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上发表文章《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提出新型肺炎病毒或来源于蝙蝠。
说撤回文章没问题。那篇文章确实已经withdraw了。说是以后会修改。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30.927871v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been withdrawn by its authors. They intend to revise it in response to comments received from the research community on their technical approach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每当新疾病、新病毒出现时,都会产生诸如实验室泄漏或者生物工程制造一类的“阴谋论”。“这令人羞耻!”
2月2日下午3时左右,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在自己个人微信朋友圈发文: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是大自然给人类不文明生活习惯的惩罚,我石正丽用我的生命担保,与实验室没有关系。奉劝那些相信并传播不良媒体的谣传的人,闭上你们的臭嘴。同时转发这个打脸消息:印度学者已经决定撤回这篇预印本文章。
朋友圈截图
长江日报记者通过中科院武汉分院工作人员,向她本人求证此条朋友圈消息属实,并获准发布。
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求实用事实说话。据了解,2月2日,印度研究人员于1月31日发表在bioRxiv上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实验室的论文撤稿。
1月31日,《科学》也发布最新调查报道称,生物信息学家正努力用科学击败“阴谋论”。
作为石正丽的长期合作伙伴,美国非盈利组织环保生态健康联盟疾病生态学家Peter Daszak在接受《科学》采访时表示,每当新疾病、新病毒出现时,都会产生诸如实验室泄漏或者生物工程制造一类的“阴谋论”。“这令人羞耻!”
中科院武汉分院的工作人员介绍,“石老师和病毒所的同事们从疫情一开始就不眠不休地投入到研究中,和病毒赛跑,向他们致敬,同时也向所有恶意中伤科研人员的人说一声,管住嘴,管住腿。”
石正丽(资料图)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表明
新型肺炎病毒或来源于蝙蝠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武汉病毒所建有中国科学院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于2018年11月批复筹建。
1月23日,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上发表文章《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及其可能的蝙蝠起源》(“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提出新型肺炎病毒或来源于蝙蝠。
文章首次证实了该新型冠状病毒使用与SARS冠状病毒相同的细胞进入受体(ACE2),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的冠状病毒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为后续病毒致病机理、病毒溯源等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已经筛出
能较好抑制新冠病毒药物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已筛选出几种能在细胞层面较好抑制这一病毒的药物,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筛选结果已向国家和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报告,供综合研判后指导医疗救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依托该所建设的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病毒资源库的核心支撑作用,着力进行病原鉴定、病毒溯源、病原检测、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等研究,努力为一线防控治疗提供重要资源储备和科技支撑。
该所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抗原蛋白的原核和真核表达。通过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IgG、IgM血清学诊断试剂盒,可作为除咽拭子病原核酸检测以外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方面,该所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关键支撑。同时,该所正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