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套为鸭”事件反转了 被开除的厨师怎么办?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20日 16点51分 PT
  返回列表
61380 阅读
20 评论
新民周刊

官方结论还没出,厨师就被开除了?

文 | 沈 林

这两天,鸭子又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原来,7月17日,有学生反映自己在广州一所职校培训期间,有同学在食堂饭菜中吃出胶质异物,怀疑是避孕套。当晚,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经初步调查,该异物系鸭子的鸭眼球巩膜(巩膜是指眼球最外层的纤维膜),校方已将相关样品保留,并向家长和学生解释说明此事。

由于前段时间刚刚发生江西职校“指鼠为鸭”事件,当时,学生从饭菜里吃出鼠头后,涉事学校的第一反应如出一辙——“那是鸭脖而非鼠头”,这个结论还得到了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背书。最终是江西省成立专案调查组,最终一锤定音“是鼠头不是鸭脖”。

因此这件事一出来,很快引发网友关注。而学校的结论更是让网友一脸不信:哼,想必这又是新一起"指套为鸭"事件罢了。

7月18日,广州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当地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相关样品已妥善封存并移交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涉事食堂已被责令关闭。

究竟是鸭子眼球膜还是避孕套?

从图片看,盘中异物看起来与避孕套确实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指套。不过,也有人表示禽类的眼球在炖煮后,眼球膜的外形确实与网传图片相似。

还有最爱吃鸭子的地区——南京的媒体记者,专门购买了多个盐水鸭鸭头进行解剖,该记者发现,在拨去鸭眼后露出一个圆形的膜状物,该物体柔软,呈白色能透过光线,在光线照射下反光的质感类似塑料或透明橡胶。用力去撕扯膜状物时轻易便能撕断,没有塑料或橡胶般的韧劲。

膜状物体经清理后,大小约小指一指节大,相比从鸭头外看到的鸭眼,膜状物大了三四倍左右。两者的图片对比,也的确非常相似。

不过,毕竟只有网传图片进行对比观察,大家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好在官方结论没有让我们等太久。

据广州监管部门的通报,经对有关媒体报道华世科教食堂饭菜中发现异物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后,送检样品排除橡胶制品和一次性手套可能,高度可能为鸭眼球巩膜结构。

这份检测报告还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因为通报中把检测的每一个步骤都列得清清楚楚,包括怎么检测的,采用什么方式检测的,每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等等,而且检测手段也丰富得很,形态学检测、核酸检测,蛋白质检测、红外检测等通通都用上了,几乎没有什么质疑的空间了。

这个操作可比此前江西监管部门发的结论清楚得多,而这个结论也相当于是为这所学校的食堂平了反。

学校和这所学校的食堂获得了清白,然而,网友却指出,此前学校已对全体厨房员工进行扣钱处罚,根据职级分别扣200到1000元,对涉事的厨师和厨工进行开除处理。既然已经获得了平凡,那么罚款和被开除的厨师和厨工是否也应该获得一个公道呢?

事实上,这个操作本身就有值得吐槽的地方,因为此前不论是食堂还是校方,都表示异物就是鸭子的鸭眼球巩膜,还会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内部调查,包括追踪原材料供应链、排查可能的操作失误和检查食堂流程。既然认为自己的食品安全是过关的,为什么还要处罚开除员工呢?在官方结论尚未出来前,就匆匆做了这样的处罚,请问厨房员工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少?尤其是直接被开除的两位厨师。

要知道,菜品中出现避孕套这样的指责,如果是真的,属于非常恶劣的行为。但如果是假的,对于无辜被开除的员工来说,不仅人品道德遭受到了一次质疑和冲击,还直接影响了对方的生计。不论是学校还是食堂,做出这个决定的人,不仅在打自己的脸,给网友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也是对自己员工的不信任和不珍惜。

难怪许多网友呼吁,既然学校已经清白了,给厨师也赶紧“平反”了吧!对此,你怎么看?

w
wmqjsgg
1 楼
吃不死就行了 幸福感全球第一
对不起我是警察
2 楼
主要是人民对有关部门以及任命有关部门的领导已经没有任何信任感,人民养着他们却又换不掉他们🤣 [1评]
一将功成万骨枯
3 楼
恨国党现在把中国搅得乌烟瘴气
Q
QL
4 楼
现代版本的‘窦娥冤’,这还他妈的让不让人有活路了!可千万别把厨师们逼得拎起菜刀走出厨房。
新裤子
5 楼
这东西拍照者非常明白是什么,一个能拍照还能指明是避孕套的人是不可能不知道避孕套是什么材质,这种人就是造谣博流量,必须予以惩处
b
brucesui
6 楼
: 其实在留言,大家对你这种王八蛋也毫无信任感。
o
okbandage
7 楼
5楼是对的,没见过哪个牌子的避孕套那么小的,拍摄者给了特写以混淆视听,也直接反映了宣传能力,管控水平的孱弱
版神
8 楼
一场乌龙,暴露了不少人JJ的尺码,LOL
一分为二好
9 楼
“高度可能为鸭眼球巩膜结构” - 检验机构反应快速,是对民众负责,但结论模糊。这样的实物,确定是鸭眼球巩膜很难吗?居然来个“高度可能”。
b
boom
10 楼
这个不该学校的事情,应该找指鹿为马的人,让这个人赔偿经济损失
侨居于海
11 楼
这种大陆头条转发的傻逼新闻,2023年了,中国还在为人吃的饭里出现的异物争论不休,学校带头撒谎,执政党派官员帮助证明,要当事人改口,最后扛不过去了,派几个重要部门合作专家团队承认撒谎堵人民的嘴,真的是垃圾
B
BlueTX
12 楼
不能以大小来判断。橡胶制品在烹饪温度下会大幅收缩的。收缩后会变厚,还与照片中的物品很相似的。其实洗干净用手拽一下就知道大概率了。烹饪后的鸭眼膜容易拽断,收缩后的避孕套韧性很好的。 感觉这个鉴定机构又在使用模糊语言了。
马加爵
13 楼
食客的脑力,总是在想着一些羞羞的事情。
星殇
14 楼
这其实才是负责任的科学的论述方式。哪怕是99.9999%的确定,只要不是100%,就不能把话说死。可以确定的是这东西是有机物,并非橡胶制品或塑料制品,这是100%确认的。其他的既然没办法100%确认,就不能下定论。
X
XXyourOO
15 楼
你得智商,跟你的良心一起,在你妈分娩的时候,落在你妈子宫里了!🤏😓
s
summerheater
16 楼
问题的关键是不信任 个个得上被害妄想症了
绵羊云
17 楼
下次取证的时候不要光照相,得找参照物并全程录像,否则多搞几次就变成咕咚来了。
p
pumaking0614
18 楼
哗众取宠 是不可取的, 现在为了点流量 什么都能炒作
r
realSTFU
19 楼
清朝制度就是让所有人闭嘴~ 但凡不闭嘴的就是境外势力~
夜来风雨
20 楼
胡说八道,就算煮了变相似,橡胶里面会有蛋白质等肉类有机成分? 橡胶就是无机化合物,连这个都测不出,你是想说机构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