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 谢文婷】中国红十字会赴伊朗志愿专家团队1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中国的援助与伊朗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伊朗全国核酸检测能力已从2月底的每日200人次增加到现在每日6000份人次,预计下周将可达到每日1万次以上。专家表示,检测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查明伊朗的实际感染人数,做好筛查、隔离与治疗工作。专家团队同时透露,由于把国内的一套措施完全“搬”到伊朗,目前在伊中企的所有中外雇员都是“零感染”。
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与伊朗红新月会人员进行交流
试剂盒主要依赖中国与世卫捐赠,收治能力仍面临巨大压力
援伊WHO专家组中方成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马学军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2月29日他们刚抵达伊朗时,伊朗全国可做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只有3家,每日检测能力为200次左右。到3月13日,能做检测的网络实验室已达到30家,每日检测能力已达约6000次。马学军表示,伊朗自身的实验室基础水平较好,但不具备自己生产核酸试剂盒的能力,中国援助的6-7万人份试剂盒与专家团队帮助其迅速提升了检测能力。
据伊朗卫生部数据,截至14日中午,伊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1365例,累计确诊病例达12729例,其中死亡611例。不过,外界普遍认为,这只是伊朗实际感染人数的“冰山一角”:如一国检测能力与收治能力较差,将导致确诊人数远低于实际感染人数。
马学军认为,现在伊朗的检测需求仍然缺口很大,且试剂盒主要依赖世卫组织与中国的捐赠。世卫组织已在协调安排下一批试剂盒与其他医疗物资运往伊朗。下周,伊朗有望实现50个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日均检测能力达到1万次以上。他表示,检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将有助于伊朗查明实际感染人数并做到早筛查、隔离与治疗。
在收治能力方面,中国红十字会赴伊朗专家团队领队周小杭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目前伊朗虽然也采取了定点医院的模式,但医院收治能力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因此,大量轻症目前仍采取居家隔离的形式。同时,伊朗也在仿照中国建设方舱医院用以隔离轻症患者,但建成后的方舱规模是否足够达到收治所有患者尚不清楚。
据媒体公开报道披露,伊朗在疫情最严重的库姆省、加兹温省、德黑兰等地,借鉴中国经验,建立方舱医院,每间医院可容纳数10到200名不等的患者。
“刚到时,伊朗官员与我们开会都不戴口罩”
周小杭表示,伊朗抗疫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他表示,援伊专家团队在过去十多天拜访了伊朗卫生部、多家医疗机构、研究院和社区医院,发现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较为薄弱,在防护服和高等级口罩方面有较大缺口。
一名家中有多名亲属在伊朗各医院从事医护工作的伊朗女孩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医院的容纳能力已几乎到了极限,但病人数量仍然每天都在增加。由于设备短缺,已经有很多医护人员感染。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我们将面对医护人员大量短缺的局面。”她表示,目前伊朗医生会建议大部分症状不严重者回家隔离,但没有能力对这些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因此很多人未能计入确诊数字。
伊朗抗疫的另一大挑战是社会阻断的落实情况。周小杭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这方面伊朗的宣传工作已经到位,街头人群聚集也有所减少,但3月20日伊朗即将迎来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伊历新年,政府是否能说服民众继续像现在这样减少社交和公共活动将成为一大挑战。
“整体来看,伊朗人对疫情的重视还是有了很大提高。比如,我们刚到时,伊朗官员在和我们开会时基本从不戴口罩。而现在无论是和我们开会,还是我们看到的他们自己的一些高层会议,伊朗官员们已经佩戴口罩。”周小杭表示。
中国经验难复制,“有些措施伊朗确实做不到”
中国援伊专家团队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专家团队成员已和伊朗卫生部、医疗机构、社区及在伊中资企业和团体分享了许多中国国内的抗疫经验。周小杭称,在伊中资企业目前已完全把国内的各种措施手段搬到了伊朗。“比如封闭管理、消毒杀菌、测量并上报体温,还有戴口罩,都特别严格地执行。所以在伊中企所有雇员,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伊朗本地人,现在实现了‘零感染’。”
专家团队同时认为,鉴于伊朗的实际国情,中国的抗疫措施并不可能、也不适宜被完全“复制”。比如,目前伊朗患者治愈出院的标准和中国国内不同,主要根据是否有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判断,而不做核酸检测。“考虑到现在伊朗的检测能力,我们认为这也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目前让他们像国内一样出院做两道核酸检测,是没有办法做到的。”马学军研究员说。
相关报道:医疗水平差、疫情还严重的伊朗,为什么治愈率却奇高?
伊朗是中东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医疗水平也较差,为什么治愈率出奇的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作者:唯旧之光
本文首发于世界华人网ID:worldchineseweekly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已成定局,如今每天悬在人们心头的疫情数据,已经从国内转移到了国外,国外一片混乱的情况让每一个人都格外揪心。
而所有国家中,有一个国家的情况却尤其引人注意,这个国家就是伊朗。
最新数据显示,伊朗确诊人数已经达到11364人,死亡人数也达514人,成为中东地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伊朗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虽然很高,他们的治愈率却超过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甚至远高于医疗水平很高的日意韩等发达国家。
▲截至3月15日,最新海外疫情情况
在我们的印象中,伊朗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有限,最新的全球医疗榜单中,伊朗排名66,医疗水平远远低于日意韩等发达国家。
再加上此次疫情初期又被美国进行药物封锁,妥妥一个发展中的苦难国,可就在这样内外交困的严峻情况下,伊朗的治愈率却出奇高。
这不禁让人好奇,伊朗治愈率如此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伊朗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 疫情爆发到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老年人其实是这次疫情中死亡率最高和治愈率最低的群体,很多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退化,抗病力不如年轻人,一旦感染病毒,就很难治愈。
事实上,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之前,每一位确诊患者治愈成功的主要因素还是取决于他自身的免疫能力,药物只能起一定辅助作用。这也就意味着,老龄化程度越严重的发达国家,治愈率就越低。
而伊朗,其实是一个“全民年轻化”的国家,伊朗65岁以上老年人只占全国的5%(对比意大利18.7%、韩国14.4%),这也说明,伊朗在这次疫情中被感染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而年轻人普遍自愈能力和抵抗力比较好,便间接带动了伊朗整体治愈率的提升。
这也从一方面解释了,伊朗在这次疫情中的治愈率为什么反而远高于意大利和韩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过来人”的援助
伊朗治愈率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中国的援助。
中国疫情爆发之初,在大部分国家还在冷眼旁观中国时,伊朗这个还处在被美国制裁的危机中的国家,便第一时间给我们送来了100万只口罩。
甚至在伊朗自己已经爆发疫情的时候,还继续给中国送来N95口罩等物资。
2020年2月18日晚,伊朗首都德黑兰标志性建筑自由塔为中国亮起。
塔上用多国语言书写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最后逐渐凝成了中国国旗,点亮了德黑兰夜空。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因此,在伊朗国内疫情大爆发后,中国第一个援助的国家,也就是伊朗。
早在2月26日,中国便向伊朗捐赠了25万只口罩和5000个检测盒。
2月29日凌晨,中国援伊朗专家组也带着医疗物资,抵达德黑兰。与此同时,包括五万个新冠病毒检测盒在内的中国第二批支援伊朗物资也在同一天抵达伊朗。
而伊朗方面,第一时间把我国的治疗方案翻译为波斯语,极大提高了当地人医疗水平的提高。
毕竟我国的治愈人数已经达到5万多,在治疗方案的“共享”之下,伊朗治愈率高也在情理之中。
伊朗全民“抗疫”
事实上,在3月之前,伊朗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当地民众也普遍没有对疫情引起警惕。直到疫情在全国大爆发,伊朗包括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等多名政府高官出现在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名单上后,伊朗才真正开始重视这次疫情。
而中国救援队抵达后,也将这次疫情的防护措施和隔离方法都“倾囊相授”,伊朗政府听取建议,很快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先是加强了对感染者的排查,伊朗在3月3日派出一支由30万人组成的特殊医疗队伍,对民众进行挨家挨户的检测和调查。
紧接着伊朗还正式开始实施“隔离”措施,3月5日开始,伊朗将学校及各种教育机构的停课时间延至20日,各项体育赛事基本停止,政府开始禁止官员进行国际旅行,政府议会也进行了无限期休会......
伊朗作为穆斯林大国,每周五的聚礼已经停了两周,伊朗的诺鲁孜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也已经取消了各种庆祝活动。
另外,为了鼓励人们待在家,减少出行,伊朗信息通信技术部长将给每位民众100GB免费网络流量。
不仅如此,伊朗可以说是“学中国”最积极的国家了,在中方建议下,伊朗政府耗资百万建“伊朗版”的雷神山医院。
疫情严重的多个省份宣布征用展览中心、停工工厂等场地建设临时“方舱医院”。
▲伊朗西阿塞拜疆省建立了拥有200个隔离床位的方舱医院
事实证明,只要政府和民众的心凝聚在一起,无论多黑暗的夜晚,终会迎来黎明。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伊朗治愈率升高,和中国的援助密不可分,这也证明了中国之前采取的停课、停止聚会活动等措施都是有效的。目前除了伊朗之外,日本、韩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均已借鉴了中国的方法。
意大利目前的感染人数已经高达21270例,成为除中国外疫情最严重国家。3月10日,意大利政府开始紧急求助中国,11日,中国便第一时间派了5名专家前往意大利协助抗疫。
在此之后,意大利媒体便发表题为《中国教会我们如何攻克新冠病毒》的报道,称中国所采取的措施及时有效,全世界都应向中国学习。
除了意大利,西班牙也公开发声,称赞中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争取时间。
事实上,世卫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此前就曾说,中国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为世界树立了标准,有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
可让我们感到无奈的是,除了上述国家之外,还有很多西方国家依旧借“自由”来无视疫情,中国的“前车之鉴”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国外有很多人还在天真认为,这次新冠病毒肺炎只是一种流感,甚至觉得随着天气的变暖,这次疫情会在夏天自动消失;
欧洲有议员因戴口罩被群嘲,甚至遭到会议驱逐。
特朗普在和确诊的巴西官员接触后,依旧表示自己不需要采取任何防御措施......
世卫组织的提醒和警告,更是一次次被一些国家当作了耳旁风,中国用巨大牺牲所争取到宝贵时间,也正在被这些自以为是的“自由之国”肆意浪费着......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不少西方国家一直试图借疫情恶意抹黑中国,“封城是限制自由”、“方舱医院是集中营”、“举国防疫是专制”.....
事实上,世卫组织已经将新冠肺炎疫情宣布为全球性流行病,这表明它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面对种种恶意攻击,中国只是希望西方国家能在这个关键时刻,集中精力应对疫情,推进合作。
如今,疫情全球爆发已经不逆转,西方一些人才开始摘下有色眼镜,正视中国抗疫的表现。美国纽约州州长冒着“被总统推特骂”的危险表示,“在中国和韩国,他们每天进行5000到1万次检测,我们一共才做了5000次,这是我们的问题所在”。
还记得疫情初期,中国第一时间共享病毒基因序列,为各国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发做足了铺垫。
“战疫”紧要关头,中国提供病毒试剂盒等抗疫物资回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如今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的抗疫专家组又奔赴各国帮助其他国家一起扛过这一劫。
可以说,中国此刻已经将全球的命运背在了身上,无数中国人用生命和鲜血蹚出这条“经验之路”,我们怎么忍心看他们肆意对待。
黑格尔曾经说过,人类最不擅长的就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历史给我们的教训之一便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如今,西方国家防治疫情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很多人之前不懂得珍惜,现在只能追悔莫及。
病毒不懂西方的自由,但我们懂如何用短暂的自由锁住病毒。
这一次,希望所有对疫情依旧满不在乎的西方人能睁开双眼看看,病毒已经逼近,时间已经不多,请不要再浪费中国人用血泪争取来的时间和经验了!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 谢文婷】中国红十字会赴伊朗志愿专家团队1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中国的援助与伊朗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伊朗全国核酸检测能力已从2月底的每日200人次增加到现在每日6000份人次,预计下周将可达到每日1万次以上。专家表示,检测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查明伊朗的实际感染人数,做好筛查、隔离与治疗工作。专家团队同时透露,由于把国内的一套措施完全“搬”到伊朗,目前在伊中企的所有中外雇员都是“零感染”。
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与伊朗红新月会人员进行交流
试剂盒主要依赖中国与世卫捐赠,收治能力仍面临巨大压力
援伊WHO专家组中方成员、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马学军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2月29日他们刚抵达伊朗时,伊朗全国可做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只有3家,每日检测能力为200次左右。到3月13日,能做检测的网络实验室已达到30家,每日检测能力已达约6000次。马学军表示,伊朗自身的实验室基础水平较好,但不具备自己生产核酸试剂盒的能力,中国援助的6-7万人份试剂盒与专家团队帮助其迅速提升了检测能力。
据伊朗卫生部数据,截至14日中午,伊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1365例,累计确诊病例达12729例,其中死亡611例。不过,外界普遍认为,这只是伊朗实际感染人数的“冰山一角”:如一国检测能力与收治能力较差,将导致确诊人数远低于实际感染人数。
马学军认为,现在伊朗的检测需求仍然缺口很大,且试剂盒主要依赖世卫组织与中国的捐赠。世卫组织已在协调安排下一批试剂盒与其他医疗物资运往伊朗。下周,伊朗有望实现50个具备检测能力的实验室,日均检测能力达到1万次以上。他表示,检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将有助于伊朗查明实际感染人数并做到早筛查、隔离与治疗。
在收治能力方面,中国红十字会赴伊朗专家团队领队周小杭对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表示,目前伊朗虽然也采取了定点医院的模式,但医院收治能力仍然面临很大压力,因此,大量轻症目前仍采取居家隔离的形式。同时,伊朗也在仿照中国建设方舱医院用以隔离轻症患者,但建成后的方舱规模是否足够达到收治所有患者尚不清楚。
据媒体公开报道披露,伊朗在疫情最严重的库姆省、加兹温省、德黑兰等地,借鉴中国经验,建立方舱医院,每间医院可容纳数10到200名不等的患者。
“刚到时,伊朗官员与我们开会都不戴口罩”
周小杭表示,伊朗抗疫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他表示,援伊专家团队在过去十多天拜访了伊朗卫生部、多家医疗机构、研究院和社区医院,发现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较为薄弱,在防护服和高等级口罩方面有较大缺口。
一名家中有多名亲属在伊朗各医院从事医护工作的伊朗女孩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医院的容纳能力已几乎到了极限,但病人数量仍然每天都在增加。由于设备短缺,已经有很多医护人员感染。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我们将面对医护人员大量短缺的局面。”她表示,目前伊朗医生会建议大部分症状不严重者回家隔离,但没有能力对这些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因此很多人未能计入确诊数字。
伊朗抗疫的另一大挑战是社会阻断的落实情况。周小杭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这方面伊朗的宣传工作已经到位,街头人群聚集也有所减少,但3月20日伊朗即将迎来其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伊历新年,政府是否能说服民众继续像现在这样减少社交和公共活动将成为一大挑战。
“整体来看,伊朗人对疫情的重视还是有了很大提高。比如,我们刚到时,伊朗官员在和我们开会时基本从不戴口罩。而现在无论是和我们开会,还是我们看到的他们自己的一些高层会议,伊朗官员们已经佩戴口罩。”周小杭表示。
中国经验难复制,“有些措施伊朗确实做不到”
中国援伊专家团队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专家团队成员已和伊朗卫生部、医疗机构、社区及在伊中资企业和团体分享了许多中国国内的抗疫经验。周小杭称,在伊中资企业目前已完全把国内的各种措施手段搬到了伊朗。“比如封闭管理、消毒杀菌、测量并上报体温,还有戴口罩,都特别严格地执行。所以在伊中企所有雇员,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伊朗本地人,现在实现了‘零感染’。”
专家团队同时认为,鉴于伊朗的实际国情,中国的抗疫措施并不可能、也不适宜被完全“复制”。比如,目前伊朗患者治愈出院的标准和中国国内不同,主要根据是否有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判断,而不做核酸检测。“考虑到现在伊朗的检测能力,我们认为这也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目前让他们像国内一样出院做两道核酸检测,是没有办法做到的。”马学军研究员说。
相关报道:医疗水平差、疫情还严重的伊朗,为什么治愈率却奇高?
伊朗是中东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医疗水平也较差,为什么治愈率出奇的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作者:唯旧之光
本文首发于世界华人网ID:worldchineseweekly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已成定局,如今每天悬在人们心头的疫情数据,已经从国内转移到了国外,国外一片混乱的情况让每一个人都格外揪心。
而所有国家中,有一个国家的情况却尤其引人注意,这个国家就是伊朗。
最新数据显示,伊朗确诊人数已经达到11364人,死亡人数也达514人,成为中东地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伊朗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虽然很高,他们的治愈率却超过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甚至远高于医疗水平很高的日意韩等发达国家。
▲截至3月15日,最新海外疫情情况
在我们的印象中,伊朗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有限,最新的全球医疗榜单中,伊朗排名66,医疗水平远远低于日意韩等发达国家。
再加上此次疫情初期又被美国进行药物封锁,妥妥一个发展中的苦难国,可就在这样内外交困的严峻情况下,伊朗的治愈率却出奇高。
这不禁让人好奇,伊朗治愈率如此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伊朗年龄结构比较年轻化 疫情爆发到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老年人其实是这次疫情中死亡率最高和治愈率最低的群体,很多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退化,抗病力不如年轻人,一旦感染病毒,就很难治愈。
事实上,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之前,每一位确诊患者治愈成功的主要因素还是取决于他自身的免疫能力,药物只能起一定辅助作用。这也就意味着,老龄化程度越严重的发达国家,治愈率就越低。
而伊朗,其实是一个“全民年轻化”的国家,伊朗65岁以上老年人只占全国的5%(对比意大利18.7%、韩国14.4%),这也说明,伊朗在这次疫情中被感染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而年轻人普遍自愈能力和抵抗力比较好,便间接带动了伊朗整体治愈率的提升。
这也从一方面解释了,伊朗在这次疫情中的治愈率为什么反而远高于意大利和韩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过来人”的援助
伊朗治愈率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了中国的援助。
中国疫情爆发之初,在大部分国家还在冷眼旁观中国时,伊朗这个还处在被美国制裁的危机中的国家,便第一时间给我们送来了100万只口罩。
甚至在伊朗自己已经爆发疫情的时候,还继续给中国送来N95口罩等物资。
2020年2月18日晚,伊朗首都德黑兰标志性建筑自由塔为中国亮起。
塔上用多国语言书写的“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最后逐渐凝成了中国国旗,点亮了德黑兰夜空。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因此,在伊朗国内疫情大爆发后,中国第一个援助的国家,也就是伊朗。
早在2月26日,中国便向伊朗捐赠了25万只口罩和5000个检测盒。
2月29日凌晨,中国援伊朗专家组也带着医疗物资,抵达德黑兰。与此同时,包括五万个新冠病毒检测盒在内的中国第二批支援伊朗物资也在同一天抵达伊朗。
而伊朗方面,第一时间把我国的治疗方案翻译为波斯语,极大提高了当地人医疗水平的提高。
毕竟我国的治愈人数已经达到5万多,在治疗方案的“共享”之下,伊朗治愈率高也在情理之中。
伊朗全民“抗疫”
事实上,在3月之前,伊朗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当地民众也普遍没有对疫情引起警惕。直到疫情在全国大爆发,伊朗包括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等多名政府高官出现在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名单上后,伊朗才真正开始重视这次疫情。
而中国救援队抵达后,也将这次疫情的防护措施和隔离方法都“倾囊相授”,伊朗政府听取建议,很快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先是加强了对感染者的排查,伊朗在3月3日派出一支由30万人组成的特殊医疗队伍,对民众进行挨家挨户的检测和调查。
紧接着伊朗还正式开始实施“隔离”措施,3月5日开始,伊朗将学校及各种教育机构的停课时间延至20日,各项体育赛事基本停止,政府开始禁止官员进行国际旅行,政府议会也进行了无限期休会......
伊朗作为穆斯林大国,每周五的聚礼已经停了两周,伊朗的诺鲁孜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也已经取消了各种庆祝活动。
另外,为了鼓励人们待在家,减少出行,伊朗信息通信技术部长将给每位民众100GB免费网络流量。
不仅如此,伊朗可以说是“学中国”最积极的国家了,在中方建议下,伊朗政府耗资百万建“伊朗版”的雷神山医院。
疫情严重的多个省份宣布征用展览中心、停工工厂等场地建设临时“方舱医院”。
▲伊朗西阿塞拜疆省建立了拥有200个隔离床位的方舱医院
事实证明,只要政府和民众的心凝聚在一起,无论多黑暗的夜晚,终会迎来黎明。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伊朗治愈率升高,和中国的援助密不可分,这也证明了中国之前采取的停课、停止聚会活动等措施都是有效的。目前除了伊朗之外,日本、韩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均已借鉴了中国的方法。
意大利目前的感染人数已经高达21270例,成为除中国外疫情最严重国家。3月10日,意大利政府开始紧急求助中国,11日,中国便第一时间派了5名专家前往意大利协助抗疫。
在此之后,意大利媒体便发表题为《中国教会我们如何攻克新冠病毒》的报道,称中国所采取的措施及时有效,全世界都应向中国学习。
除了意大利,西班牙也公开发声,称赞中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争取时间。
事实上,世卫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此前就曾说,中国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为世界树立了标准,有中国的经验,其他国家不必“从零开始”......
可让我们感到无奈的是,除了上述国家之外,还有很多西方国家依旧借“自由”来无视疫情,中国的“前车之鉴”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国外有很多人还在天真认为,这次新冠病毒肺炎只是一种流感,甚至觉得随着天气的变暖,这次疫情会在夏天自动消失;
欧洲有议员因戴口罩被群嘲,甚至遭到会议驱逐。
特朗普在和确诊的巴西官员接触后,依旧表示自己不需要采取任何防御措施......
世卫组织的提醒和警告,更是一次次被一些国家当作了耳旁风,中国用巨大牺牲所争取到宝贵时间,也正在被这些自以为是的“自由之国”肆意浪费着......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不少西方国家一直试图借疫情恶意抹黑中国,“封城是限制自由”、“方舱医院是集中营”、“举国防疫是专制”.....
事实上,世卫组织已经将新冠肺炎疫情宣布为全球性流行病,这表明它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面对种种恶意攻击,中国只是希望西方国家能在这个关键时刻,集中精力应对疫情,推进合作。
如今,疫情全球爆发已经不逆转,西方一些人才开始摘下有色眼镜,正视中国抗疫的表现。美国纽约州州长冒着“被总统推特骂”的危险表示,“在中国和韩国,他们每天进行5000到1万次检测,我们一共才做了5000次,这是我们的问题所在”。
还记得疫情初期,中国第一时间共享病毒基因序列,为各国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发做足了铺垫。
“战疫”紧要关头,中国提供病毒试剂盒等抗疫物资回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如今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的抗疫专家组又奔赴各国帮助其他国家一起扛过这一劫。
可以说,中国此刻已经将全球的命运背在了身上,无数中国人用生命和鲜血蹚出这条“经验之路”,我们怎么忍心看他们肆意对待。
黑格尔曾经说过,人类最不擅长的就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历史给我们的教训之一便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如今,西方国家防治疫情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很多人之前不懂得珍惜,现在只能追悔莫及。
病毒不懂西方的自由,但我们懂如何用短暂的自由锁住病毒。
这一次,希望所有对疫情依旧满不在乎的西方人能睁开双眼看看,病毒已经逼近,时间已经不多,请不要再浪费中国人用血泪争取来的时间和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