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最近关于中美关系的表态比较密集,频率似乎超过了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11月7日,沙利文通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强调,中美关系不是新冷战,美国并不寻求从根本上改变(fundamentally transform)中国,而是想与中国共存。11月11日,沙利文在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线上活动上也反驳这有关冷战的言论,称“我们可以选择不那么做”。 虽然沙利文是在为拜登的价值观外交路线辩解,但在口吻和态度方面,却比布林肯更积极一些。而且,白宫方面中美元首视频峰会的铺垫工作,更多由沙利文着手。11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去了贺信。 拜登一方面让布林肯表达对华强硬,另一方面又让沙利文向中方释放一些柔和的信息,进而能够找到调整对华关系的时机。 中美关系究竟能否通过这次元首视频会晤破冰,也要看沙利文能否帮助拜登找到一种平衡策略,即能安抚国内、避免共和党人借机发难,又能和中国管控双边关系,打消彼此及外界有关新冷战的疑虑。 而强调不打冷战,也恰好是迎合中方的一种做法。因为中国一直主张不打冷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来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了这一点。而且,中国不认可、甚至反对拜登政府和中国开展对抗和竞争的定位。沙利文只能通过不改变中国、否定冷战的言论,向中国释放一些积极信号。 过去十个月,沙利文也是在拜登外交关键节点上释放和中国对话意愿的幕僚。 第一次欧洲行,拜登打着是“美国回来了”的口号,主要还是为了通过巩固盟邦关系来应对中国挑战。那次欧洲行结束之际,沙利文便迫不及待宣布,下半年计划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晤。 2017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会见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 (新华社) 当时华府普遍猜测是在意大利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实现。但这一目标最终落空。直到10月初,沙利文才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瑞士举行会晤,敲定在“年底”前举行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第二次欧洲行,拜登反而面临内政外交质疑。无论是国内的基建投资、社会福利开支,还是国外的撤军和盟邦利益平衡,拜登都出现了政策上的误判。一些盟友也意识到,美国回来了终究是一句口号,比如,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就很难带头做出承诺、发挥领导角色。 加上拜登第二次欧洲行结束之际,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民主党人的失利,也让拜登民主党政府看上去有些弱势。 在这种形势下,沙利文开始更多地露面,为拜登内政外交进行公关,竭力为拜登的政策辩解。因为在沙利文看来,中美元首视频峰会前,拜登的威望不能受损。拜登内政外交频遭质疑,反而会将美方在中美元首对话中置于不利的位置。 总体上,沙利文在原则上还会和布林肯一样,强调价值观路线和美国利益优先。但在手法上,他和布林肯稍有区别。至少,从工作分工上来看,沙利文的外交辞令没有布林肯那么多,外交言辞表达也比布林肯更为灵活。拜登如果真的想要和北京寻求突破、破冰,也会让沙利文充分发挥作用。
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最近关于中美关系的表态比较密集,频率似乎超过了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11月7日,沙利文通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强调,中美关系不是新冷战,美国并不寻求从根本上改变(fundamentally transform)中国,而是想与中国共存。11月11日,沙利文在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的线上活动上也反驳这有关冷战的言论,称“我们可以选择不那么做”。
虽然沙利文是在为拜登的价值观外交路线辩解,但在口吻和态度方面,却比布林肯更积极一些。而且,白宫方面中美元首视频峰会的铺垫工作,更多由沙利文着手。11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去了贺信。
拜登一方面让布林肯表达对华强硬,另一方面又让沙利文向中方释放一些柔和的信息,进而能够找到调整对华关系的时机。
中美关系究竟能否通过这次元首视频会晤破冰,也要看沙利文能否帮助拜登找到一种平衡策略,即能安抚国内、避免共和党人借机发难,又能和中国管控双边关系,打消彼此及外界有关新冷战的疑虑。
而强调不打冷战,也恰好是迎合中方的一种做法。因为中国一直主张不打冷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来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了这一点。而且,中国不认可、甚至反对拜登政府和中国开展对抗和竞争的定位。沙利文只能通过不改变中国、否定冷战的言论,向中国释放一些积极信号。
过去十个月,沙利文也是在拜登外交关键节点上释放和中国对话意愿的幕僚。
第一次欧洲行,拜登打着是“美国回来了”的口号,主要还是为了通过巩固盟邦关系来应对中国挑战。那次欧洲行结束之际,沙利文便迫不及待宣布,下半年计划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晤。
2017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会见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 (新华社)
当时华府普遍猜测是在意大利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实现。但这一目标最终落空。直到10月初,沙利文才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瑞士举行会晤,敲定在“年底”前举行中美元首视频会晤。
第二次欧洲行,拜登反而面临内政外交质疑。无论是国内的基建投资、社会福利开支,还是国外的撤军和盟邦利益平衡,拜登都出现了政策上的误判。一些盟友也意识到,美国回来了终究是一句口号,比如,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就很难带头做出承诺、发挥领导角色。
加上拜登第二次欧洲行结束之际,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民主党人的失利,也让拜登民主党政府看上去有些弱势。
在这种形势下,沙利文开始更多地露面,为拜登内政外交进行公关,竭力为拜登的政策辩解。因为在沙利文看来,中美元首视频峰会前,拜登的威望不能受损。拜登内政外交频遭质疑,反而会将美方在中美元首对话中置于不利的位置。
总体上,沙利文在原则上还会和布林肯一样,强调价值观路线和美国利益优先。但在手法上,他和布林肯稍有区别。至少,从工作分工上来看,沙利文的外交辞令没有布林肯那么多,外交言辞表达也比布林肯更为灵活。拜登如果真的想要和北京寻求突破、破冰,也会让沙利文充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