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爷造出鲁班凳 再爆火外网:什么中国功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3日 22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73087 阅读
36 评论
骑驴

鲁班是谁?

我一说鲁班,我侄子说反正打不过曹操。

而当越来越多新生代只知道王者荣耀中的射手鲁班时,最近有个现实版的当代鲁班,又爆红油管,引得众多外国人询问:“这是什么中国功夫?”

他们想不到,

不用一颗钉子,

不需任何工业技术,

他可以把一块整木变成变形金刚。

而这个被中国人称为鲁班凳的家伙,

早在2600年前就已流传。

他们想不到,

这个苹果看似简单,却内藏乾坤。

人们管它叫鲁班锁,

而神匠鲁班早在2600年前,

就将榫卯结构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不仅让失传已久的绝学,

鲁班凳鲁班锁再现江湖。

而且仅用1个榫卯基,27道锁,

40多根榫卯棱榫卯柱...

就一手锯出了微型世博会中国馆。

而他所用不过是满是老茧的双手,

配上最原始的木匠工具,

果然高手在民间。

从平平无奇的整木,

到巧夺天空的作品,

他随便露一手,

在网上就能获得千万次观看。

网友们忍不住脱口赞叹:

“简直就是鲁班再世!”

他叫阿木爷爷,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少之又少,只知他父亲早逝,母亲身体不好,为了养活家中弟弟们,他很早就跟着师傅学做木匠。

此后,一锯、一尺、一木,就是一生。

上代人的时间似乎很短很慢,他们虽没有“匠心”的概念,但却执着于重复做好一件事,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

他就完成了一把开合自如的鲁班小凳。

木匠的工作总是重复着那几个动作,如果不入行不热爱,那真是枯燥又无聊,但阿木爷爷却乐此不疲。

凹凸相结,阴阳相合,

于是看似简单的木条,

便做成了处处玄妙的鲁班锁。

最后用磨砂纸打磨光滑,

又是一件艺术品。

有些人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但重复自有其玄妙之处。

这些看似重复的动作,一环一扣,环环相扣背后,是强大的空间构造思维。

就像这由42个榫卯棱,4个榫卯柱,27道锁,1个榫卯基环环相扣而成的,巴掌大的中国馆,即便放在人工智能的今天,依然毫不逊色。

有人对这样精绝的手工造物惊叹不已。 也有人表示:这还不都是几十块的事情,加个钉子多简单,搞得那么麻烦?

可其实,这表面平实无华的东西,是中国2500年前就有的技艺,是中式家具的精髓,中式建筑的基础。

不费一钉,极尽简约之美,又实用耐用。

那个时候,即使用着最原始的手段,但一切都是精工细雕。

一根细铁丝就是一把锯子;

没有电,却有凝结群众智慧的传统手拉钻。

缺少圆规,一钉一木,一样画出圆圈来。

但也许很快,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手工匠人渐渐消失,手工工艺也无人再愿意传承,传统文化工艺加速没落……

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许再过些年就会失传了……

而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阿木爷爷,只是用自己一手绝活,做点小物颐养天年,或整点点小玩具含饴弄孙。

他做了个可以自己走路的小猪佩奇,

逗得小孙子开心大笑。

他做了个会走路的机器人,

让小孙子好奇不已,兴奋不已。

此外,

阿木爷爷还是个用竹高手;

村里人一般拿竹子做做柴火,编编箩筐,

而他却做出了一套怡然诗意的茶具。

没有用CAD画图,沿用最原始的粗糙工具,

他又准备打造一座小水车:

随手一裁,水筒高矮不差;

钻孔架桶,逐渐成形;

流水之下,水车转动起来;

加个小人,饶有趣味。

他还想给孙子造一艘乌篷船,

于是把竹子一破两半,说干就干:

乌篷一装,成品顺手就来;

载上石头,飘荡在小溪上;

随波逐流的乌篷船,

小孙子开心得直拍水。

纯手工的竹子拨浪鼓;

上演方天画戟的小竹人;

载着孙儿的小木马;

高级的的泡泡机;

昏黄竹灯,格调满满;

替代稻草人的驱鸟器;

幸福就藏在这一木一竹间。

如今科技发展,机器普及,纯手工的木工作品渐行渐远,大多已成藏品。

但再牛的机器也做不出手工的感情。

真正的奢侈在于等待,一把鲁班凳,一个鲁班锁,或是一个小物件,却需要收慢慢地把精神注入其中,而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小物件,身上流淌着时间的味道。

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阿木爷爷,并没有什么大智慧,但他如入无人之境的专注,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心无旁骛享受当下,却是我们想而不得的境界。

只希望以后我的孩子,知道鲁班是个超厉害的木匠,而不是射手。

只愿未来,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手艺,得以不断传承。

司马蛋蛋
1 楼
日本人对这种技术很痴迷的,可以高价卖给他们
雷霆3巨头
2 楼
手艺我服气。不过榫卯连接这不是很普通的木工工艺吗?美国很多木工也是啊。
p
phoenix39ge
3 楼
劳动人民的手
元芳您说说看
4 楼
日本有卖的
g
googlebot
5 楼
工具太简单了
传播光与爱
6 楼
厉害。老子抡起鲁班凳,直接削掉川老蛆两寸头皮!哈哈哈
r
reporter1228
7 楼
木工大爷跟太极大师们走得是一条道儿
二公子
8 楼
不否认手艺确实出众,但真的没什么鸟用。“无他,但手熟尔。"
n
numen_007
9 楼
放屁没鸟用 我发小的姥爷就是这种木工 牛逼的不得了 家里的家具都是他做的 还有那种锁 从小时候我们就一直在玩 就没打开过 牛逼得不得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家具而是艺术品 你个傻逼
j
jjjohnson
10 楼
Tree lives matter ✊
老好莱坞
11 楼
反向“李子柒”
w
wzzh
12 楼
西方现代“文明”唯一用处就是高效杀人抢钱抢第抢女人
p
peter0811
13 楼
这师傅可以去清华教书了!清华建筑系的博导们都没这两下子!
震动党中央
14 楼
这玩意千万不要失传
f
freedomyin
15 楼
在油管爆红的原因是这符合外国人对中国的想象
不会水的鱼
16 楼
榫卯技术全世界都有 但也是分级别的好吗国外属于入门级的 如果榫卯有段位 这位大爷属于王者
瘦得像根烟
17 楼
传统手艺,工匠精神,值得敬佩,希望能得到传承.8楼真是实在人,莫非为生活所迫吃饱饭就可以?
鹌鹑
18 楼
美国的那些也叫木工?瞅瞅那些房子,Deck建的,偷工减料,能偷懒就偷懒。质量级次,就是他妈的人工贵。
铗归来
19 楼
不用钉子,钉子失业怎么办?钉子lives matter!
铗归来
20 楼
站在钉子的角度,榫卯连接就是一段错误的历史。
s
sutter
21 楼
别扯淡了,大家都是有脑子的人好不好。里里外外透着牛逼的视频,是个人有脑子就会喜欢,无论中外。就和小高姐做饭一样的,一堆外国粉丝,哪怕是做西点的视频也是一样的。
洪达
22 楼
这种中华民间绝技博大精深,应该纳入高校建筑系或工艺美院,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h
hey6park
23 楼
赞👍
f
flow
24 楼
老大爷如果能用一些电动的现代工具,像什么钻孔,开槽,打磨之类的,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剩下的时间可以多做一些有创造力的工作,少一些重复的简单体力劳动。
a
angelkilier
25 楼
这是个老木匠,手艺很不错。
a
angelkilier
26 楼
同样玩一个游戏,有人选择简单模式,有人选择困难模式。 不光是中国,国外很多做木工的也拒绝使用电动工具。这是一种追求,无关效率。毕竟做这个的都不是靠产量赚钱的。
a
angelkilier
27 楼
你要说螺丝也就罢了。不管东西方,正儿八经的木匠都尽量避免用钉子,因为这玩意儿根本不靠谱。
你太可笑了
28 楼
太棒了!
只想一个人
29 楼
这个很厉害
g
givetome
30 楼
厉害!
f
flow
31 楼
老大爷之所以出名,不是他用的工具,而是他最终的产品/作品。他很有创造力,所以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做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上,而不是花几个小时去做一个机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打孔挖槽之类简单重复的工作。游戏不是合适的比喻,无论是哪个模式你选择,都是游戏厂商给你设好的,你的自己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不计。
c
checkup
32 楼
没有那么神,知道一些锁罢了,也现在不实用
一月大过天
33 楼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l
linantiger
34 楼
美国的那种木工还是需要钉子或者胶水固定的,跟这种完全不用钉子或胶水的榫卯结构不一样。
k
killer5
35 楼
受不了英国报姐了,大爷用的那个叫做线锯,这他妈不是铁丝!!! 无知
D
David哈咯咯
36 楼
有个逼用!还不是一傻逼文化!中国人现在享受的全是西方文明!五毛回家自助撸管用的性工具!
淑女
37 楼
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