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搞出“常温超导”?世界最焦灼的科学竞争是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1日 14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70478 阅读
22 评论
凤凰网

若问最近最火爆的新闻,那肯定是韩国人炼丹炼出了常温超导:人工合成的黄铅矿与磷化亚铜粉末混合后,在真空管中加热至925℃,持续 5-20个小时后退火即可获得常温超导材料。

这流程简单到中世纪炼金术士都能鼓捣出来,一时间,全世界材料学研究生纷纷爬起来熬夜烧炉子,尝试复现这一结果。公众更是热情高涨,上千万人在知乎,Quora和B站下留言蹲直播,硬生生把一个未完成研究工作搞成了综艺追更。

为何有关“超导”的新闻,总能引发公众狂热?

这也不是常温超导第一次上新闻了。

今年3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在Nature发文,宣称高压下能够实现常温超导。由于Cherry picking式的数据处理和迪亚斯既往黑历史,这一宣称很快就遭到科学界群嘲。

清华大学何联毅教授更是打赌“室温超导如果真的重复出来,我就吃翔!”,在B站上传为佳话。多方实验结果迅速证伪了这项充满漏洞的研究,最终,迪亚斯研究组之前的文章在本月相继撤稿。

时隔3个月,常温超导“狼又来了”,但公众却充满期待。俗话说得好: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骗我一次算你狠 骗我两次算我蠢)。为什么这次,大家又选择相信呢?

《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亚瑟·克拉克曾说过:“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在大众眼里都与魔法无异。”

大众对庙堂之上的科学研究充满敬畏和好奇,虽难以理解其本质,但对戏剧性的八卦之心却人人皆有。而这次研究就集齐了公众对科研八卦的全部想象:

炼金少年偶遇超导现象,二十载实验千次复现神秘配方;学术边缘人继承先师遗愿,蛰伏多年终破“珍珑棋局”;韩美学阀介入引狼入室,太平洋两岸黑暗森林各怀鬼胎;两篇连发间隔2.5小时,诺奖第三人争夺有你没我;一作主动撤稿求修正,放逐CTO闪现学术会议遭围攻。

这拍成电视剧,都可能是爆款,虽然大家不懂科学,但我们懂人性啊。这么多人赌上职业生涯弄出这么一场大戏,肯定都不是傻子,至少一部分发现是真的。

其实,这种八卦并非坏事,它能把科研进展推上热榜,这背后体现的是海量理工科背景的年轻人在用“点击”投票。因为过去甚至是当下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才让他们对这种学术八卦感同身受,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如金庸小说走红的年代,恰是年轻人走出封闭的农村,大规模进入学校和城市工厂的转型时期。小说里的江湖传奇是60后年轻人生活的理想化映射,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故事才令人着迷。而赛博时代社交媒体的普及,更是加速了这种“科学民主化”的热潮,迅速引爆科研八卦热点的熊熊之火。

更有甚者,专家在收到正式的研究推送前,先被粉丝提醒了常温超导事件。直播复现实验的知乎答主还被日夜催更,吓得把帖子删掉了。

在几十年前海对岸的另一个国家,同样的公众热情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如果去比较海内外常温超导关注者群体的年龄分布,也许会发现中位年龄和乐观态度的显著差异——欧美国家科学爱好者普遍是中年人,对科学的态度可能更成熟更理性更有批判性。而令他们羡慕的,是中国年轻人对科学无条件的热情拥护和无限可能。

讽刺的是,此刻美国风头最盛的话题是美国政府掩盖UFO的阴谋论。这种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之间的对比,值得深思。而在更深的层面,我们看到的是全社会对突破性科技进展的迫切渴望。经历了半年的“经济复苏”之后,这种渴望比3月份时又强烈了很多。

超导倘若实现,将重塑人类社会

任何电器都值得用超导重做一遍,仅此一项,就足以让中国的机电产业迸发出以十年为期的强劲增长。不仅如此,常温超导在新能源开发,高速运输,乃至于宇航动力方面都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超导,让长距离电力传输成本大为降低。作为电气技术和产能最强的国家,让电力以比石油更低的成本出口,会彻底改变欧亚大陆的能源结构。通过超导电缆,把中东从石油出口国变为三大洲之间区位极佳的光伏电力出口国,则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地缘巨变。小说《太阳的距离》里预言的“电力人民币”,也许并没有那么离谱。

运输方面,若真空磁悬浮走进现实,欧亚岛将第一次拥有比海运成本更低的运输模式,而中国拥有现成的建设产能。高原地区则因氧气分离泵的效率提升,释放出难以想象的商业潜力,让川藏铁路突然在财务上变得非常有利。

真正关键的,是超导电磁驱动能让宇航部分摆脱化学能源。因为这一变量的改变,太空探险的成本效益公式第一次能够跨过临界点,正如运用伯努利定律逆风航行的三角帆,开启了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而如果常温超导的实现如此简单,那对此刻的中国简直是神迹。正如中国在光伏、电动车这些技术领域做过的那样,擅长工程化改进的中国企业能够迅速提升技术,并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加持下实现规模效应优势。

芯片换成超导材料需要重新设计,也会让光刻机的相对劣势瞬间变得不那么重要,把国内外拉回同一起跑线。对于当前我们面临的困局,这是一颗真正的银色子弹。

当然前提是,这匪夷所思的“超导炼金”的确是真的。

这个材料的生成是如此简单,以至于过去几百年间可能多次被制造出来,但就是没人意识到他们合成了超导体。这是科学的迷人之处,因为理论往往是马后炮,甚至很多时候让科学家对明显的可能性视而不见。

而对低维空间角落有意识无选择的扫荡,却往往得到出乎意料的发现。在没有先验偏见的AI辅助科研逐渐运用之后,这种意外之喜恐怕会越来越难以出现。

无论这次发现最终被证明是真正的突破,还是如南京大学闻海虎教授猜测是“似是而非的类超导现象”,这足以让科学界眼前一亮。小说《异星歧途》有过一个类似的设定,反重力技术真的就是这么平凡,任何人只要看到装置就能明白其原理,但人类愣是没想到。结果是80亿地球人不得不在狭小的地球上拼命内卷,反而比用反重力装置殖民太空的外星人技术先进。

但最后,在小说里,地球人还是掌握了摆脱重力牢笼的技术。整个宇宙的历史从此为之一振。

m
mrweida
1 楼
东南大学孙悦教授(B站Up主“科学调查局”)便将这一全流程公布了出来:没有看到任何可能是超导的信号。截至发稿前,这个视频已经有超过100万的播放量,着实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孙教授在超导领域有着十多年的研究经历,此前就表示过对于韩国团队此次的新研究持“怀疑态度”。团队共计进行了8次实验。最终,便来到了实验展示环节。在超导磁悬浮实验中,正如上文所述,样品是稳稳躺在了磁铁上面,并未出现理想的结果。 https://news.mydrivers.com/1/926/926297.htm [1评]
a
anywho
2 楼
偷文化的垃圾棒子! 與撒謊欺騙偷竊三霸蛇鼠一窩! TMD所謂的冥主就是撒謊欺騙偷竊的獨裁專制流氓強盜而已!
d
dingding6
3 楼
外国人智商低,容易被骗,已经无数次被证明了。华人三岁小孩都不会相信这些谬论,这些谎言在中国是没有市场的。
E
Edmondon
4 楼
SB自媒体,明显是又一个门外汉装B蹭热度,这种含糊其辞的文章跟垃圾一样
D
DonaldTramp
5 楼
目前来看是棒子跟美国联手炒股票。
p
push
6 楼
上一次搞室温超导的是三哥,卧龙凤雏😂😂😂
下午9时
7 楼
韩国搞出“红烧 斯文的地主家公地主、母地主和地主卵”?世界最焦灼的科学竞争是它
w
wesleyI23
8 楼
从此人类没有战争,从此人类进入大同
r
rbkd
9 楼
: 咖喱手抓饭配辣白菜思密达
r
rbkd
10 楼
: 咖喱手抓饭配辣白菜思密达
w
wwwll2016
11 楼
别下架哦
b
brucesui
12 楼
三哥和棒子,地球上的一对奇葩。就跟金三和诚聘,是留园的一对脓疮一样
不清不楚
13 楼
像这种马上可验证的并有巨大反响的实验做假是不是傻?
d
danial
14 楼
看看吧。万一呢。人类做个好点的梦,做长个一周两周,无伤大雅。别把话说死
h
harry11111
15 楼
不懂超导不要紧,你懂韩国人就能知道结果。
对不起我是警察
16 楼
这次基本坐实了。坐等韩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人类做贡献。中国科研,别说欧美了,还落后韩国呢。量不等于质。
赵子龙
17 楼
棒子真搞出来的技术为啥公布 [1评]
对不起我是警察
18 楼
这是科研,不是产品研发。要发论文的。文科生估计比较难理解 [1评]
赵子龙
19 楼
: 理解科研论文 但这种划时代的技术就这么随便公布不合情理 [1评]
s
slzcmu
20 楼
韩国棒子国片子居多,本身国民智商一般
雨之逍遥
21 楼
因为复现出来的概率很小,他们自己重复几个月都复现不出来,再拖下去怕被别人也发现抢走论文和诺奖了。直接发出来靠全球实验室一起复现。 更别提到工业化量产了,还有好多年要走。
对不起我是警察
22 楼
都说了不是“技术”。就像科研中发现了新的元素或者发现了新的天体。发现者会立即写论文发布科研成果。这不是三星研发出一个什么新应用技术那些才会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