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中国制造业外流?美国人调查后发现了真相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23日 15点1分 PT
  返回列表
69043 阅读
17 评论
正解局

大家可能在网上看到不少消息说,很多外企关闭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跑到越南和印度开办工厂。

在很多悲观者眼里,“制造业外迁”似乎代表中国正失去“世界工厂”的头衔,经济也会大受影响,情况真是这样么?

有时,站在局外的人或许看得更加清楚。

前段时间,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文章指出,中国的制造业并没有离开中国,而是向西转移到其广袤的内陆地区。

文章还指出,任何试图与中国争夺“世界工厂”地位的国家,或许都将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中国广阔的内陆地区。

无论《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局长都想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部分制造业外迁出中国”,是实际情况,但这恰恰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摘掉低端“代工厂”的帽子,逐渐走向价值链的上游。

任何商品经济本质,都是希望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回报。

制造业同样如此,也希望尽可能地压缩生产成本,从而获利更多。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大致经历了三次产业转移。

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为了遏制苏联,扶持日本经济,把大量纺织和钢铁产业转移到日本。

可以说,美国人开了现代产业转移的头,但随着世界经济潮流的涌动和物流效率的提升,新的产业转移再次出现。

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远洋集装箱货轮和更为频繁的航空物流,使得曾经困扰全球的长途运输问题得以解决。

许多人力成本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被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当时亚洲的其他部分国家和地区,造就了后来著名的“亚洲四小龙”。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当年充当制造业“二传手”的日韩两国以及港台等地区富裕了起来,随即劳动力成本也快速提升。

面对相同的问题,熟悉的套路被再次复制。

全球制造业转移路径历史

制造业背后的资本选择离开富裕的高成本地区,选择当时人力成本更低,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国。

这其中,能快速转移和复制的几乎都是无需更高技术的低端制造业。

而且从时间线可以看出,低端制造业的承接和转型周期大概是20-30年。

必须指出的是,三次全球化的产业转移,除了第一次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考虑,后面两次都是基于资本的考虑而自动出现。

产业转移最重要的考虑是人力成本要便宜

即随着承接地区经济发展,用人成本会直线飙升,资本不可能任其发展,坐等利润降低,只会主动将相关产业转移到用人成本更低的国家。

不过,如今的产业转移可不是简单将工厂一搬了之那么简单,除了需要考虑人力成本,还要考虑当地是否有成熟的配套体系,是否具备更丰富的产业资源。

因此,任何制造业基础薄弱的国家,都是从承接低端产业开始,不断加快自身产业升级和配套,否则就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

从这点来说,所谓“制造业外迁”,其实就是背后的资本觉得在中国开设工厂赚钱越来越少,选择了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而已。

事实上,我国低端制造业从2010年左右开始,就相继往东南亚和印度地区转移,大量纺织及木材加工企业不断涌入越南、柬埔寨等国,给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产业外移,是在产业升级还没有完成以前就开始了。

虽然相比东南亚国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不算便宜,但我们随着产业链的逐渐完善,不仅拥有成熟的基建和物流体系,相关原材料、零部件销售、加工配套等体系也基本实现集群化的产业升级,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系统性成本。

中国目前25个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可以说,中国通过产业集群效应体现出的整体优势在全世界范围都很难找出第二个。

必须说明的是,这也并非说我国不再重视低端制造业。

毕竟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即便产业升级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相应的就业问题,更需要兼顾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目前国家正在积极引导的是,逐步将低端制造产业链向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外的地区转移,带动中西部的产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当地的产业优势。

那么,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省份,效果如何呢?

还是拿《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来说明。

 

《华尔街日报》在文章中,很细致地罗列了一系列数据,以证明中国制造业转移到内陆地区后取得的成绩。

比如,文章提到自2018年以来,随着制造业的生产力扩展到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外后,中国中西部15个省份的出口量实现了94%的强劲增长。

为了佐证自己观点,《华尔街日报》援引CEIC(全球经济数据库)数据,提出截至今年8月,上述省份出口总额高达6300亿美元,超过了同期印度的4250亿美元、墨西哥的5900亿美元和越南的3460亿美元。

同时,文章分析说,2022年中国占全球商品出口份额的14%,尽管与2021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中国依旧占据了最大的出口份额,排名第二的美国仅占了8.3%,排名第三的德国占了6.6%”。

文章还特别强调,“中国沿海主要城市,如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广州以及深圳等城市依然是全球最主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截至今年8月份的12个月中,这些地区共出口了价值高达2.7万亿美元的商品,约为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商品总和的一半。”

对于沿海城市出口的稳增长,局长并不意外,但在查询了中西部近年来的出口数据后,还是惊喜不已。

从图中不难看出,排在最前面的四川、重庆、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广西、河北、陕西,甚至新疆的出口增长都非常快。

随着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打通,川渝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在沿海地区以外是最为发达的。

这里加起来出口金额超过了1700亿美元,远超过其他省份,显示了作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实力。

比如已经开通的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用的钢轨,就是来自四川的攀枝花钢铁。

而攀钢目前已累计出口钢轨超300万吨,主要出口到亚洲、非洲及美洲等地。

雅万高铁项目用的钢轨,就是来自四川的攀钢

比较意外的是新疆,出口贸易总额居然跑到了中间位置。

局长再查看了下新疆今年的进出口总额,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疆进出口总值是252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3%,超过2022年全年总值。

其中,喀什进出口值同比增长达到89.7%,占到同期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4.1%。

喀什可是中国最西端的城市,到底是什么制造业让这座边陲城市出口增长如此迅速呢?

答案是喀什承接了大量来自广州的电子产品加工业,尤其是印着欧盟认证标准的CE标志的手机充电器,六成以上的产品都是出口到东亚、欧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

广州电子加工贸易为何来到喀什?

原因就是当地人工便宜,平均月薪2500元人民币左右,比珠三角的工人便宜了至少一半。

正是因为广州与喀什在产业转移领域关系密切,如今的喀什几乎就是个复刻版的“广州”,路名都几乎与广州一样,什么天河路、海珠路、荔湾路,恍惚间会让人以为到了广州。

喀什这个祖国最西端的城市,因为承接广州的产业转移,出口量激增

在喀什这样的内陆城市建厂,其中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等差异带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在这里建厂也从侧面证明了,连新疆喀什这样偏远的地方都能成功复刻沿海城市的制造业,还有什么城市不能做呢?

事实上,国家在部分产业向内陆转移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布局。

任何产业转移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综合成本,其中关键就是基建和物流需要配套。

东南亚等国一直在积极吸引外资进驻,但令众多跨国公司最头疼的便是电不够用,路走不通。

因此,中国进行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首先就是建设好雄厚的能源供应储备,同时将路修到每个村庄。

一直以来,西部能源结构发展不均衡,是其制约经济发展最主要因素,好在这难不倒素有“基建狂魔”著称的中国。

拿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来说,这里位于四川省和云南省交界的金沙江附近,最终2006年开工建设,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19年全面完工。

白鹤滩水电站开始蓄水

这期间修建有多么艰苦就不多说了,但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将超过600亿度,能充分满足周围地区的用电需求。

此外,由长江电力主导的金沙江、华能水电主导的澜沧江、国投电力和川投能源主导的雅砻江上,14座大型水电站交替开工和竣工,全部建成后的电力将是三峡发电量的四倍以上。

不仅如此,还有西北地区持续建设达十年的光伏发电一直在悄悄进行。

截至2019年,中西部已经有十多个省份实现光伏发电成本与煤电打平,并且还在持续降低发电成本。

用电结构改变,不仅是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企业不会担心停电,更重要是电价将会便宜,增强对高耗电的半导体产业的吸引力。

常规的半导体企业年耗电量往往在百亿度以上,如果每度电便宜1毛钱,每年就能节省数亿元的用电成本。

这其实也正是西安、成都等城市近年来吸引了多家芯片及相关企业落地的重要原因。

对于产业转移配套的物流领域来说,路不仅要通,还要更便利。

这就不能不提贵州。

2018年,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453公里,位居全国第七位,超过江苏。

这个数据背后还藏着一项世界纪录,全球前100座高桥,有47座在贵州。

壮观的贵州北盘江大桥

甚至因为贵州山地复杂,贵州高铁不是像其他城市都在陆地跑,其中一半里程是通过1400座隧道,行驶在地下。

再看新疆,喜欢自驾游的朋友肯定知道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的“独库公路”。

这是连接南北疆的一条重要通道,全长561公里,沿途穿越崇山峻岭、河流峡谷,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

但这条始建于1974年,全线通车于1983年的公路,虽然是连接新疆南北的重要交通命脉,却因为建设简陋,时常因为气候和地质影响而封路,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风景如画的独库公路

目前正在规划修建的新疆G3033奎屯(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项目,将彻底改变交通受天气影响而封路的局面,成为新疆西侧跨越天山南北新的交通大动脉。

用这两个自然条件在西部地区都极具代表性的省份举例,是想说明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的内陆地区,其实不只是工人工资便宜,而是我们真正做到了产业转移所需的综合配套,这些才是全面发展地区经济的底气和实力。

局长也想说,成为“世界工厂”并不是我们根本目的,我们是希望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并且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能带动所有地区的共同富裕。 

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足够的内功支持。

未来,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杜汉
1 楼
这新闻直把留园野狗掌掴的满地找牙!
s
skyfall
2 楼
吹牛逼意淫有用的话,朝鲜早已超越美帝西方了。
化外小民
3 楼
狗粮:你们搞错了吧!今天是崩溃日,不是威胁啊!
斯文的地主
4 楼
2楼这种傻狗 从小不好好念书 能懂啥? 这种都不用看内容 看个标题第一反应就是 什么叫制造业? 还有人买! 什么叫美元霸权? 要买得到东西! . 近30年 这个世界已经制造业和美元已经捆绑! 能买到中国商品的美元 才叫美元霸权! 2任美国大总统整天研究和中国脱钩 研究了几年 脱钩不了! . 知识点: 除非战争 能把中国的制造业 工业体系抢过来 这是唯一半打! 但是 但是! 中国是有核弹 原子弹 氢弹,陆海空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 美国畜生动都不敢动! . . . 在拉屎 现在马桶上写的,你要仔细看 够你消化了。 . . . .
d
dingding6
5 楼
西方封锁,制造业有的是办法。
扶风
6 楼
这个文章说“产业转移最重要的考虑是人力成本要便宜“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非洲,南美许多地方人力资本都便宜,历史上,奴隶制的时候奴隶便宜,可是为什么奴隶制国家在竞争中全部失败了? 因为竞争的关键在于,1。受过高等教育,2。有秩序,3。能协作,4。守纪律的人 这4条看起来简单, 第一条筛下大部分非洲国家,因为基础教育不普及,不能读写,虽然人工便宜。 第二条筛掉大部分南美国家,虽然大部分葡萄牙/西班牙语 第三条,第四条筛掉印度,我边上一个部门4个印度人,4个不同语言,上班打电话,聊天。。 最后剩下的,就是欧洲,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台湾,哈萨克斯坦,俄国啥的。。再看地理位置, 最后就剩下欧洲,中国,日本。 为什么没美国?3到4个主要民族,语言和人口组成正在发生大变迁。美国人的协作和守纪律能力越来越差。 欧洲也在发生人口结构变化。 所以最终就剩下了日本和中国。。。
猎头军师
7 楼
中国的民智就是被这种自媒体拉低的。墙国真这么强的话,何怕外资撤离,制造业转移?问题就是,不是西方离不开你,而是你离不开西方。
b
billgatetan
8 楼
如果是在选票制度的国家,这绝对是做不成的
g
greentee
9 楼
然后中日也老龄化又不引入移民,也没了。 然后全世界就是墨黑绿的了。
M
Mnwang
10 楼
印吹越吹表示接受不了!殖人狗粮反华犬们气的吃不下狗粮
M
Mnwang
11 楼
可以,祝你永远保持这种思维
今日雨果
12 楼
▲独裁之中国的体量太大,对民主世界的祸害太大;其民主转型也难度太大,唯1的出路就是化整为N,分而治之,⚠️incrementally 渐进式民主转型。 . 街谈巷议:你可以在美加欧开电视台,电台,开警察局,开电话公司,开网络公司,买矿产,买码头,升中国国旗,你马反过来别人连网络都封,你要脸吗?现在为什么歧视华人越来越多,华人越来越不被欢迎?全被你马贪污党害死! . ▲2013年以来,静观世界格局,痛定思痛,左思右想,神州大地,炎黄子孙,唯有走下面这么一条路,才对得起亚洲人民,才对得起世界人民。 . Solution 解决方案:⚠️"划江而治",江南 vs 江北,和平竞争。 . 可惜,美国人认知有时候太肤浅(看看马斯克、扎克伯格、库克等等、FAGAM的胸襟,远远不如当年硅谷的创始人,拜登心有余而力不足,特朗普更离谱); . 墙国里面,国人认知有时候太狭隘,但愿是阿拉低估了伊拉的才干,被阻于防火墙背后,其视野远远不如海外华人,这1点几乎是肯定的。 . 1言以蔽之:都是"急吼吼"👎🏻 . 环顾全球,迄今为止,没看到有1个高瞻远瞩的政党 & 雄才大略的领袖人物。 . 文化领域,乃至文明板块之间的竞争,更是深层次的、长期的 . . Victor Universel Labo - VUL - 飞鸥实验室 V1.001.2023-01-02, 1989-06-04, Paris . . 原发表于:🌴🌳🌲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 ☞ 🍃 12-27 Xia Ming: La structure mondiale est l'axe de l'Eurasie, de la Chine et de la Russie pour défier la ceinture océanique de la démocratie Re: 🍃 12-27 ⚠️夏明:世界格局是欧亚中俄轴心挑战民主海洋带 Re: 干得漂亮 朝鲜暂时禁止中国公民入境,。。。30天隔离观察 🍃 🍃 . ⚠️夏明:世界格局是欧亚中俄轴心挑战民主海洋带 . ⚠️夏明:世界格局是欧亚中俄轴心挑战民主海洋带 . 🌴🌳🌲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blogs/ ☞ histoire/ ☞ yan-runtao-vs-elizabeth-helen-blackburn ⇒ 🍃急吼吼 🍃习特勒式国家主义 🍃 . 🌴🌳🌲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划江而治 x 9 ☞ 🍃 🍃 🍃 .
今日雨果
13 楼
🍃 农耕文明 🍃划江而治 🍃亚洲太平 ★ "中国汉人, 农耕文明。 勤勉、保守, 世俗、无序。 内战内行, 😠 外战外行。 划江而治, 亚洲太平。" . 详见: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blogs/ ☞ litterature/ ☞ 🌲la-comedie-humaine/ ☞ 🌿scenes-de-musee-film ⇒ 🍃 农耕文明 🍃划江而治 🍃亚洲太平 . 🌲🌲🌲🌲🌲🌲🌲🌲🌲🌲🌲🌲🌲🌲🌲🌲🌲🌲🌲🌲T 🌲🌲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La Veille du Grand Changement》《沧海剧变’ 前夜》 🌲🌲Auteur: Hugo Aujourd'hui 作者:今日雨果 🌲🌲🌲🌲🌲🌲🌲🌲🌲🌲🌲🌲🌲🌲🌲🌲🌲🌲🌲🌲 .
r
rry
14 楼
中国西部地区交通不便是发展的大障碍,但过去得一些年来,中国投巨资建高铁,建高速公路,建发电站,要发展,先建路,路建好了,现在就到了发展的时候了。
u
unimogman
15 楼
呵呵,看看云南最近数年连年大旱,原本水利资源最丰富的省居然经常大旱,就是三江区域的14座雄伟壮观的超级水电站作的妖造的孽。发电站的巨额投资是国家和人民出的钱,发电挣的钱是让背后的红三代红四代拿走了。。。。。。。。倒霉的是云南老百姓。。。。。 [1评]
m
mmjsh
16 楼
哪里!哪里! 根源都在于三峡啊! 是三峡大坝惹的祸! 、、、、、 [15楼]评论人:unimogman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3年11月23日 10:41:14 【回复】 呵呵,看看云南最近数年连年大旱,原本水利资源最丰富的省居然经常大旱,就是三江区域的14座雄伟壮观的超级水电站作的妖造的孽。发电站的巨额投资是国家和人民出的钱,发电挣的钱是让背后的红三代红四代拿走了。。。。。。。。倒霉的是云南老百姓。。。。。
D
Dec1966
17 楼
你生活在欧美国家吗,难道不知道这几年来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连年天灾频繁,山火飓风干旱水涝地震火山喷发。。。,倒霉的难道也是中国老百姓吗?问问受严冬断电受冻挨饿的德克萨斯州公民,饱受年年山火缭绕的加州居民以及频繁遭受飓风龙卷风水涝袭击的美东南地区以及夏威夷山火的受难者,看看美军,国民警备队和美国警察伟大的救灾行动,还好意思写此评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