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生9个孩子刷屏,中国人口危机却已无法忽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16日 10点26分 PT
  返回列表
73826 阅读
38 评论
军武位次面

中国正在变老

住在广西河池深山的一对90后夫妇最近火了,因为他们生育的九个孩子,和一个尚在腹中的胎儿。

82年定为国策的计划生育在他们身上形同虚设,帮扶干部、村委干部、乡镇领导轮番上阵劝导夫妇采取计生措施,最后都不了了之。

当事男子的回应称,生这么多孩子是两人共同意愿,自己赚的钱也够供一家人学习和生活。

▲当事男子回应记者,自己能够抚养孩子

可有网友不乐意了,强行将生了9个孩子的妈侮辱成生育工具,更是为两人这样的超生行为盖上了严重拖累了国家和平发展的大帽。

也不知道是疫情期间,大家特别闲还是怎么地,这几个月这样的类似新闻疯狂引起网友关注。

前几天中国舞蹈家杨丽萍抖音下评论称“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一个儿女”,登上热搜;网红“papi酱”生孩子最后随父姓,被网友批成独立女性人设崩塌,登上热搜...

老实讲,我不赞成生9个孩子,我也不赞成将女人的成功归为养儿育女。

但问题是,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本就是夫妻双方或个人的选择,只要遵纪守法,双方都愿意,路人有什么权利去指责和谩骂?

1

中国的人口危机

那些叫嚷着不生孩子老了就可以开心地去养老院安度晚年这种蠢话的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社会正在成为一个巨型“养老院”。

据统计,2015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是37岁,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中国人年龄大于37岁,而另一半则小于37岁。

▲红框里,是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大军

如果65岁以上的人被视作老龄人口,那么30年后,保守估计,中国将有近5亿多的老年人。

要知道,只要一个地区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就可以判定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与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紧密相关的,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所主张的人口政策。

新中国初成立时期,政府采取放任生育甚至是倾向于鼓励生育的态度,对人们的生育行为采取了鼓励、补助并嘉奖的措施。

▲20世纪中期,

一个家庭生10个孩子不稀奇,

七大姑八大姨们就是这么来的

并在 1950、1952 年分别颁布了《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和《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一时间打胎、绝育、避孕等行为在国内受到严格限制。

甚至就连避孕用具和药品都因与国家政策不符,在卫生部的要求下,禁止海关进口。

据称,这是出于当时国情的判断做出的决策,经历数十年战乱浴火重生的新中国,社会生产力低下,国家百废待兴,中国需要为经济建设准备充足的劳动力人口。

苏联老大哥也对中国的人口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赢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0多万苏联人战亡,还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为了鼓励女性多生多育,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4年确定了“光荣母亲”、“母亲奖章”等系列勋章,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初有近400万苏联女性获得勋章章,并以此获得政府的补助金。

▲1945年,苏联当时推出的英雄母亲邮票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孙满堂被视为家庭幸福美满、家族兴旺的象征,是世代中国老百姓们的热忱向往。

于是“大生产”的旗帜在中国各地飘扬。

直到1953年,我国人口规模从建国时的4亿飙升到 6 亿,匮乏的物质资源逐渐难以承载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时,这才开始拉住人口增长的大闸。

“避孕节育”限制措施被卫生部全面取消,节育政策成为主流。

但随着十年动乱的开始,矛盾的转移,人口问题不再被大家关注,疯狂反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恒大研究院

1973 年,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人口控制正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指标,并提出了“晚稀少”人口政策。

“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拉长生育间隔,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

再到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成为基本国策,并写入中国宪法,人口增长速度才彻底控制了下来。

尽管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基层的暴力实施却给当时部分人民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伤痛。

那时候,各地的乡镇计生部门,每季度都会到村,对育龄妇女进行例行B超检查,一旦查到有计划外怀孕的,就会强制要求当事人去做人流。

甚至,在部分地区,一些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的口号在当地广泛传播,“该扎不扎,见了就抓”、“结贫穷的扎,上致富的环”...

当然也有人成功地逃过了计生的大网,其中就包括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张艺谋。

进入21世纪后,面对中国老龄化,人口比例失调等问题,中国政府于2015年宣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至此,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终结。

2

日本前车之鉴

人口老龄化的结局远比想象的要更加悲观。

中日韩,同作为儒教文化圈三个国家,其老龄化的进程比较相近,都属于急速发展型老龄化国家。

欧洲国家老年人口比重从7%增长到14%大约经历了少则40年多则100多年的时间,日本仅用了24年,中韩作为21世纪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速度还要更快。

此外,三个国家的人口政策都对老龄化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战结束后,日、韩都曾出现了短暂的“婴儿潮”,人口增加明显,为了控制人口规模,两国均利用各种渠道积极推动实施了所谓的“家庭计划”来控制人口。

▲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岛国日本,

土地资源比中国更加紧张

而日本更是1970年就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老龄化是如何深刻地影响这个国家?

老龄化背后是少子化,新生儿出生率的降低。

刚开始人们普遍认为,这么一来下一代们求学竞争将变得不再激烈,因为劳动力的稀缺,就业也变得更加简单,青年们的福利也大大提高。

甚至,日本政策研究大学教授松谷明彦,曾在《人口减少时代的经济新公式》一书中,曾作出预测,工作人口的减少将迫使企业会提高工资,员工的工作时间会大大缩短。

似乎青年人口的减少,对于青年一代们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但事实恰恰相反,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制造业等行业就开始采取降薪在内的措施来遏制工资增长。

经合组织根据包括加班费在内的民间部门的总收入,计算出了劳动者的时薪。从1997到2017年这20年间,日本时薪下降了9%,是主要国家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

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减少导致了日本雇佣形势的恶化,企业开始大量雇佣劳动派遣员工和采用业务外包。

劳动力派遣曾经一度是让日本自豪的一项制度。1986年日本国会通过的《劳动派遣法》,企业无需向派遣员工提供训练、医疗、保险等福利,也无须派发退职或退休金,甚至不须经过裁员手续随时终止派遣员工的雇用。

2015年,日本非正式员工人口数量达到1950万人,这些人没有医疗、保险,随时可能被炒鱿鱼。

同时,为了缩减人力成本,日本企业开始频繁将业务外包,中国外包企业早期就是主要依靠日本市场,在北京、大连两个外包领军城市有70%~80%的出口订单来自对日外包。

松谷明彦的美好预言彻底破灭,日本青年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了。

为什么日本劳动人口降低,就业形势反而没有舒缓?因为与人口老龄化一同到来的还有经济不景气。

▲上世纪末,日本经济泡沫破裂,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实际上,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占社保支出的比重就已经最大并逐年递增,近几年国家养老金支出已占财政支出近三分之一。

甚至,政府需要长期依靠国债筹资补贴社会保障支出,严重拖累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养老负担的加重,日本国民开始为老年生活提前做打算,消费能力和意愿正逐渐降低。

据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显示,2016年两人以上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5.8%,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创29年来新高,日本百姓在吃的上面花的钱占个人消费比例逐渐增大。

长命百岁几乎是所有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日本却深受其扰,儿童数量极大降低,部分地区的闲置学校被改造成养老院,来应对日益沉重的养老需求。

▲改造成养老院的日本学校

但不是所有人老了,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呆在养老院终老。

为了保障劳动力的充足供应和缓解社保财政压力,日本内阁甚至批准了一系列法案,敦促企业让员工工作到70岁。

据统计,日本60至64岁老年人的就业率2018年为68.8%。

很多日本老人们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甚至在92岁的高龄,都还有人当料理店的洗碗工。

同时,经济不景气和得不到充分的社会保障,使得日本老年人的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与日本年轻人犯罪比例达到1:1。

与中国希望到养老院养老的年轻人增多相对应的,希望到监狱“安度晚年”的日本老年人正在增多。

▲日本黑帮的老龄化也非常严重

为了提高日本的生育率,日本政府竭力推进教育免费化政策,减轻父母生养孩子的负担。

日本政府2019年宣布,自2019年10月开始,日本幼儿园和大学的学费将会减免,私立高中也将于2020年实现免费化。

另外,日本女性从怀孕四个月一直到小孩读到中学毕业,都会有不同的补助金分阶段发放,包括一次性生育补贴,生育补助金、育儿休假补助金等各项奖金。

这一福利对于长期居留日本的外国籍人也适用, 就曾有玻利维亚国籍人伙同其他人,骗取了日本政府生育补助金2000万日元以上,约合人民币130万元。

▲日本官员将不生孩子视为自私的行为

韩国2016年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刺激国民生育。

比如将不孕治疗的医疗补助对象扩至所有收入阶层;明年7月起,男职工申请育儿休假时,有3个月可最多领取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865万元)的育儿期工资等等...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看这张图你就知道了,日韩的人口出生率依旧在连年下降。

3

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1968年,美国行为研究学家John B. Calhoun曾做过一个名叫“25号宇宙”的实验。

Calhoun为老鼠们创造了一个乌托邦,那里有充足的水、食物和筑巢材料,只有当老鼠数量超过3840只时,窝巢才会出现短缺。

这样什么不缺的世界简直就是人类曾经梦寐以求的天堂,但老鼠们没有在这个美好的新世界里永久的生活下去。

最初,这个世界里只有4只雄鼠和4只雌鼠,由它们担起了种族繁衍的重任。

开始,小鼠数量增长迅速,每55天翻一番。到315天,当数量达到620只,增长速度终于放缓下来。

小鼠们的行为也变得异常起来:未断奶的幼鼠被雌鼠驱逐,同性恋行为增加,雄鼠保卫领土的职能转移到变得富有侵略性雌鼠身上。

一些小鼠们逐渐开始对生活失去兴趣,不和其他任何小鼠社交,“冲突”成为这些无所事事的小鼠们的主旋律,两只小鼠打起来可能只是进食时,对方轻轻碰了一下。

▲争斗中受伤的小鼠

一部分雌性小鼠则选择在较高的地方生活,它们没有暴力行为,但却和小鼠社会彻底隔离开来。

与这些雌鼠相对应的,越来越多的雄鼠们开始仅机械化地执行维持生存的必要行为:进食、饮水、睡觉和打扮。

这些“佛系”雄鼠,不与鼠争斗,皮毛顺滑滑,身体健康从未落下任何疤痕,被称为“美丽鼠”,但是却不再与雌性交配。

整个小鼠社会,进入了“无性时代”。第920天是最后一只小鼠诞生的日子,而从这之后,25号宇宙就进入了缓慢但稳定的死亡。

1973年5月23日,最后一只雄鼠死亡彻底宣布了25号宇宙的末日,没有疾病、没有灾难、资源充足。

▲小鼠数量的变化曲线

50年前的这场实验仿佛就像一个预言,冥冥暗示了未来人类社会的演进中将出现的一些现象,“宅男宅女”、“丁克家庭”、“无性症候群”...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有益的反思,比如,人口政策当真是老龄化社会产生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把老年人口比例作为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指标时,就意味着,老年人口数量和青少年人口数量共同决定一个社会的老龄化程度。

如果没有上世纪的鼓励生育政策,未来我国的老年人口确实可以减少,从而让社会老龄化程度降低。

但是即使没有鼓励生育,随着医疗、饮食等方面质量提上去了,中国人寿命的延长是不可阻挡的,老年人口数量依然会慢慢变多。

▲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百姓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养儿防老的理念的衰落,生育成本的提高,更多的青年一代们对于是否生育这个问题有了更加独立和谨慎的思考。

客观上来讲,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出生率降低的趋势也早已注定。

这也是为什么老龄化不是中日韩社会的独有现象,而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

说白了,人口政策不是社会老龄化根本原因,只不过是加剧了这一趋势罢了。

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又有多少年轻人真的选择结婚生子?宅文化盛行的当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去哪儿找未来的老伴?加班到只剩熬夜自由的年轻人,谁还有来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的激情?

依我看,不如多花点时间思考自己的未来吧。

毕竟,未来中国面临的将是比日本猛烈数倍的老龄化大潮。

x
xxl777
1 楼
恰恰相反 中国人口是太多了,14亿啊,工作、资源、土地各方面都难以支撑这么多人口。宣传人口荒的是上层统治者,他们最耽心的是奴力少了、韭菜少了
半就半推
2 楼
生9个,也就能和贪官的私生子5毛比一下。
C
CPC
3 楼
什么傻逼政策。为啥广东福建广西等地不遵守计划生育。不要脸的
画眉深浅
4 楼
本来就不要脸
乱叫的猫
5 楼
都没说到点子上。 无非就是养老没有工业化。对老人的照顾还是手工业,成本太高。 所以老人晚年不幸福。
y
yamagutihg
6 楼
中国不是日本,不是美国,走中国自己的路确实需要人口来支撑。
a
adodi
7 楼
无聊,以后人口负增长会是各国都同样面临的问题。
外宣難波
8 楼
日本好
r
rootrootroot
9 楼
后浪稀薄
w
wasabi20071127
10 楼
天天讲人口总数,按面积比,看看中国人口能排第几位?
r
rootrootroot
11 楼
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只是把它恶化了,用他的土鳖政策,后面就交给舔狗们洗地了
S
Scavenger
12 楼
呵呵
狐狸六四
13 楼
扯淡。现在但凡是像样点的国家,哪家不是老龄化严重?只有印度,平均寿命40岁,所以没有老龄化。你想生活在那种环境里吗?要想主力人口年轻且优质,就得像美国之前那样。美化自己,吸引优质人口。靠女人的子宫能行吗?
寂寞de心
14 楼
现在生活水平高,让中国那些生活好点的,都不会生那么多了!除非是那些落后的地区山区
x
xipingwang
15 楼
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消耗中共邪教的实力,最后全人类打倒中共邪教,全世界形成法律规定禁止共产党,像防止纳粹一样。
英国流氓
16 楼
英国 日本都老龄化 但是有得是外来劳工。谁他妈的愿意去大陆打工??? 所以只能靠子宫
天涯一枝花
17 楼
土共说谎成性,甩锅(82年定为国策的计划生育在他们身上形同虚设,帮扶干部、村委干部、乡镇领导轮番上阵劝导夫妇采取计生措施,最后都不了了之。)明明是根本没人管。。。。
剑指蠢货
18 楼
十四亿人口!都已经是灾难了!还你妈人口危机?!难道要一直保持十四亿人口灾难性数字?!你妈了逼!这是一群无脑的傻子农民在执政啊!
深圳足球
19 楼
O
宇宙幻影.
20 楼
中国不是没有人,而是低端屁民太多,6亿人口月收入不足1000,生活不如蝼蚁
s
smile
21 楼
人家在山里生9个没问题,如果换在城市里你试试
a
ari
22 楼
只要不麻烦别人,生几个孩子是生而为人的自由。
b
bombe
23 楼
国内养孩子成本太高,另外房价太高,压得很多年轻家庭喘不上气,不敢生。
b
bombe
24 楼
一个口误让你高潮这么久啊,看来你还挺容易满足的。 那我要是喊一声“其实中国GDP注水50%”,你不是高潮到爆掉?
b
bombe
25 楼
你确定去英国和日本的,不是吃福利的?
g
greentee
26 楼
亲没有上过小学吧?地理课早就讲了: 1. 中国适合居住的面积只有43%。也就是新疆西藏青海内蒙乃至甘肃四川西部等都要踢出去。事实上中国大陆的人口地区也确实分布很不均衡,超过94%的中国人生活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土地上。这就是地理课教过的黑河-腾冲分隔线,又叫胡焕庸线。 2. 可耕面积来说,中国仅仅排第三,且只是排名第二美国的2/3。土地不肥沃,至少在今天的科技条件下,是无法利用的。 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人口在十亿以下,就足够多了,既满足国防经济等需求,又不会影响生活水平。现在是登记在册的就有14亿多,超过了50%。
g
greentee
27 楼
什么口误?谁口误了?
成都男人
28 楼
算了,不能都是大学生,以后还是需要铲沙子的工人的。
b
bombe
29 楼
嗯,14亿人口的确过多。 然而并不能一下子减少,而应该逐步减少,否则人口结构就完全坏了。当年老毛的单纯人多力量大就是个失误,后面的一刀切只生一个好又是个错误。造成了人口结构的动态不平衡。
b
bombe
30 楼
当然是李克强了。 6亿人1000块,你知道中国有多少劳动人口么?7.7亿。就算还有60岁以上2.5亿,一共是10亿有收入的。60%不到1000元,这绝对不可能,就算是边远小县城都没人干。不管是挖煤,服务员,汽修厂,都不可能收入在1000元以下。
b
boom
31 楼
这种人就应该人道阉割
g
greentee
32 楼
官方都再次确认了。你还敢在这里偷换概念。 “6亿人每月人均收入一千元”如何得出?国家统计局回应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6/15/738429.html 人均收入1千块,不是说全职挣工资的才1千。更何况劳动法早已规定了最低工资,也超过了一千。 比方典型农民工家庭,夫妻两人在广东沿海打工月收入共八千。两个小孩托给两个老人在老家照顾(另外两个老人我们姑且算他们有养老金),那么就是8千一共要开支6个人,平均下来就是一个人一千出头。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就这样。老一辈农民退休金要么没有,要么区区几百块钱。富裕地区的农民是极少数。 中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14亿人里面6亿穷人(1千块一个人,温饱都是问题),2亿权贵(官员,富商,体制内公务员,一二线城市高级白领等),剩下6亿马马虎虎(比如企业普通职工)。 正视现实不好吗?
g
greentee
33 楼
正解。政策制定不考虑人权,不考虑科学,简单粗暴一刀切。只考虑统治阶级利益。 如果计划生育允许两胎而不是一胎,老龄化也不会这么快就到。 还是那句话,我们有制度优势,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力量办大事。可是谁是代价,谁是我们,谁才够资格叫大事?
g
greentee
34 楼
请五毛们多少对你们那六亿温饱都是问题的同胞有那么一点点同情之心。他们可没能力开着法拉利跑去加拿大喊cnmb。 以下为统计局官方回应: “6亿人每月人均收入一千元”如何得出?国家统计局回应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6/15/738429.html 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高于1000元。 付凌晖表示,这些数据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和中间偏下收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未有穷期。
n
neenun
35 楼
中国癌症高发,哪里有那么多老人?都死于癌症了
z
zsc0705
36 楼
说的很对,本来我们的人口红利真的很好,中国文化对生孩子也是极度重视的,但是自从独生子女政策以后,大家都有了一个错觉,养孩子很贵很累,年轻人不再愿生孩子,国内的高素质的年轻人生育率极低,独生子女政策一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清算
莲花隆平
37 楼
生多生少,能不能生,基本都是国家政策说的算,剩下的才是屁民自己选择。
英国流氓
38 楼
: 少 现在脱欧后更少