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硅谷银行破产、瑞信事件,大洋两岸的风暴同时袭来,银行业危机引爆市场情绪,同频共振之下,会引发多大的蝴蝶效应?
3月9日股价暴跌60%,3月10日被“挤兑”,从危机发生到宣布破产不超过48小时,美国排名第16位的硅谷银行“光速”倒闭,随后美国的另一家资产千亿的银行Signature Bank,以及第一共和银行等美国中小银行风险持续发酵,风暴袭来。
“对我们来说,是很突然的消息,而且我们都是从新闻媒体中得知的”。
在北美工作的张晨告诉《豹变》,硅谷银行是他所在公司的客户,在宣布破产前并没有什么预兆,凭借自己跟金融行业多年打交道的经验,他表达了对硅谷银行破产可能引发蝴蝶效应的担忧。
“2008年我也在美国亲眼目睹了那一次金融危机,对于硅谷银行的破产其实最担心的是这个事情造成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市场情绪的冲击”。
到目前为止市场的看法呈现出两级分化。乐观派觉得,美国监管机构本轮反应迅速,有效防止了风险传染,阻止更广泛的危机发生。悲观派,如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则认为,硅谷银行事件是典型的短期债务周期泡沫破灭阶段的早期信号,未来两年可能将是充满风险的时期。
银行业危机背后指向了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策略。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联储最新的议息结果即将公布,按兵不动还是继续加息,不确定性之下的华尔街情绪焦灼。
恐慌情绪也向欧洲蔓延,差不多同时期,大洋另一岸的市场上,瑞士信贷集团在叠加年报和股东不再追加投资等事件影响,再度引爆市场情绪,蝴蝶扇动另一只翅膀,同频共振之下,会引发多大的蝴蝶效应,全球金融危机的序幕会就此拉开吗?
1、硅谷,风暴中心
“在硅谷银行破产前,我把账户中的一千多万转到中资银行了,但是目前账户中还有接近四万美元没有转出,转账的时候一直显示划转不成功”。
刘亮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的负责人,3月16日他告诉《豹变》,硅谷银行破产后,虽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说要保证储户顺利取款,但是目前划转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储户的资金周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的创业朋友群里边半数以上都受到了影响,都在等解决,现在美国国内付款也有问题,朋友公司多笔汇款汇出又被银行取消了”。
作为全球创投和科技创业圈的“钱柜”,硅谷银行是硅谷存款量最大的银行,因为便捷和高效,不少创业型公司都会选择它作为自己的托管银行,而且是唯一的托管银行。美国《财富》杂志称,接近50%初创公司会首选硅谷银行,而且近年来为超千支私募股权和风投基金提供资产托管服务。
但是便捷的背后也带来巨大的隐患,大部分初创企业自身的营收能力较弱,公司主要依靠融资存活,所有资金都集中在一个账户中,硅谷银行的破产导致取现困难,进一步影响了一些初创公司的流动资金周转、薪资发放,如果资金不能成功转出则意味着要被迫跟着硅谷银行“陪葬”。
在硅谷银行破产当天,许多公司负责人和风险投资人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恐慌情绪迅速蔓延整个创投圈,不少储户聚集在银行门口期盼着好运降临。
为了防止出现银行的挤兑潮,在美东时间3月12日晚,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FDIC发表联合声明,将全额保护硅谷银行所有储户的存款。
除了储户受到影响,跟硅谷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也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硅谷银行是我们公司的大客户,也是一个长期客户,所以对我们的业务影响很大,有许多之前正在谈的项目都被迫突然终止了。我们公司也快开始裁员了。”张晨称。
经济景气度高时,硅谷银行凭借着快速增长的体量带着小弟“吃香喝辣”的,但事到如今,曾经的服务商们也不得不被迫裁撤业务线。
“他们一直扶持硅谷的创业公司,现在不少创业公司遭遇了资本困境,”张晨告诉《豹变》,硅谷银行通过出色的投贷联动模式,为不少企业输血,帮助初创公司快速获得贷款,缓解了科创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一直被视为科技创投圈的“大动脉”,如今硅谷银行的倒闭让许多初创企业面临残酷的资本压力。
2、蝴蝶的另一只翅膀也扇动了?
风暴发生,美国相关监管机构快速出手干预,但恐慌情绪的蔓延不断。
最先受到影响和冲击的是美国的资本市场。随着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的发酵,许多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银行股,从而导致了美国银行板块出现大跳水。与此同时,美国中小银行的储户纷纷去银行取钱,加剧了中小银行的挤兑风险。
远在大洋彼岸的欧洲市场也并不太平。
3月14日,瑞信在提交的财报中表示,“管理高层未能设计并维护有效的风险管理,导致未能发现并查明财报中潜在的重大失误”。
而瑞信的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也表示不考虑增持投资,换句话说,大股东决定“撒手不管”了,进而引发瑞信的股价大跌,这给本来在热锅上的银行板块又浇了热油,欧洲股市也出现巨震。
瑞信和硅谷银行是不同的风险代表。
作为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中的一员,硅谷银行专注服务科技类初创企业,得益于此前宽松的货币环境,营收、资产规模在美元潮水中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1年末硅谷银行的存款近1900亿美元,较两年前扩张了2倍多。同期贷款扩张了1倍多,规模在659亿美元。
不过,在潮水快速退却时,美联储加息政策导致硅谷银行在负债端,面临存款大规模流失风险。初创公司融资渠道萎缩,不断消耗银行存款,同时加息导致存在银行里的低息存款机会成本不断提升,撤出动作不断。同时,对于硅谷银行来说,在低利率时期资产端配置的多为固定利率资产,定价偏低,期间久期也被迫拉长。最终资产负债严重错配引爆风险。
而拥有167年历史的瑞信,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认定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被视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作为大型投行,为机构投资者、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务管理和投行服务。其国际地位和作用要远超于硅谷银行,如果瑞信彻底坍塌,那么全球市场也将迎来更加惨烈的景象。
2021年以来,瑞信就负面新闻不断,经营不佳,业绩亏损严重,引发投资人对其投行业务能力的担忧。面对当下的困境,为了阻止市场对瑞信信心崩溃,瑞士有关部门加快促成瑞士银行和瑞士信贷的合并,3月20日,瑞信最终以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的价格被“贱卖”给瑞银。
大洋两岸的风暴前后袭来,风险情绪不免共振,聚集在市场上空的乌云不断增大。
美国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显示,除了已经暴雷的银行,市场中还有多达186家银行都面临与硅谷银行类似的风险,这些银行如同可能随时被引爆的炸弹,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目前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尚不至于发展到债务危机,也不足以引发金融海啸。美国高利率环境下金融体系的风险在逐步累积,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与债市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可能放大局部金融风险,未来局部性金融风险仍需防范。
华泰证券3月16日研报表示,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心理因素和现实碰撞的高风险阶段,事件的发酵将是非线性的,对结果的“预测范围”必定很宽。
3、考验美联储的时刻到了
作为亲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市场“老人”,张晨告诉《豹变》,当下的银行危机很容易演变成金融危机。
值得关注的是,硅谷银行的CAO(首席行政官)此前担任过雷曼兄弟的CFO,而雷曼兄弟正是引爆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
硅谷银行破产以及瑞信事件的背后,共同指向了同一个原因,利率上升过快,加息缩表是引爆银行业危机的“催命符”。
过去的十多年中,美联储维持了宽松的货币环境。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更是以超低利率开启“水龙头”,向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注入天量流动性。
2022年3月,为了应对通胀,美联储开启了本轮加息周期。许多银行持有大量的债券,这些债券的期限都相对较长。在持有的固定收益资产不断贬值,而短期融资的成本却剧烈飙升,最终不得不抛售资产以弥补亏损,各种利空消息下银行股价的下跌又引发储户的挤兑取款,进而引发了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是同步进行的,这种操作对资本市场的打击威力要比以往大得多。面对来势汹汹的加息操作,许多资产负债表欠佳的银行最终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一边是超高的通胀水平,一边是银行业风险不断,当下的美联储加息也不是,不加息更不是。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联储最新的议息结果即将公布,这也被市场看作是本轮加息周期开启后最艰难的抉择时刻。
此前3月16日,银行业风暴之下,欧洲央行仍坚持加息50个基点。欧洲央行表示,任何状况之下,欧洲央行的政策工具包配备齐全,可以在需要时为欧元区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并保持货币政策的平稳传导。
而对于此次美联储可能采取的路径,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25个基点,并通过一定的流动性工具缓解金融体系压力,也就是加息+扩表的方式。
有分析认为,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联储暂停加息后引发更大恶性通胀的历史记忆,美联储或难暂停加息,但亦不可能加息至6%,同时将通过再贴现、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与英加日欧瑞央行常设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等方式,积极扩大资产负债表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
而3月15日,美联储更新的资产负债表情况也显示,其资产在近一周时间大幅扩张2970亿美元,显示银行短期流动性需求倒逼美联储快速扩表,市场上出现不少讨论,短期内,美联储可能会通过扩表做权宜之计。
在此之下,华泰证券3月19日研报表示,高利率+曲线倒挂的紧缩效应继续为银行和实体经济带来压力。曲线倒挂仍将挤压金融体系的盈利能力;高企的利率继续抑制银行资产端价值,同时,过高的资金成本和真实利率下,许多此前快速膨胀但现金流较弱的业态仍面临资金枯竭压力、银行资产质量可能继续承压。
目前来看,危机远未结束。
「核心提示」
硅谷银行破产、瑞信事件,大洋两岸的风暴同时袭来,银行业危机引爆市场情绪,同频共振之下,会引发多大的蝴蝶效应?
3月9日股价暴跌60%,3月10日被“挤兑”,从危机发生到宣布破产不超过48小时,美国排名第16位的硅谷银行“光速”倒闭,随后美国的另一家资产千亿的银行Signature Bank,以及第一共和银行等美国中小银行风险持续发酵,风暴袭来。
“对我们来说,是很突然的消息,而且我们都是从新闻媒体中得知的”。
在北美工作的张晨告诉《豹变》,硅谷银行是他所在公司的客户,在宣布破产前并没有什么预兆,凭借自己跟金融行业多年打交道的经验,他表达了对硅谷银行破产可能引发蝴蝶效应的担忧。
“2008年我也在美国亲眼目睹了那一次金融危机,对于硅谷银行的破产其实最担心的是这个事情造成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市场情绪的冲击”。
到目前为止市场的看法呈现出两级分化。乐观派觉得,美国监管机构本轮反应迅速,有效防止了风险传染,阻止更广泛的危机发生。悲观派,如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则认为,硅谷银行事件是典型的短期债务周期泡沫破灭阶段的早期信号,未来两年可能将是充满风险的时期。
银行业危机背后指向了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策略。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联储最新的议息结果即将公布,按兵不动还是继续加息,不确定性之下的华尔街情绪焦灼。
恐慌情绪也向欧洲蔓延,差不多同时期,大洋另一岸的市场上,瑞士信贷集团在叠加年报和股东不再追加投资等事件影响,再度引爆市场情绪,蝴蝶扇动另一只翅膀,同频共振之下,会引发多大的蝴蝶效应,全球金融危机的序幕会就此拉开吗?
1、硅谷,风暴中心
“在硅谷银行破产前,我把账户中的一千多万转到中资银行了,但是目前账户中还有接近四万美元没有转出,转账的时候一直显示划转不成功”。
刘亮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的负责人,3月16日他告诉《豹变》,硅谷银行破产后,虽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说要保证储户顺利取款,但是目前划转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储户的资金周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的创业朋友群里边半数以上都受到了影响,都在等解决,现在美国国内付款也有问题,朋友公司多笔汇款汇出又被银行取消了”。
作为全球创投和科技创业圈的“钱柜”,硅谷银行是硅谷存款量最大的银行,因为便捷和高效,不少创业型公司都会选择它作为自己的托管银行,而且是唯一的托管银行。美国《财富》杂志称,接近50%初创公司会首选硅谷银行,而且近年来为超千支私募股权和风投基金提供资产托管服务。
但是便捷的背后也带来巨大的隐患,大部分初创企业自身的营收能力较弱,公司主要依靠融资存活,所有资金都集中在一个账户中,硅谷银行的破产导致取现困难,进一步影响了一些初创公司的流动资金周转、薪资发放,如果资金不能成功转出则意味着要被迫跟着硅谷银行“陪葬”。
在硅谷银行破产当天,许多公司负责人和风险投资人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恐慌情绪迅速蔓延整个创投圈,不少储户聚集在银行门口期盼着好运降临。
为了防止出现银行的挤兑潮,在美东时间3月12日晚,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FDIC发表联合声明,将全额保护硅谷银行所有储户的存款。
除了储户受到影响,跟硅谷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也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硅谷银行是我们公司的大客户,也是一个长期客户,所以对我们的业务影响很大,有许多之前正在谈的项目都被迫突然终止了。我们公司也快开始裁员了。”张晨称。
经济景气度高时,硅谷银行凭借着快速增长的体量带着小弟“吃香喝辣”的,但事到如今,曾经的服务商们也不得不被迫裁撤业务线。
“他们一直扶持硅谷的创业公司,现在不少创业公司遭遇了资本困境,”张晨告诉《豹变》,硅谷银行通过出色的投贷联动模式,为不少企业输血,帮助初创公司快速获得贷款,缓解了科创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一直被视为科技创投圈的“大动脉”,如今硅谷银行的倒闭让许多初创企业面临残酷的资本压力。
2、蝴蝶的另一只翅膀也扇动了?
风暴发生,美国相关监管机构快速出手干预,但恐慌情绪的蔓延不断。
最先受到影响和冲击的是美国的资本市场。随着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的发酵,许多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银行股,从而导致了美国银行板块出现大跳水。与此同时,美国中小银行的储户纷纷去银行取钱,加剧了中小银行的挤兑风险。
远在大洋彼岸的欧洲市场也并不太平。
3月14日,瑞信在提交的财报中表示,“管理高层未能设计并维护有效的风险管理,导致未能发现并查明财报中潜在的重大失误”。
而瑞信的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也表示不考虑增持投资,换句话说,大股东决定“撒手不管”了,进而引发瑞信的股价大跌,这给本来在热锅上的银行板块又浇了热油,欧洲股市也出现巨震。
瑞信和硅谷银行是不同的风险代表。
作为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中的一员,硅谷银行专注服务科技类初创企业,得益于此前宽松的货币环境,营收、资产规模在美元潮水中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1年末硅谷银行的存款近1900亿美元,较两年前扩张了2倍多。同期贷款扩张了1倍多,规模在659亿美元。
不过,在潮水快速退却时,美联储加息政策导致硅谷银行在负债端,面临存款大规模流失风险。初创公司融资渠道萎缩,不断消耗银行存款,同时加息导致存在银行里的低息存款机会成本不断提升,撤出动作不断。同时,对于硅谷银行来说,在低利率时期资产端配置的多为固定利率资产,定价偏低,期间久期也被迫拉长。最终资产负债严重错配引爆风险。
而拥有167年历史的瑞信,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认定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被视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作为大型投行,为机构投资者、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务管理和投行服务。其国际地位和作用要远超于硅谷银行,如果瑞信彻底坍塌,那么全球市场也将迎来更加惨烈的景象。
2021年以来,瑞信就负面新闻不断,经营不佳,业绩亏损严重,引发投资人对其投行业务能力的担忧。面对当下的困境,为了阻止市场对瑞信信心崩溃,瑞士有关部门加快促成瑞士银行和瑞士信贷的合并,3月20日,瑞信最终以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的价格被“贱卖”给瑞银。
大洋两岸的风暴前后袭来,风险情绪不免共振,聚集在市场上空的乌云不断增大。
美国多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显示,除了已经暴雷的银行,市场中还有多达186家银行都面临与硅谷银行类似的风险,这些银行如同可能随时被引爆的炸弹,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目前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尚不至于发展到债务危机,也不足以引发金融海啸。美国高利率环境下金融体系的风险在逐步累积,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与债市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可能放大局部金融风险,未来局部性金融风险仍需防范。
华泰证券3月16日研报表示,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心理因素和现实碰撞的高风险阶段,事件的发酵将是非线性的,对结果的“预测范围”必定很宽。
3、考验美联储的时刻到了
作为亲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市场“老人”,张晨告诉《豹变》,当下的银行危机很容易演变成金融危机。
值得关注的是,硅谷银行的CAO(首席行政官)此前担任过雷曼兄弟的CFO,而雷曼兄弟正是引爆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
硅谷银行破产以及瑞信事件的背后,共同指向了同一个原因,利率上升过快,加息缩表是引爆银行业危机的“催命符”。
过去的十多年中,美联储维持了宽松的货币环境。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更是以超低利率开启“水龙头”,向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注入天量流动性。
2022年3月,为了应对通胀,美联储开启了本轮加息周期。许多银行持有大量的债券,这些债券的期限都相对较长。在持有的固定收益资产不断贬值,而短期融资的成本却剧烈飙升,最终不得不抛售资产以弥补亏损,各种利空消息下银行股价的下跌又引发储户的挤兑取款,进而引发了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是同步进行的,这种操作对资本市场的打击威力要比以往大得多。面对来势汹汹的加息操作,许多资产负债表欠佳的银行最终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一边是超高的通胀水平,一边是银行业风险不断,当下的美联储加息也不是,不加息更不是。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联储最新的议息结果即将公布,这也被市场看作是本轮加息周期开启后最艰难的抉择时刻。
此前3月16日,银行业风暴之下,欧洲央行仍坚持加息50个基点。欧洲央行表示,任何状况之下,欧洲央行的政策工具包配备齐全,可以在需要时为欧元区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并保持货币政策的平稳传导。
而对于此次美联储可能采取的路径,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25个基点,并通过一定的流动性工具缓解金融体系压力,也就是加息+扩表的方式。
有分析认为,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联储暂停加息后引发更大恶性通胀的历史记忆,美联储或难暂停加息,但亦不可能加息至6%,同时将通过再贴现、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与英加日欧瑞央行常设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等方式,积极扩大资产负债表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
而3月15日,美联储更新的资产负债表情况也显示,其资产在近一周时间大幅扩张2970亿美元,显示银行短期流动性需求倒逼美联储快速扩表,市场上出现不少讨论,短期内,美联储可能会通过扩表做权宜之计。
在此之下,华泰证券3月19日研报表示,高利率+曲线倒挂的紧缩效应继续为银行和实体经济带来压力。曲线倒挂仍将挤压金融体系的盈利能力;高企的利率继续抑制银行资产端价值,同时,过高的资金成本和真实利率下,许多此前快速膨胀但现金流较弱的业态仍面临资金枯竭压力、银行资产质量可能继续承压。
目前来看,危机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