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选初步成果,比我们想像中更理想,民主派取得压倒性胜利,建制派输得丢盔弃甲。中共藉所谓大数据分析,无端自信心爆棚,甚至在大陆破天荒宣传香港区选的新闻(原准备藉此大作文章,批判反送中运动的暴力不得人心,如今输到趴地,不知如何向十四亿大开眼界的大陆人交代),不料输到甩裤,有人难免要被问责了。
拍板区选去马的,至少要在韩正这个层次,但中联办﹑港澳办﹑林郑政府提供错误的信息,各人都要孭镬。香港反送中运动震动世界,黑警暴力镇压罪证如山,如今区选民主派更大获全胜,势将成为各国媒体头条。民心向背,一日瞭然,这一回,中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建制之败,归咎于从上到下对时局的误判。前段时间勇武派佔路﹑中大理大冲突,虽然引致部份市民不满,和理非中也有微言,但大部份市民心裡明白,不能因为抗争者某些过激的行动,就否定争自由的大方向。过激行动是个别的,独裁统治的压迫是全面性的,市面溷乱是暂时的,自由丧失法治崩坏是永久性的,两者轻重不同,不可溷淆。
因此,不满尽可不满,微言不妨微言,但票还是不可乱投的。只因为看不惯勇武派的堵路抗争,难道想换来黑警更血腥的暴力摧残吗?如此「倒自己米」的事,稍明事理的人都不会干。
大数据虽然厉害,但利弊权衡如此曲折,它只能摸到人头,摸不到思想。
再者,出来参选的民主派候选人,虽然大多是政治素人,但斯文理性,口才便给,理念清晰,面对街坊恰如邻家少年。反观建制派,个个都是油滑政棍,何君尧勾结白衣人,周浩鼎与梁振英打龙通,都有见不得人的丑事在身,相比之下,善恶立判。稍有理智的香港人,都明白应该把自己的未来交到什麽人手上。
香港人利用区选的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斗争艺术,勇武派与和理非还是要进一步合作,群策群力去应对。
根本原因是,中共独裁统治的阴影,已经在香港人头上徘徊,人大法工委磨刀霍霍准备摧毁香港法治,黑警被训练成一群没有人性的恶兽,而香港人,除了不屈的意志之外,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往后退,就退到身家性命都难保的险恶处境中去了。正在此时,来了区议会选举,一票之微,在这个危急关头,显出非同凡响的价值,人人珍而重之,视同一次全民公投,向中共和林郑政府表达不满,向全世界宣示香港人的价值追求。
区选之胜,也显示反送中市民不割蓆不分化的集体意志。勇武派事先发出声明,肯定在区选当天不作任何活动,和理非则全面投入助选,纵观全港各个选区,气氛意外平和,选民秩序井然,个别选区点票有争执的,也都保持理性,没有不愉快事情发生。整个选举的平和有序,向全世界展示香港人高度的人文质素。
稍微令人遗憾的,是选前有个别偏激者,鼓吹投白票,煽动杯葛区选,这些人如果不是愚蠢,就是别有用心。区选之重要路人皆见,在这个重要关头,如非全民齐心,一定打不赢这场仗。这些貌似自己阵营裡的人,挖自己的墙角,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现在在胜利的成果面前,他们又有何感情?要不要向全体市民有个说法?
不管如何,成果摆在那裡,有市民因为何君尧败走,已经开香槟庆祝。笔者想起马英九胜选总统的当晚,对选民说的一句话,就是「高兴一晚就好」,意思是,胜选不妨庆祝,但前程荆棘满途,高兴一晚,明日早起,又要面对艰难的局势,所以胜选是胜选,也不能兴奋冲昏头脑。
区议会胜选的好处会慢慢显现出来。中共在区选嚐败绩,一定恼羞成怒,日后会用更粗暴的手段,更阴险的诡计来对付香港人。我们如何好好利用区选的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斗争艺术,勇武派与和理非还是要进一步合作,群策群力去应对。
但今日,我们可以挺起腰杆,向全世界宣佈:我们是香港人!我们站在这裡!
香港选后「败将过街」:建制派叶刘淑仪中环遭围骂
本回的区议会选举总投票率高达71.2%,创下史上最踊跃的选民纪录。在452个选区席次裡,泛民主派的参选人压倒性地赢得了85.9%的席次;而长年优势的泛建制派,则因亲北京、挺林郑、反对民众半年示威诉求,而遭到港人集体放弃,最终只拿下13%的席次,「总崩溃」的结果也让港府与北京当局极为难堪。
在国际主流媒体与香港舆论的叙述中,2019区议会的结果「极为坚决且有力地说出了香港人的『真正意志』」。但部分的建制派媒体——例如立场争议的《文汇报》与《大公报》——则拒绝承认选民的意志选择,甚至情绪化地在报纸头版上打出「谴责泛暴派手段卑劣」、「泛暴阴招尽出 史上最滥最贱」之类的主文标题。
然而极端建制派媒体的愤慨,不仅没有激发共鸣,反而被香港读者当作是「奇文共赏」嘲讽性对象。先前不断重砲谴责香港示威行动的中国官媒,亦对选举结果出现「集体性失语」的微妙状况,直到25日下午《新华社》才发出新闻稿,但内容中只说明「选举完成」,并未提及选举结果、也没讲到亲中派「选情崩溃」的事实;而人在东京接受日媒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答非所问地对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表示:「不管香港局势如何变化,有一点非常清楚,那就是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虽然选举结果大大振奋了香港的民心士气,但民间彼此支援的工作,却没有因象徵性的胜选结果而有所鬆懈。像是连续一个多星期的「中环和你lunch 」午休示威行动,25日仍如期启动,大批呼喊「五大诉求,缺一不可」与「救援理大,支持学生」的群众,仍坚定如昔的出现在中环街头。
但比较不巧的是,在25日的中环Lunch活动中,香港建制派大老、大力支持「镇压暴徒」的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却突然「路过」中还街头——由于叶刘的态度明显不是要来沟通、或改变立场支持五大诉求,因此其争议出现也遭到示威群众团团包围,但除了对其狂嘘大骂、斥其收皮(闭嘴滚蛋之意)之外,被镇暴警队重重护卫并替其「开路护驾」的叶刘,并未遭到直接的人身威胁。
由叶刘领导的新民党,在过去6个月的反送中风波中,曾积极游说重手镇压政策;在理大包围事件中,叶刘更高调谴责「大学院校包庇暴徒」,「各大校长失格纵容黑衣人」。
不过在本回区议会选举中,新民党则尴尬地「全体灭团」,全港无候选人当选。
区选初步成果,比我们想像中更理想,民主派取得压倒性胜利,建制派输得丢盔弃甲。中共藉所谓大数据分析,无端自信心爆棚,甚至在大陆破天荒宣传香港区选的新闻(原准备藉此大作文章,批判反送中运动的暴力不得人心,如今输到趴地,不知如何向十四亿大开眼界的大陆人交代),不料输到甩裤,有人难免要被问责了。
拍板区选去马的,至少要在韩正这个层次,但中联办﹑港澳办﹑林郑政府提供错误的信息,各人都要孭镬。香港反送中运动震动世界,黑警暴力镇压罪证如山,如今区选民主派更大获全胜,势将成为各国媒体头条。民心向背,一日瞭然,这一回,中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建制之败,归咎于从上到下对时局的误判。前段时间勇武派佔路﹑中大理大冲突,虽然引致部份市民不满,和理非中也有微言,但大部份市民心裡明白,不能因为抗争者某些过激的行动,就否定争自由的大方向。过激行动是个别的,独裁统治的压迫是全面性的,市面溷乱是暂时的,自由丧失法治崩坏是永久性的,两者轻重不同,不可溷淆。
因此,不满尽可不满,微言不妨微言,但票还是不可乱投的。只因为看不惯勇武派的堵路抗争,难道想换来黑警更血腥的暴力摧残吗?如此「倒自己米」的事,稍明事理的人都不会干。
大数据虽然厉害,但利弊权衡如此曲折,它只能摸到人头,摸不到思想。
再者,出来参选的民主派候选人,虽然大多是政治素人,但斯文理性,口才便给,理念清晰,面对街坊恰如邻家少年。反观建制派,个个都是油滑政棍,何君尧勾结白衣人,周浩鼎与梁振英打龙通,都有见不得人的丑事在身,相比之下,善恶立判。稍有理智的香港人,都明白应该把自己的未来交到什麽人手上。
香港人利用区选的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斗争艺术,勇武派与和理非还是要进一步合作,群策群力去应对。
根本原因是,中共独裁统治的阴影,已经在香港人头上徘徊,人大法工委磨刀霍霍准备摧毁香港法治,黑警被训练成一群没有人性的恶兽,而香港人,除了不屈的意志之外,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往后退,就退到身家性命都难保的险恶处境中去了。正在此时,来了区议会选举,一票之微,在这个危急关头,显出非同凡响的价值,人人珍而重之,视同一次全民公投,向中共和林郑政府表达不满,向全世界宣示香港人的价值追求。
区选之胜,也显示反送中市民不割蓆不分化的集体意志。勇武派事先发出声明,肯定在区选当天不作任何活动,和理非则全面投入助选,纵观全港各个选区,气氛意外平和,选民秩序井然,个别选区点票有争执的,也都保持理性,没有不愉快事情发生。整个选举的平和有序,向全世界展示香港人高度的人文质素。
稍微令人遗憾的,是选前有个别偏激者,鼓吹投白票,煽动杯葛区选,这些人如果不是愚蠢,就是别有用心。区选之重要路人皆见,在这个重要关头,如非全民齐心,一定打不赢这场仗。这些貌似自己阵营裡的人,挖自己的墙角,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现在在胜利的成果面前,他们又有何感情?要不要向全体市民有个说法?
不管如何,成果摆在那裡,有市民因为何君尧败走,已经开香槟庆祝。笔者想起马英九胜选总统的当晚,对选民说的一句话,就是「高兴一晚就好」,意思是,胜选不妨庆祝,但前程荆棘满途,高兴一晚,明日早起,又要面对艰难的局势,所以胜选是胜选,也不能兴奋冲昏头脑。
区议会胜选的好处会慢慢显现出来。中共在区选嚐败绩,一定恼羞成怒,日后会用更粗暴的手段,更阴险的诡计来对付香港人。我们如何好好利用区选的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斗争艺术,勇武派与和理非还是要进一步合作,群策群力去应对。
但今日,我们可以挺起腰杆,向全世界宣佈:我们是香港人!我们站在这裡!
香港选后「败将过街」:建制派叶刘淑仪中环遭围骂
本回的区议会选举总投票率高达71.2%,创下史上最踊跃的选民纪录。在452个选区席次裡,泛民主派的参选人压倒性地赢得了85.9%的席次;而长年优势的泛建制派,则因亲北京、挺林郑、反对民众半年示威诉求,而遭到港人集体放弃,最终只拿下13%的席次,「总崩溃」的结果也让港府与北京当局极为难堪。
在国际主流媒体与香港舆论的叙述中,2019区议会的结果「极为坚决且有力地说出了香港人的『真正意志』」。但部分的建制派媒体——例如立场争议的《文汇报》与《大公报》——则拒绝承认选民的意志选择,甚至情绪化地在报纸头版上打出「谴责泛暴派手段卑劣」、「泛暴阴招尽出 史上最滥最贱」之类的主文标题。
然而极端建制派媒体的愤慨,不仅没有激发共鸣,反而被香港读者当作是「奇文共赏」嘲讽性对象。先前不断重砲谴责香港示威行动的中国官媒,亦对选举结果出现「集体性失语」的微妙状况,直到25日下午《新华社》才发出新闻稿,但内容中只说明「选举完成」,并未提及选举结果、也没讲到亲中派「选情崩溃」的事实;而人在东京接受日媒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答非所问地对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表示:「不管香港局势如何变化,有一点非常清楚,那就是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虽然选举结果大大振奋了香港的民心士气,但民间彼此支援的工作,却没有因象徵性的胜选结果而有所鬆懈。像是连续一个多星期的「中环和你lunch 」午休示威行动,25日仍如期启动,大批呼喊「五大诉求,缺一不可」与「救援理大,支持学生」的群众,仍坚定如昔的出现在中环街头。
但比较不巧的是,在25日的中环Lunch活动中,香港建制派大老、大力支持「镇压暴徒」的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却突然「路过」中还街头——由于叶刘的态度明显不是要来沟通、或改变立场支持五大诉求,因此其争议出现也遭到示威群众团团包围,但除了对其狂嘘大骂、斥其收皮(闭嘴滚蛋之意)之外,被镇暴警队重重护卫并替其「开路护驾」的叶刘,并未遭到直接的人身威胁。
由叶刘领导的新民党,在过去6个月的反送中风波中,曾积极游说重手镇压政策;在理大包围事件中,叶刘更高调谴责「大学院校包庇暴徒」,「各大校长失格纵容黑衣人」。
不过在本回区议会选举中,新民党则尴尬地「全体灭团」,全港无候选人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