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正在进行一场全国大洗牌,背后是国运之战、时代变迁。
每个人,都应早作打算。
近日,985名校四川大学一口气撤销了31个专业。其中包括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保险学、音乐学、广播电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核物理等,涉及多个领域。
有同学说,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成了“关门弟子”:
我正在985念的本科专业,被母校撤销了……
这种感受,其实这几年非常普遍。全国高校,都在批量裁撤专业:
2014年撤销了67个专业布点;2019年撤销了367个专业布点;2022年撤销了925个专业布点;2023年,被撤销的专业布点暴增到了1670个;
据统计,12年来中国一共撤销和停招了将近1万个专业布点,一场轰轰烈烈的专业大洗牌正在上演:
外贸专业、土木工程凉了,连金融业也蒙上了“羞耻”的阴影;
理工类院校经费快速攀升,哈工大的经费涨幅超过了清华北大;
不少省份,强基计划进一步向理工倾斜,而文科生高考滑档现象愈演愈烈……
背后,是越来越激烈的大国博弈,是中国努力冲破西方科技“卡脖子”的绝地反击,是一场输不起的国运之战。
1专业大洗牌,谁被“抛弃”?
这几年高校专业大洗牌,被裁撤最多的专业是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一定榜上有名。2018年以来,足足有一百多个高校撤销了这个专业。唯一一个比它还惨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图源:麦可思研究院
70后和80后应该有印象,公共事业管理在2000年代是中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其热度甚至可以和经济类专业掰手腕。
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各大院校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数量,翻了10倍。
但今天,时代彻底变了。
曾经被尖子生挤破头报考时有多么抢手,如今被各大高校撤销时,就有多狼狈。
虽然没有被裁撤,但在报考热度和受欢迎程度上一落千丈的专业,莫过于土木工程了。
在国家大搞基建、楼市狂飙突进的时代,土木专业同时吃到了房地产和大规模城镇化的双重红利,很多人轻轻松松一飞冲天。
2013年,碧桂园老板杨国强甚至对人事主管说过:“给你30亿,去招300个博士来”。
如今呢?碧桂园自身难保,还在生死线上挣扎。各大高校的土木专业分数线齐齐大跳水,甚至专业要改名为“智能建造”,家长们还唯恐避之不及。
网络上开始流传这样的段子:“工地3000块钱招不到农民工,但能招到土木专业大学生。”
今年迎来阵阵寒气的,是金融专业。曾经热门的财经类院校,被时代转身就抛弃了,高考录取出现“断崖式”滑坡。
211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在广东物理类的最低录取排名从2021年的3000名以上,一路下滑到2024年不到13602名,暴降一万名! 中央财经大学从6000名暴降到13000名以后,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也遭遇了类似的滑坡。
高校专业大洗牌,为什么波及了这些领域?
2
大变天:就业与国运
金融专业为何遇冷?你懂的。直接原因,就业变难了。
据东方财富Choice,今年7月11日券商行业约有34万从业人员,相比年初,半年时间就减少了近万人。 伴随减员的,还有降薪。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券商行业降薪明显,2023年人均薪资比2021年减少了将近20%,平均减少约12.74万元。
今年7月,上海交大高金学院副院长李峰在毕业典礼的一句话,引爆了整个金融圈。他说: “一些人认为金融业毫无价值,因为金融似乎不是硬核科技,认为金融业是可有可无的交易成本;有些金融从业人员,包括我们的一些同学和校友,甚至产生职业羞耻心。”
“金融羞耻”这个词,一夜传遍了全中国,成了今天独特的时代标记。
就业的兴衰,决定了一个专业的兴衰。正如管理学,当年也曾经是亲友们争相推荐的文科专业。
如今,社会需求却严重不足了,被大规模撤销是迟早的事。
《光明日报》曾统计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求,2019年比上一年下降了31%,2020年比上一年又下降了37%。
正如西安交大原校长王树国说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社会走在了大学的前面,需求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就业兴衰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运的走向。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
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优化调整的原则是什么呢?方案非常清晰地指出了答案——要服务国家发展。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
2018年,我国首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布点只有35个;到今年,全国有533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短短6年时间,人工智能的专业布点数量增加了15倍!
背后,正是国运所需,就业所向。
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就透露: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缺口高达500万,而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仅为4万。”
在未来一段时间,人工智能专业仍然是国家指挥棒,引导全社会人才涌向的新兴行业。
3
理工科,越来越“香”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其实这几年被撤销的专业中,也有不少理工科专业。
比如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撤销数量也排名前列,甚至不少大学也撤销了计算机专业。
但是注意,很多理工科专业的撤销,是为了整合强化,不像一些文科专业是直接消失了。
像去年中科大撤销了英语、传播学、考古学等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撤销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也都是响应国家号召、集中资源发展优势理工科的意思。
要知道,过去12年中国撤销了1万个专业布点,但也同时新增了1.7万个专业布点,数量更多,这才是专业大洗牌的完整面貌。
就拿这次四川大学撤销的专业来说,里头也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专业,但这些专业虽然消失了,川大却保留了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大类专业,是为了适应大学“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创新,其招生人数依然众多,报考分数也比较高,生源火爆。
事实上,增加专业点最多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工学、教育学、经济学。
相比之下,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持续减少。
面对新一轮大国科技竞争和经济压力,国家选择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理工科领域,理工科将开始“狂飙”之路。
而文科则相对被弱化。其表现主要在两大方面:
一是在发展规划和升学上,给予特殊支持和重视。
今年4月,教育部举行“101计划”成果交流会,80多位顶尖专家,50多位院士深度参与,透露了中国学科发展的重心。
这个实施了3年的计划,最早发轫于计算机学科(101正是二进制的象征),是一场直接面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计划,由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提出。
“101计划”面向本科生,极为重要,覆盖了计算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9个领域。其中,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
这9个领域总共有77所高校牵头及参与,绝大多数力量,也倾注在理工科上。
计算机 33所数学 30所物理 31所化学 30所生物科学 33所经济 25所基础医学 11所中医药 7所哲学 14所
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几乎被“一网打尽”,综合类院校也成为中坚力量,可见重视程度极高。
2020年推出的强基计划,也对理工专业强烈倾斜,选拔想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生,尤其是为理科尖子生开辟了一条通往名校的直升通道。
今年,浙大、上海交大、中科大、国防科大的强基计划中,高端芯片、智能科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相关专业成为重中之重。
而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都规定,高考数学成绩在145以上,就可以破格入围考核。哈工大、南开则在分数的计算上对物理、数学给予更高的权重。
入学门槛进一步降低,真的是求才若渴。
二是在发展经费上,全力支持理工科。
比如,这两年哈工大预算经费就暴增50亿,以最高35%的增长幅度杀入高校预算榜前五,预算直逼两百亿。
作为传统理工院校,国防七子中的扛把子,位列美国制裁高校名单中的学校,哈工大培养优秀理工人才的担子可不轻。
同时,国防七子中的北航、北理工、西北工业大学等预算也均有涨幅,都超过了一百亿,剩下的南航、南理工、哈工程则都超过了50亿,信号非常明显。
在预算前十名中,东南大学超过了南京大学,也可以看做是工科院校对综合院校的赶超。
4
普通人想在时代风口上起飞,一定要关注国家的筹码往哪放,才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中国必须抢占全球科技竞争的先机。
具体目标,就是“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中国疯狂加码新兴工科,是必然之举。
因此,这一轮全国专业大洗牌,正是科技强国战略的缩影。
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理工科人才,我们的培养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强。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一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在专业选择上,更是如此。
顺势而为的人,才能事半功倍。
本科专业,正在进行一场全国大洗牌,背后是国运之战、时代变迁。
每个人,都应早作打算。
近日,985名校四川大学一口气撤销了31个专业。其中包括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保险学、音乐学、广播电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核物理等,涉及多个领域。
有同学说,一觉醒来,突然发现成了“关门弟子”:
我正在985念的本科专业,被母校撤销了……
这种感受,其实这几年非常普遍。全国高校,都在批量裁撤专业:
2014年撤销了67个专业布点;2019年撤销了367个专业布点;2022年撤销了925个专业布点;2023年,被撤销的专业布点暴增到了1670个;
据统计,12年来中国一共撤销和停招了将近1万个专业布点,一场轰轰烈烈的专业大洗牌正在上演:
外贸专业、土木工程凉了,连金融业也蒙上了“羞耻”的阴影;
理工类院校经费快速攀升,哈工大的经费涨幅超过了清华北大;
不少省份,强基计划进一步向理工倾斜,而文科生高考滑档现象愈演愈烈……
背后,是越来越激烈的大国博弈,是中国努力冲破西方科技“卡脖子”的绝地反击,是一场输不起的国运之战。
1专业大洗牌,谁被“抛弃”?
这几年高校专业大洗牌,被裁撤最多的专业是什么?
“公共事业管理”一定榜上有名。2018年以来,足足有一百多个高校撤销了这个专业。唯一一个比它还惨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图源:麦可思研究院
70后和80后应该有印象,公共事业管理在2000年代是中国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其热度甚至可以和经济类专业掰手腕。
从2000年到2017年,我国各大院校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数量,翻了10倍。
但今天,时代彻底变了。
曾经被尖子生挤破头报考时有多么抢手,如今被各大高校撤销时,就有多狼狈。
虽然没有被裁撤,但在报考热度和受欢迎程度上一落千丈的专业,莫过于土木工程了。
在国家大搞基建、楼市狂飙突进的时代,土木专业同时吃到了房地产和大规模城镇化的双重红利,很多人轻轻松松一飞冲天。
2013年,碧桂园老板杨国强甚至对人事主管说过:“给你30亿,去招300个博士来”。
如今呢?碧桂园自身难保,还在生死线上挣扎。各大高校的土木专业分数线齐齐大跳水,甚至专业要改名为“智能建造”,家长们还唯恐避之不及。
网络上开始流传这样的段子:“工地3000块钱招不到农民工,但能招到土木专业大学生。”
今年迎来阵阵寒气的,是金融专业。曾经热门的财经类院校,被时代转身就抛弃了,高考录取出现“断崖式”滑坡。
211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在广东物理类的最低录取排名从2021年的3000名以上,一路下滑到2024年不到13602名,暴降一万名! 中央财经大学从6000名暴降到13000名以后,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也遭遇了类似的滑坡。
高校专业大洗牌,为什么波及了这些领域?
2
大变天:就业与国运
金融专业为何遇冷?你懂的。直接原因,就业变难了。
据东方财富Choice,今年7月11日券商行业约有34万从业人员,相比年初,半年时间就减少了近万人。 伴随减员的,还有降薪。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券商行业降薪明显,2023年人均薪资比2021年减少了将近20%,平均减少约12.74万元。
今年7月,上海交大高金学院副院长李峰在毕业典礼的一句话,引爆了整个金融圈。他说: “一些人认为金融业毫无价值,因为金融似乎不是硬核科技,认为金融业是可有可无的交易成本;有些金融从业人员,包括我们的一些同学和校友,甚至产生职业羞耻心。”
“金融羞耻”这个词,一夜传遍了全中国,成了今天独特的时代标记。
就业的兴衰,决定了一个专业的兴衰。正如管理学,当年也曾经是亲友们争相推荐的文科专业。
如今,社会需求却严重不足了,被大规模撤销是迟早的事。
《光明日报》曾统计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求,2019年比上一年下降了31%,2020年比上一年又下降了37%。
正如西安交大原校长王树国说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社会走在了大学的前面,需求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就业兴衰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运的走向。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提出:
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优化调整的原则是什么呢?方案非常清晰地指出了答案——要服务国家发展。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
2018年,我国首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布点只有35个;到今年,全国有533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图源:麦可思研究院
短短6年时间,人工智能的专业布点数量增加了15倍!
背后,正是国运所需,就业所向。
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就透露: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总缺口高达500万,而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仅为4万。”
在未来一段时间,人工智能专业仍然是国家指挥棒,引导全社会人才涌向的新兴行业。
3
理工科,越来越“香”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其实这几年被撤销的专业中,也有不少理工科专业。
比如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撤销数量也排名前列,甚至不少大学也撤销了计算机专业。
但是注意,很多理工科专业的撤销,是为了整合强化,不像一些文科专业是直接消失了。
像去年中科大撤销了英语、传播学、考古学等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撤销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也都是响应国家号召、集中资源发展优势理工科的意思。
要知道,过去12年中国撤销了1万个专业布点,但也同时新增了1.7万个专业布点,数量更多,这才是专业大洗牌的完整面貌。
就拿这次四川大学撤销的专业来说,里头也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专业,但这些专业虽然消失了,川大却保留了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大类专业,是为了适应大学“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创新,其招生人数依然众多,报考分数也比较高,生源火爆。
事实上,增加专业点最多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工学、教育学、经济学。
相比之下,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持续减少。
面对新一轮大国科技竞争和经济压力,国家选择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理工科领域,理工科将开始“狂飙”之路。
而文科则相对被弱化。其表现主要在两大方面:
一是在发展规划和升学上,给予特殊支持和重视。
今年4月,教育部举行“101计划”成果交流会,80多位顶尖专家,50多位院士深度参与,透露了中国学科发展的重心。
这个实施了3年的计划,最早发轫于计算机学科(101正是二进制的象征),是一场直接面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计划,由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提出。
“101计划”面向本科生,极为重要,覆盖了计算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等9个领域。其中,大部分都是理工科专业。
这9个领域总共有77所高校牵头及参与,绝大多数力量,也倾注在理工科上。
计算机 33所数学 30所物理 31所化学 30所生物科学 33所经济 25所基础医学 11所中医药 7所哲学 14所
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几乎被“一网打尽”,综合类院校也成为中坚力量,可见重视程度极高。
2020年推出的强基计划,也对理工专业强烈倾斜,选拔想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学生,尤其是为理科尖子生开辟了一条通往名校的直升通道。
今年,浙大、上海交大、中科大、国防科大的强基计划中,高端芯片、智能科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相关专业成为重中之重。
而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都规定,高考数学成绩在145以上,就可以破格入围考核。哈工大、南开则在分数的计算上对物理、数学给予更高的权重。
入学门槛进一步降低,真的是求才若渴。
二是在发展经费上,全力支持理工科。
比如,这两年哈工大预算经费就暴增50亿,以最高35%的增长幅度杀入高校预算榜前五,预算直逼两百亿。
作为传统理工院校,国防七子中的扛把子,位列美国制裁高校名单中的学校,哈工大培养优秀理工人才的担子可不轻。
同时,国防七子中的北航、北理工、西北工业大学等预算也均有涨幅,都超过了一百亿,剩下的南航、南理工、哈工程则都超过了50亿,信号非常明显。
在预算前十名中,东南大学超过了南京大学,也可以看做是工科院校对综合院校的赶超。
4
普通人想在时代风口上起飞,一定要关注国家的筹码往哪放,才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中国必须抢占全球科技竞争的先机。
具体目标,就是“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中国疯狂加码新兴工科,是必然之举。
因此,这一轮全国专业大洗牌,正是科技强国战略的缩影。
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理工科人才,我们的培养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强。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一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在专业选择上,更是如此。
顺势而为的人,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