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马路上标记禁止司机「切西瓜」?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21日 10点2分 PT
  返回列表
83610 阅读
7 评论
地球人研究报告

近日,一位赴台湾上学的网友,在台路边看到了一个LED交通警示牌,对上面的文字感到十分不解,于是发到了社交媒体上求问真相。

牌子就立在马路边上,明显是给驾驶者的提示,上面写着:

「禁止切西瓜」。

看过的人很快感到了迷惑。毕竟「切西瓜」这事,虽说的确不建议在开车期间进行,但也不至于到专门警告的地步。

但众所周知,一个离谱的规定,背后往往必然有着相当惨痛的教训。

上网一搜,「切西瓜」倒还真是台湾交通的一大痛点。

在台湾的众多交通安全提示宣传里,「切西瓜」常是重要禁止项目。

网络上的交通新闻里,也不时有「切西瓜酿事故」。

有的司机驾驶时「切西瓜」,导致行人过马路被撞飞。

驾驶「切西瓜」,甚至搞不好要罚1800。

虽说「切西瓜」导致的交通惨剧数不胜数,但从中也不难看出,此西瓜必然并非彼西瓜。

实际上,「切西瓜」本身算是一个台湾常用的交通术语。多指拐弯的时候抢道,走捷径。

至于为何以「切西瓜」冠名,还是因为形象:不走大弯走直线,就像一刀切西瓜一样。

据台湾网友称,这词自多年前就在使用:学生时代,操场里跑步抄近路,也是被称作「切西瓜」。

只不过虽然其他地区也偶用它,部分赛车爱好者也常以西瓜比赛场,但的确「切西瓜」在中国台湾的使用概率算最高。

而之所以现在于交通警示牌牌上能看到这样别具一格的术语,一是因为,台湾的交通警示语,有时真的会喜欢抛个梗出来。

比如16年《宝可梦go》风靡那阵,就有“神奇宝贝是假的,生命安全是真的”。

“喝得醉醉,撞得碎碎”这句话也一度被台湾多地的交通警示牌采用。

不过当年也被市民举报称“像诅咒”。

二是因为,台湾人们平时也比较喜欢用这种“形象感”十足的话。

像是前两年,台湾户外爱好者流行“大纵走”:沿一条线路竖穿台湾。

那时人们就给这种挑战起了个名,叫「剖地瓜」。

也有叫切西瓜的。

类似于此的话还有不少,很多对此不了解的人常常因此被迷惑。其中还有一个最常见的,是“吃到饱”。

“吃到饱”多指自助餐、不限量,因为实在太形象以至于让人难以理解。比如流量套餐中的选项就有「流量吃到饱」,意思是指“无限流量”。

总的来说,无论身在哪里,都记住不要「切西瓜」,否则小心牢饭「吃到饱」。

新的信箱
1 楼
土鳖
w
wuraynn
2 楼
上周坐南航飞机, 登机梯旁边写着:“ 请勿往发动机抛硬币,该行为触犯刑法”. 还站了个工作人员看着。 我也是震惊了 [1评]
y
youmyyou2016
3 楼
😂 尼玛真的假的,做了那么多次飞机怎么没见过
d
dingding6
4 楼
落后的台湾地区,需要发达先进的中国大陆带动一下,给他们饭吃,不要再那么贫穷落后了,掉中国人民的脸。
k
kan_english
5 楼
白天切西瓜,晚上操她妈。
铗归来
6 楼
台湾省和福州市,谁的地方面积大?
R
Robin_Snow
7 楼
我还以为是槟榔西施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