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懂英语,自己去看!
Patients Killed Their Doctors
TOLU AJIBOYE152 COMMENTS
Patient violence against doctors has always existed and is on the rise. In a 2005 survey, 75 percent of ER doctors reported at least one verbal threat in the previous year. About 30 percent indicated that they had been the victims of a physical assault, and 12 percent had been confronted outside the ER. Approximately 3.5 percent had been stalked.Of the reported physical assaults, 89 percent were at the hands of a patient. The rest came from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or friends. In China, many people are afraid of becoming doctors or frontline medical practitioners because of the threat of violence.However, the violence against doctors doesn’t always stop at assault. There are also chilling times when patients kill their doctors.
如果你懂英语,自己去看!
Patients Killed Their Doctors
TOLU AJIBOYE152 COMMENTS
Patient violence against doctors has always existed and is on the rise. In a 2005 survey, 75 percent of ER doctors reported at least one verbal threat in the previous year. About 30 percent indicated that they had been the victims of a physical assault, and 12 percent had been confronted outside the ER. Approximately 3.5 percent had been stalked.Of the reported physical assaults, 89 percent were at the hands of a patient. The rest came from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or friends. In China, many people are afraid of becoming doctors or frontline medical practitioners because of the threat of violence.However, the violence against doctors doesn’t always stop at assault. There are also chilling times when patients kill their doctors.
狗脸肿了没有?
这个冬天有点冷。
有很多的喜事,航母入列,胖五上天,相比曾经工作过的阿富汗、中东等地,阿弥陀佛,国泰民安。
但寒风中,也有悲剧。
哈萨克斯坦飞机坠落,不幸的是12人遇难,幸运的是,80多人逃过一劫。真的侥幸啊。
重庆有人跳楼自杀,还砸死了两位路过的高三女生,让人格外唏嘘的是,一位是独生女,一位是失独再生女。这是怎样的悲剧!
还有,朋友圈更愤怒的,一位年轻的女医生被杀害了,非常残忍地被杀害了。
昨天(10月27日),北京市检方宣布,对犯罪嫌疑人批捕,罪名是涉嫌故意杀人。
等待这位凶手的,最多也就是人生几个月的倒计时吧。
确实让人愤怒。
要知道,“医生在救你家属的命,你却要了医生的命!”
网络上,一位遇害医生同事描述了相关过程,部分如下:
……我经历了这件事从头到尾的过程,我清楚一切的前因后果、一切的细节。为什么我一直不发声?!我麻木了周围人对我们死活的麻木,我悲愤于社会大众对我们的偏见和仇视,我们临床一线底层的呐喊在人心的旷野上,震荡不出一丝的声响,不然何至于一次次的暴力伤医杀医事件屡见不鲜。
但这一次,我不想沉默了。
第一个问题:病人的诊治经过。患者95岁老年女性,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12月4号杨文医生首诊的,病人来时呕吐、纳差、意识不清,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之后我们努力说服家属同意检查,证实病情本就不乐观,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肠道、泌尿系、肺部)并伴有心衰、心肌损伤,加上基础病多、高龄、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是肯定的。我们和家属交代病情,完全没办法沟通。
他们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会因为一点点的病情变化和怀疑我们的用药,不停的吵闹、辱骂、威胁,我们建议病人转院,建议家属走医疗鉴定,都不同意。他们就在抢救室天天跟我们干架,小儿子尤其极端和情绪化,总说老太太死了,我们谁都别想活。半个多月,我们上班都是忍气吞声、胆战心惊。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联系病人住院。就一句话,天天犯浑的一家人,谁敢接诊收治?!
第三个问题: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浑,你们没有安全意识么?!我们有,我们谨小慎微的伺候,我们向上反应了,科里医院都记录和备案了该患者及家属情况,也嘱咐我们注意安全。可是就算警察事前来了,也没有用,就像家暴发生多少次,施暴者都可以冷笑面对,直到最后残忍的砍出那么多刀。
我悲愤于凶手的残忍,在杨文医生凌晨五点多伏案工作时,悄然于背后揪住她头发,扼住她颈部,连砍数刀,那都不是刺伤,那几乎是割头了。多大的仇恨,要这么去发泄,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难道我们就不配活着下班么?!我们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们竭尽全力,我们更希望治好所有的病人,但那不现实。
我寒心于周围的麻木,两个小时后,当我侥幸躲过屠刀,接手抢救室工作时。杨文医生就在我身旁,被冰冷的抢救着,她的热血还洒满了一地,空气中都是血的腥味,我经历过无数次惨烈的抢救,但这一次大脑完全空白了……
我可以理解其中的悲愤,以至于情绪激烈,但身边的医生都成了“战友”,确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医院,是救死扶伤,但毕竟不是战场啊!
医生,是我最尊敬的职业。
不仅仅古人所说的:不为良相,就为良医。
当年在耶路撒冷工作,三天两头爆炸,有时小爆炸更危险,因为极端分子就是借此等更多人到场后,引爆更大的炸弹。
因此,每次爆炸后,总是两条路线,一条是民众惊恐向外逃生,另一条不顾风险的“逆行”,一般有三种人,第一是军警,第二医疗救护人员,第三就是我们记者。
每个人都可能有小病小灾,都不可避免和医生护士打交道,患病情绪紧张,有点焦虑可以理解,我也不能说所有医生都是悬壶济世,但绝大多数医生,确实是值得尊敬的,也确实和病人相处融洽。
但不管什么理由,这样暴力伤医杀医,已经完全没有底线了。
看到有医生组织发声:守护医生的生命权就是守护患者的生命权,守护一方安宁的诊疗台就是在守护患者的健康权。
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医生,如果越来越多人都说“我不让孩子学医”,这会是怎样的结果?
让医生战战兢兢上班,抖抖霍霍检查,心惊胆战开药,这还治得好病吗?
医患矛盾,其实哪个国家都有。美国也有患者开枪打死医生的,但都是极其极端的例子。我们毕竟还不是美国,我们本应该做得更好而不是更糟。但事实,却总是让人失望。
怎么办?
一次又一次,以至于真正麻木?
就像美国枪击案,每次大规模枪击案后,全社会群情激奋,各种悲伤悼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控枪都是空谈,都是政治斗争筹码,大家眼睁睁地等着新的悲剧在身边发生。
中国不是美国,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只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总应该是有的。
让医生戴着钢盔上班,让警察在门口把守,显然不现实!
但投入更多保卫,加强安全防护,这应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也相信,在发生刺杀之类的极端行为前,往往还有吵架推搡的行为。
祸患常起于忽微,对这种破坏医疗秩序的行为,立刻予以惩戒,是不是会警示很多人?
就如同有国外医院警示的:如果你认为攻击护士、医生或救护人员没事的话,我们会给你最高14年徒刑让你思考一下。
记得重庆公交车坠江悲剧后,各地对攻击公交车司机、抢夺方向盘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这种零容忍警示效果,我相信阻止了很多类似的悲剧。
还是要法治啊,必须零容忍!
不能和稀泥纵容无理取闹,也不能总想着息事宁人,等问题闹大了才解决。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治本。
看到一位朋友写道:
医生们是在救治一个个独一无二、仅有一次的生命,“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这需要医生们即使只能“偶尔治愈”、也必须“总是安慰”。可现在的体系下,医生们是流水线上“无情的工人”,处理一个病人只有两三分钟。更糟糕的是,为了保证体面的收入他们常常要搞些无价值、甚至有害的治疗措施……
我不是专家,更不想乱说。但我知道,这些,确实是改革的难点。
正如领导人所说的:
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但再难也得改啊,这就是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比GDP数字更加直接。
让医生更有尊严更有安全感成就感。
让患者更有尊严更放心更有保障感。
医生成了一个高危行业,老师时不时被污名化,这总是一个黑色幽默,但黑色幽默提醒我们,真正的改革还必须进行下去。
中国上下几千年,医生老师一直都是最受尊敬的职业。我总相信,哪怕有歪路,时代必然是要向常识常态回归的,我们中国人应该有这个智慧吧。
只是,正如那位遇害医生的同事所写的:太阳照常升起,我晒到身上还是冷,可是她,再也晒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