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大改革 为减负或另有目的?https://t.co/826bpjCyY7 pic.twitter.com/KTllIa8bix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August 8, 2024
#北京中考大改革 为减负或另有目的?https://t.co/826bpjCyY7 pic.twitter.com/KTllIa8bix
北京2025年中考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等"小四门"学科取消纳入考试成绩,而体育分数逐步提高。"道德与法治"则改为开卷考试。学生和家长喜忧参半。 北京中考2025年将大翻转。中考官宣指出,改革目的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宣布三大变革,包括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不再计入中考成绩,简称“道法”的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开卷考试,体育占分逐年提高。 2025北京中考计分改为六科,包括道法、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与健康。数学和语文总分数均各为100分。英语分为笔试和听力,分数各为60分和40分。物理学科总分数80分。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是80分。 中考体育科预计2025、26年满分为50分,计划2027、28年提到60分,2029年提到70分。 家长担心资质普通的学生出路 中考是省内竞争,考生目标是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中考新制令学生和家长喜忧参半,有人担心加剧教育内卷化。外界预测学生未来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加上分数设置不高,考生之间的差距会愈小,将令众多中等生感觉在高中和职高之间徘徊。 不少家长认为,“小四门”是最公平学科,许多肯努力的学生靠这四门托一把,上了重点学校,普娃也有机会跟顶尖学霸一拼,未来都将被赶到语数外物的赛道上,除了英语,全是拼脑子拼天赋的学科,普娃还有出路? 也有人说,新制是让筛选目标尽快落地,让有硬实力的孩子上好高中好大学,拼了老命刷题的孩子去职高。 重理科思维 建立外语优势 外界预估,北京中考新制上路后,理工科迎来大发展,扣掉道法和体育,中考四个考科中两个就是纯理科,数学理科好的掌握了上好学校的绿色通道。预期进入高中难度上升,中考会成为大筛子,考察学生知识点背后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应用度。 海淀最近开了很多家长会,对这项变革感到焦虑。北京以外有家长也担心,北京一旦试点,全国立马跟进。 陈姓家长告诉本台,取消小四门是很大缺失。“这些科目很多都是比较实用,如化学、地理。取消肯定是不合理的,这些只剩下所谓的科目,其实不能体现一个学生的水平,实际的能力跟水平是体现不出来的。” 江西某中学戴姓老师告诉本台,考试加入道法已有一段时间,取消化学、地理等令人匪夷所思。“不知为何取消,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就觉得中国教育挺失败的。” 在考试引导教学、不考不看的心态下,学生将从国中、高中一路到大学都会忽视历史、地理、生物、化学。 网民:学历史恐质疑中共 有网民留言说:“不考历史,怕被发现原来对日抗战,根本跟中共无关。国共内战期间,长春攻防战刻意饿死几十万的无辜百姓。怕大家知道共产主义是外来货,中共奉俄国人为俄爹,怕百姓知道俄国掠夺中国几百万领土,与中国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考地理,怕百姓知道太多的外国真实情况,到处逃亡”、“不计入中考就没有人花时间去读,一代人之后,就会多了堆给洗坏脑袋的”。 滞台中国异议人士龚与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说,当局怕中国人学好历史,会在现实中寻找历史的影子,借古讽今。不学地理,是要恢复毛泽东时代严格的户籍制。 龚与剑提到,毛泽东时期也声称要减轻学生负担,只学数学、语文就好,还提倡游渡长江。如今从首都先试点中考新制,给外界感觉,习近平有意恢复毛时期,禁锢锁国,培育四肢发达、愚昧无知国民的时代。 龚与剑说:“我母亲那一代人学的东西都是语文、毛思想、毛语录,就成了狂热的毛泽东红卫兵,摧残了中国整整十年时间,可以预见习近平把地理、历史学科都取消,几年后,习近平若进行他的习式文革,这批人完全可以成为习近平所需要的红卫兵,历史在重演。” 台湾的中央大学副教授曾建元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大量招生普及化,除非顶尖学校对学生基本能力的期待逐渐降低,传统学科中比较需要背诵、记忆的,在网络资讯非常发达的情况下,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幅降低。学生入学后是否保有学习兴趣?反而是学校比较重视的地方。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或国民基本素质的要求,成为学校录取学生比较多的考虑。注重四育或五育并重的思考方向是对的。 开卷考习思想 以免学生成绩难看? 至于“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翻书考,陈姓家长说:“这是用道德跟法律来束缚老百姓,有利于统治者。要老百姓遵守他们制定的法律和道德,不做当局不允许做的事。关键中国人的道德水平可说是垫底,现在我所看到的是人治不是法治,法律专门欺负老百姓。” 龚与剑说,他当年也上政治课,主要学邓小平思想。现在则是将习思想包装成“道德与法治”。如果闭卷考试,学生不及格,不是给习近平难堪吗?开卷考试,皆大欢喜。 曾建元提到,“道德与法治”在西方民主国家包括台湾,会认为是加强公民素养等内涵,但中国是以党治国,以法治国,以领导人意识型态入宪的国家。党国形塑顺民的工具,会运用在升学的项目,在政治上产生筛选学生的效果。
北京2025年中考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等"小四门"学科取消纳入考试成绩,而体育分数逐步提高。"道德与法治"则改为开卷考试。学生和家长喜忧参半。
北京中考2025年将大翻转。中考官宣指出,改革目的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宣布三大变革,包括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不再计入中考成绩,简称“道法”的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开卷考试,体育占分逐年提高。
2025北京中考计分改为六科,包括道法、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与健康。数学和语文总分数均各为100分。英语分为笔试和听力,分数各为60分和40分。物理学科总分数80分。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是80分。
中考体育科预计2025、26年满分为50分,计划2027、28年提到60分,2029年提到70分。
家长担心资质普通的学生出路
中考是省内竞争,考生目标是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中考新制令学生和家长喜忧参半,有人担心加剧教育内卷化。外界预测学生未来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加上分数设置不高,考生之间的差距会愈小,将令众多中等生感觉在高中和职高之间徘徊。
不少家长认为,“小四门”是最公平学科,许多肯努力的学生靠这四门托一把,上了重点学校,普娃也有机会跟顶尖学霸一拼,未来都将被赶到语数外物的赛道上,除了英语,全是拼脑子拼天赋的学科,普娃还有出路?
也有人说,新制是让筛选目标尽快落地,让有硬实力的孩子上好高中好大学,拼了老命刷题的孩子去职高。
重理科思维 建立外语优势
外界预估,北京中考新制上路后,理工科迎来大发展,扣掉道法和体育,中考四个考科中两个就是纯理科,数学理科好的掌握了上好学校的绿色通道。预期进入高中难度上升,中考会成为大筛子,考察学生知识点背后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应用度。
海淀最近开了很多家长会,对这项变革感到焦虑。北京以外有家长也担心,北京一旦试点,全国立马跟进。
陈姓家长告诉本台,取消小四门是很大缺失。“这些科目很多都是比较实用,如化学、地理。取消肯定是不合理的,这些只剩下所谓的科目,其实不能体现一个学生的水平,实际的能力跟水平是体现不出来的。”
江西某中学戴姓老师告诉本台,考试加入道法已有一段时间,取消化学、地理等令人匪夷所思。“不知为何取消,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就觉得中国教育挺失败的。”
在考试引导教学、不考不看的心态下,学生将从国中、高中一路到大学都会忽视历史、地理、生物、化学。
网民:学历史恐质疑中共
有网民留言说:“不考历史,怕被发现原来对日抗战,根本跟中共无关。国共内战期间,长春攻防战刻意饿死几十万的无辜百姓。怕大家知道共产主义是外来货,中共奉俄国人为俄爹,怕百姓知道俄国掠夺中国几百万领土,与中国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考地理,怕百姓知道太多的外国真实情况,到处逃亡”、“不计入中考就没有人花时间去读,一代人之后,就会多了堆给洗坏脑袋的”。
滞台中国异议人士龚与剑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说,当局怕中国人学好历史,会在现实中寻找历史的影子,借古讽今。不学地理,是要恢复毛泽东时代严格的户籍制。
龚与剑提到,毛泽东时期也声称要减轻学生负担,只学数学、语文就好,还提倡游渡长江。如今从首都先试点中考新制,给外界感觉,习近平有意恢复毛时期,禁锢锁国,培育四肢发达、愚昧无知国民的时代。
龚与剑说:“我母亲那一代人学的东西都是语文、毛思想、毛语录,就成了狂热的毛泽东红卫兵,摧残了中国整整十年时间,可以预见习近平把地理、历史学科都取消,几年后,习近平若进行他的习式文革,这批人完全可以成为习近平所需要的红卫兵,历史在重演。”
台湾的中央大学副教授曾建元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大量招生普及化,除非顶尖学校对学生基本能力的期待逐渐降低,传统学科中比较需要背诵、记忆的,在网络资讯非常发达的情况下,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幅降低。学生入学后是否保有学习兴趣?反而是学校比较重视的地方。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或国民基本素质的要求,成为学校录取学生比较多的考虑。注重四育或五育并重的思考方向是对的。
开卷考习思想 以免学生成绩难看?
至于“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翻书考,陈姓家长说:“这是用道德跟法律来束缚老百姓,有利于统治者。要老百姓遵守他们制定的法律和道德,不做当局不允许做的事。关键中国人的道德水平可说是垫底,现在我所看到的是人治不是法治,法律专门欺负老百姓。”
龚与剑说,他当年也上政治课,主要学邓小平思想。现在则是将习思想包装成“道德与法治”。如果闭卷考试,学生不及格,不是给习近平难堪吗?开卷考试,皆大欢喜。
曾建元提到,“道德与法治”在西方民主国家包括台湾,会认为是加强公民素养等内涵,但中国是以党治国,以法治国,以领导人意识型态入宪的国家。党国形塑顺民的工具,会运用在升学的项目,在政治上产生筛选学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