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很多东西,看起来缺乏美感和质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0日 2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70167 阅读
70 评论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前段时间,有网友吐槽:被西安小南门四府街店铺招牌给吓惨了!

清一色的黑底白字设计,不仅没有半点美感,还散发出浓浓的“阴间风”。

像这种丑到整齐划一的店铺招牌,在武汉、山东,甚至一线大都市北京、上海,同样存在。

然而,更悲哀的是,这种设计上的丑与土,不只表现在招牌设计上。

从山寨电影节海报到土味家居、奇葩建筑……几乎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为什么我们很多东西的设计,如此缺乏美感与质感呢?

象君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给大家找找原因。

过度的实用主义

美学基本规则——无用的,才是美。——蒋勋

“买这些手工品有什么用?在家挂幅画有什么用?这种沙发只好看不耐用,别买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极度推崇实用主义,习惯于先讲功能再求外形的长辈如此教导。

受经济水平与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最担心浪费,觉得添置东西多比少好、大比小好。

房子能住、物品能用、衣服保暖就行。

能用、好用、用的长久最重要,极少去考虑“好不好看”这个问题。

久而久之,在这种“过度实用主义”的影响下,渐渐丧失了对美感与质感的追求。

大到买车,空间越大、拉东西越多就是好;在村子里盖房,楼层越高越好,至于好不好看是其次。

做家居装修,同等价位如果有大号冰箱、空调可选,绝不买小的。担心清理问题,会主动选择深色家具与窗帘。

至于整体家居环境有没有设计感,搭配协不协调,几乎不在考虑范围。

往小看,我们会发现一个老磁钢茶杯、一副碗筷,长辈们就可以用几十年。

而当我们想买套有设计感的餐具,买餐垫做装饰时,他们通常会觉得没必要浪费钱,用什么样式的都差不多。

在这种心理的趋势下,很多商家专投其所好,生产一些看起来土土却很便宜“大碗”的产品。

就连宣传单页也做的非常“功利化”,刺眼的色彩、大大的logo,只要你能一眼看到就行,毫无设计美感。

对此,或许会有人问,“设计的好看有什么用?审美有什么用?想要获得美的事物是不是要花很多钱?”

如果非要从实用角度给美下定义,或许太过牵强。

如今,审美力已逐渐发展为新时代需要的一项能力,它不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品味,还可以带来视觉与情感上的享受。

它表现在“功能决定形式”的工业设计中,应同样考虑“以人为本”。在注重实用功带来便利的同时,又通过艺术设计感与美感给用户以美好体验。

就如新媒体人罗楠所说:“美感,不是有闲阶级的奢侈,应是普通人在苦短人生中得以活出最大尊严与趣味的支撑。“

急于追外来风失去自我“个性”美

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                                                 ——鲁迅

要问今年夏天什么最流行?BM风当仁不让!能穿下五颜六色最小码的露脐装,是众多女孩对美的最高追求。

然而,在数日前她们还在疯狂迷恋日式性冷淡风、法式名媛风。

是的,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近乎疯狂的追一种外来“美”。

熟不知在追风的过程中,我们看似与时尚越靠越近,实则在渐渐失去对美的认知。穿着不太适合自己的衣服,走在街头不断撞衫,不知是何心情?

这种对外来事物的追风,不仅在服饰上,还有多个方面。

像我们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烂大街的北欧风”、“廉价的网红INS风”、“杀死中式审美的性冷淡风”,都是家居设计对外来风的照抄。

大多是看到国外流行什么就搬过来,疯狂进行复制粘贴,很少考虑周遭环境是否适宜。

这样照抄行为,就像小学生抄作业,答案对了但仍不明白题是怎么做出来的。时间长了,自己什么都学不到,审美还停留在原始的水平。

就如有句话讲到的那样:“高级的借鉴与学习是对精神和精髓的分析,低级的抄袭则是素材的堆砌和生搬硬套。”

那么,何为有选择有理解的借鉴与学习,或许以设计闻名的霓虹国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如,屡次获国际平面设计大奖永井一正,善于将中国艺术元素与日本传统元素,融入到西方几何抽象风格中,设计出具有东方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作品。

Nendo当家人佐藤大在承袭日本式的严谨和禅意同时,多了一些欧美文化的洒脱与趣味性。

由此可见,在美上急于求成的“追风逐浪”,往往容易翻船,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认识自己、忠于自我,或更为珍贵。

审美教育的缺失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木心

 不识美,带来不美的表达 

一直以来,象君始终对一句关于美的谈话深有印象,说:

“近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有一个领域可能是例外:审美。“

事实真是如此吗?这值得深思!

其实,自古以来国人是有良好审美力的。无论是色调优雅的宋瓷,还是极具意匠的明式家具,都展现出了领先世界的简约之美。

美,发展到近现代受战争、经济等各种外在条件的制约,却渐渐断了层。

在少时,估计有不少人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少到可怜的美术课常会被“更重要”的数学、英语课霸占。

关于什么是美,该如何去欣赏美?我们打小就丧失了认识它的机会。

在这种氛围中,我们不懂何为美?

于是,又在这种不懂美的环境中,强行被赋予文化意义具象设计,则成了最直接的表达。

因此,也就出现了很多在“接地气”审美下,与实物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丑建筑、丑logo、丑吉祥物”。

在各家各户墙壁上,挂着雷同且栩栩如生的“牡丹与凤凰”。

以及城市夜晚的街头,令人眼花目眩、五颜六色的灯光设计。

 中国设计晚了几十年 

之前我们给大家介绍过,德国包豪斯101年发展史,日本设计沉淀70年。

相较于此,不得不承认,我们从八九十年代、甚至本世纪刚开始发展的设计,要比其他国家晚了几十年。

这种起步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许多设计师觉得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是落后的,在学习他人的过程中,会潜意识认为先进的就是好,拿来就用。

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一味追求形式,对设计断章取义,就会促使产出许多不东不西、不土不洋,缺乏美感的事物。

更进一步的来看此情况,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过度重视功能、追外来风,还是设计学的落后,归根到底都是对审美教育的不重视。

觉得好不好看、有没有设计感都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导致在许多项目中产生设计师跟着甲方思路走的局面。大多做着换个形、调个色的“美工活”。

不懂的人教懂得人干活,怎能出现好设计、好产品?

就如我们前两天吐槽的,“莲花、烟灰缸”造型的足球场,即使把世界顶级大师请来,也难免逃出“甲方审美”的桎梏!

是注重创新发展,还是追求高效率、高回报?

是注重实用性还是艺术性?

都需要我们静心去思考、去学习、去沉淀。

发展至今,我们要做出带有自我风格,兼具美感与质感的事物,虽任重而道远,但在进步且有所收获。

像不断在世界顶级设计大赛中,获奖的新一代设计师;功能、外观设计越做越好的民族品牌,都在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

未来值得更多期待!

- END -

v
vanpig
1 楼
洋枪队和人家高加索b 如何能比 自己默默高潮就好了 别得瑟了
百川雲
2 楼
不是所有,一刀切
R
Ray_brisbane
3 楼
那你觉得越南设计漂亮吗?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不要以老牌西欧国家要求,毕竟没有很多奴隶和抢土地,也没有完成产业升级。 一线城市设计都不错的。
c
chzhou
4 楼
睁开小编的老🐭绿豆眼
a
android_auto
5 楼
穷,而且不愿意花钱; 尤其只要是不是自己用的 凑合就行; 损坏的公共设施 能有几个及时修好的
k
keepsleeping
6 楼
这个吵一辈子也不会有结论吧,你觉得你老婆漂亮那不是因为你老婆真的漂亮,而且也不管别人的事
二公子
7 楼
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环境创造不了美
遇雨余于
8 楼
中华文明在洋人看来是深不可测。
H
HENGKAN
9 楼
心歪则眼歪
蛤蟆长者
10 楼
: 拉倒吧 欧洲还行 美国那些大农村城市建设还不如中国
北小湾
11 楼
只有统一规则百姓才能幸福安康的生活。即使是在自由民主的西方,你也要服从社会的规则。大部分人只需要服从就好了,就好比公司员工就不要操心老板的事情,服从就行。你觉得你自己牛逼就去自己开公司,去竞选。
夜来风雨
12 楼
怎么说呢,要是地球资源无限拿,那就随便造,搞艺术嘛,美是第一,不没了就扔掉,比如服饰,装饰。又比如一年烧掉几十吨衣服的hm,因为过季衣服不好看就全销毁了。。 这边小编一直推文希望大家节约大自然资源,否则n年后就不足以后代使用了,一边又打着美和艺术的旗号过度消费资源,生怕没钱挣。。 人类就是地球最虚伪的癌细胞。大肆宣扬环保节约,又暗戳戳的高档高物质的生活 典型的就是那个瑞典垃圾女,嘴巴喷着各国污染无节制,自己又消耗大量资源坐船横渡大洋搞宣传吸睛,然后还把船运回去。。真他妈的好一个资本家的乖女儿
A
AndrewZhang
13 楼
审美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中产阶级足够强大,公众的审美品味自然就上来了,很多人只是没意识到本国文化的重要性,西方审美看上去不错,但是没有深度,这个和文化息息相关。
暴风雪来了
14 楼
干部都是党校的学历,能有什么水平?
E
Edmondon
15 楼
因为作者井底之蛙,闭门造车的键盘侠,我敢说他的这些照片都是网上搜来的,自己到过几个地方?你只找丑的照片,当然只有难看的,就像你住在粪坑里,你的世界就是屎的世界一样,无聊无知无趣无脑的屎克朗
发芽的拐棍
16 楼
因为我们的现在思想文化模式来自于土八路
f
fisk
17 楼
觉得好就行,为什么就一定要“美”呢?
枫的承诺
18 楼
关于统一招牌的,这个我知道,那是因为某些片区的招牌都是物业之类统一管理的,并不是店家出钱,为别人花钱愿意出多大力大家是可想而知了
孩他爹孩她爹
19 楼
主要是我们国家不管什么都讲究统一安排时间久了有一个不一样的别人就会觉得很扎眼反而不习惯了
茶聊
20 楼
不给艺术家版权,砸人饭碗,谁愿意干活。
y
ysl4527
21 楼
这题目起的真是欠骂啊。。。
t
tosefun
22 楼
都是管理部门的人为了挣钱吧,我不信店家不愿意自己花钱弄个有特色招牌
桑拿
23 楼
有美感的东西 早已经作为 资 封 修 被铲除了,有 毛泽东思想 护体 还要美感干什么?
真爷们不折腾
24 楼
说到这个,米国很多地方城市比北上广差多了。
没啥毛病
25 楼
我看了些什么,,,
我是刘德华
26 楼
越土越低调的足疗店,技师越正
h
holytuzki
27 楼
因为国人审美提升了
n
nbhhdr
28 楼
利益产业链。党吃的太饱,所以该管的不该管的都要管
走夜路
29 楼
这文章是明显理论和实践脱钩。根本不懂中国老百姓的心理。高大上的门面设计只会让人觉得东西贵,客人根本不会上门。即使偶尔消费一次,也会被人吐槽不实惠。就要大红大绿显得接地气,老百姓才敢进去消费。路边店就是薄利多销,路边店有钱人会进去消费么?设计那么高大上有屁用。化妆品店、珠宝店、艺术品店之类的拥有划分阶级属性的店,可以高大上一点。
蚊子飞翔
30 楼
506070后,都是土味审美的主力军。你说他们的东西难看,他能给你扣个不爱国,不孝顺两大罪名
k
kiyotta
31 楼
写的挺好的。但是作者会被骂死的。
j
jkl1819
32 楼
轮子写的?
D
Distinct
33 楼
确实就是贫穷造成的,教育审美设计能力都低,能意识到这点已经是进步了,更穷的时候谁还在乎这个
D
Distinct
34 楼
确实就是贫穷造成的,教育审美设计能力都低,能意识到这点已经是进步了,更穷的时候谁还在乎这个
k
kudoof
35 楼
小编傻逼
苏浩
36 楼
: 东欧也穷。不过你可以品味他们的美感和质感。
苏浩
37 楼
早已破四旧破完了。 剩下的也就这些了。
R
RomeoGigli
38 楼
问题不是好不好看。是不耐用
东方红NO1
39 楼
以前的士大夫审美是少数人的。 你要是抽取现在中国最有文化的1%的审美,他们的水平也不会差。 我不是药神里面说的一句话才是本质 只有一种病 穷病
l
lier
40 楼
================================== 比如我们伟大的习初二主题思想,又好看又实用。大家怎么就不能欣赏? --------
顺毛
41 楼
: 那口气好像你很有钱,说说看,你的救济金有多少?
铂鹿
42 楼
文章作者很可能是95后小资型傻公知,这种傻缺的特性就是不懂中国原来有多穷有多苦,父辈们朴实无华的积攒和耕耘才有今天的富裕生活。靠这种傻缺建设国家,现在比印度还穷还落后!
d
dy2210
43 楼
个人感觉日常的东西,先设计成6亿人都能用的就行,富豪才爱独一无二的感觉
m
monkey007
44 楼
难得的好文
七素八荤
45 楼
都是因为穷,才审美观水平低。穷人穿名牌都是大大的标志LOGO,有钱人喜欢小的甚至没有。这就是差别。 农村荒野之地,小饭店的幌子2里地以外就能看见。高级会所的标志甚至没有。 就这么回事
s
sbnygsss
46 楼
只重结果不管其它,就造成抄袭山寨成风,没有自己独立的设计语言;还有就是很多消费者都看中最低价格,导致设计成分占成本构成比例高的商品销量低; 还有些情况是,过于追求实用,就想文章里说的:“好看不中用不能买”,外观和细节设计被企业选择性忽视,导致有类似需求的消费者无法找到心仪的商品而被迫从众,进而使商品后续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屡教不改
47 楼
我的观点完全相反。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做事不认真。就看看这些照片,门口乱七八糟,这和设计和艺术感有什么关系。那些看上去很高雅的东西首先要干净整齐,不然脏兮兮乱糟糟的能有美感? 其次是不能照猫画虎瞎学。很多东西是要学精髓,理解设计的原因。好比给盲人设计的触摸有棱砖,你要帮助盲人避开障碍物,不是就为了看有条黄砖照片好看就完了。人都不傻,看上去别扭可能实际上做的不对。这些年这方面好一些,但是小城市还有很多就是为了面子装模作样的东西。
g
gjs888
48 楼
跟“虚实”有关。
C
CheckN
49 楼
第一张图像是殡喪一条街……
z
zakz
50 楼
没钱,没时间,没空间,还要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