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女子自述潜规则:白人菜鸟能转正,我却永远是临时工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8日 18点11分 PT
  返回列表
83520 阅读
50 评论
今日悉尼

墨尔本东郊的一处民房里,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兰正在收拾房间。她的动作多少有点心不在焉,明明手里拿着东西,眼睛的余光却一直盯着桌上的手机。她等一条短信,一条非常重要的短信。震动声响了,兰急忙扑了过去,她抓起手机,屏住呼吸,满怀期待地打开了短信。3秒钟后,她幽幽地叹了口气,把手机放下,开始继续收拾屋子。“这周只给我排了一天班,下周没班。”兰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我在澳洲蹉跎了好多年啊……有证有经验的我,却永远干不过白人临时工!”说到这里,兰又叹了口气。 兰原本在国内从事教育工作,赚的虽说不算太多,但总算也能知识分子自居,生活过得也还不错。不过,这一切在她的不惑之年戛然而止。那一年,兰远嫁澳洲,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新移民,虽说来时怀抱着过上更好日子的愿景,可迎接她的,却绝非一帆风顺。“我一开始就知道,国内的职场经验绝不适用于澳洲,想要在这里工作,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所以,我去考了医疗接待和灭菌的证书,希望能在医疗卫生行业里找到工作。”兰说,“按照这里的工作规则,你必须有证书和工作经验,这是所有行业澳洲的起码入职标准,对吗?可是,只有当我真正开始工作,我才知道这行的水有多深!”

“虽然在明面上,做这些工作必须要有证书加经验,可在我工作的私人医院,一切都是我的白人经理说了算!她的朋友(也是白人)没有证书,也没有资历,却被直接录用了!而资历证书齐全的我,却连一个机会都没有……”

 “我不甘心,在医院的网站上搜到了院长的联系方式,直接去邮件联系了院长。院长就问经理,这个求职的有证书有经验,为什么不给她机会?这时候,我才被录用!”兰告诉记者。虽然迈进了医院的大门,但兰发现自己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她即使是想努力工作赚钱,也不一定有机会。“经理的熟人只比我早来三个月,却天天排班,而我,只有每周一天的轮班。如果没人请假,我根本没机会!”兰回忆道,“整整两年,经理的这位白人朋友一直压在我头上,即使没有任职的资格,却总是负责检查我的工作。直到第三年,由于有人离职,我才排上每周3-4天的班!”

在兰看来,自己虽然努力工作,却总是遭到白人经理的排挤与厚此薄彼。“经理用医院的公费让自己的熟人读证书,对方没读上,却依然被安排了各种肥差。我明明工作很努力,每周却被排了最少的工时。”兰告诉记者,“尤其是年底的时候,她知道我英语不好,却刻意把年终评定写得龙飞凤舞,要我签字……”

“我怎么敢不签呢?可签完回到家一查,全是无中生有陷害我的事儿!后面她还逼我签协议,禁止我在社交媒体上谈论自己的工作!”兰回忆道,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我说我不想签,除非你能证明我做错了事情……结果,她居然说,‘你拒绝签字,我也会告诉院长你这么做了!’”兰说,自己当时就崩溃了。在她看来,自己长期遭受着职场的欺凌与迫害,让她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于是,她选择了申诉。可是,申诉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我去过工会、公平委员会,甚至反歧视办公室,可得到的答复全部如出一辙:‘经过我们的调查,没有任何欺凌行为发生。此事到此为止,祝你好运’。”兰回忆道。兰说,自己最终选择了放弃。“不然,怎么办呢?我们还需要生存,而在澳洲,普通人是打不起官司的,”兰告诉记者,“打官司要耗费无数的财力精力,我会一直处在这种受伤的状态,可日子还要继续……”“其实,我在国内也算是文人,做过教师,也做过培训,我之前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漂洋过海,在另一片土地上做这种中国人眼中极其下等的工作,”兰告诉记者,“可这里收入高啊……医院清洁工收入等于国内一个大学老师的收入,如果是半职、全职,那过得就更是非常惬意了。”兰说,或许是自己运气好,从私人医院离职后,在一家公立医院找到了另一份临时工的职位。她拼命工作,想要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几年下来,自己依然只是一名清洁工。“转正哪有那么容易呢?这几年,我提交了不知多少次转正的申请,可每一次都被无情地驳回……明明我有证书、有经验,可得到岗位的,却总是没有任何经验的白人……”兰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好像看明白了一些事情,“然后我才发现,哪里都一样。几个亚洲肤色的,临时工哪怕十年都转正不了,而白人不管什么经验,来了就是全职半职,或者马上就转。”

“或许是因为我中国人的身份吧……毕竟是到人家白人的地盘上抢饭吃,如果我是白人,估计,就和那些人的待遇差不多了……”

在采访的尾声,兰给记者讲述了自己最近参加的两次面试,是同一家雇主提供的两个清洁工职位。“你知道吗?那两个白人就象约定好一样,第一次A不参加,所以B得到了职位。第二次A参加,A就直接得到第二个职位,”兰苦笑着说,“我呢?在这面试里,就像是个陪衬和笑话。经理有一万个不给你的理由。”“你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吗?里面那个黑人,申请假释无数次,却每一次都被拒绝。他们总有不给你的理由,就像不给我一样。”兰的故事,每一天都在澳洲上演。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在找工过程中,那些华裔姓名的申请者往往面临着极度的竞争劣势,他们获得面试机会的概率仅为白人竞争者的五分之一。悉尼大学的副教授乔杜里(Shyamal Chowdhury)在一份研究中表示,申请者若将华裔名字改为本土化的名字,获得面试邀请的可能性将有效提升两倍。“写有‘白人’名字的申请者获得面试邀请的几率为12%,而写有华裔名字的求职者仅有4.3%的几率。统计学上的种族差异极其显著。而华裔改用本土化名字后受益良多,他们获得面试机会的几率为8.2%,”乔杜里称。

p
parrot
1 楼
在美国, 印度it 菜鸟能转正, 中国人却难
6
6paker
2 楼
英语不好 这是最大的硬伤
d
dino8ielts
3 楼
英语不好 已经说明一切
惠新
4 楼
这有什么奇怪,国内也是一样,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既使你再有才华,没有关系也只能靠边站,不足为奇,世界一个样
m
mwf536
5 楼
隐性歧视,有什么办法呢
H
HUNJIMC
6 楼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提升自己英语才是关键。
安良
7 楼
医院清洁工收入等于国内一个大学老师的收入(唉, 不要以币值換算来比较, 以实际生活值及购买力来換算,好吗?还有, 国內一些単位的附加利益, 你又不算?同時,社会地位你又不算? 所以这价值比误尽国內人士! 当然,一些移民的还是幸运的, 找到"桃园", 但有多少是"中了招"的? 有一现象, 中了"移民陷阱"的大多不敢跟国內戚说清实际,怕丟脸, 於是又再误导一批! 还有, 不要说白佬白婆歧视亚洲人, 为何宾佬宾婆, 阿三哥, 阿三妹, 往往职场上顺利過黄帝子孙…?只是因英语吗…阿三哥妹的英语比华佬华妹更吃惊, 你们有没有深入看这差別…
R
RM
8 楼
白澳政策都不知道?澳洲那块地有色人种几百年下来都快被排挤到灭种了
百川雲
9 楼
狗々也一樣飽受歧視,但賤狗喜舔洋腸
k
kklee30
10 楼
在中国老外可抢手,没经验没证书都要
澳鱼
11 楼
土澳歧视的确有,但努力提升英语的确很重要。提升了,能流利交流,再拍点马屁。比之前能顺畅很多
粗人
12 楼
看看在国外的轮独运就知道了,水平差,素质差,外语差,最后只能靠当汉奸糊口。
搞清弄明
13 楼
典型的狗粮
s
slbell163
14 楼
国内都混不好,国外会更混不好
w
wuraynn
15 楼
英语不好, 被人阻拦越级找领导, 妈的小鞋子你不穿谁穿
身J勃勃
16 楼
医疗行业是我见过歧视最少的行业,而且招人特别难……无意识的歧视会有,但是很少见到文章里这么严重的情况,建议联系union解决
身J勃勃
17 楼
实际购买力也比国内强很多啊……清洁工一年4万总有吧,一个月到手少说3000总有吧,超市里的肉菜多少钱?一周吃饭生活一个人用个200澳元肯定够了,一个人一个单间100多一周一个月500,剩下的都能存起来……至少能存一半好吧
l
liumo
18 楼
在国外你有能力没用 有什么缺点说你什么为借口非常正常 只要承认这点 把自己生活过好就快乐
h
hans177155
19 楼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你不够优秀!凭什么说人家是菜鸟呢?
他自己的爷爷
20 楼
一个清洁工还谈天花板?
安良
21 楼
哈哈, 你计清楚点吧, 可以存一半?你真是移民顾问了, 算了, 继续骗国內戚友吧! 还有, 这是真确的, 欧美加澳的劳动者, 包括环卫, 水电, 喉匠的社会地位及对比非労动者较平等, 包括工资, 这是吹噓社会主义, 工农兵的PRC所不及, 虽口上说共产及社会主义, 可惜, 士农工商的封建思想余毒,在太祖走后, 尤其邓党內走资与朱害基的走资, 於今更甚, 歧视蔑视劳动者更利害! 不再复!
g
gavinoi
22 楼
: 因为他们相信了带路党说的没有关系一样。 不结交朋友,没有机会就是这样。
R
RM
23 楼
说学好英语的是不是傻? 印象中看过一篇描述以前澳洲白澳政策时期怎样搞的,澳洲白皮移民官对白皮随便问两句英语,对黄皮问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问到答不出来踢走。 如果不是中国搞出原子弹和洲际飞弹,今天澳洲黄皮估计早被人道清除了。
m
mcfuzhou
24 楼
国外关系比国内更重要,公平很难找到。
b
bwolf
25 楼
中国小学数理化,在外国横行,最重要的是英文。 脸皮厚,敢说,是社会的王道
纽约宅宅羊
26 楼
就因为你头上顶着中国人的标签。
R
RM
27 楼
简单讲下白皮为何不让华人多打工赚钱,因为华人有一点钱就会鼓励小孩读书,小孩读书会拿到较好工作机会,久而久之就没白皮什么事了。 如果华人表现出来是注定世世代代刷地洗碗的样子,白皮就不会成心整天排挤你了,偶而心情不好才会排挤,可以拿到和黑人一样的社会地位。
乱弹O2
28 楼
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有啥好一争高下的,我还以为是争院长职位呢。 学好英语,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考专业证书,一步步提升自己是王道。 清洁工的工作,呵呵,太认真了。
夜来风雨
29 楼
印度是英联邦国家,美国作为英语国家,自然优待些,而且印度还是美国小弟了。 更别说同为英联邦的澳洲
c
charlie19eyes
30 楼
但老外也基本进不了领导层的 反向歧视
z
zxc55
31 楼
清洁工是弱势群体的工作,中国移民去争抢,人家还怎么生活,自己是强盗还怨人家歧视强盗,中国文化,赖皮
漂泊1981
32 楼
更多的时候,不是不能深入看到差别,而是看到差别,不能认同,更不想被同化,所以不得不艰苦的生活。😄😄😄😄
y
yxqp
33 楼
实际购买力?更大。
漂泊1981
34 楼
或许是你的做人法则。在中国,正真的中国人很鄙视这一套,甚至因为不喜欢这一套才出国的。在国外再来?想都不要想
r
rally
35 楼
职场的事,当然自己人比"有证"更好用,看下华人开的店,有雇用别的种族的人吗?
杨建国
36 楼
你气什么,你移民到国外就得想到这一点。
s
sonicjoy2002
37 楼
你这不是来生活的,是来打工,而且是最底层,没社会地位,没社会交往,除了并不多的钱,你的下一代需要的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修养,发展前景统统都不用考虑吗?
城市沉睡
38 楼
中国的强大是绝对需要的。就不需要移民了。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华伦久费
39 楼
国内没有关系你能行?你去澳洲不就是因为在国内混的不如意吗?混的不好再回伟大祖国啊。伟大祖国不需要签证,像你这样的奴隶越多越好。
F
FromDowntown
40 楼
你说得不到提升我信。转正是什么鬼?浓浓的中国味道。只听过试用期,一直让你处于试用期?这是违法的,有公司为了专门去歧视中国人来违个法?公务员同样有可能被裁,就没什么铁饭碗,大家都签合同,正式工还临时工?
q
qiaoba
41 楼
在加拿大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我在西人大型公司多年,技术实力较强,任何后面进公司的人与我相似职位,无论是白人,欧洲人,印巴,中东,东南亚人,想都不用想,工资一定比我低,几乎都要请教我,尽管我的英语不是很好。
z
zyclever
42 楼
好像还是语言没过关的问题。但不是考过证书了吗,应该不至于那么差吧
正治菊常萎
43 楼
只配做临时工,还潜规则,回厉害国发展吧
胡大海5
44 楼
都移民了,还自称中国人。傻逼没治了!活该被歧视
胡大海5
45 楼
你妈好辛苦啊
丰收
46 楼
中国人连自己人都不信任,更何况是其它国家人
y
yydd9yydd
47 楼
在国内不好吗
安良
48 楼
她是去最什么什么的澳大利亚,她他们的移民顾问说, 澳大利亚福利超过你的枫叶, 这就是她妈妈的代价!怪不得人!祝你继续好运!
R
RM
49 楼
从去年这消息看来,澳洲白皮搞少排班、领低薪这一套玩的很溜 8台女澳洲打工被迫提供性服務 內行人揭關鍵:玉石俱焚 2019-12-05 21:24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每日郵報報導,8名台灣籍女背包客赴澳洲一個果園工作時,被迫以性行為交換雇主容許她們提高工作時數,以便支付房租等費用。圖為示意圖,非本文當事人及地點。 有外媒報導,8名台灣女性赴澳洲打工,被迫提供性服務,換取更多工時以支付生活費跟房租,引起軒然大波。但有一名在澳洲生活7年的網友指出,懷疑是雇主擔保沒有處理好,對方拿不到永久居留證,最後才決定「玉石俱焚」。 一名網友引述《每日郵報》的原文指出,這8名台灣女性持的是457臨時工作簽證,這類簽證只要雇主覺得雇員能力可以,就能直接替她們擔保工作簽證,但年薪和職稱有明確規定,「必須是經理階級或必要人才,每年薪資需達到稅前53900澳幣(約新台幣112萬)。」符合諸多條件,才能向澳洲政府申請,將PR(永久居留權)改為永久居留證。 原PO質疑,「外媒說她們時薪才16澳幣(約新台幣300元),職稱是摘採水果,請問有可能達到年收入53900澳幣(約新台幣112萬)嗎?」,原PO也指出,417才是大家很常聽到的打工度假簽證,因此他猜測,這其中可能還有其他問題,「因為這牽涉到可以移民澳洲的457簽證」。 原PO也表示,自己在澳洲生活超過7年,並強調這是不負責任的推理,僅是懷疑雇主應該是擔保沒搞好,讓永居簽證申請不下來,這幾個人不爽,最後訴諸媒體決定「玉石俱焚」。 對此,外交部表示,相關報導的案例發生在2018年,當時這幾位國人並未向駐澳洲代表處請求協助,她們都已經離開澳洲,外交部及駐處將持續向澳州警方了解詳情。
m
minsi163
50 楼
交流不顺畅,语言问题不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