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香港区议会选举投票率创下71.2%的历史新高。(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香港泛民主派宣称在区议会选举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但是国家控制的中国媒体星期一(11月25日)淡化了泛民主派的胜利,宣称选举是“不公平的”,受到了“操控”。
但是很多中国网民对这类亲北京的宣传和描述嗤之以鼻。在受到严格审查的中国网络,一些支持北京反对香港抗议的民族主义言论得以过关,网民们敦促北京清醒地看到这样的现实,那就是在香港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对中国的反感情绪是真真切切而且不断上升的。
香港在星期日举行的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高达71%,创下纪录,将近3百万香港人投下了选票。星期一的投票结果显示,在18个区议会总计452个席位中,支持民主的阵营宣称赢得了388席,亲北京阵营只保住了59席,泛民阵营一举夺下了17个区议会的控制权。
不信任票
人们普遍认为选举是对香港特首林郑月娥(Carrie Lam)和她背后的北京中央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不过,中国民族主义小报《环球时报》在社评中说,“冷静看待这次香港区议会选举的结果十分重要,要防止对它的误读使暴徒们受到鼓舞。”这篇社评提到,泛民和建制派所获实际票数的差距比席位差距要小得多。泛民阵营和建制派阵营总共得到的选票分别是166万张和122万张。
这家喉舌报纸争辩说,香港近几个月来的风波“对泛民在短时间内释放临时动员力有利”,触发“非理性的政治能量”,“对很多人、尤其是对建制派候选人以及他们支持者造成压力”。
《环球时报》的这篇社评还说,“西方一些势力”在为香港反对派助选,并煽动反对北京的情绪。社评提到了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中国叛逃间谍揭露中国渗透网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驻香港使领馆前雇员遭酷刑。
社评说,这“都影响了香港舆论场“。社评还提到,美国国会迅速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这也是“冲区议会选举来的”。
《环球日报》得出结论说:“相信无论香港选情有什么样的波动,香港所有选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下一个特别行政区内的选举,它们不可能冲击‘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
西方操控?
老牌的香港亲北京报纸《大公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大公报》甚至走得更远,该报的社评称星期日的选举“不公平、不公正”,“高度政治化”,还有“外部势力……在今次选举中又伸出黑手”。
《大公报》的另一篇题为《暴力操控选举 反对派胜之无道》的评论文章也说,星期日的区议会选举是“竞选环境不公平不公正、社会高度政治化情绪化、受西方势力深度干预的选举”。文章总结说,“一场选举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香港社会的面貌,无论反对派与西方社会怎样沆瀣一气,都改变不了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特区这一客观事实,都改变了不了香港同胞爱国爱港的信心信念。”
《环球时报》和《大公报》的社评都在类似推特的中国微博上吸引了数以百计的评论。
不过读者的反馈显然受到了审查。在文章的评论页面,人们看到的是:“抱歉,该内容暂时无法查看。”
中国虽然有内容审查,不过在其它的帖子上还是可以看到中国网民对香港区议会选举表达的看法。
一名微博用户写道:“央视中联办港澳办说一国两制是成功的!说的没错,两制是成功了,一国是彻底失败的。”
反中情绪上升
一个用户写道:“香港已经台湾化了,反中就是香港的主流民意,别自欺欺人了。”另一位用户说:“香港的选举结果,证明了多数人尽管不喜欢暴力,但更讨厌大陆!”
在微博上也可以看到民族主义者对香港选举的看法。网民发表的评论包括“我爱国,但是我不爱香港”和“对港人真的失望了,白眼狼啊”。
清醒看到现实
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的副主席蔡耀昌(Richard Tsoi)说,如果中国国家媒体表达的观点反映北京政府思路的话,那中国当局应当睁眼看看现实。
他说,北京“绝对是继续对香港民众的态度有某种误解。(选举结果)显示香港民众对政府的表现非常失望。”
他接着说:“从根本上说,这是关于落实‘一国两制’的虚幻以及未能维持香港全面民主的承诺。”
蔡耀昌说,泛民阵营有了最新的民意支持之后,将努力推动让林郑月娥的政府满足抗议者提出的关键诉求,包括实行香港特首和立法会的真正普选。
他还敦促北京放松对香港的控制,否则政治动荡还会继续。而这似乎是北京难以接受的。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星期一在东京会晤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后警告说:“任何企图搞乱香港、损害香港稳定繁荣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王毅在媒体的摄像机前说:“有一条很清楚,不管香港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区行政区。”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做出了谨慎的反应。他在推特上说:“希望他们(泛民派)将停止……极端街头政治。还希望选举将是结束暴乱的转折点。”
香港区选民主派大胜 美议员呼吁北京倾听香港民意
香港选票排长队等待在区议会选举中投下自己的一票。(2019年11月24日)
香港泛民主派候选人在星期日(11月24日)的区议会选举中以排山倒海般的优势横扫亲北京的建制派,与此同时,全港410多万选民约有超过290万人登记参与投票,投票率为71.2%,创下历史纪录。美国国会两院两党议员纷纷呼吁北京政府倾听香港民意。
两党议员纷纷发推欢呼
“中国要注意,这是人民在说话,”曾在今年10月到访香港的密苏里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霍利(Sen. Josh Hawley, R-MO)星期一(11月25日)在推特上说。
他的推文说:“民主派在香港选举中获得压倒性的巨大胜利。民主派候选人在18个选区里赢了17个,拿下了388席,创下纪录。”
美国时间星期日晚上,在初步结果显示香港泛民主派大胜之际,霍利就在推特上迅速点评说,“看起来像是一场反北京浪潮选举。”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佩洛西(House Speaker Nancy Pelosi, D-CA)星期一也在推特上为她所说的香港“历史性的投票”而欢呼。
佩洛西议长的推文说:“全美国和世界各地热爱自由的人们都为星期日香港的历史性的投票感到鼓舞。香港人民投下响亮的一票,支持民主自由和自治,北京必须对此充分尊重。”
星期日的区议会选举为香港今年6月初爆发反《逃犯条例》修例示威运动以来首次举行的全港范围选举。虽然区议会选举为地方性质,且不具备立法权,但由于几乎所有议员席位皆为普选产生,加上在历时五个多月的抗争活动及激烈的警民对峙社会背景和氛围下,各界将此次选举结果视为香港民众对香港政府以及北京当局的一次民意公投。
过去几个月来,香港亲北京的建制派成员多次声称香港有“沉默的大多数”,称很大一部分香港民众已经厌倦了“暴乱”,但由于发表反对抗议的观点会遭受“暴徒”攻击,这群人选择保持沉默,到了投票这天,他们会出来投票,并发出声音要求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显然,星期日的投票结果击垮了这样的理论。
在香港6月爆发抗议活动以来首次到香港进行访问的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斯科特(Sen. Rick Scott, R-FL)对中国共产党喊话,要求北京正视香港人用选票所发出的强有力信息。
“争取民主的抗争不会消失,”斯科特星期一在推特上说,“习(近平)和他的傀儡们必须意识到,他们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才是造成民众抗议的原因。习必须立即回头,并履行他的承诺。”
美议员密切关注香港新闻
美国时间星期日晚上,斯科特参议员就在关注香港区议会选举的结果。他当时就发了一条推文说:“民主在行动。随着点票的进行,香港人民今天正在响亮和清晰地让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共产党中国应当好好看一看并重新考虑他们当前的姿态。自治与人权属于香港!”
星期日晚间就在关注香港动态并迅速发推欢呼香港泛民主派选举胜利的美国议员还有来自田纳西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布莱克伯恩(Sen. Marsha Blackburn,R-TN)。她在推特上说:"自由胜利!超过290万香港人去投票站行使了他们的投票权。亲共产党中国的议员的重大失败向北京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把你的威权政权留在大陆。”
来自马里兰州的民主党参议员范荷伦(Sen. Chris Van Hollen, D-MD)星期日晚间也在关注新闻并发推称赞香港区选结果。他的推文说:“这就是民主的样子。70%的投票率,包括很多年轻人,反抗威权统治。这是挺身而出捍卫自己权利的人民力量的良好范例,我们必须和他们站在一起。”
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首席共和党议员约霍(Rep. Ted Yoho, R-FL)星期一在推特上说:“昨天,国际社会见证了香港支持民主的党派在区议会选举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我希望这样排山倒海而来的胜利能向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显示,在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抗争中,香港人不愿退缩。”
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的官方推特星期一上午发推文祝贺香港人民。推文说:“恭喜香港人民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区议会选举。人民的讯息十分清楚,人民想要民主自由、一个处理警察暴力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中国和香港政府应当倾听人民的声音。”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还呼吁美国总统特朗普尽快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我们呼吁特朗普总统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显示美国坚定的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香港的自治和民主自由对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利益至关重要。”
备受各界关注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上个星期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获得迅速通过,在11月21日正式送交白宫等待总统签字生效。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22日说,对在国会获得两院两党高度共识和支持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他领导的行政当局将会“好好看看”。
特朗普没有承诺将签署这项法案,甚至在同天早些时候在美国电视节目访谈中将了一番令外界猜测他有可能否决法案的评论。他在福克斯新闻台的节目上说:“我们必须跟香港站在一起,但我也跟习主席站在一起。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很棒的人。”
“毫无疑问,这部法案是使(美中)贸易谈判变得复杂的因素,”特朗普在节目上说。
一些议员已公开呼吁特朗普不要否决法案,并指出这部得到两党支持的法案在国会两院拥有足以推翻否决的多数票。
根据立法议事规定,如果总统在法案提交到白宫后10天之内未否决或签署,法案将自动生效。
在亲北京候选人在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全线崩溃之后,官媒抱怨这次选举“不公平”,原因包括西方“黑手”干涉,而美国国会迅速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就被官媒列为西方“操控”选举的主要例证之一。
这部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对香港的自治状态进行年度审议,从而决定是否维持美国法律下的香港特殊待遇;对侵害香港人权和自治的官员实行禁止入境和冻结在美资产等制裁。
北京和香港特区政府都对这部法案表示了抗议。港府称法案“会损害香港和美国双方的关系和利益。”
香港建制派领袖人物、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兼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Regina Ip)上个月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曾警告说,美国若是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待遇将伤害美国自身利益并让美国失去对香港的影响力。
叶刘淑仪说:“这完全是政治。一直以来都有年度报告,而报告的措辞将会加强,确保自治的认证。至于是否会实施制裁,这将取决于行政部门,---国务院、商务部和其他部门。我认为他们足够成熟,了解到如果他们取消对香港的不同待遇,将会牵涉到美国的重大利益。这不只是贸易和经济利益,还包括了在安全和执法事务上的长期合作。”
她说:“如果你取消了不同待遇,像是深圳和广州一样对待我们,美国就会失去对香港的影响力,影响力是比用大棒来打香港更为重要。”
这位香港前保安局长说,她意识到,如果法案通过,她有可能受到美国制裁。
“我有可能在名单上。我是行政会议成员,”她说,“但我一点都不担心。如果不给我签证,那我就不去美国,我在美国没有可以冻结的资产,而尽我最大的力量来为这个城市服务比这些都重要。”
在这次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叶刘淑仪领导的新民党派出的28名候选人全军覆没。
本届香港区议会选举投票率创下71.2%的历史新高。(美国之音汤惠芸拍摄)
香港泛民主派宣称在区议会选举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但是国家控制的中国媒体星期一(11月25日)淡化了泛民主派的胜利,宣称选举是“不公平的”,受到了“操控”。
但是很多中国网民对这类亲北京的宣传和描述嗤之以鼻。在受到严格审查的中国网络,一些支持北京反对香港抗议的民族主义言论得以过关,网民们敦促北京清醒地看到这样的现实,那就是在香港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对中国的反感情绪是真真切切而且不断上升的。
香港在星期日举行的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高达71%,创下纪录,将近3百万香港人投下了选票。星期一的投票结果显示,在18个区议会总计452个席位中,支持民主的阵营宣称赢得了388席,亲北京阵营只保住了59席,泛民阵营一举夺下了17个区议会的控制权。
不信任票
人们普遍认为选举是对香港特首林郑月娥(Carrie Lam)和她背后的北京中央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不过,中国民族主义小报《环球时报》在社评中说,“冷静看待这次香港区议会选举的结果十分重要,要防止对它的误读使暴徒们受到鼓舞。”这篇社评提到,泛民和建制派所获实际票数的差距比席位差距要小得多。泛民阵营和建制派阵营总共得到的选票分别是166万张和122万张。
这家喉舌报纸争辩说,香港近几个月来的风波“对泛民在短时间内释放临时动员力有利”,触发“非理性的政治能量”,“对很多人、尤其是对建制派候选人以及他们支持者造成压力”。
《环球时报》的这篇社评还说,“西方一些势力”在为香港反对派助选,并煽动反对北京的情绪。社评提到了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中国叛逃间谍揭露中国渗透网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驻香港使领馆前雇员遭酷刑。
社评说,这“都影响了香港舆论场“。社评还提到,美国国会迅速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这也是“冲区议会选举来的”。
《环球日报》得出结论说:“相信无论香港选情有什么样的波动,香港所有选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下一个特别行政区内的选举,它们不可能冲击‘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
西方操控?
老牌的香港亲北京报纸《大公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大公报》甚至走得更远,该报的社评称星期日的选举“不公平、不公正”,“高度政治化”,还有“外部势力……在今次选举中又伸出黑手”。
《大公报》的另一篇题为《暴力操控选举 反对派胜之无道》的评论文章也说,星期日的区议会选举是“竞选环境不公平不公正、社会高度政治化情绪化、受西方势力深度干预的选举”。文章总结说,“一场选举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香港社会的面貌,无论反对派与西方社会怎样沆瀣一气,都改变不了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特区这一客观事实,都改变了不了香港同胞爱国爱港的信心信念。”
《环球时报》和《大公报》的社评都在类似推特的中国微博上吸引了数以百计的评论。
不过读者的反馈显然受到了审查。在文章的评论页面,人们看到的是:“抱歉,该内容暂时无法查看。”
中国虽然有内容审查,不过在其它的帖子上还是可以看到中国网民对香港区议会选举表达的看法。
一名微博用户写道:“央视中联办港澳办说一国两制是成功的!说的没错,两制是成功了,一国是彻底失败的。”
反中情绪上升
一个用户写道:“香港已经台湾化了,反中就是香港的主流民意,别自欺欺人了。”另一位用户说:“香港的选举结果,证明了多数人尽管不喜欢暴力,但更讨厌大陆!”
在微博上也可以看到民族主义者对香港选举的看法。网民发表的评论包括“我爱国,但是我不爱香港”和“对港人真的失望了,白眼狼啊”。
清醒看到现实
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的副主席蔡耀昌(Richard Tsoi)说,如果中国国家媒体表达的观点反映北京政府思路的话,那中国当局应当睁眼看看现实。
他说,北京“绝对是继续对香港民众的态度有某种误解。(选举结果)显示香港民众对政府的表现非常失望。”
他接着说:“从根本上说,这是关于落实‘一国两制’的虚幻以及未能维持香港全面民主的承诺。”
蔡耀昌说,泛民阵营有了最新的民意支持之后,将努力推动让林郑月娥的政府满足抗议者提出的关键诉求,包括实行香港特首和立法会的真正普选。
他还敦促北京放松对香港的控制,否则政治动荡还会继续。而这似乎是北京难以接受的。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星期一在东京会晤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后警告说:“任何企图搞乱香港、损害香港稳定繁荣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王毅在媒体的摄像机前说:“有一条很清楚,不管香港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区行政区。”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做出了谨慎的反应。他在推特上说:“希望他们(泛民派)将停止……极端街头政治。还希望选举将是结束暴乱的转折点。”
香港区选民主派大胜 美议员呼吁北京倾听香港民意
香港选票排长队等待在区议会选举中投下自己的一票。(2019年11月24日)
香港泛民主派候选人在星期日(11月24日)的区议会选举中以排山倒海般的优势横扫亲北京的建制派,与此同时,全港410多万选民约有超过290万人登记参与投票,投票率为71.2%,创下历史纪录。美国国会两院两党议员纷纷呼吁北京政府倾听香港民意。
两党议员纷纷发推欢呼
“中国要注意,这是人民在说话,”曾在今年10月到访香港的密苏里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霍利(Sen. Josh Hawley, R-MO)星期一(11月25日)在推特上说。
他的推文说:“民主派在香港选举中获得压倒性的巨大胜利。民主派候选人在18个选区里赢了17个,拿下了388席,创下纪录。”
美国时间星期日晚上,在初步结果显示香港泛民主派大胜之际,霍利就在推特上迅速点评说,“看起来像是一场反北京浪潮选举。”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佩洛西(House Speaker Nancy Pelosi, D-CA)星期一也在推特上为她所说的香港“历史性的投票”而欢呼。
佩洛西议长的推文说:“全美国和世界各地热爱自由的人们都为星期日香港的历史性的投票感到鼓舞。香港人民投下响亮的一票,支持民主自由和自治,北京必须对此充分尊重。”
星期日的区议会选举为香港今年6月初爆发反《逃犯条例》修例示威运动以来首次举行的全港范围选举。虽然区议会选举为地方性质,且不具备立法权,但由于几乎所有议员席位皆为普选产生,加上在历时五个多月的抗争活动及激烈的警民对峙社会背景和氛围下,各界将此次选举结果视为香港民众对香港政府以及北京当局的一次民意公投。
过去几个月来,香港亲北京的建制派成员多次声称香港有“沉默的大多数”,称很大一部分香港民众已经厌倦了“暴乱”,但由于发表反对抗议的观点会遭受“暴徒”攻击,这群人选择保持沉默,到了投票这天,他们会出来投票,并发出声音要求社会恢复正常秩序。
显然,星期日的投票结果击垮了这样的理论。
在香港6月爆发抗议活动以来首次到香港进行访问的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斯科特(Sen. Rick Scott, R-FL)对中国共产党喊话,要求北京正视香港人用选票所发出的强有力信息。
“争取民主的抗争不会消失,”斯科特星期一在推特上说,“习(近平)和他的傀儡们必须意识到,他们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才是造成民众抗议的原因。习必须立即回头,并履行他的承诺。”
美议员密切关注香港新闻
美国时间星期日晚上,斯科特参议员就在关注香港区议会选举的结果。他当时就发了一条推文说:“民主在行动。随着点票的进行,香港人民今天正在响亮和清晰地让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共产党中国应当好好看一看并重新考虑他们当前的姿态。自治与人权属于香港!”
星期日晚间就在关注香港动态并迅速发推欢呼香港泛民主派选举胜利的美国议员还有来自田纳西州的共和党参议员布莱克伯恩(Sen. Marsha Blackburn,R-TN)。她在推特上说:"自由胜利!超过290万香港人去投票站行使了他们的投票权。亲共产党中国的议员的重大失败向北京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把你的威权政权留在大陆。”
来自马里兰州的民主党参议员范荷伦(Sen. Chris Van Hollen, D-MD)星期日晚间也在关注新闻并发推称赞香港区选结果。他的推文说:“这就是民主的样子。70%的投票率,包括很多年轻人,反抗威权统治。这是挺身而出捍卫自己权利的人民力量的良好范例,我们必须和他们站在一起。”
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首席共和党议员约霍(Rep. Ted Yoho, R-FL)星期一在推特上说:“昨天,国际社会见证了香港支持民主的党派在区议会选举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我希望这样排山倒海而来的胜利能向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显示,在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抗争中,香港人不愿退缩。”
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的官方推特星期一上午发推文祝贺香港人民。推文说:“恭喜香港人民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区议会选举。人民的讯息十分清楚,人民想要民主自由、一个处理警察暴力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中国和香港政府应当倾听人民的声音。”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还呼吁美国总统特朗普尽快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我们呼吁特朗普总统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显示美国坚定的与香港人民站在一起,香港的自治和民主自由对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利益至关重要。”
备受各界关注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上个星期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获得迅速通过,在11月21日正式送交白宫等待总统签字生效。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22日说,对在国会获得两院两党高度共识和支持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他领导的行政当局将会“好好看看”。
特朗普没有承诺将签署这项法案,甚至在同天早些时候在美国电视节目访谈中将了一番令外界猜测他有可能否决法案的评论。他在福克斯新闻台的节目上说:“我们必须跟香港站在一起,但我也跟习主席站在一起。他是我的好朋友。他是个很棒的人。”
“毫无疑问,这部法案是使(美中)贸易谈判变得复杂的因素,”特朗普在节目上说。
一些议员已公开呼吁特朗普不要否决法案,并指出这部得到两党支持的法案在国会两院拥有足以推翻否决的多数票。
根据立法议事规定,如果总统在法案提交到白宫后10天之内未否决或签署,法案将自动生效。
在亲北京候选人在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全线崩溃之后,官媒抱怨这次选举“不公平”,原因包括西方“黑手”干涉,而美国国会迅速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就被官媒列为西方“操控”选举的主要例证之一。
这部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对香港的自治状态进行年度审议,从而决定是否维持美国法律下的香港特殊待遇;对侵害香港人权和自治的官员实行禁止入境和冻结在美资产等制裁。
北京和香港特区政府都对这部法案表示了抗议。港府称法案“会损害香港和美国双方的关系和利益。”
香港建制派领袖人物、现任香港立法会议员兼行政会议成员叶刘淑仪(Regina Ip)上个月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曾警告说,美国若是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待遇将伤害美国自身利益并让美国失去对香港的影响力。
叶刘淑仪说:“这完全是政治。一直以来都有年度报告,而报告的措辞将会加强,确保自治的认证。至于是否会实施制裁,这将取决于行政部门,---国务院、商务部和其他部门。我认为他们足够成熟,了解到如果他们取消对香港的不同待遇,将会牵涉到美国的重大利益。这不只是贸易和经济利益,还包括了在安全和执法事务上的长期合作。”
她说:“如果你取消了不同待遇,像是深圳和广州一样对待我们,美国就会失去对香港的影响力,影响力是比用大棒来打香港更为重要。”
这位香港前保安局长说,她意识到,如果法案通过,她有可能受到美国制裁。
“我有可能在名单上。我是行政会议成员,”她说,“但我一点都不担心。如果不给我签证,那我就不去美国,我在美国没有可以冻结的资产,而尽我最大的力量来为这个城市服务比这些都重要。”
在这次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中,叶刘淑仪领导的新民党派出的28名候选人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