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看中美,但是美国经济究竟行不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22日 0点5分 PT
  返回列表
92078 阅读
55 评论
酷玩实验室

近期有一则传闻流传很广,那就是日本购买的美国2800亿美元国债被强制续购,而作为交换,美国承诺在核污水问题上不予追究。同期美国著名评级公司,惠誉因此将美国国债评级从最高级的AAA下调至AA+。虽然我们现在都无法证实或者证伪这则传闻的可信度,但是也为大家提了个醒,那就是美国真的经济很稳定么?这个问题国内学界、金融界都有很大争议。现在国内部分金融圈的朋友交易的基础假设也是美国经济预期强劲,金融数据良好。

例如,我们会经常听到美国2023年上半年,GDP增长了2.3%,经济恢复强劲;美国6月通胀超预期降温,通胀增速受到控制反映经济数据良好;6月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2.8万,创两个月低位,再次证明美国就业市场相当强劲等等看法。

似乎从很多角度看,美国的经济正在蒸蒸日上,相比于东方大国的潜在通缩前景,美国经济恢复比中国要好很多。

但是如果我们细看一些历史和数据,我们就可能会发现,即便是在最紧要关头,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似乎和表面乐观的统计数据是有差距的。

很多朋友喜欢调侃一件事,那就是统计学是有博士的,那么博士们的统计所能得出的结论,和学士们能得出的东西肯定会更加深入。但是是不是都那么可靠呢?那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统计学博士们在关键时刻得出的数据是否可靠吧。

众所周知,美国在2008年经历了一次金融危机,但是你如果回归当年美国发布的季度经济数据,似乎会发现一些不太符合我们历史印象的情况。

这里我先来解释一下,美国的“Advance Estimate”(预估)、“Second Estimate”(二次估算)和“Final Estimate”(最后估算),分别是在当季度结束的第一、二、三个月的最后一周公布。

比如第一季度在3月31日结束,“Advance Estimate”、“Second Estimate”和“Final Estimate”分别会在4月、5月、6月的最后一周公布。其中对于市场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最先公布的“Advance Estimate”。

而之后公布的修订版本(Revisions),是2009年到2018年的最终核算不同版本,虽然可能更偏近历史实际情况,但是对于金融市场没有太多影响,更多的是历史研究价值。

同时美国的季度经济数据和我们国家的经济数据有个最典型的不一样,那就是它采用的是“环比折年率”计算方式,而非是“同比”的概念。“环比折年率”指的是用某个时间段(一般是一个月度或一个季度)经济变量的变动情况来推算全年的变动情况。

使用环比折年率的好处在于放大了季度经济的变动趋势,可以更好的把握短期经济的波动。观察数据也可以发现,短期内环比折年率要比同比的波动更大。

那么统计学博士们统计出来的最初预估数据究竟对比十年后的2018修订版差距有多少呢?一季度拔高了2.9%,二季度少算了0.2%,三季度拔高了1.8%,四季度拔高了4.6%。

这种统计学魔法或者说误报和漏报,虽然肯定存在当时的能力局限,但是不可否认其中还有一种可能就需要给当时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以信心。维持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我们不能说这种做法错,毕竟大家都会有类似需求,但是如果单纯从一些官方短期的数字就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好是坏那肯定就有问题。

人类在判断一件事似乎很熟悉的事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用身边统计学和经验感知来与官方统计数字来做比较。

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同理我们也要对于远在海外的一些数据统计保持一种警惕性,何况历史上它统计的可参考性也并不是那么高。

毕竟你去问一个长期在美国的人,他肯定会给你说,疫情之后一切都涨价飞快,可能很多东西价格都翻倍了,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那么美国经济究竟怎么样呢?这个即使是从官方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也不是完全乐观。,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022年10月至2023年8月联邦收入与去年同期(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4.41万亿美元的相比,联邦收入减少了4370亿美元,下降幅度接近10%。

此外,根据路透社报道,截至 2023 年 8 月 20 日,美国本土 48 个州的总发电量较 2022 年同期下降了 2.1%。

而如果我们要进一步仔细分析美国的情况,那就必须明确,我们究竟在谈论哪个美国?

我们可以从政治和其他经济的角度你可以分出很多美国,比如保守派美国和自由派美国,自由派又可以分出传统女权美国、LGBT+美国等等,保守派同样也可以分为建制派和MAGA派等。

这里我们就最简单的经济分类说起,从最简单的产业角度将分为两个美国,一个是金融帝国美国,一个是基于实业的美国。

首先我们来说说基于实业的美国。这个美国可以说是毫无希望的。我们先从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样板工程: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说起。众所周知,作为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象征,和中美半导体竞争在地缘政治的具象化表现。

从特朗普时代就开始强势推进的台积电北美工厂项目,在拜登上台之后名义上更是进行了快速推进,但是实际上这个项目的推进并不顺利。

不仅延期是家常便饭。而且内部管理问题,尤其是工会问题就已经成为台积电赴美设厂最大的政治性难题之一。而工会的支持对于民主党来说可能是一个比台积电设厂问题更重要。

不仅因为全国的各类工会是对于民主党全国选情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亚利桑那州将是美国下一届总统选举的重要战场州之一。

2022年亚利桑那州联邦众议员选举虽然共和党逆转了对于民主党的劣势,但是民主党在该州的州长和联邦参议员却依旧获得了选举的胜利。

所以在这个时候,民主党是万万不能得罪工会的,毕竟中期选举也就是图一乐了,最重要的还是2024年的总统选举。一旦操作不好,那么两院就有可能拱手送给共和党,就会让特朗普上台。民主党是绝对不想让特朗普上台,为了阻挡那个男人,其他包括对中俄的矛盾都可以放一下。

而在这种情况下,台积电这种实业能在美国顺利投产乃至创造美国对东亚地区的半导体代工比较优势那就有鬼了。

如果说台积电的问题可以被解读为美国在保护工业和工作的话,那依旧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对于现在的美国工业来说,这种选票导向的保护并没有改变美国经济对于美国工业回流不了的事实。

首先最大的影响毫无疑问就是新冠对于美国长期就业形势的改变。新冠对于美国制造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点就是美国在2020年新冠开始后进行了对于美国民众的大规模发钱行动。这种发钱为美国劳动力短期退出就业市场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推高了股价和通货膨胀。

接着随着新冠对经济的影响从集中感染潮向长新冠转变,我们就必须考虑美国的长新冠患者退出了劳动力市场或者改变了求职方向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

在《纽约时报》今年1月的报道“Long Covid Is Keeping Significant Numbers of People Out of Work, Study Finds”(研究发现,长新冠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中就提到了政府问责办公室估计,长新冠已影响美国 770 万至 2300 万人。

布鲁金斯学会去年8月的研究“New data shows long Covid is keeping as many as 4 million people out of work”(新数据显示长新冠导致多达 400 万人失业)也曾明确估算美国的长新冠导致多达 400 万人失业,此外约有 1600 万处于工作年龄的美国人(18 岁至 65 岁)长期感染新冠病毒。

而新冠对于就业市场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福布斯》杂志2020年文章“

How COVID-19 Has Transformed The Gig Economy”(COVID-19 如何改变零工经济)就明确估计,2020年零工工作者在美国劳动力中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14%至20%增长到35%,大约有5700万美国人从事某种形式的零工工作。同时有人预测到2023年,自由职业者将占据美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而今年《福布斯》文章“Taking A Page From Inclusive Capitalism, The U.S. Gig Economy Is Here To Stay”(借鉴包容性资本主义,美国零工经济将继续存在)就表示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36% 的美国工人可被归类为自由职业者或独立工人,而按照目前的扩张速度,到 2027 年超过一半劳动力的就业将被归类到美国零工经济。

而根据美国的就业数据统计规则,打多份零工会被计算多次就业,同时长时间不就业将被视作主动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被统计入就业数字,这些都算是一种国际通例,但是这种通例也为解读美国实际经济情况造成了一点难点和解读的模糊性。

同时长新冠和新冠疫情的影响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影响着美国的统计数据,比如“星话大白”就在他的文章和视频中反复提到了美国零售数据。根据官方统计美国二季度年化增长是2.1%,而消费支出(或称为个人消费支出,PCE)占GDP的大约70%。但是美国包括Target、梅西百货等一些零售商的财报多少都出现了一些暴雷。

这很有可能是因为,美国人会将很大一部分钱投入到医药相关行业,虽然总体数据上升,但是抛开医药,美国人民能用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实际上是下降的。

这一点我们其实可以得到其他数据的验证,根据我国国务院关于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情况的说明,今年上半年对美国进出口额为2.25万亿元,下降8.4%。

而这个数据也大致符合美国进口总额总体下跌的趋势。反映了美国消费能力可能在新冠通胀之后出现见顶乃至下降的趋势。

这件事其实就很大条,我们必须考虑到美国今年虽然通胀增速下降,物价整体依旧保持高位,且美元依旧处于加息的强势周期。这时候如果没钱的话,那么会有什么影响呢?犯罪?还不起贷款?还是次贷危机?

实际上上述这些,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首先是犯罪。众所周知,白宫正北边几百米就有一个广场是无家可归者营地,治安不怎么好。同时著名犯罪天堂巴尔的摩离华盛顿特区只有一小时车程,而治安嘛,有朋友在东海岸的可以身边统计学一波。

从公开数据的角度看,根据Council on Crime Justice(刑事司法委员会,非政府机构)发布的“Crime Trends in U.S. Cities: Mid-Year 2023 Update”(美国城市犯罪趋势:2023 年年中更新),在经历新冠带来的治安大幅下降之后,2022 年同期相比,2023 年前六个月几乎所有犯罪行为的水平都较低,或变化不大。

但是报告中同样指出,与 2019 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前一年和 2020 年种族正义抗议活动)相比,暴力犯罪仍然较高。研究城市中 2023 年上半年的凶杀案比 2019 年上半年增加了 24%。

财产犯罪趋势更加复杂。与四年前同期相比,2023 年上半年住宅入室盗窃和盗窃案件减少,非住宅入室盗窃案件增加。机动车盗窃案增加了一倍多(+104%),而毒品犯罪则下降了 39%。

要注意这个报告只调查了 37 个美国城市 10 种暴力、财产和毒品犯罪的月犯罪率。同时由于新冠疫情期间的大规模政治对抗和动荡,同期发生了很多根本性改变。

比如大麻合法化,零元购合法化等事件,以及由于给美国警察预算下调导致的毒品买卖和黑帮势力的扩大,由于量刑标准的放宽,和基于种族问题考虑而进行的执法优化。美国的治安条件是肉眼可见的相比于疫情之前下了一个台阶。

而在贷款方面,今年更多危险的信号正在爆出。

首先是房贷,美国房价在疫情之后迎来了一波快速上涨,但是这个上涨趋势在2022年达到了顶点,并在2023年产生了疑似价格拐点。

但是更大的问题在于美国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控制,尤其是杠杆率的控制是很小的。ONE+ 是Rocket Mortgage作为美国最大的贷款于 2023 年 5 月推出的最新计划。该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只需支付低至 1% 的常规贷款首付,可以缓解压力重重的购房者的压力。

而Rocket Mortgage是由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Quicken Loans开发的在线抵押贷款体验。申请这个计划有什么条件呢?

CNBC的报道中是这样写的:要有 ONE+ 贷款选项,您必须满足多项要求,包括:收入低于您要购买的地区收入中位数的 80%;FICO®分数为 620 或更高。

FICO信用评分模型是美国绝大多数贷款机构使用的信用评分模型,其信用评分一般在300-850分之间。这个620分很高吗?属于倒数第二档!

反正根据CNBC的报道,Rocket Mortgage 估计超过 9000 万人可以满足收入要求。此外,首次购房者和重复购房者都可以获得资格,并且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提供。

这是9000万购房者吗?这是9000万颗没有点引信的潜在雷啊!虽然说其他的贷款机构可能没有那么极端,只要1%首付,但是像3%首付这种级别的贷款比比皆是。大家科学上网搜“mortgage 3% down payment”就可以搜到。

而这还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现在美国的贷款违约率已经有抬头迹象。比如CNN最近就有一篇报道“Credit card and car loan delinquencies pass pre-Covid levels as consumers get squeezed”(由于消费者受到挤压,信用卡和汽车贷款拖欠率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里面提到:根据穆迪的报告,第二季度新增信用卡拖欠率达到 7.2%,高于第一季度的 6.5%。

虽然这个和08年危机的时候还不能比,但是要注意,现在是美国的加息周期,利率处在多年高位。如果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贷款端的数据都出现问题,还在上升,而杠杆率又那么高。会出什么事情呢?

而这就可以和我们的第二个美国,金融美国连起来了。

对于金融美国来说,无论是实业还是实业下面的消费者和工人,都是金融美国表内资产数字变化的一部分。

从宏观数据的角度来讲,美国现在处于一种高通胀、高利率时代,与传统新自由主义宣扬的2%通胀加低利率是对经济最好的状态相去甚远。

现在的美元的问题在哪呢?美债利率太高带来的财政问题?市场长短期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问题?对美国短期信心不足导致的债务利率倒挂?还是高利率导致的制造业难以回流问题?其实,他们都有。

首先从最后一个问题说起。美国经过一年的快速加息,截止8月美国基准利率提升至5.5%以上,已经超过次贷危机前04-06年加息周期之前的最高点,而最终利率大概率回到6%甚至以上。

而美国在过去十多年,经历了长时间的低息周期,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在特朗普时代末期一度达到零利率。这意味着美国低利率时代的过剩流动性正在面临枯竭,因为0利率时代和5%利率时代的一笔资金能撬动的投资是不一样的。

而且这种高利率环境的快速转变叠加高通胀对于需要资金回笼进行扩大生产的工业来说更是一个灾难。众所周知,制造业的利润率是很低的而周期很长。而美国多数上市公司在低利率时代的一个典型操作是回购股票并同时注销股票以实现对于股价的推高。比如存储芯片公司美光最近刚花了100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而它的季度营收不到80亿美元。

而在快速从0利率提高到5%高利率环境下,金融化的产业公司其表内资产和利润的最优先目标可是为了提高其在股市中的表现以争夺越来越高成本的资金,扩大生产所需的资金优先级将进一步下降。同时由于高通胀环境,对于美国生产成本和回本周期有肉眼可见的影响,这将进一步影响其在扩大生产方面的能力。

而且各个公司都是私有公司,如果出现了问题都没人兜底的。冷战后期以来各大军工公司乃至制造业公司倒闭合并的历史大家可是都看着呢。而且说句实话,基准利率这么高,通过金融公司搞个高收益(高风险)组合,一年年化8%以上收益,也不是不可能,搞啥制造业回流呢?

而对于另一个对于金融美国产生致命影响的就是美国国债利率倒挂问题。从历史看,美国短期债务利率年化高于十年期美国国债利率意味着金融市场短期并不看好美国,有比较大的金融风险。

而这次倒挂是全方位的,自2022年7月5日以来,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处于“倒挂状态”——即短期国债收益率高于长期国债收益率。

而自2022年10月18日这轮美国政府3月期债券收益率和10年期债券收益率倒挂以来,已经连续212个交易日出现这种信号了。

这种倒挂一般被认为是6-18个月后美国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最佳指标之一,并且预示过过去八次经济衰退。而且这轮倒挂时间非常久,截止上周周四,倒挂持续的时间打破了1980年的纪录,创下自1962年有纪录以来最长连续单日倒挂纪录。

这样大的事情,为什么大家不关注呢?因为为了金融稳定,大家都在假装这些警报不存在,这样才能维持金融美国的和谐和赚钱氛围。

但是真的不存在吗?实际上,半年前美国一批储蓄银行的倒闭已经为我们预演了一部分问题爆炸之后的景象。

今年年初,美国排名第十六的硅谷银行暴雷倒闭,这一地位堪比我国浦发银行的银行倒闭引发了很多关注,其中主流观点认为其倒闭的核心原因是之前长短期资产错配、配合上美联储快速生息导致的短时间流动性不足而倒闭。

具体来说就是硅谷银行在在加息之前购买了大量长期美国国债。但随着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飙升而提高利率,这些债券的当前市值已经下降了许多,以至于到2022年底,其持有到期证券的按市值计价未实现亏损超过150亿美元。

而同时,货币紧缩导致企业不断取出存款补充现金流,挤爆了流动性。随着私人融资的难度有所提高,大量初创企业开始从银行提取存款来维持其自身的运营。为了筹集所需的现金来为提款提供资金,该银行出售了所有可供出售的证券,同时也因此遭受了18亿美元的损失。

此外,该银行还宣布计划发行更多价值 22.5 亿美元的债券,以弥合融资缺口,并试图推迟宣布无法返还储户资金的时间,而这正是银行交易商恐慌浪潮的开始。随之而来的是股价暴跌,到 3 月 9 日,成千上万的储户一天之内涌入要求提取价值 420 亿美元的存款,硅谷银行因为挤兑破产。

要知道之前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时候,硅谷银行的存款从 2019 年的 600 亿美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1890 亿美元。

虽然这轮倒闭,来得快,似乎去得也快,但是上述操作在一两年前一般被认为是正常低风险操作。所以这类操作在一众美国银行包括中小储蓄银行中都是很常见的。因为类似“低风险操作”,之后第一共和银行、签字银行以及银门银行(Silvergate Bank)都最终倒闭重组。

到7月28日,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心脏地带三州银行(Heartland Tri-State Bank)因资不抵债被其所在州的监管机构勒令关闭,成为今年以来美国出现的第五起银行破产案。虽然有分析认为这事可能和欺诈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经历了这一轮事件之后,美国中小储蓄银行的存款出现了一波大流出。

而且流动性危机随着加息资金成本的提高,借新还旧之类的金融操作,其风险是越来越大而非越来越小。

这事反映到宏观层面或者说信用货币信用来源上就是,美国加息周期在竭力打造强势美元。正常情况是加息配合缩表,因为加息和缩表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可以提高美元在市场中的强势度。

根据去年美联储的计划,联储会在2022年6月份开始以每月475亿美元的速度缩表,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之后,每个月的缩表力度将扩大至最高950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600亿美元,MBS350亿美元。

但是这个计划几乎已经事实上完蛋了。先不谈美国缩表的速度远慢于预期,就今年银行业危机的时候,美国政府就专门对于银行业进行流动性紧急输血,这使得3月15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相较于上周扩大了3000亿美元至8.69万亿美元。

这意味着为了缓解短期危机,美联储选择了自相矛盾的方法。

而更重要的是,在今年政治上达成对于美债上限提高的政治意见统一之后,美国国债总额在一个月内提高了一万多亿美元。

而且由于美债平均利率由于加息上涨,近期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了33万亿美元,预计今年美国财政部可能会为了美债付出大约万亿级别美元的利息支出以及将会产生大约2万亿以上赤字。

而在2022财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9万亿美元。而且考虑到今年上半年税收的异常下降,不排除赤字进一步扩张的可能。

而在美国加息缩表的背景下,相关发售的新债务不仅利息高,还主要需要市场进行消化,而这对于美国现在本就略显紧张的流动性是个巨大的潜在挑战。因为现在不仅世界上各国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美元不足的情况,而且主要外国国债持有者在过去一年中大多以到期减持美国国债为主。

美国国债一般来说,国际买家和美国买家的购买比例大约是1:2,在国际买家购买兴趣比较缺少的背景下,美国社保基金之类的大基金以及美国资本家们则是重点买单对象,而美国国内之前已经出现了流动性危机的苗头。未来如果大资本因为国债购买再抽走数万亿级别的资金,那美国金融爆发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而如果快速降息扩表的话,那么强势美元和美元潮汐环流将会打破,美国不仅不太可能获得海外资产收益并且导致高通胀进一步反弹,甚至极端环境下可能会导致美元价值的重新定价。

事实上,美国通胀已经出现了又一波的反弹,2023年8月,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了3.7%,略高于市场预期的3.6%,而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CPI)同比增长了4.3%。都远离2%的政策目标。

这种情况进一步导致了美国的政策空间紧缩了起来。

但是对于美国来说,最紧迫的问题可能恰恰是华为导致的。华为八月发布了麒麟9000S和5G标志着中国半导体工业硬件基础已经有了突破。而讯飞高管表示华为的AI芯片已经可以对标美国的A100芯片。

而这意味着,美国高通、苹果以及英伟达(A800和H800)芯片都在遇到来自中国市场的挑战。毕竟美股上半年纳斯达克是涨了不少,而其中的主力就是半导体和生成式AI突破带来的应用场景和硬件需求的飞跃需求预期。

而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突破的背景下,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地的大陆地区也将成为潜在最大高端半导体生产地。而更直接的是留给美国的潜在需求端市场容量将会下降每年数百万乃至千万片。这也是之前高通、苹果、英伟达有转跌迹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如果半导体和AI产业链股票真的出问题了,纳斯达克乃至整个美股潜在地雷被引爆的可能性就将会大大增加。

2011年有部著名电影《商海通牒》,化用了08年危机的事情。在那个时候到来之前,大家都想平稳过去。但是当公司里的一个初级分析员都发现这批金融产品有问题,已经掩盖不住的时候,当天凌晨所有的boss们都聚集起来,然后在第二天开盘后果断开始了抛售。这使得那个公司成为了第一个上岸的人,但是代价是整个金融市场崩溃。

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大家都觉得没啥问题,但是当一切开始的时候,危机就将是迅速的,不留任何情面的,以闪电般速度爆发。而点燃一切的火柴甚至可能是因为某个头部公司的风控小子发现了一些不起眼的问题。

全球经济现在处于一个下行区间,而我们也处在一个各类矛盾正在累积到临界点的时候。在这个时代,很多矛盾最终都会通过暴力进行解决,而一个国家现在能在经济上保持稳定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中美未来的道路,决定性力量不在中美之外而在中美之内。

在这,我们一定要相信祖国,中国崛起与否不在于一时的得失,有时候只要稳住,终点线就会自动向我们走来。

参考资料:

The Balance,“2008 GDP Statistics: Growth and Updates by Quarter”

美国经济分析局,“Gross Domestic Product, Second Quarter 2023 (Second Estimate) and Corporate Profits (Preliminary)”

国务院,“国务院新闻办就2023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

CNBC,Rocket Mortgage launches the new ONE+ program: Is the 1% down payment mortgage worth it?

美国财政部,“How much revenue has the U.S. government collected this year?”

路透社,“US power system gets gasier, but not much cleaner, in 2023”

L
LLC
1 楼
吹牛逼
琪爷
2 楼
美国经济行不行最直白的就是看有钱人的钱往哪里跑,老百姓想不想往美国跑。
w
wndqm
3 楼
美国经济咋地不知道. 但是中国经济杠杠得, 俩字 牛批
p
push
4 楼
没毛病,毕竟3个工作抢一个美国人😂😂
c
cxy1223
5 楼
我觉得有一点比较明确,就是美国穷人更穷了,贫富差距在加剧。
c
cxy1223
6 楼
这能说明经济学家的预测基本上没有前瞻性。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他们预测中国gdp会超过美国被证明不太靠谱,未来他们预测中国gdp不太会超过美国有可能也太靠谱。 [1评]
h
hackneyGina
7 楼
国内经济增长点少,美国盯的紧,救国内经济难,国内很有可能短期内类似当年日本,半死不活,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现在是海外投资增加,如果可以在海外的资产类似日本那样再增加一个中国,那就牛大了。 不过日本在海外的投资,美国都盯着,并且日本在海外的资产由于跟美国是盟友,依靠美国强大武力,可以保障其安全。 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增加越多,战争风险越高,没有强大的海军武力保障,很难确保海外资产一直安全。 最近俄乌战争吸引了不少火力,是个短暂的海外投资窗口,一旦俄乌稳定了,中国在海外的资产风险就会急剧增加。 想要改变国际秩序,确保海外资产(类似殖民地)安全,跟美国打一架应该是避免不了的。 [1评]
传播爱与光
8 楼
美国人可以天天吃 鸡巴热狗、月经牛排、大便豆泥、猪草沙拉……,中国人能有这种肏性吗?!哈哈哈
今日雨果
9 楼
大家看看,华为的任正非是怎么吹捧那个"和苏俄里通外国" 犯下叛国罪的李大钊,而李大钊女儿写她父亲的回忆录竟被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里。 . Petite Pluie noter 小雨注: . Who is 李大钊? . 李大钊, 苏联大使馆,皇姑屯,西安事变 by 倚天剑 华夏大侠 2016-05-12 19:18 . 1927年4月,奉系张作霖进入北京后,京师警察厅派出300余人突袭苏联大使馆,将住在里面的李大钊等35人和苏联使馆工作人员16人逮捕。 . 在搜查过程中,警察搜走了七卡车文件档案,里面有大量的苏联政府和共产国际对中国各派别的指令。后经翻译编成《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内容主要 是"军事秘密之侦探"和"苏俄在华所用经费"两项。其中有:照译1927年1月30日军事会议案笔录;照译苏俄利用冯玉祥计划文报告;照译 1927年3月13日军事会议案笔录;北京苏联大使馆会计处致广东军事顾问加伦函等等。 . 张作霖从这些材料中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奉军与南方军战争期间,李大钊参与了军事谍报工作;2.李大钊与苏联政府勾结参与中国内战;3.李大钊和冯玉祥国民军的关系非同一般;4.李大钊作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北方领导人进行了颠覆政府活动。颠覆中华民国,显然属于叛国罪。张作霖据此认定:李大钊该杀。 . 然而,由于李大钊还有北大教授的身份,北洋政府 前高级官员,如章士钊、杨度、梁士诒和北大校长等都出面说情。张作霖对于是否处死李大钊十分犹豫,于是他分别发电给张学良、张宗昌、孙传芳、阎锡山等征询意见。除了阎锡山没有回复外,其余人均回复表明态 度。张学良反对杀李大钊,张宗昌则主张杀掉李大钊。 . 不久,李大钊等20名国民党和共产党人员被以 "和苏俄里通外国"的罪名绞刑处决,时年38岁。 . 这些苏联大使馆文件在当时各大报上公布,引起蒋介石的警觉,四一二国民党清党。以后苏联报复,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并嫁祸日本人,西安事变由 此产生,中国当代史改变进程,中华民族从此陷入万劫深渊。 . 详见: https://hugoaujourdhui.org/blogs/science-technologie/hp-vs-huawei
爸爸老爹
10 楼
笑死了,一群对经济一知半解的自媒体,抓着一组数据就开始危言耸听编故事。 而真正搞清楚的人,又故作神秘开始卖课卖会员。 , 美国经济有没有复苏,问问在美国生活的人不就知道了? 你现在的收入减去生活成本,比去年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 跳槽、涨工资、做生意是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现在花起钱来,是更随性了,还是更小心了? ,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而你也觉得自己不算是什么特例,那经济是在衰退还是在复苏? [1评]
据说据说
11 楼
美国的经济一直非常健康正常。
南方兔儿爷
12 楼
光看标题,“世界”不就是西方吗😊?
爸爸老爹
13 楼
所以海军才在下饺子。 以前在海外没多少资产,没有养海军的需求。现在就完全不同了。 日本依仗美国的保护,那是要交保护费的。好比是租房,每月钱没少花,最后啥也没剩下。
龙起卷
14 楼
美国经济行不行看政治需要、看选举需要、看割韭菜需要……
想拿钱的愤青
15 楼
所有的数字都可以虚构,只有做生意的人才有深切感受
j
jeffinvade
16 楼
Forecasters are a humble lot with much to be humble about.
j
jkl022022
17 楼
美国经济这一年多来一直不行,到底是会往上走还是会往下走,说不清,观望的居多
x
xiaoss188g
18 楼
美国经济几百年资本主义。中国人理解不了美国,就像一个小学生红卫兵理解不了爱因斯坦一样。
x
xiaoss188g
19 楼
在美国的美国人感觉美国经济不差,比中国好多了。
不说假话
20 楼
👍千真万确!戏子们一个个正在绞尽脑汁打破头争先恐后把自己狗崽子八七大姑八大姨三妻四妾争相送入美帝怀抱!
x
xiaoss188g
21 楼
美国行不行?想想就知道。全世界90%的人有得选都会到美国,有几个会到中国?有一点点脑子的人都明白。不明白的人都是在装B [1评]
x
xiaoss188g
22 楼
中国这五年被美国打得屎尿不同半身不遂了,指望他们说正常的话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议选择对中国来的信息为虚假信息,这样大家都快乐。
x
xiaoss188g
23 楼
美国现在办事情比以前容易多了,现在打下去都是事半功倍。因为中国已经无力而且混乱不清了。 [2评]
红魔的心
24 楼
你颠倒是非了,舔狗 [1评]
x
xiaoss188g
25 楼
以前美国出手都是事倍功半,因为中国积累几十年的实力。经过几年艰苦攻坚之后,美国已经进入收获期,现在完全在美国掌控之下,美国打起来招招有效,乐此不疲。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个谁死是迟早注定的事,逃不掉,完全逃不掉。美国不急。坚持目标不放松,最后的胜利一定到来。大家坐着看就行 [1评]
x
xiaoss188g
26 楼
你这个是虚假消息
郑长仁
27 楼
看看街上有多少无家可归者就知道行不行了。
爷来也
28 楼
官网新闻,去美丽国面签的火爆得不行了。
春风吹
29 楼
: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刚刚脱离贫困、你这都能比、我看你脑残傻逼、中国被西方欺负、近一百多年积贫、现在走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多么大的成就!美国当然行、但快不行了
春风吹
30 楼
中国先把台独干翻、把你这种畜牲人道毁灭、中国不急放马过来
春风吹
31 楼
全世界都在抛弃美元、美债高企、美国军队武器陈旧、银行业摇摇摆欲坠、美国人的好日子没多久了
春风吹
32 楼
一看你就是没读书的样子、讲了什么你自己理解吗?
红魔的心
33 楼
哈哈,你的美嗲是皇帝的新装的主角呀
r
rry
34 楼
中国几年前,高铁世界领先,汽车销量产量世界第一,黄金销量产量世界第一,这两年,造船世界第一,电动车世界第一,外贸总量,顺差世界第一,再过几年芯片也是世界第一。
春风吹
35 楼
我看是读书读傻的那种、他不知道这几年美国拼命打压中国、让中国经济运行当然难了很多、他不觉是美国人问题、而是中国问题、中国人总不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吧?现在中国被美国人针对了、就因为中国强到让美国人害怕了、而他口口声声说关心中国、却处处唱衰中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是不是傻逼一个?
开水送服
36 楼
我们呢是衰退,之前的高速发展造了无数的坑要填,而且会是长期的。美国呢是等爆雷,看着还好,但消费已经降级了。到时候两边都要从民众身上压榨
后稷
37 楼
选择到美国,难道就是对的?那些走线过来的那个不是掺不忍睹?有几个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挣钱的是蛇头。受罪的是那些傻逼。
y
youmyyou2016
38 楼
应该看钱往哪里跑。。。 -- 而不是有钱人。。有钱人往哪怕都是有钱人。
c
charlie19eyes
39 楼
全世界的货币对美元都在贬值,尤其是人民币在外汇控制这么严的情况下都大幅贬值。大家在抛弃美元还是人民币? [1评]
春风吹
40 楼
: 正是美国在加息、吸全世界人民的血、全世界人民特别是金砖国家贸易正抛弃美元、美国的好日子到头了 [3评]
c
charlie19eyes
41 楼
加息造成的结果是美元回流,你连最基本的经济常识都不知道还说个屁 举个例子上海500万的房子一年出租可能15万,同样500万的人民币换成美元存银行零风险就能赚25万美金的利息。 作为一个正常脑子的投资人都知道怎么做。造成的后果就是人民币继续没人要继续贬值。除非人民币加息。显然中国经济烂成这样,中国政府根本不敢加息
c
charlie19eyes
42 楼
订正一下25万的利息单位不是美金是人民币。
c
charlie19eyes
43 楼
如果你觉得美元加个利息就能吸血,那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加息加的更高啊,不就都可以吸血了。
三山半裸青山外
44 楼
美国是虚拟经济?特斯拉,苹果,英伟达是虚拟经济吗?
圣杯探索者
45 楼
没有资本更能健康发展!一切都被资本思想带歪了!
春风吹
46 楼
: 你是白痴还是装傻?你拼命㖭美国人也只当你是狗
肥肥高富
47 楼
土豪往美国跑,穷b也走线往美国,谷爱凌赚了一笔也马上回美国了,你们都在说美国不行了,中国要勃起了,是摸着自己良心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