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设计了杭州最贵豪宅盘,自己家竟然更奢侈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13日 18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70050 阅读
8 评论
家芝太太

假如在朋友圈发现这样一张照片,你会以为这是哪儿?

某避世禅院?著名自然风景区一角?依山傍水的网红民宿?答案是——都不是!

这是家芝的一位设计师朋友的家,一个一睁眼就能看见湖光山色、四季更迭的家。

两周前我们从北京出发来到杭州,飞行1300公里,落地自驾3小时,就是为了拜访这座千岛湖上的避世之所。

屋主人名字叫姚路,你一定对他的作品不陌生!

姚路室内设计大师

GOA大象设计合伙人,建成作品涉猎商业空间、文化场馆、别墅和高端住宅、办公空间等众多类型。

# 马云老师的蚂蚁金服的大本营“Z字楼”就是他的设计。

# 杭州最贵豪宅云栖玫瑰园也出自他手,这个中式园林别墅区被称为“全球华人的西湖珍藏”,多栋别墅单价卖到1亿以上。

姚路大学时的导师耿建翌是位艺术家。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独一无二的表达。受导师的影响,凡事要求独一无二也成了姚路的“本能”,就连平时开的车都是他自己调颜色改装的,开在路上绝不撞款。

对车尚且如此,当回归最擅长的领域,他在设计改造自己家这件事上,得把“独一无二”发挥到什么程度啊?

杭州 千岛湖

房屋类型:三层别墅

使用面积:600㎡

装修费用:不详,当然预算确实也无上限

第一次来到人都以为这栋别墅有6层,其实只有3层,因为姚路把家做成了错层设计。房子靠山而建,加上各种楼梯和室内外的连通的步道,在这里来回穿梭有种在重庆的既视感。

户型图:

# 原本的房子结构只有两层,顶层是露台、餐厅、客厅,下楼是主卧和6间客房。

# 姚路自己改造之后,多了最下面的第三层,院子、茶室、泳池都在这儿,至于他是怎么改造的,请读下去。

家芝想用图片和你分享的6个细节 # 以下涉及别墅、植物、家具等关键词已收入《家芝软装脱丑指南》中

明月清风伴我饮,湖光山色入我家 

姚路说,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是春天,花儿都开了,阳光也很好,当时他就有了个想法:人生要是在这样的地方有一个水边的宅子,是一个怎样的福报啊!

他当即就决定要在这儿安一个家。

有了愿望就去实现很正常,但你能想象吗?从粗糙毛坯到今天的临水美宅,姚路一共花了12年的时间。不设预算,不焦虑工期,家建成的时候他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忙闲集”——专门给自己和朋友们忙里偷闲的小隐之地。

他说家就是“我做主”的地方,这个房子就像是从他脑子里长出来的,他不断想象着在这里的各种场景,四季变换、日出日落、独自饮茶、亲友聚会,为了要满足这些想象,房子才成了现在的模样。

 工作日的时候姚路也住城里,只有周末过来小住一下。最喜欢冬天来,因为可以烤火,一个人对着篝火就可以发呆一整天。

他把家里唯一一个三面都有自然景观的房间做成了自己的卧室,每天可以从一片绿色中醒来,因为景色太妙,从没赖过床。

他说最好的社交活动,是将朋友请到家里,所以做了个超大的露台,和朋友们在这儿吃饭,就像野餐一样。

这些年开始极度嗜茶,所以他在特地做了一间茶室,坐在这里可以就着清风和茶友们煮水烹茶。

别低头走路,会撞到玻璃 

为了把家安放在自然里,姚路敲掉了很多面墙,把它们换成了大面积的落地窗,彻底让外面的风景和房子融为一体。

玻璃门框都特意做了极窄边,当年市场上还没这种产品,所有玻璃框全是工人自己摸索着手工焊的。

透过干净通透的玻璃,窗外的风景就成了房间的壁画。

从外往里看人也像是行走在画里,屋里的人也是屋外的风景。

而且光看得见还不够,所有的玻璃都是可以打开的。全部打开的时候,你就能体会风的触感、树叶的声音。他说在一个环境之所以让人感觉到舒服,是因为眼耳鼻舌连通身体都得到了享受。

 这座房子会发芽 

姚路告诉我们,不论你什么时候来,感觉都会和上次不一样,这其中植物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们拜访当天一进门就闻到了桂花飘香,这些桂花枝条都是前一天晚上姚路和朋友们一时兴起从外面采回来的。

 房间各个角落摆放着他搜罗来的各种稀有植物,其中一株曼陀罗刚好即将开放,据说这花有毒,能当蒙汗药。

卧室里放着一颗纤细俏丽的银叶金合欢,姚路在外面套了个黑色大缸,整体就不会显得头重脚轻了,还多了些艺术感。

室外绿墙藏了2种不同的植物,常绿的油麻藤搭配春天开花的凌霄花,这样就能一年四季都是好看的。

这条楼梯扶手也被千叶吊兰包裹,顺着这条绿色通道,姚路就能从卧室直接走到负一层的后院。

 为了造家,打破不可能 

这个房子依山而建,房子本身是没有院子的,但是姚路为了夏天和朋友们有个聚会的地方,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改造——把山挖掉了一角。

# 当时千岛湖还没通桥,材料全靠船运上岸,为了砌墙,足足用了2000袋水泥。(摄影师:申强)

姚路回忆那时候当地工人觉得太难,干不到半天就全跑了。被逼无奈之下他从云南找来了施工方,给他们买好机票,把人“拐”来之后人家嫌回家太远,索性就留下安心干活了。

挖山之后,这里就多了个200多平米的宽敞院子,一片推拉门把这里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夏天可以在外院烧烤游泳,一张5米长的大桌子,再多朋友都坐得下。

院子外围还多了个游泳池,没像一般泳池一样选择蓝色砖,而是选了黑砖,这样的质感更贴近自然。

内院装了投影和音响,专门给朋友们唱K用。里面的老家具都是从印尼淘回来的,正中间这个叫“发呆椅”,座深很深,盘腿坐在上面都没问题。

 所有家具都是手工孤品 

姚路说他想做很多去符号化的东西,符号之所以成为符号,是以为它被反复使用。所以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不是各地淘来的手工孤品,就是他开脑洞做的原创设计。

这套客厅沙发就是从巴厘岛买手店发现的,两个法国姑娘用手工布料翻新改造的二手老家具,全世界就这么一套。

院子里的木地板其实已经有一百多岁了,特地从印尼运回来的,时间的印记不可能被任何东西模仿。

茶室墙上的雕花木头其实是印尼来的一块护墙板,被姚路挂在了墙上当装饰。

还有诸如老柜子、手工地毯这些物件,在还没开始装修的时候就已经买好了。

除了从外面淘来的,其他需要用到的通通自己做,他把所有想尝试的新工艺都在这儿试了个遍。

卧室床后的藤编隔断就是他从山东竹篓得来的灵感,既起到了遮挡作用还不过于严实,保持着房间的通透感。

 卧室卫生间没有门,他说这样有种度假的自在感。水池、墙面都是用石材自己做的,表面细腻像涂料一样,一般人还真发现不了。

水池里的铜制漏水托盘也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的新奇物件,放在水槽里既能当置物架,还不溅水花。

国内大多数别墅的壁炉都是摆设,因为会倒烟,但这个bug被姚路解决了。通过对结构的推敲和设计,他的壁炉不仅不倒烟,散热效果还比一般壁炉好很多倍。

秘诀在于他在壁炉上增加了钢板,这样烟的部分热量也会传递到空气中。旁边的柴火墙,既起到了装饰作用,没柴的时候还能直接拿来用。

铜也是最常被用来做东西的材料之一,因为铜会随着时间氧化,刚装的第一年还是亮的,后来就慢慢的染上时间的痕迹。

# 看着纯铜浴缸上的印记,嗯……你猜猜这里有过什么故事?

 是隐秘小细节,也是生活大智慧 

除了这些独一无二的手工家具,房子里还有很多小细节,一般人看不见,但质感却非常让人惊喜,为了做出效果,当时的工人可没少头疼。

# 乍看是一片白色的普通屋顶,其实是竹子一根根拼出来的,用姚路自己的话说就是:废了老鼻子劲了。

# 每一根都经历了防腐、风干、底漆、面漆、用钉子固定、修补钉痕,再补漆这7道工序,虽然繁琐,但是质感真的很感人。

楼梯两旁的踢脚线也很有讲究,正常工艺做玻璃楼梯,玻璃两侧一定能看见胶印,为了追求完美,他独创了一个新方法——

# 只要在木板和玻璃之间加层铜条就行了,氧化后的铜条和木头的颜色也一点都不违和。

餐厅的桌子也是姚路自己设计的,看似纤薄,其实分量十足。

# 秘密在于他采用了一种倒梯形的设计,这样视觉上轻盈,使用起来又非常结实。

# 蹲下来仔细看旁边客厅的台阶,竟然也是同一种设计语言。

# 所有开关的图案都是姚路亲手画的,为什么选择用图案而不是文字,是因为图案最直接,能让第一次来的人也一目了然。

这个房子里无论是大家具还是小细节,都逃不开4种材质:木头、石头、竹子、铜。不刷清漆,不做保护,就让它们随着时间慢慢变旧。

姚路说,他不希望家一直很新的样子,这样才不会被时间淘汰,这里就能给他足够的安定感。

先是用12年换得周末小隐居的自在,为这片空间借来晨昏四季,与它一起成长,看它被时光浸染,又在岁月的痕迹里获得宁静。对姚路来说,时间,果然是无比奇妙的东西啊。

太太的八卦点心

我们在姚路的茶室发现了一个外形非常古朴特别的老桌子,本以为也是印尼淘来的什么古董家具,结果——

# 其实是菜市场卖菜大妈的摊位板子!你真的不去家附近的市场也淘换一个?

摄影:朱雨蒙  视频制作:We Shot Studio

T
Texans
1 楼
总书记点名 2014年10月15日,在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中,除了文学界、影视界、曲艺界的权威人士,还有两位年轻的网络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互联网文学时,停下来问:“听说今天来了两位网络作家,是哪两位啊?” 周小平、花千芳迅速站起来并向总书记举手示意。 “你们好!”总书记说。 两位年轻的网络作家略显紧张地回答:“您好,总书记!” 座谈会结束时,习近平还走到他们面前,亲切地说:“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时代需要“周小平们”的网络正能量 周小平回忆说,“会后,习大大过来跟我握手,并对我说,‘周小平,以后你要在网上多弘扬正能量’。”他表示,自己能够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文艺座谈会,内心十分激动,“习大大对文艺工作的理解很深刻,令我们惊叹、佩服!”
T
Texans
2 楼
总书记点名 2014年10月15日,在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与会人员中,除了文学界、影视界、曲艺界的权威人士,还有两位年轻的网络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互联网文学时,停下来问:“听说今天来了两位网络作家,是哪两位啊?” 周小平、花千芳迅速站起来并向总书记举手示意。 “你们好!”总书记说。 两位年轻的网络作家略显紧张地回答:“您好,总书记!” 座谈会结束时,习近平还走到他们面前,亲切地说:“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时代需要“周小平们”的网络正能量 周小平回忆说,“会后,习大大过来跟我握手,并对我说,‘周小平,以后你要在网上多弘扬正能量’。”他表示,自己能够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文艺座谈会,内心十分激动,“习大大对文艺工作的理解很深刻,令我们惊叹、佩服!”
b
beobach
3 楼
防火不达标~
雁过留影
4 楼
这傻叉德州佬哪都要掺一脚啊.恶意灌水赶紧封了
红旗生产队
5 楼
傻逼
土共
6 楼
弄那么多花草看了都烦,住着更烦
a
arno
7 楼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税务应该加强对这类富豪进一步核查。
西
西诺
8 楼
如果你一出生就住在这里,那么还有什么好奢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