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掉进粪井 一家6口相继跳井救猫 仅一位幸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4月12日 17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60399 阅读
13 评论
英国那些事儿

本周,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瓦卡迪村(Vakadi)发生了一件惨案 ——  有六个农民为了救一只猫咪,相继跳入装满动物粪便的废井中,不料自身难保,最后只有一人幸存……

 

(村民们围在井边救人)

 

事情发生在9号下午5点左右,一只猫咪掉进了农民Anil Kale家用来存装动物粪便的大井里。

 

Anil的儿子、28岁的Bablu Kale最先下井救猫,可他半天也没上来,Anil于是也跟着跳入井中帮忙,结果他也困住了。

 

恰在此时,附近农场的工人Babasaheb Gaikwad察觉到Anil不见了,主动下到井里救人,然后再也没出来。

 

再然后是Anil的表弟Sandeep Kale,以及表弟的父亲Manik Kale。在附近听到了井里传来的呼救声后,父子俩也相继下到井里施救,结果也都被困在了里面。

 

到这儿还没完。最后,Anil的亲戚Vijay Manik Kale成了第六个下井的人。

不过他留了个心眼,先用绳子绑住了腰,下井后他很快察觉到周围都是有毒气体,于是大声呼救。

 

(村民们围在井边救人)

 

村民们听到了呼救声,很快赶来帮忙。警方得知消息后也赶到了现场,并调来了特别救援小组,然而很不幸,最终只救回了一个人……

 

大概晚上11点左右,救援人员从粪便中拉出了第一具尸体,又过了一个半小时,其余四具尸体也都被找到。

死者就是最先下井的五个人,年龄从28岁到65岁不等。

 

唯一的幸存者只有用绳子绑住自己的Vijay Manik Kale。获救后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亲眼目睹其他四名亲戚在一天之内丧命,想必他备受打击……

 

五名死者的家人也都悲痛欲绝,那天正好还是印度的Gudi Padwa节,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原本是值得庆祝的一天,却变成了生离死别。

(村民们围在井边救人)

 

至于五名死者的死因,当局怀疑是因为他们吸入了动物粪便散发出的有毒气体,失去了意识。

这也比较符合常识,毕竟我们都知道“矿井工人下井前都要带一只金丝雀”的传说。

(示意图)

不过具体死因目前还在调查之中,暂时也不能下定论。

这是一场好心酿成的惨剧。

这几位好心人,为了他人,甚至为了一只猫咪奋不顾身,毅然跳进恶臭的粪井中,当然值得赞美。

但归根结底,在帮助别人之前,还是先确保自身的安危吧……

 

ref: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cities/pune-news/new-year-festival-turns-tragic-as-four-family-members-neighbour-die-after-inhaling-toxic-gas-in-well-101712776414716.html

曾祖爷爷
1 楼
扔一个烟头下去💥
r
robin1111
2 楼
想起《追捕》:跳啊,你倒是跳啊
A
AMONIA
3 楼
猫有九条命。
c
cxy1223
4 楼
能问问猫得救没有么?
千门昼
5 楼
看标题就知道又是阿三哥的故事
维基解密3
6 楼
凡是为小猫小狗去死的人,死就死了吧!
m
msi
7 楼
这只猫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啊
d
dopi
8 楼
猫咪是死神的化身,是来拿人的
年过花甲
9 楼
明明后面的人是去救人,这标题编的,比真有人跟着跳井去救猫的还傻。
s
soogood
10 楼
关键的是下去前,没喝点牛尿,吃点牛屎,所以挂了!
飞翔的鱼头
11 楼
下去前 用绳子绑住腰 最好带着铃铛 嘴里在咬根塑料管通往井外呼吸用
海隅停云
12 楼
1) 动物的粪便在自然分解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 甲烷, 这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但是在其浓度高的场合 对人而言是有毒的。 人在吸入多量甲烷后会导致昏迷。 因为它的没有气味, 所以往往用来作生活中使用的燃料, 包括在厨房中。 现在所不能确定的是, 那个 粪井 如果是经过长期使用, 附近居民平日就应该会有所警觉。 而且虽然 甲烷是无色无臭, 但在腐化分解过程中所同时产生的其他物质, 也理应会产生强烈的臭味, 这些遇难的印度人怎么会不具有警觉心? 即使井中 没有甲烷气体, 那强烈的臭味也应该会使人在下井之前先作预备, 以防万一。 2) 除了第一个下井遇难的人之外, 其余的人很可能都是为了 一个救一个, 结果都被辗转牵连入内。 但是,遇到前面有人遇难, 后面的人却没有前车之鉴, 立刻警觉到可能的危险性, 也是太大意了。 也或者因为情属近亲, 一时情急, 竟然 急令智昏,慌不择路。 3) 《论语》中说,“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是二千六百年前的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常识。 那种 投身于井 的行为未必就能代表现在印度社会一般的判断力,但现实环境中,不那样明显而同样能 诱人入阱 的情况恐怕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与外国社会打交道的时候。 急中生智的场景是有的,但 急令智昏 或 利令智昏的可能性也并不罕见。 二战前的日本民族,自诩为高等文化,结果演变成了举国若狂,终于铤而走险,珍珠港一击,就此赌上了自己的国运。 印度人的 入阱救人,日本人的铤而走险,都值得我们 引以为鉴。
最高评价
13 楼
成功让世界上少了几个阿三!猫牺牲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