了解决东南沿海日益高企的成本压力,更是为备战未来可能的国际变局。他表示:“通过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内陆,国家确保在未来发生不确定事件时,国内能够依靠自主的产业链支撑。”
有关广东将有美的、格力、比亚迪等十大工厂将迁移至四川的传闻,在中国社交平台刷屏。该消息引发网民热议。(微博截图/财富船长老陈)
新京报:产业转移引发讨论
新京报10月13日报道,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然而,“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的表述引发了更多关注。产业转移背后的经济因素、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等,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此前,新华社也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及就业承载力。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并向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资源枯竭地区倾斜,以促进区域间就业的均衡发展。
大迁徙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多次
研究三线建设的学者田启光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初他以为广东企业向西南迁徙的消息是虚假的,但后来发现国务院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他认为,这种思维在历史上被称为“战争思维”,类似于康熙时代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的海防政策,或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的大三线建设。
面对当前的国家形势,田启光认为当局采取的是战争思维模式,这将对广东的企业经济和民众就业造成负面影响。他说:“邓小平在这方面确实值得称赞,80年代他从和平思维出发,提出‘改革开放’,这是融入国际社会的和平思维。所以后来关闭了大量三线时期的国有企业,将它们搬回东部,直到90年代都没完全消化掉。”
田启光认为,中国已从邓小平的和平思维转变为当前的战争思维,他批评这一做法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甚至带有恐吓性质,最终可能成为“烂尾工程”。
广东企业的这场“大迁徙”,让人不禁联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当时,为加强国防,国家将大量工业和军事设施转移至中西部偏远地区。
中国网络上最近盛传,广东一千五百家工厂计划迁移至四川。如果成真,这将是广东四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或标志着"国家备份"战略的启动。
本周二(15日),中国各社交平台上关于沿海地区广东一千五百家企业将迁移至西南地区四川的消息,引发网民关注及讨论。公众号“木心”发帖称:“近日,一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广东一千五百家工厂将搬到四川。这一举措,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据财联社9月25日报道,国家将引导企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在高层批复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四川成为唯一一个被点名的战略腹地。
公众号“木心”文章写道,惠州的TCL集团、联想集团、小米科技、格力电器、长虹电子、海尔、华为等共计一千五百家企业将开启这场规模宏大的迁移之旅。
不过,中国媒体尚未对这一热门话题作出报道,也未公开否认。一位熟悉“三线建设”的学者邝锦利周三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地区如上海、广州的工厂向内陆迁移是为了协助西南西北地区的制造业,但现在:“形势变了,天变道亦变,哪有前方和后方。他们一直担心万一发生被攻击事件,我们的沿海城市、重要的加工和科技力量受打击,这将是致命的。”
学者:新三线建设劳民伤财无必要
曾参与四川三线建设的邝锦利指出,上世纪在四川建立的所谓大三线已基本荒废:“原来的大三线基本上都废弃了,四川山沟里的那些工厂破房子依然存在,有的改成了夜市,有的荒无人烟。再搞三线建设是劳民伤财,毫无必要。”
根据中国多个公众账号的说法,此次产业转移不仅是企业寻求更低成本发展环境的经济决策,更体现了中国在全球复杂形势下的战略考量。为推动迁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先供应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旨在保障中西部地区能够承接这些企业。通过腾挪东部地区的资源,广东可以专注于发展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时,这次迁移不仅是企业的流动,也为四川等中西部省份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可能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崛起。对中西部地区来说,这是一大发展契机,让更多人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而不必长途跋涉。
学者:纸上谈兵不可为
对此,邝锦利回应说:“纸上谈兵,这个方案是对的,铺开地图看也是对的,但现在没有前方后方了。马斯克的火箭可以两根筷子夹住五千吨重的物体,你还在讲前方后方,还钻山洞搞三线建设。如果脑子里还在想着二战时期的算盘,你让韩国人怎么活?”
另一位学者认为,中国产业转移的背后,是在构建全产业链备份的战略布局。正如许多评论指出,这次大迁移不仅是为了解决东南沿海日益高企的成本压力,更是为备战未来可能的国际变局。他表示:“通过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内陆,国家确保在未来发生不确定事件时,国内能够依靠自主的产业链支撑。”
有关广东将有美的、格力、比亚迪等十大工厂将迁移至四川的传闻,在中国社交平台刷屏。该消息引发网民热议。(微博截图/财富船长老陈)
新京报:产业转移引发讨论
新京报10月13日报道,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然而,“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的表述引发了更多关注。产业转移背后的经济因素、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等,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此前,新华社也曾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及就业承载力。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并向革命老区、边境地区、资源枯竭地区倾斜,以促进区域间就业的均衡发展。
大迁徙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多次
研究三线建设的学者田启光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初他以为广东企业向西南迁徙的消息是虚假的,但后来发现国务院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他认为,这种思维在历史上被称为“战争思维”,类似于康熙时代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的海防政策,或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的大三线建设。
面对当前的国家形势,田启光认为当局采取的是战争思维模式,这将对广东的企业经济和民众就业造成负面影响。他说:“邓小平在这方面确实值得称赞,80年代他从和平思维出发,提出‘改革开放’,这是融入国际社会的和平思维。所以后来关闭了大量三线时期的国有企业,将它们搬回东部,直到90年代都没完全消化掉。”
田启光认为,中国已从邓小平的和平思维转变为当前的战争思维,他批评这一做法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甚至带有恐吓性质,最终可能成为“烂尾工程”。
广东企业的这场“大迁徙”,让人不禁联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当时,为加强国防,国家将大量工业和军事设施转移至中西部偏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