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宇航员的回家日再改,马斯克的飞船将提前发射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11日 20点48分 PT
  返回列表
48185 阅读
24 评论
ZAKER

据当地时间3月10日的消息称,滞留在国际空间站中的两名宇航员苏尼塔·威廉姆斯(Sunita Williams)和巴里·威尔莫尔 (Barry Wilmore),回家的日期又更改了。

不过这次是好事,因为返航日期提前了,比此前公布的要早至少3天的时间。

据报道称,这一消息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他们信誓旦旦地表示,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将和其他两位宇航员尼克·黑格以及亚历山大·戈尔布诺夫(俄罗斯宇航员),一起于3月16日返回地球。

现年59岁的威廉姆斯和62岁的威尔莫尔,原本需要执行的任务只需要8天的时间,却因为波音公司的“星际航线”飞船发生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包括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最终导致了两个人只能在太空中停留9个月的时间。

虽说在9个月的时间里,两个人曾多次被告知返回的时间,但几乎都是一拖再拖的,进而也让地球人担心,他们究竟能不能回来了。

按照埃隆·马斯克的说法,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的滞留,并非必要的,要怪就怪前总统乔·拜登怀有私心。

马斯克在接受乔·罗根采访时称,拜登政府拒绝了他提出的提前将滞留宇航员带回家的提议,以避免让特朗普成为“功臣”,因为众所周知马斯克是特朗普的“好伙伴”。

当然,NASA是不认可这种说法的,拜登本人更是没有站出来回应。

有关本月16日接宇航员回家的具体细节,NASA方面也公布了。

此次的任务名为Crew-10,将于3月12日晚8点前发射。马斯克所拥有的SpaceX公司的龙飞船“耐力号”(C210)上会载有四名宇航员,他们预计将会在13日上午10点停靠国际空间站。

在双方“交接”两天多的时间后,威廉姆斯等四人就会坐上“耐力号”返回地球。太空舱的最早落地时间是16日,但具体的将取决于其潜在降落地点的天气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空间站中的“交接期”通常为五天,但这一次却缩短至两天,据称是为了节省国际空间站上的食物,并为威廉姆斯等提供更多的脱离对接的机会,以防止天气影响他们在3月16日的返回。

这就是即将飞往空间站的四名宇航员的合影,包括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宇航员大西卓也(Takuya Onishi,从左至右)、NASA宇航员妮可·艾尔斯(Nichole Ayers)、俄罗斯宇航员基里尔·佩斯科夫(Kiril Peskov)以及NASA宇航员安妮·麦克莱恩(Anne McClain)。

比起目前正在太空中的四名宇航员,Crew-10这四名宇航员要更加年轻,而他们将在太空中停留较长的时间,预计为180天,于今年的9月上旬返回。

a
ajaja
1 楼
话说为啥这么久了包总不派中国宇航员去学这个雷锋?那多有面子。
风沙渡
2 楼
是啊, 为啥?
t
taotao2021
3 楼
但愿早日回到地球
d
dada2023
4 楼
司机,仰望星空,思绪万千,手机咋没信号呢?
游浪者
5 楼
data2923,不信谣,不传谣。人家没有也不计划断网,让你失望了
百家争鸣2012
6 楼
总结美国这几年的航天历史,基本都是失败告终。
还有没被注册的用户名没
7 楼
祝一切顺利!马一龙需要这个胜利
西
西岸-影
8 楼
这件事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链需求,拜登政府不愿意马斯克接回宇航员是两个因素,第一是政府需要为此多花一笔钱,因为宇航员返回的钱早就在波音飞行计划中了,政府这个计划的预算并没有这笔钱。 第二更重要,就是波音的名声。这是美国“国有企业”,如果不能按照计划接回宇航员,在航空领域遭遇挫折情况下再在航天领域失败,波音大概率挺不住。 而马斯克的航天公司只是一个私人公司,还在陪钱阶段发展航天,拿到这个接回宇航员的机会尽管可以给公司挣钱,但对美国航天业整体并没有财政贡献。 美国宇航员长期以来是依赖俄国送到太空站,因为乌克兰战争而终止,如果波音能够替代俄国,那是最理想的。而不是马斯克这种小公司。 美国平均每年只有7万STEM毕业生,是中国的1%,出现人才断代是无法避免的,而且这些涉及军工的产业限制外国人,使得美国不能借助国际人才。马斯克也是外国人。
西
西岸-影
9 楼
ajaja 发表评论于 2025-03-11 04:03:00 话说为啥这么久了包总不派中国宇航员去学这个雷锋?那多有面子。 ——- 根据沃尔夫条款,中国不能给美国做这件事。即使中国愿意,美国急需,美国政府也不敢,因为违法。 再者,国际空间站俄国占有两个飞船接口,美国占有四个,接口规格不同。当然与中国的更不同,飞船是不能随便用的。 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讲,使用中国飞船是需要额外的工作的,美国不得不向中国透露接口信息。 沃尔夫条款基本摧毁了美国航天业,让美国看着世界第一流的技术而不能接触,让人类无法共享航天成果,一个美国议员就这样做了。美国如今的政治环境让任何事情成为政治争斗的工具,一个法律形成后哪怕不实际,想改回来是不容易的。 这得是多傲慢的心态才能通过这种法律?
游浪者
10 楼
西岸,没必要这么认真写这么长帖子,没人有耐心阅读。人家只是调侃一下,没有期望过多的解释
老寓公
11 楼
西岸: 你不入这个圈子就没有给你预留一个接口, 没有必要吐酸水。
边走边瞧
12 楼
西岸写得挺好的。
土拨鼠拨土
13 楼
游浪者 发表评论于 2025-03-11 06:45:00西岸,没必要这么认真写这么长帖子,没人有耐心阅读。人家只是调侃一下,没有期望过多的解释 西岸写得很好,你是因为西岸写得很客观就冒酸水读不下去了吧。
S
Sobrave
14 楼
從太空站接個宇航員回來都這麼難,還說上火星?就會吹牛忽悠腦殘!
m
modems
15 楼
马一龙成了谎话精
排量有限
16 楼
想驳西岸最好以事实和数据,否则就会成为骂街的村妇与小丑。 可是但是想驳倒西岸,累死你们,这是哥长期以来观察的结果。
技术员
17 楼
两颗太空卷心菜,加班费数到手抽筋。
四野2
18 楼
上帝保佑宇航员们安全回家。
不好吃懒做
19 楼
希望这次一切顺利,圆满成功,宇航员平安返家!
静静的流水
20 楼
回复:‘排量有限 发表评论于 2025-03-11 08:54:35 想驳西岸最好以事实和数据,否则就会成为骂街的村妇与小丑。 可是但是想驳倒西岸,累死你们,这是哥长期以来观察的结果。’ **================** 滞留的宇航员年纪较大,也心甘情愿地呆在空中以赚取更多的养老金。从没听说这二位长者宇航员有什么抱怨,也难为文学城中那些从来没有親眼见到过宇航飞船,更谈不上空间站的真实模样和生活经验的人过份地关心了!
O
Opa
21 楼
等孩子长到10岁再回来不迟
硅谷工匠
22 楼
一百八十天,不太人道啊。
w
wfucku
23 楼
不要回来了,直接中转去火星考察下
深不可测
24 楼
祝一切顺利赶快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