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碧桂园违约 中植系爆雷 中国政府会出手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15日 3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77225 阅读
67 评论
RFA

2023年8月11日,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正在北京兴建的一处住宅楼。

 法新社图片

近期,中国房企碧桂园没有如期兑付美元债券票息,引市场恐慌。与此同时,中国金控集团"中植系"旗下多家公司也发生爆雷。专家认为,爆雷接踵而至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的溢出效应,且中国政府不会出手、也没有能力挽救颓势。

 

又一个恒大?

据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中国规模最大的龙头房企碧桂园日前未能如期支付两笔总面值十亿美元的美元债券票息,引市场恐慌。

虽然碧桂园表示,“仍处在三十天付息宽限期内”,正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但市场给出了反应。碧桂园股价本周一在香港股市触底,其美元债价格也应声下跌。

路透社周一报道,碧桂园首次表示,希望延期三年支付九月二日到期的一笔价值将近四十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路透社还有报道说,碧桂园的困境可能会对购房者和金融机构产生寒蝉效应。如果财政支持不能尽快兑现,更多的私营房企将岌岌可危。碧桂园违约后,其他两家中国私营房企——龙湖集团和新城集团虽然发布公告表示运营良好,但其股价也应声下跌。

而过去两年里,数十家中国房地产企业或多或少被爆出违约。此前恒大集团因违约成为了债务危机的风暴眼,但中国政府并未出手相救。而此次碧桂园的债务岌岌可危,中国政府的反应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2023年8月14日,郑州一处住宅区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控股公司标志。(法新社图片)

专家:中国政府不会、也没有能力托底

华盛顿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争议点并非在中国政府是否出手,而是政府“力不从心”。

“现在中国政府已经力不从心了,财政已经枯竭了。”他说:“中国政府现在还在尝试,有没有可能把这些民营企业家在过去二三十年中所赚到自己手里的钱再吐出来。”

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房地产频频爆雷不仅动摇了投资者信心,还引得中国政府的担忧。市场担心碧桂园未能如期兑付债券利息可能会对整个房地产行业产生负面的溢出效应。

随着经济下行、消费信心萎靡,中国政府对此前收紧的楼市政策多有调整,但外界认为其目标着重于稳增长而非救房企。

旅美经济学者秦伟平则认为,中国政府根本没有打算出手。

“如果经济基本面比较好,只是某一家、或某几家经营出现问题,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完全有能力去救,哪怕涉案资金达万亿之多。”他说:“但中国问题是哀鸿遍野,不是一家恒大、一家碧桂园、一家中植系,后面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出问题,政府想救也没有能力救。”

中国媒体第一财经上周报道指,碧桂园在违约后,正在着手进行债务重组,随后其十一种在岸债券暂停交易。报道还指,碧桂园目前尚未交付房源约九十万套,且多集中于三、四线城市。

碧桂园官方上周表示,企业面临流动性危机,预计今年上半年将面临巨额亏损。

彭博社报道也指出,今年九月将是碧桂园的另一个偿债高峰,可能要偿还超过九十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

此外,中国房企万达虽然还未传出爆雷事件,但自本月初起,万达内部掀起了反腐浪潮,多名万达高管接受警方调查,包括高级副总裁刘海波。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中国最大的民营金融控股集团“中植系”近期也受房地产拖累,发生爆雷。

据财新网报道,中植集团旗下四大财富管理公司(恒天、新湖、大唐和高晟)发生大面积违约。本次债务危机的核心——中融国际信托因投资房地产失利,保守估计爆雷金额就有三千五百亿元人民币。投资者从8月8日起陆续收到金融产品停止兑付通知,加剧了“中植系”的信用危机。

据澎湃新闻报道,受制于中国政府“住房不炒”的政策,房地产行业贷款渠道受阻,而“中植系”旗下中融信托等公司成为融资新渠道,但合作伙伴却频频爆雷,加剧“中植系”的困境。

但本次“中植系”爆雷的产品集中在定融,单笔投资从三百万至五十亿不等。单笔金额的限制导致受影响最大的都是高净值客户,包括十五万名投资人和近五千家企业。

秦伟平说,中植旗下的产品在追求高回报时必然承担高风险,从道义上来说,中国政府也不应该用纳税人的钱去救高净值客户的投资损失。他还表示,一旦爆雷成为常态,在中国整体经济遭到重创下,普通人也无法独善其身。

“经济严重下行的情况下,没有资产是安全的。大家辛辛苦苦存的钱,哪怕是在银行里,最后一系列债务危机、金融风暴打下来,银行里的钱是取不到的,银行会破产,买的理财产品更没有抗风险能力。”他说:“就是‘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的感觉。”

近期爆雷事件接踵而至,舆论将其称为中国版“雷曼风暴”。秦伟平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已经爆发。

他说:“只是中国政府可能一直不太愿意承认这点。政府如果宣告已经发生危机,可能会引起更大规模的恐慌,不利于它维护社会的管理。”

j
jingfei05
1 楼
为什么要托底,房地产公司做这么大成为暴利企业就不是正常现象,倒了挺好,中国正好借机摆脱房地产商在经济上的绑架。 [1评]
王师南下
2 楼
恒大怎么做的,碧桂圆就怎么做。恒大也没怎么样。还有,那个台湾的是个傻比。老共只要想,随便怎么都能救,不存在没能力的问题 [1评]
蜡笔xiaoxin
3 楼
已经出了那么多喇叭。你们还不能自救吗
王师南下
4 楼
中国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西方那一套经济理论不适合中国。中国可以有一百种行政方法解决问题。上次恒大要违约的时候,政府就勒令高管和他们的直系亲属把他们以前捞的钱都吐出来。别想债留银行,自己吃饱,别把老共当成傻瓜 [1评]
王师南下
5 楼
前面已经有了处理恒大的经验,现在处理碧桂圆肯定是驾轻就熟。想中国崩溃,没那么容易
y
yuba
6 楼
逼鬼圆
催你明白交粑粑
7 楼
赵国到了杀猪吃肉是时间了
催你明白交粑粑
8 楼
放你娘的屁,赵国不让恒大倒闭,让它硬着陆在买了恒大房子的屁民身上。 [1评]
王师南下
9 楼
那又如何?美国号称民主国家市场经济,还不是拿纳税人的钱去堵银行的漏洞。两房破产时候,还不是用纳税人的钱去救?你们狗粮忘得真快 [1评]
x
xiaoss188g
10 楼
: 便宜是便宜,但是中国经济崩溃,而且隧道另一头没有光。现在买碧桂园,它一个股票欠几十元。不过好在公众股东不需要管负债,破产就完事
x
xiaoss188g
11 楼
美国给得起钱,中国给不起。因为美国比中国富多了。 [2评]
x
xiaoss188g
12 楼
不到真功夫看不出美中差距。没事的时候总吹牛中国政府比美国有钱,一出事,二十个中国的问题美国都搞得定,中国一个都不行。真把式和真吹牛区别太大了。老实说真打仗,中国倒闭的速度超过五毛想象力
d
ddwcool
13 楼
翻牆吃屎粉蛆死全家
T
TCVD
14 楼
房地产业90%的利润都被政府卖地赚走了,你还嫌房企暴利呵呵,那无本万利算什么?还倒了挺好?房地产带动多少就业岗位你知道吗?不然为什么政府要拼命救恒大? 真是毫无经济学常识
T
TCVD
15 楼
一家当然可以拿钱救(比如恒大),这么多家你怎么救?几个大房地产商基本都快资不抵债了,还随便怎么都能救,哈哈哈哈 [1评]
a
anywho
16 楼
💩
王师南下
17 楼
富个屁。国债都冲向33万亿了。网上早就传言,美国国债已经实质性违约。欠日本到期2500没有兑现
王师南下
18 楼
恒大保交楼和债转股已经搞定。也就是说恒大和金融业已经隔离,不会给国内带来系统性风险。碧桂圆势必也是这个思路
R
Robin_Snow
19 楼
这是开始,如果房市继续萎靡,下一步各个城市的小开发商都得成群破产,我觉得那种破坏力也不小。我听说我家乡那地方几个楼盘都停工半年了,也没有任何复工迹象。之前预售的,二期三期啥的没开始卖的,现在网站都没有了
z
zuobiao
20 楼
资产剥离,债务重组,保证交房 只有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管理,这都不叫事
j
jingfei05
21 楼
扯淡! 2020年北京最高的楼面价格基于土地出让金的也就是2万一平,山西这些地方才500块一平,90%利润这话有具体数据支撑么?加上大头交税20% (这个也要看具体城市)。90%利润被政府卖地赚走你是真傻还是,装羊呢??? 政府救恒大???你搞搞清楚好吧,政府是进驻工作组查清具体问题而已。恒大有很多优质资产,所谓要救这里面是有水分的,实际上是划下隔离带,让你恒大爆,但是控制爆炸范围,你明白???
雨之逍遥
22 楼
若是有替代品早就主动摆脱房地产了。钱从哪里来?到处财政都缺钱,地方债越滚越大,这个时候还谈摆脱房地产?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要不了多久又只能靠放水先拉一把了 [1评]
j
jingfei05
23 楼
主动摆脱是你的理解,我并不认为是主动,我只是认为是个顺水推舟地过程,恒大,碧桂园,暴雷就让他们在可控范围爆呗,这两家实际上有不少优质资产地,要求国家去救,是行为艺术而已。 [1评]
d
dkmchui
24 楼
絕對可防可控. 中國已對內房問題累積大量經驗, 恆大經驗, 碧桂園經驗, 及接下來的遠洋經驗, 建立了堅實基礎.
C
Cup3
25 楼
高管和与高管有联系的金融系统人员都抓了,这钱就出来了。
l
link·park
26 楼
到底是那个数据让大家觉得房地产是中国GDP的主力?
j
juewangle
27 楼
不是数据,而是事实,包括直接和间接的。 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里 出口早就到了极限了,缓慢负增长都是好的,大幅下滑也不奇怪。 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卖地,而且往往现任不管下一任的处境,早就把未来多少年的卖地收入已经花掉了。 如果房地产垮了,已经花掉的未来卖地的钱怎么办? 而地方政府收入支撑着大兴土木的投资, 还支撑着公务员工资,而公务员显然是消费主力,从日常消费到教育医疗养老等。 所以房地产垮了也就是地方财政垮了,早就出现个别地方政府已经付不起贷款利息了。 地方财政垮了,投资和消费都要垮。 这还没谈到房地产以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影响。 [2评]
b
bwolf
28 楼
早就出手了,论坛拼命删帖
王师南下
29 楼
控制方向是对的。但是我觉得走的太快。同时对房地产,教培,平台下手。外部环境又不好。当然会出问题。仅仅教培全国就有1千万就业岗位被砍掉
雁过留言机
30 楼
十年执政两茫茫 党指定 红二郎 貌似合理 国运陷泥塘 奈何草包根底浅 瞎折腾 不自量 怨声一浪高一浪 脸皮厚 不下岗 路在何方 傻逼挂倒挡 百姓家国无希望 混不吝 耍流氓 才疏学浅不自量 大撒币 指方向 千年大计 雄安事荒唐 无奈老天不作脸 淹涿州 灌廊坊 天灾人祸不敢当 指责任 躲迷藏 一带一路 几成烂泥塘 内外交困无法章 二百斤 也能扛?
j
jingfei05
31 楼
你这些说法里面有好几点是没有说清楚的,大兴土木的投资这里面可不完全是造居民楼,还有很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等。 房地产在过去20里,带动的投资比达51%这点是关键。通过投资带动中国经济这是发展的主要策略但是这已经不符合实际需求了,要调整,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作为支柱也得跟着变。 房地产方面,面临调整是无法规避的。 [2评]
r
rally
32 楼
监狱五毛偷着乐,狱里管吃管住,比外面的幸福得多。
r
rally
33 楼
人口减少在加速,活人的住房需求远低于已建房的数量,微信圈晒出很多“骨灰楼”,就是整层都是摆骨灰没活人住的楼盘,因为这些楼比墓地还要便宜得多。
王师南下
34 楼
当年为了救美国放水4万亿,这才导致房价失控。温家宝犯了大错 [1评]
j
juewangle
35 楼
: 我说的大兴土木不是造住宅。 各种广场,道理,地铁等等设施都需要地方政府牵头投资。哪怕是政府资金只占一小部分也必须要有。 现在这些资金主要都来自卖地,其实都是来自房地产。
j
juewangle
36 楼
不收房产税,其实从江泽民时代错误就犯下了。 之后的历任领导人只要经济不景气就从房地产打开缺口 涸泽而渔 中国房地产20年走完了超过别人100年的路。 反正每个领导人都觉得我可以再挖两勺,我不会是最后一棒。
j
juewangle
37 楼
每个有决策权的人手里都有一大把房产 你说这个房产税如何变成现实呢?
腰果子吃
38 楼
中国人自找的孽,活该
j
jingfei05
39 楼
那你是假设这部分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当年造高速公路,投入的钱后来可都是收回来了,除了那些有幕后交易的。 [1评]
j
jingfei05
40 楼
教培只占很小比例??? 你估计没小孩吧。。。 几个培训班一去,夏令营一去就价格不菲了。 说的好像你最懂经济似的。。。 是你过于高估自己呢还是说,规划经济的都是傻子? [2评]
刁太大
41 楼
好词!强!
王师南下
42 楼
中国人做事喜欢绝对化
b
billgatetan
43 楼
我昨天买了100k股0.82
刁太大
44 楼
反正不是包子的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呵呵 [1评]
j
juewangle
45 楼
: 那是贷款和杠杆用得不狠 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比我们能想象的恶劣 连省级政府都出现无力偿还情况了 你能相信政府财政收入连利息都支付不了的情况?每一任领带都想明白了,政绩是自己上升的台阶,债务是下任的事情。
j
juewangle
46 楼
那你就去现实生活中了解一下,看看大多数老百姓在教培方面花多少钱。养孩子成本里,教培仅仅只能占据小比例。 很夸张的投入的是有,但是仅仅是极少数。 只是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哪怕很小的比例,绝对数字也很恐怖。你以为满街都是超跑,人手几套房是现实生活吗? 规划经济的的确是傻子。多个养猪企业都疯狂扩大产能,好几个喊出来养一亿头猪,也没看到谁说有问题。 [1评]
j
jingfei05
47 楼
是不是他的错,都是他在收拾残局不是?
j
jingfei05
48 楼
我怎么没了解过,不上私校,教培成本有限,你倒是说说看养娃成本在哪里? 小孩上公立幼儿班之前这笔钱,有老人带可以省,没老人带就得花钱,这成本以前是厂办托班解决的,现在得自己解决,但是你要搞清楚,就算在北美这笔开销也是自己出的。 养猪企业要养猪是看了猪肉价格上升,你怎么不看到,猪肉价格低了,就没人养了,然后猪肉又上去了,然后又一堆人去养。。。 这种循环一直没停过! 都不知道你在说啥。 [1评]
R
Robin_Snow
49 楼
我有点不太同意你说的,你没考虑有孩子的也不是大多数,再一个有孩子的也不都送去上辅导班 [1评]
j
jingfei05
50 楼
你说的这些和打击教培也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不管是否有孩子的是否大多数,也不都送辅导班,但是教培这个事情肯定是成为了社会问题了。 教培行业实际上发展得挺畸形的,比如学钢琴的那老师的小时工资有些都是乱来的,上千一小时也不稀奇。在校老师也各种开班赚钱,有些到影响了本职工作的程度了。 这样的教培行业不需要打击下? [2评]
j
juewangle
51 楼
: 所以说你就是个书呆子,政策管理者都是白痴。 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事情都懂得量力而行的,那些多人班的教培,在大城市,一年下来花到5万以上的父母是有,但是不多。 买房子就不一样了,往往要挑战极限,特别是买学区房。这就是养娃最大的成本。 你不仅是书呆子,还很笨。即使你不知道,去查一下这两年全国生猪企业的情况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宏观调控在哪里? [1评]
j
juewangle
52 楼
你是故意混着说是吧 在校老师不做好本职工作全力以赴在外面赚钱是问题,但是跟教培无关。 什么档次的消费是消费者自己决定的,价格是市场调节的。按照你的话,高档奢饰品,汽车都应该关掉吗? 如果教培定价不合理,他们自然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1评]
j
juewangle
53 楼
而且现在情况不是打击,是全部关停。 还有你说的弹钢琴那种教培,却恰恰不在被关停之列。 你的语言用词毫无严谨可言,逻辑混乱。 [1评]
j
jingfei05
54 楼
哎,人没有自知之明就没办法了,你说个事情都不清楚,你希望政府去宏观调控养猪??? 那你就是个猪脑子了,既然是市场行为,为什么要调控? 扯淡的老百姓量力而行,我看得多了,上海很多家长各种攀比培训。真不培训的就是真没钱的,但凡有点条件的都上。再说了,你说了半天就是白说,如果教培是个社会问题那打击了没毛病啊, 再说还扯学区房呢?都快退出历史舞台了。。。
j
jingfei05
55 楼
一个什么都不了解的人在这里胡说,钢琴老师的小时工资现在是有上限的明白?
j
jingfei05
56 楼
别偷换概念好吧?一个人精力有限的,你全职教师在校上班,在跑出去带班,影响工作是难免的,人不是机器何况教学生这种有一定强度的工作。 教培行业已经乱到了一定程度时必须干预的了,是个社会问题了。 这个和汽车奢侈品有什么关系,没有类比性啊。 教培利用人的攀比心理,把这个泡沫吹太大,及时戳破这个泡沫,完全没有问题啊。
p
purejerry
57 楼
這個碧桂园性質比較接近房利美與房地美 雖然一個是建商....後兩者則是提供次貸,然後發行債卷或證卷 她們共同點都是有擔保的土地或房地產 所以美國政府願意收兩房...放棄雷曼兄弟讓他倒 最差結果是中國政府吃下來 不過應該不至於...借貸的銀行要先扛看看...至於債卷則要看有無擔保
王师南下
58 楼
所以我觉得解决房地产问题最后的方案还是房产税 [1评]
王师南下
59 楼
只有房产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问题。
j
juewangle
60 楼
领导人没知识没文化,其实始终都没搞明白当年邓小平说的计划和市场。 打击教培毫无意义,这本应该由市场决定的。养娃成本里,绝大多数老百姓生活中,教培只占了很小的比例,教培也不可能对是否生娃产生影响。 该计划的从来都是缺乏计划。10多年前全国各省搞光伏,愣是短短2,3年把暴利行业变成了严重亏本。 前年又大规模养猪。每次都是非要把供给量提升到多于甚至数倍于需求量搞到全赔。这种时候计划在哪里? [2评]
刁太大
61 楼
是残局又是谁弄出来的呢?呵呵
j
jingfei05
62 楼
楼市这坑从江泽民时代就开挖了,在温家宝手里深耕不是么?上海2012年房屋均价已近23000了,这会习才开始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