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知道基因是啥 却研究癌症拿大奖 中科院调查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3日 17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75477 阅读
54 评论
前瞻网/新京报

985本科大学生做一个研究课题都需要长达几年的时间,还不一定能通过,因为需要研读很多外语论文,加上实验设备,资金来源,做研究的都没那么容易,但是昆明出了一个6年级小学生研究结肠癌的获奖的后浪,让一众博士都汗颜。

7月13号,一则“6年级小学生凭借结直肠癌基因敲除研究获奖”的消息登上热搜,一个小学生,研究结肠癌,基因敲除,这些高大上的东西一个小学生就能研究,难道是天才儿童,但是他居然在研究前不知道基因是啥,还上网搜了一下!

这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的获奖作品,小学6年级的陈同学凭借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奖,陈同学在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成功构建C10orf67基因,并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个方面对C10orf67在结肠癌中的发展做了分析。

从项目上看,很多生物学领域的名词,基因组,转录组,突变基因,基因敲除和直肠癌等,研究方法多样,从基因敲除到细胞生物学,再到临床样本分析,层层深入,小学就有这样的成就,世界范围内也是百年一遇,然而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

这个研究只获得了三等奖,但是这个项目,无论是前提立意还是后期的具体实验,和一个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无异,但是这却是一个小学生的项目,很多著名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禁不住热泪盈眶,学了几十年,不如一个小学生。

但是陈同学的实验记录却证明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在陈同学2018年1月9号的记录中显示,他做实验前连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写到: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次日也表示不是太了解基因,但是3天后,他居然已经能判断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功能。

在陈同学的实验记录中,除了指导老师带他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陈老师,杨老师商量参与开展研究工作,陈老师叫陈永彬,昆明研究所某项目负责人,而杨翠萍老师也是和陈永彬同组的研究员,凑巧的是,杨老师在2016年就申请了55万研究经费,研究过C10orf67基因,不过当时研究的是肺癌,不是直肠癌。

天才宝宝诞生

说白了就是,陈同学的父亲和母亲就是陈永彬和杨翠萍,亲自带着6年级的儿子在实验室操作了一番,写了一个课题研究报告,关键是用的材料和仪器,都是昆明研究所的,一个6年级的小学生能去父母工作的研究所,这样的后浪也不多。

难怪让很多硕士,博士自愧不如,即便在大学里,想要进入实验室那也是有条件的,实验用的材料很贵,都是需要国家花钱的,而陈同学近水楼台,父母拿着国家的东西给儿子用,这样的学阀真的就陈同学一家吗?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中,我们简直无法相信这样一个重要赛事,可以这么不严谨,用父亲的关系,母亲的成果,写一个自己都不理解的东西就能获奖,不只是同学难以望其项背,连大学,博士都无法和陈同学比较。

仝卓,翟天临之流至少还是个成人,这个陈同学可只是6年级的小学生,这些后浪真的起来了,那么陈春秀这样的寒门子弟的机会就完全没有了,寒门不是难出贵子,因为陈同学们早已提前拿到通关门票。

“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希望能查清这种小学生“放卫星”的事情,陈同学母亲申请了55万科研经费,不应该给儿子获奖用

天降神童?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全国大奖引质疑 中科院回应:已成立调查组

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全国大奖引质疑。近日,云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通过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在线展示栏目中,展示了来自云南代表队生命科学类的小学组参赛项目《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作者是来自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陈某石。官网显示,该研究项目获得了2019年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六年级的学生能做出这么复杂的研究?说不定真是神童天赋异禀呢。不过,真正让网友引发疑问的是官网展示了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记录图,其中记录着2018年1月9日,“老师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第二天的记录显示,“还是不太了解基因……”试问,一个刚开始连基因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小学生,又是怎么与癌症联系起来的?

面对网友们的质疑,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该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新京报:“小学生凭基因研究获大奖”,有多少博士父母的“功劳”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这两天,“小学生研究‘直肠癌基因敲除’获大奖遭质疑,父母被扒都是研究员”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这项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被曝出自昆明市某小学一小学生之手。

此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声明,证明了该获奖项目学生确系该所研究员之子,并表示后续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反馈。

C10orf67 是什么?一组基因。惭愧的是,在看到这则新闻之前,我也对这串字符的含义一无所知。虽然我也是读过高中生物的人,但这个小学生将我碾压得无地自容。

聊以自慰的是,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感到了汗颜。一些理科生都表示,“作为985的本科理工科化学系毕业生,表示真的很深奥,居然看不懂,服了!”

就连知名医疗媒体账号“丁香园”都评论说,“纵观整个获奖项目,不论是项目的立意,还是后期具体的实验设计,都和一个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无二。”

这真是重新定义了“别人家的孩子”,如此大的差距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那么这位小学生如此优秀的原因何在呢?既然他搞的是生物学研究,不少人第一时间就开始从生物学找原因。

网友检索到其父母的身份信息,据爆料称其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博士,搞肿瘤信号转导课题研究的。

父母是生物学博士,孩子就凭基因研究获大奖,这不巧了吗?

更巧的是,有科研人员发文表示作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这位同学的父母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曾发表了一篇关于研究C10orf67的论文。

虽然有研究表明,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话,孩子在学习上会比同龄人更优秀,但是我们要知道,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固然是一种幸运,但这种家庭影响毕竟不同于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博士父母多年积淀的学术能力既不能直接遗传给下一代,也不能像武侠小说里那样一对掌就把几十年“功力”尽数相授。这些孩子很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上,但断无可能赢得这么彻底、这么决绝、这么“超人类”。

事实上,就在2018年1月9日,该同学还在实验记录里写道:“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 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短短几天过后“怎么可能明白基因片段和癌症直接的关系”?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他又是如何得出“C10orf67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如此看似非常专业的观点的?

这里需要特别捋下时间线:该同学2018年1月9日参观实验室时才开始搜什么是基因,1月10日说“还是不太理解基因”,1月13日就表示知道了PCR引物的设计等,开始研究C10orf67技术,并基于此“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方面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

这就好比,火箭就要发射了,负责检修的工程师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本书《火箭知识入门》,这就不对头了。

而涉事小学生在实验记录本提到“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的“陈老师和杨老师”,也与网友曝出的他父母名字的姓吻合,这让情况更显微妙,也难免引人揣想。

从核心期刊主编发表10岁儿子散文,到博导之女“改成绩保研”,再到此次“天才少年基因研究”事件,不得不说,当下个别高知家长借工作之便为子女造假、改成绩等谋取私利的现象,越来越触动民众敏感神经。

回到这个事件本身,实验是不是他做的,论文是不是他写的,儿童进入涉事实验室是否违规……针对这些问题,指导老师、学校以及其父母等各方,有义务回应外界的质疑,都该给出明确的回应。

最后也想要提醒某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揠苗助长是你们自己的事,但是不能侮辱公众的智商,更不能利用自己掌握的学术资源公器给孩子镀金铺路。说白了,公共资源不是唐僧肉,容不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学吃学”的思维。

r
rainlion
1 楼
我是2000年代初参加高考的。。然后到了高三发现各种同学的各种额外加分。。当时还是很怪父母 没有早点想办法 找关系给我多加点分。。我记得那一天家里的气氛很不好,父母估计也在责怪自己太简单。。问题是很多同学都是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轻易告诉别人自己加了分。。就是突然 我擦 班里那么多二级运动员。。我擦 他什么时候得的创新大奖。。。现在好歹还网络公示,给发现不合理的可能。。。现在回头看,我真的很后悔当时对爸妈说那些。。
关注者
2 楼
: 祖国没有学术不端这一说
n
neophoenix
3 楼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index.php?act=view&nid=424529 前段时间是这个,不过这个好歹还靠谱些
爷来也
4 楼
完犊子了。
a
ahphs1983
5 楼
参赛的人有没有问题不好说,评委们先送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o
oecp
6 楼
贾南风都知道惠帝写的东西如果旁征博引那么一看就是假的,这个应该是用力过猛了。
顽童在线
7 楼
呵呵,看来小学博士足矣。
开水送服
8 楼
还有异地高考的,还有改民族的,只要是能加分或者考得容易,各种奇葩事都有。
k
kudoof
9 楼
这就是不讲究的作弊,还处在初级简单粗暴的阶段。美国孩子练了很多年已经做的比这个讲究多了。中学生科研比比皆是,你还挑不出毛病。
姐是老军医
10 楼
也TM不要个脸了
晨光2017
11 楼
现在弄虚做假成风,所以不当回事,参赛的知道,评委也知道所以评了个三等奖,人情社会。
r
rainlion
12 楼
其实仔细想想 这些家庭 大多是中不溜秋 不上不下的。。就好像这个小学论文的家庭。。肯定家里也没多少钱和权力,真有钱,有权力的,都不在乎这些。。但是这个家庭可能就是一个中产,甚至偏下,对孩子的未来充满压力,一直想各种办法想让小孩以后的路能好走些。。。只能在已有的体制以内找些漏洞钻钻。。
也说两句
13 楼
前段时间在国内一个网站上看到一则评论说,中国现在的消息,除了标点符号外,都不要轻易相信。
陷疯稻谷
14 楼
学阀就是财阀
a
a987
15 楼
参赛的基本上都有造假成分,只是这个获奖的太明显,让网络暴露了而已。中国的科研资源基本上是学阀瓜分的状况。年轻学者都要站队才能有出头的可能。中国投入科研的钱和人力已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但创新成果连前十都进不了。文章量产了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跟风之作。
打败巴菲特
16 楼
你别管小孩多大,至少人家研究出来了,比那些专家狐臭嘴口交部强多了,这种小孩出研究就应该积极鼓励,不应该打压。领导和中科院都是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
g
ganniniang
17 楼
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大跃进那一套,收拾收拾进博物馆吧
南方来风
18 楼
这个学生不止五道杠,中科院以及团中央应该授予他九道杠。
小狼1982
19 楼
所以说,造假可以.但是你不能侮辱大家智商
马三立
20 楼
有点扯了。按说美国生人父母又是博士,应该很容易上好小学好中学吧?美国不是很讲究这个么。再说造假也有个限度呀。
A
AMONIA
21 楼
国外也一样,老印的孩子讲起PPT来,那是小学生的嘴说的都是大人的词。只不过家长就是高兴一下没那么认真罢了。
北小湾
22 楼
你太高估现在小编的水平了。你能找到一个会用标点符号的算我输。
不胖老高
23 楼
从根上烂了
g
galaxy1986
24 楼
此类问题出现也不是一两年了。很清楚的记得2004年高考后的统计,清华北大在北京的录取学生中,三分之一有体育加分。。。 举两个例子: 1. 有一个同学从来不下水的,高考加分是游泳二级运动员。大家后来给他起的外号就是二级运动员。 2. 还有一个也是体育加分,项目是定向越野。一般人可能都不知道这是啥玩意,还以为是户外跑步之类,后来才知道是无线电航模。。。
曾祖爷爷
25 楼
王朝末年,阶级固化,中国历史的顽疾
C
Cup3
26 楼
家长可以判刑了,泄漏国家机密罪。
天使与恶魔
27 楼
说白了还是成人的游戏!
贯军
28 楼
又是个坑爹的。 早说了要低调,再低调。 悄悄的拿个小学博士,打枪的不要。 然后混到人民领袖,你说还有谁敢质疑?
贯军
29 楼
呵呵呵,去查查屎一拱呗。
贯军
30 楼
呵呵呵,可以想见P4的安全措施有多安全了吧。
真爷们不折腾
31 楼
前阵子有一个全美大型网上会议,都是牛人报告新冠,结果三藩一大学老印讲了一阵,说后面专门介绍分子模型,一看差不多高中生阿三,貌似他儿子,讲了20分钟,一个样。
贯军
32 楼
胆子大才能无视实验安全,让小学生操作。 胆子大才能大快朵颐,拿实验动物出来吃。 胆子大才能P4...... 细思恐极。
s
smilezhouwan
33 楼
你可以再去看看一二等奖的课题
g
goodsignal
34 楼
小学生科技竞赛搞这么高深的项目,评委都看不懂吧?他父母有点过了。
g
goodsignal
35 楼
这其实就决定了中美的最终实力差距。学术造假是大问题。
a
acrow
36 楼
小伙子你真行,新冠实验室出品又多了一个证据
笔名a
37 楼
弯道超车,哈哈
想了又想
38 楼
为什么都要靠网爆,为什么政府不能自查出来通报,组委会应该好好查查
二公子
39 楼
隔一段时间重复出现,远处的欧美吓尿,近邻的日韩发抖。
热血青年2
40 楼
根据懂行的人报道,这个研究报告不是这个专业本科毕业的根本看不懂。
c
chtoto
41 楼
弄虚作假
刀客
42 楼
大干快上,卫星满天飞。
w
wzzh
43 楼
长大以后再破产6次,就有资格当灯塔总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